博文谷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雪景有什麼特點

引導語: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爲千古詩篇,這首詩中關於邊塞雪景有什麼特點呢?

問題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所寫的邊塞雪景有什麼特點

答:

詩人善於用不同的手法,從不同角度寫景抒情.有時實寫,有時虛寫.有時大筆揮灑,有時又精雕細刻.先用比喻手法寫清晨的雪景;

再用反襯、誇張手法寫雪天雪地;後用烘托、對比手法寫暮雪.

從雪中的樹、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軍營,雪中的紅旗,雪中的天山.

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由外及裏,又由裏及外;

由地面寫到空中,又由空中寫到地面.

立體地再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詩人的豐富感情.

問題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詠雪的千古名句是什麼?

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爲新穎貼切。“忽如”二字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爲神似。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 樹”,重疊的修辭表現出景象的繁榮壯麗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着想、造境俱稱奇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想象,同時字裏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紛紛瑞 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動不翻”,帳外那以白雪爲背景的鮮紅一點,更與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調的畫面上的一點暖色、一股溫情,也使畫面更加靈動。全詩以雪生 發,兼及詠雪與送別兩方面,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都是被人傳頌的名句。

岑參,是盛唐時期負有盛名的詩人,猶以“邊塞詩”著稱。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屬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這從詩題中可以看出——全詩在內容上分爲兩個層次:描寫邊塞雪景,抒發送友情懷。

讀這句詩,使人置身冰天雪地,眼前卻好像出現了一幅春風送暖,千樹萬樹梨花怒放的壯觀景象。它以梨花喻雪,以春暖顯奇寒,在寫西北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透出了詩人高昂的樂觀主義精神,可謂是“千古傳誦的詠雪句”,把詠雪與送別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襯托了惜別之情。

這首詩寫的是軍幕中的和平生活。一開始寫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樹萬樹梨花作比喻,就給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的感覺。

以下寫軍營的奇寒,寫冰天雪地的背景,寫餞別宴會上的急管繁弦,處處都在刻畫異鄉的浪漫氣氛,也顯示出客中送別的複雜心情。

最後寫歸騎在雪滿天山的路上漸行漸遠地留下蹄印,更交織着詩人惜別和思鄉的心情。把依依送別的詩寫得這樣奇麗豪放,正是岑參浪漫樂觀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