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學習作文

【精品】學習作文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習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學習作文7篇

學習作文 篇1

作者: 葉林“愛國”這個詞,每個中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愛國是岳飛刻在背上的“精忠報國”,是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我們注視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那份深情……愛國不僅僅是語言,更是行動。

在我身邊有些“逆行者”,用行動告訴我何爲愛國,該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報效祖國。

消防員是“逆行者”。爲了保護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奔赴火場,保護了他人的生命。他們在危難中挺身而出,給了老百姓足夠的安全感。烈火中逆行的身影,震撼着我小小的心靈。

醫生也是“逆行者”。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全國各地的醫生選擇馳援前線。患者多,護理任務重,連休息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有的醫生睡倒在電梯旁,有的雙手環抱睡在過道的休息椅上,有的手撐着腦袋睡在樓梯邊,他們省出休息的時間,只爲了多搶救一個人,多挽救一個生命。大愛無疆,最美逆行,白衣天使的所作所爲,讓我肅然起敬!

作爲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我現在或許不能像消防員叔叔那樣英勇無畏,不能像醫生那樣救死扶傷,但是我們能在唱國歌時深情歌唱,能在五星紅旗冉冉上升時嚴肅敬禮,能在課後認認真真完成老師佈置的每一項任務,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努力學習,默默朝着自己的夢想前進。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也能爲祖國貢獻出自己小小的力量!看着自己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美麗富強!

學習作文 篇2

爺爺在不久之前永遠地離開了我,但他的精神卻沒有隨着爺爺的離開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埋在我心裏。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裏,爺爺帶我去菜場買兩個西瓜,準備給大家消消暑,降降溫。那個賣西瓜的是一個看上去挺老實憨厚的老農民。爺爺仔細挑了兩個大西瓜,那個老農稱了稱告訴爺爺二十元五角,那個老農說:“大哥,這是自己家種的,就給二十塊吧!好吃以後再來買啊!”爺爺笑着掏出一張百元大鈔給了那個老農,那個老農準備給爺爺找零錢時,爺爺看見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讓老農把錢找給我,自己就去敘舊了。

那個老農可能眼睛不太好,給了我兩張五十的,一張十元的,我當時高興極了。當天晚上,我把錢給爺爺時,樂呵呵地說:“爺爺,你瞧,那個賣瓜的多找了我們三十元,多好啊!”爺爺一聽,臉色大變,大聲對我吼道:“好什麼好?我平時怎麼教你的?做人要誠實嘛,人家那個賣瓜的也不容易,你怎麼可以這樣?我真是白疼你了。”說完把錢一把搶了過去,就騎了個自行車拉着我去了菜場。

我們到了菜場,找到了那個賣瓜的攤位,可是人已經收攤了。爺爺說:“我們明天再來吧!”第二天一早,我就被爺爺從被窩裏揪了出來,爺爺還振振有詞地說:“這就是不誠實的代價。”這一天,我們終於等到了那個賣瓜的老農,爺爺說:“朋友,真對不起,我孫女不懂事,昨天買瓜時,您多找了我們三十元,我孫女也沒說,真對不起,今天,我把錢給你送過來了,希望你能原諒!”那個老農樂呵呵地說:“謝謝你,現在像你這樣的好人已經不多了,真的很謝謝你啊。”……

爺爺的那種精神真的值得我學習。

學習作文 篇3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說不能只是一味的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點,學習和思考兩者是相互的,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

無論我們看什麼書或電視劇的時候,都要學會思考,常問“爲什麼”等問題,並自己就着問題尋找答案,一味的把問題堆積在心底,你會發現,自己與別人差的不只是一星半點。勤於學習,還要善於思考。人生很多爲什麼還沒得到答案,或許,我們就是那個解答的人。

我之前在背誦的時候,會經常有這樣一個疑惑,每背到一個人,我就有好奇心去百度瞭解他的'經歷,讓我對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如四大奸臣都有:蔡京、秦檜、嚴嵩和和珅,秦檜和和珅我們都有一定都認識,秦檜在我們書本上出現過,老師也有過講解;和珅是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裏的一個人物,由王剛飾演,看過電視劇的人都會對他們有一點認識。但具體想知道他們幹了什麼事情會被列爲四大奸臣,我還是得百度百科瞭解。

當我每發現一處新的知識點的時候,我都會很開心,因爲它填補了我很多的空白,讓我的知識由簡單變爲複雜,也讓我擁有了與文人墨客般的情懷。會把自己的感情投入進去,彷彿是身臨其境,感受當時人物的內心活動。這跨越時間的對話,使我突飛猛進,在知識的海洋裏徘徊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學習和思考的前提,是我們對他們產生了興趣,帶着濃厚的興趣去探索更多的未知數,體會更多的奧妙,等到我們擁有更多的知識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分享給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可以拍胸脯自信的說“這個,我知道。”

學習作文 篇4

“記住,學習是一種態度。”林老師的口頭禪和名言就是這句話。每當我聽見這句話時,總會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浮現眼前。

早上一來,林老師已在黑板旁等候多時,我飛快地瀏覽了一遍奧數題,心想:“太簡單了!”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題做完了。“啊哈!第一名到手嘍!”我開始看起課外書。

“小眼睛看過來。”林老師的話打斷了我。林老師講的我早就會了,還是繼續看書吧!我心中的小人兒說。另一個小人兒也說:“好呀!好呀!”

於是我就繼續看了。

林老師一擡頭,一瞄眼,便看到了正在看書的我。她若無其事地說道:“學習是一種態度,你比別人多記一種方法,就比別人多一條出路。好,何小宇,這個方程的等量關係是什麼……”這樣有說服力的話語像一股無形的力量,迫使我擡頭,放下書本,認真聽講。

“還有什麼方法嗎?林老師環顧四周,似乎朝我眨了眨眼。

這時,那個小人兒又跳出來說:“我的方法太費時間了,會佔用看課外書的時間,還是不講了。”

另一個小人贊同地說:“說得好!”

我心裏的這兩個小人兒真是好朋友。

林老師又說:“學習是一種態度,你自己重新講一遍,就等於複習了一遍,做起來會更加熟練。這樣不會在考試時浪費時間。”我思考良久,終於被感化了,高高舉起了手,講了我最拿手,最快捷,也是最難懂的方法—反向倍比法。

還有一次,林應老師讓張小崴上黑板解題,那是一道生活應用題,張小崴直愣愣地盯着黑板看了半天,聽見我們筆在紙上嚓嚓作響,自己卻一個字也沒寫,感覺自己很丟臉,氣不打一處來,突然狠狠地把粉筆頭像扔炸彈一樣摔在地上,重重地在無辜的粉筆頭上踏了一腳,一步一頓地走回了座位。

所有人都以爲林老師會大發雷霆,可是教室裏只有沉默……彷彿過了幾萬年,林老師用她那略帶低沉而又平靜的聲音說:“記住,學習是一種態度。”一時間,我小小的心靈受到了巨烈的震撼!

每到週末,老師就會不辭辛勞地出一張試卷,稱之爲“週末練”,每一張週末練上密密麻麻的字,都是林老師一個字一個字親手打的,有些同學真沒良心,把老師辛辛苦苦打的數字胡亂一加,亂寫一通來糊弄林老師。這時,老師就會用杜鵑啼血似的聲音說:“學習是一種態度。”聽得出來,老師的心在滴血。

是啊!學習是一種態度。

學習作文 篇5

我們的社區街道給我們普及健康知識,在我們小區的宣傳欄裏介紹了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除了頭髮和指甲),以肺部最多(佔80%以上)。所以平時我們只以爲只有肺結核纔是結核病,這下真相大白。只是肺結核有更強的傳染性,結核菌是透過飛沫傳播,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噴出帶結核菌的飛沫到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健康人吸入而傳播。感染結核菌後90%的人憑藉自身抵抗力不會發病,約5—10%感染者因抵抗力弱而發病。聽起來很可怕,很多人自身攜帶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被傳染,再傳染別人,所以我們現在出入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其實還是很有必要的,是一個安全屏障。尤其是我們小孩子,身高受限更容易接觸到空氣中的細菌。

肺結核病人多數是低燒盜汗,胸痛,食慾差,消瘦,咳嗽,一旦有這些症狀一定不能拖延,趕緊去醫院排查,家裏進行消毒。不要害怕,它是一種可以治癒的傳染病,自己輕鬆,家人輕鬆,不要隱瞞病史。要聽大夫的話,按時吃藥,按時複查。

對待疾病,我們要像勇敢的軍人,不怕和疾病作鬥爭,吃藥打針就是我們的武器,我們要勇敢。

學習作文 篇6

關於第一、二單元

一、概念問題

由於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教材不以語言形式呈現概念,但在知識考察中可能會體現到。

例1: 長方形是由4條( )圍成的,三角形是由3條( )圍成的。學生認識了線段之後,就要知道每一條邊即是一條線段。所以規範敘述是:長方形是由4條線段圍成的,三角形是由3條線段圍成的。括號裏要填“線段”。我們可以說長方形有4條邊,三角形有3條邊,但由()圍成必須填“線段”。

例2:筆算加法要把()對齊,從( )位加起,個位滿()向( )位進1。第一個空扣分最多,大多是文字不準確,填“相同數位”而僅僅填了“數位”兩個字。

例3:最大的兩位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的差約是()。卷子中的3個答案分別是100、80、89,我認爲80改爲90更合適,可能正是由於題目本身的問題,給一些學生的選擇造成了困難,但更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約是”指的是大約,只要估算而不需要準確計算。

二、經驗問題

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對題目不能夠正確理解或者不瞭解實踐情況,以致於出錯。

例1:我的手掌寬大約有( )釐米,長( )釐米。手掌寬一般量四指併攏後指根下方手掌的寬度,手掌的長一般量中指尖到手掌根部(即手腕以上)的距離。這部分內容課堂上我們專門量過,記錄過,總結過。但可能是學得較早,一些學生對課堂所講已經忘了,“忘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課堂上觀察不仔細,沒看老師的具體操作;另一方面就是對“寬”和“長”的介定不清楚,不知道應該從哪兒量到哪兒。

例2:下列動物誰的身長約是2米。(牛 豬兩幅圖)。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了“豬”。這兩種動物是遠離城市孩子的,他們沒有見過,缺乏生活經驗,只有憑當然蒙了。

例3:下面物體的長各是多少?連一連。長度分別是:2米、8米、18釐米、38米,物品分別是:書、毛線團、公共汽車、牀。現在孩子們的衣服多是成品,用來織毛衣的毛線團可能孩子根本就沒見過,同時“米”這個長度單位在學生的腦子裏知道比釐米大,但到底大多少,腦子裏沒有概念。說1米、2米可能還能判斷,但8米、38米孩子真的判斷不出有多長。

例4:一根繩子對摺2次後,每段長2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對摺1次即1段變成兩段,再對摺1次兩段就變成4段了。4個2米學生就不難算出有多長了,但正因爲學生弄不清對摺兩次的段數,所以無法算出正確的長度。

例4:連接圖中四個點,可以畫( )條線段。習慣上學生畫橫線或豎線,所以多數填了4,如果斜着也連起來呢,當然一共可以畫6條了。

三、理解問題和審題能力

主要存在於解決問題。

例1:麗麗和父母一起去野生動物園玩。“父母”是兩個人而非一個人。有不理解是父母是幾人的,但更多是沒仔細審題,進入腦子裏的只是習慣上的誰和誰兩人,而沒有在意這裏的後一個誰代表了兩個人。

例2:小猴子爬一根15米高的竹竿,它爬過3米後還會滑下1米,然後接着向上爬。小猴子爬幾次就可以爬到竿頂?“它爬過3米後還會滑下1米”實際上每次只能爬2米,那麼6次後爬了12米,還剩3米,第7次爬3米後正好到頂,也就不再下滑了。所以一共需要爬7次。

例3:下面哪種量法對?(圖略)需要學生認真觀察測量方法,尺的0刻度線是否與物體的一端對齊;如果是斷頭尺,只能從某個數字開始時,量得的數字則必須要減去某個數字。比如從4到12是8釐米。

四、細節問題

例1:猜一猜,□的下面躲着幾?這裏有4個豎式,在填數字時不能孤立地看,要注意加法有沒有進位,減法有沒有退位,然後才能確定□處是幾。

例2:畫一條比3釐米長3釐米的線段。都能正確畫出相應長度的線段,但總是忘記標上具體長度。

例3:與36相鄰的兩個數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兩問有人只做了一問,有的把相鄰的兩個數寫錯了。

例4:解決問題時忘記寫單位名稱和答。

但願孩子們能把漏洞及時補上,透過每次檢測能每次進步一點點!

學習作文 篇7

六年級畢業時,我還是我們班名列前三甲的“小低個”,因爲身高問題,老媽也是苦惱至極。後來她不知聽誰說的,打球能夠長個子,沒和我商量就給我報了個籃球班,從此我的苦日子便降臨了。

每天早上,天尚未完全亮起的時候,我就已經起了牀,蹬着我的小賽車,急匆匆往球場趕,練習到八點左右纔回去。下午三點,還得頂着大太陽,冒着無比的酷熱奔波在去往籃球的路上。

第一天早上,我是被老媽強行拽起來的,當時我特別瞌睡,根本不想去打球。而到了球館,那裏的一場熱身運動都快把我給累個半死,更別提後邊的訓練了。(因爲自從上了一年級到現在我都沒有怎麼鍛鍊過)

到了下午更慘,簡直要把我給熱死了,再加上又沒有帶錢和水,這可把我給治住了。因爲這,我還差點中暑了。

還有一次,教練讓我們練習三大步上籃,每人各投進二十個才能休息。聽到這個任務,我徹底嚇壞了。在當時我的進球率可還不到百分之一呀!但是,我還是硬着頭皮上了,結果投了二十十多個只進了兩個,離教練說的二十多個還差得遠呢!

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投了N個之後,我漸漸找到了手感,終於完成了二十個的任務。

在慢慢適應了這種生活後,我慢慢發現:原來籃球中的樂趣也是很多的,它不但幫我戒掉了以前暑假患上的網癮,還讓我交到了許多朋友,雖然偶爾運氣不好時會被籃球砸到臉,弄得半邊臉都是麻的,但還是很快樂!

學習打球雖苦,但收穫很多。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先苦後甜”吧!我愛籃球,Ica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