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態度作文

關於態度作文合集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態度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態度作文合集四篇

態度作文 篇1

現實生活中,不同的人的生活態度,可真是大相徑庭。從以下便可以看出,這些人的態度轉變有多大。

有一副圖中,我們看到:一個老大爺,大概是因爲地滑,身體失重,滑倒在了地上。他的雙柺以及自己的老花鏡也滑落在地。這個老大爺,一坐不起,似乎摔得不輕。然而,幾位年輕人衝了過來,不但沒有扶起老大爺,還充當“吃瓜羣衆”,一人手舉一張牌,上書“補血、補鈣、補腦”,齊聲道:“大爺,您該補補了。”從中,可看出他們漠不關心的一種態度。

在另外一副畫中,人物、位置、事件並未改變,只是將老大爺換成了小學生。這一個小學生,手中抱着一個玩具,因爲跑太快,也滑倒了,同樣的一倒不起,同樣的三個人衝了進來,三人各代表一方,在那兒爭吵了起來,互相地推卸責任,把自己的責任推乾淨。這裏也可以看出人們毫不關心的態度。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一些這樣的例子。比如去年的高考作文,就是一個學霸與學渣,學霸考了100分,臉上有着父母的脣印,學渣考了58分,臉上有紅紅的掌印。然而,下一次考試,學霸考了98分,臉上有了掌印,學渣考了61分,臉上有了脣印,這便是生活中教育方式的差異吧。

再比如,一個人出了車禍,被三輪車撞死了。然而,社會與這個貨車司機卻不聞不問,即使死者的家屬着急了,但苦於不知找誰來要求賠償,家屬也只好作罷,自認倒黴。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這一件事,可我不能一一道來。只希望大家可以改變態度,放棄冷漠,關心他人。

態度作文 篇2

人生態度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太多挫折要我們去戰勝,人生如一臺戲,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劇情中的一個角色,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但每個角色都有深刻的意義。芸芸衆生,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有的聲望很大,有的卻是默默無聞,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障礙,只要一心一意,甩掉多餘的顧慮,無論是困難還是挫折都將會戰勝,心明則路明,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廣,人生道路上的荊棘不是我們沒有能力穿越,而是我們有太多顧慮,只要我們甩掉了多餘的顧慮,我們將永往直前,風雨無阻。

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要放下內心的顧慮,人生的道路將暢通無阻。世界賦予我們每個人平等的生命,無多也無少,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生命將演繹人生的精彩,人生將爲無畏者架起七彩彩虹,也爲永往直前,風雨無阻的人們綻放花的美麗,而綻放正是花心的裂變。衝破多餘的顧慮,一切將會變得簡單而從容。面對人生,我們要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誠,要有李白“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得,要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灑。放棄該放棄的,我們最終將會有所得。

相反,如果顧慮太多,將會導致止步不前,在這裏,我們就要學一學我們的前輩陶淵明先生,他沒有任何顧慮,不迷戀官場,毅然回鄉,享受他的“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的恬適清淡的田園生活。“不爲五斗米而折腰”,就是他沒有顧慮,敢於捨棄的表現。正緣於此,他的美名爲歷史所銘記。身在現代社會的我們,面對生存和競爭,也會碰到很多問題。如果顧慮太多,也會裹足不前。例如,當我們參加高考時,如果顧慮重重就會適得其反,從而導致一連串錯誤。日常生活也是這樣,如果我們想得太多,將會把我們自己鎖在一個牢籠中,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快樂,如果我們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纔會生活得更快樂、更輕鬆。就如這則材料一樣,這個孩子擔心自己的衣服會弄髒而止步不前,當媽媽告訴他,放開心靈,注意力集中,他才毅然擔起了擔子。並不是他沒有能力挑起這個擔子,而是他沒有輕裝上陣,放下心中的包袱和顧慮。因此,只要我們集中精力,放下顧慮,勇往直前,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生活需要勇氣,“無臂鋼琴師”劉偉值得敬佩,他不會爲自己的生活而憂慮,儘管在孩提時代那場嚴重的事故中他失去了雙臂。“沒人規定鋼琴一定要用手彈!”劉偉如是說。他從未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憂慮,他知道生命不過只是簡單的選擇:要麼死去,要麼精彩地活着。放下顧慮的劉偉最終登上維也那金色大廳,當他用雙腳演奏時,世界爲他動容。

只有我們甩掉多餘的顧慮,我們的生活將充滿陽光,我們將有能力戰勝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挫折,就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生命也將永遠精彩綻放!

【評析】

怎樣用正確的`態度對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考生在文章開始就寫道:“人生道路上的荊棘不是我們沒有能力穿越,而是我們有太多顧慮,只要我們甩掉了多餘的顧慮,我們將永往直前,風雨無阻。”這段論述緊扣材料,凸顯了題旨。文章用“無臂鋼琴師”劉偉的事例作爲論據,新鮮而富於時代感。這位考生動情地寫道:“他從未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憂慮,他知道生命不過只是簡單的選擇:要麼死去,要麼精彩地活着。放下顧慮的劉偉最終登上維也那金色大廳,當他用雙腳演奏時,世界爲他動容。”這段話不僅極具感染力,而且使文章的思想內涵更加充實,振聾發聵,催人奮進。

態度作文 篇3

上個月報考了一項資格證的考試,有爲期幾個月的學習時間。

也就是在剛買回書的頭幾天,還會很積極地學習翻看一下,可還這勤奮勁還沒堅持幾天,我的偷懶拖延的症狀就出現了。

也許是潛意識裏覺得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吧,也許有些文字概念之類的,如果現在背誦了,可能過一陣子就忘記了。就算不願意去面對,但事實就是每一天都會想起提醒自己應該看會書,結果到了夜色降臨的時候,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坐到書桌前去翻看一頁看上一行字。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要過年了,偶爾有提起的學習的心思,又被一些瑣事所打斷。

就像有一天上午想讓自己看會書,結果有朋友來串門,聊天吃飯,一天就過去了;頹廢了幾天,好不容易提起學習的勁頭,有朋友逛着一些逛街買東西,想到機會難得,於是一天又過去了;等到有時間了,可一個人坐在書桌前卻是靜不下心.......

眼看着從最初的報考時間都已經過了一兩個月了,可是自己仍沒有心思投入學習,心裏不免有些焦急。想到之前去參加一場考試的時候,考場是在我們當地的第一中學,要知道那可都是每個地區的學霸才能考進的學校

那一天是週末,又是做爲考場,可我沒想到在七點半的時候,在另一幢教學樓裏就已經有學生在那裏上課了。那時候,我就想着這也許就是他們比別人優秀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學習態度問題,有沒有心思,願不願意專心,還是在於個人內心的定向。

態度作文 篇4

不久前讀了小小說名家劉國芳的一篇《扔石子的小女孩》,開頭一段是這樣寫的:去年秋天,我在一個叫山下的小村住了半年。我是因爲拆遷才搬到這個地方來暫住的,村子很小,村裏村外都是樹,遠一些,是青青的下馬山。“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景緻,我在王維筆下見過。

讀到王維那句我不由一頓,因爲這分明是孟浩然的名篇《過故人莊》的頷聯。王維和孟浩然的詩風雖然相近,但這首詩早在中學課本里就應該耳熟能詳,估計是作者寫時未加思索,而編者又未詳加考證,一旦形諸白紙黑字,便極易以訛傳訛。雖然這篇小小說總體來看寫得還算不錯,可惜誤把孟、王相淆,不免於璧有瑕。

更早些時候在《今古傳奇·武俠版》上讀到小椴品評時未寒作品的一段文字,其中引用了陳子昂《與東方左使虯修竹篇序》中的名句:“不期正始之音,復睹於斯;可使建安作者,相識而笑。”得以重溫,不勝欣然。在後來的古代文論考試中,我也很得意地照搬過去。但完卷後當我重溫這篇古文時,才發現原句是:“不圖正始之音,復睹於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小椴的國文功底之深,勿須我多言,單看其《杯雪》、《停雲》、《傳杯》諸作便可得知。就連他在落筆行文、譴詞造句時也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何況一般的學子文人。思之深爲惕凜。

王國維的大作《人間詞話》論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其第三境曰:“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不過考之稼軒原句,卻是:“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若照靜安之句去解讀稼軒的《青玉案·元夕》,卻不與原詞相參照,便有可能貽錯一生。由是可見引用古詩文必得慎重思考,詳查出處,做到字字句句妥貼無誤,才能對自己負責,也對讀者負責。

談到這裏不免要提提讀書的態度。餘秋雨的讀書態度是儘量讀第一流的好書,因爲當你在讀一本壞書時,你已經錯過了一本好書。李敖的讀書態度則是要麼讀第一流的好書,因爲要看看它到底好在什麼地方,要麼讀第一流的壞書,也要看看它到底壞到什麼程度。我的讀書態度卻是向魯迅先生看齊,批判地繼承,挑剔地拿來。

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不同的審美眼光從同一本書裏竟然能看出如此多的不同來,那麼一種正確的讀書態度也的確值得我們重視了。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會盡是精華,糟粕是與之並存的。便如一朵美麗的玫瑰旁邊往往長滿了刺,而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卻是從滿河淤泥裏綻開笑容。在讀書之前,我們首先要認識一點,那就是書都是別人的,而我們能夠從中汲取到的知識,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有了這樣的認識後我們才能拿起一本書從容不迫地翻閱、咀嚼、消化、吸收,讓我們的學問由無到有,由薄到厚,化浮泛爲精深,化古文爲今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沒有前人的肩膀供我們站立,我們的眼光便不能看得更遠。同樣,沒有一種正確的讀書態度,我們的創作也很難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