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生命作文

承受生命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承受生命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承受生命作文

承受生命作文1

奶奶愛看戲,而我總會跟着奶奶一起看戲。小時侯看戲總是朦朦朧朧,而奶奶總會在一旁耐心的解說。那時的我總是難以理解《四郎探母》這一齣戲想要表達些什麼,只是似懂非懂的聽奶奶說“這戲太苦”。如今我才深刻體會到四郎揹負的太多。四郎選擇投降自有他的原因,但他卻說不出口。他揹負的不僅是家人對他的責難,還有國家的仇恨,但他沒有逃避,而是選擇勇敢的去承受。

承受生命,因爲你不知道生命中的突發事件。現在的我正好好的活着,下一秒我將怎樣,我無法知道,但不管是福是禍,我無選擇,只有勇敢的去承受。

承受生命是好好生活的選擇。從呱呱墜地的第一聲啼哭起,你就一直在承受生命。伴隨着你一天天的長大,你將承受的更多。升學、就業、工作等等,着一切你都必須承受,因爲你要好好的生活。而也有人捨棄這一選擇,他無法承受生命,因而就走向墮落,走向犯罪,甚至走向死亡。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無法回頭。承受生命,好好生活。

承受生命是追逐夢想的起點。是雄鷹,就註定要搏擊長空;是棟樑,就註定要成爲參天大樹。夢想總能激勵人前進,而追逐夢想的道路卻是佈滿荊棘的。玄奘法師在西去取經的路上遇見了艱難險阻;鑑真東渡前六次都以失敗而告終;張騫出使西域屢遭磨難。是的,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你會遇見狂風,會遇見暴雨,也會遇見烈日或冰雪。前進的信念往往會被削弱,但你要堅持,學會承受生命。只有學會了承受生命,你才能屹立於狂風暴雨之中,不被烈日與冰雪羈絆住腳步,夢想的距離便不再遙遠。

承受生命是靈魂昇華的體現。有時候,承受生命往往是出於不自願,而非個人意願。有的人回很怯懦,遠遠的逃離;有的人雖會承受,但也只是草草了事;還有的人會心平氣和的承受,並將之做好。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的。爲了讓人類得到火,他毅然去盜火,最終被上帝懲罰,他也欣然承受。只有這些甘願承受並將之承擔好的人,他們的靈魂纔會得到昇華,生命得境界也會由此而提升。

承受生命,讓生命多一份責任,讓夢想多一份動力,生命的意義也會由此而體現。

承受生命作文2

開啟舊書,書頁中的羽毛飄起,輕盈地飛出視窗,讓我浮想聯翩。

習慣上,經驗中,我們都會以爲“重”讓人無法承受。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誰又能說輕不是一種龐大的力量呢。

輕,是一根稻草的力量。從前,主人擁有一頭聽話的驢,他想知道驢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於是他一點點往驢身上放稻草。而驢始終站在那裏一動不動。主人便把最後一根稻草隨便的扔到了驢的身上。沒想到可憐的驢,就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死了。

輕,是一根雞毛的重量。國王曾經讓他手下的大臣們比賽,看誰能將一根雞毛扔過高牆。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失敗了。只有一個人抓住身邊的一隻雞,一把扔過高牆。然後對國王說:“我能把整隻雞都扔過高牆,何況一根雞毛?”

一根稻草壓死一隻驢,一根雞毛難倒一批人。那些看似輕細微小的東西,誰又曾真正想過它的力量有時真的讓人難以估量。

輕便,輕捷,輕柔,輕盈,輕巧,輕快等等,當然會讓人感到愉快。但如果是輕薄,輕浮,輕狂,輕蔑,輕率,輕佻等等,又當如何?科學揭示,保持宇宙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萬有引力。於此,我們所能夠感受到的最直接的經驗就是地球帶給我們的重力。它使我們不至於脫離地球,進入可怕的遊離狀態。宇航員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失重,即是輕。

輕的又一個含義就是遺忘。因爲遺忘,有時明明發生過的事,對我們來說卻就像是壓根兒沒發生過一樣。中國的歷史不會再重演了,亞洲的歷史也不會再重演了。中國歷史和亞洲的歷史來自命中註定無法有經驗的人類的筆下。歷史和個人的生命一樣,輕得不能承受,輕若鴻毛,輕如塵埃,捲入太空,它是明天不復。

輕薄如羽毛又如何,縱然蒞臨泰山之前,若其臨崩,亦只一指便能讓它分崩離析。萬物有其界限。當這界限無限臨近,便能體會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承受生命作文3

靈魂的深處,都有一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揀瓶子爲生的兒童是孩子,以爲難他們爲樂的大學生們卻也只是孩子,同樣是孩子,這樣的事卻讓人看起來如此心痛。學生們或許並沒有想太多,只是單純地想要玩樂,或許對他們來說只是笑一笑就過去了,也想不出絲毫的侮辱之意;而樓下的孩子呢,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只是在想辦法拿到瓶子,賺夠生活費而已,幼稚的心靈沒有一絲雜質,不然,也不會稚嫩的叫出,大哥哥,丟瓶瓶。但如何,待學生們真正步入社會,等孩子們最終長大成人,回憶曾經,或許是不可磨滅的傷痛和羞辱,傷人的和被傷的,這樣的靈魂上都有一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學子已入學府,爲何還像孩子一般的不懂事,將快樂放置於取笑他人爲樂上,或許只是缺少稍稍的提醒,些許的教導。在學院裏,不知爲何,那些辛勤的園丁沒有誠然的教導不懂事的學生,身在何處?學生嗎,最尊敬的的不過是敬佩的老師,教師若有稍加批評,以身作則,他們是斷然也不會如此的。早有人說,未進社會的便也只不過是個孩子,沒有經歷滄桑,沒有經歷困苦,怎能識得人生的艱辛,又如何能瞭解人生的苦難,學院裏應不乏成年人,人生的閱歷已然老成,世間的痛苦與艱辛,他們又怎能不知?這不乏一種道德上的事。

中國的現狀好似並不“太”注重道德,越來越多的非道德層出不窮,追的人們筋疲力盡。說一件事,大家以公正的眼光來評價一番,在日本,人們走在街上,若是要超過一位走在前面的年紀大於自己的人,在超過他時,每每便要低頭示意,意在說,對不起,我有急事,要超過你了。若要客觀地評價,這樣的事在中國從未有過,反之在扶起摔倒老人前先拍照這一舉措現流行了起來,豈不叫人哭笑不得。

道德教育,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試問,當孩子們長大成人,要用多少的愛來彌補當初所受的傷害,在心中不會也種下一顆隔岸觀火的種子,如此的惡性循環,實是承受不起。並非不是沒有這種認識,只是還未懂得怎樣正確的,成熟的表達出自己善意,就像一個終於長大成人的孩子。

靈魂上,有一處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卻讓它變作愛與關懷。

承受生命作文4

傳說,大地之神上帝在第一天創造了白天、黑夜,第二天創造了空氣和水,接着創造了植物、日月、星辰等,第六天創造了人。可到了第七天,萬物造齊,該休息的時候,上帝仍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裏。

“上帝,您該休息了。你連續工作了六天,已爲人類造齊了萬物,還有什麼讓您如此愁眉不展的呢?”天使關心地問。

“不,雖然他們有了錢、車子、房子,衣食住行樣樣不缺了,但這還不夠。他們還必須擁有一種生命的本能,它能讓人類感受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並且能爲人類繁衍出各種豐富的情感與思想。只有得到了它,人,纔是正在的人。”

“是心嗎?可是說明書上並沒有這種東西。”

“孩子,你想的太簡單了,它不應該是一種簡單的物質。它從人類生來,到人類死去,自始至終地陪伴着他們。體弱纏病者,可以感受得到它;歷經失敗者,可以感受得到它;心受創傷者,可以感受得到它。它像噩夢伴隨着黑夜頻頻降臨,籠罩住本該一片光明的天空。”

“既然如此恐怖,還要創造它幹什麼呢?”

“不,正因爲有它,才證明人是活着的,是清醒着的。疾病後的它,將帶來的是舒暢;失敗後的它,將帶來的是奮進;創傷後的它,將帶來的是堅強。如果可以超越了它,它又將回贈你幸福、快樂、自信、自強。它是人類的一塊試金石,它可以捶打出高貴的品格,它可以磨礪出卓越的才能,它可以敲擊出智慧的火花。它是人類的勁敵,又是人類忠實的侍從,它與人在同路中生存與逝去,它伴隨着人走向成熟與成功,自信與自強。離開了它,生命將變得簡單而膚淺;離開了它,精神將變得呆滯與麻木。”

“您太厲害了。它應該叫什麼名字呢?”

“——痛苦!”

後記:人的只有一次的生命,顯得珍貴而又脆弱,猶如精巧昆蟲的豔麗翅膀,有時候連最微小的傷害,也會痛徹心扉。但是我仍然感謝上帝讓我的生命伴隨着痛苦而來,生活不止需要鮮花,也需要荊棘。一切懼怕麻木,有痛就有希望。

承受生命作文5

究竟是什麼,讓生命如此沉重?究竟是什麼,讓靈魂如此沉重?

年前,有一則本該令人驚歎卻並無多少人驚歎的醜聞。某市市長之女,尤異晞,公然在網上炫耀自己收藏價值達幾十萬的多款奢侈包包,並稱自己生日時的禮物豪華程度亦足以與之媲美。

炫富、炒作,在當今網絡時代已屢見不鮮。除了招來一邊倒的謾罵,真的無從評論。然而事後尤異晞坦言,自己的物品大部分爲低廉假貨。真相,使人咂舌之餘亦引人深思。

在這個發展迅速,物慾橫流,標榜浮華的社會,有很多人都想用物質的堆積,來顯示自己並非那麼空虛,實則是欲蓋彌彰,反而越發突顯出那被生活掩蓋的空虛迷茫的靈魂。

人生是一場難忘來路,不見歸途的旅行。每個人都在與時間爲敵,妄想在這場旅行中有額外的收穫。所以,我們都在追求一些東西,一些也許是我們想要的,一些也許是我們需要的,但有一些是我們不想要卻放不下的。我們在追逐這些東西,如同迷途的孩子,卻不知爲何去追逐。

有人將自己的時間貢獻給朝九晚五的打卡工作,有人將自己束縛在無窮無盡的課時裏,有人立志要有傳世之作,到頭來卻是庸庸碌碌忙於瑣事,連藝術女神的裙邊都沒有摸到。

爲物質而活,爲慾望而活,以活着的慣性去活着,讓生命如此沉重。

朝聖者本應執着信仰,卻被沉重的包袱拴住了腳步。小女孩深知自己揹負着親人的生命,所以步履堅定地邁向目的。

細細想來,生命究竟有多少時間可由自己支配?有多長時間沒有與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了?父母已垂垂老邁,守着電話,望穿秋水,只等你的微笑。有多久沒有和伴侶及兒女一起到郊外探險,感受自然的生機了?

當蔡康永在瓦爾登湖畔垂釣時,一隻晚歸的鳥兒撲棱羽翼,輕輕停在他的肩頭,那一刻,他感到無比的榮光,甚於佩戴上任何勳章,因爲他的肩頭承載了一個生命的重量。

能讓靈魂重回輕盈,讓生命不再沉重的,絕非冰冷的死物,而是生命的交流,靈魂的對視,情感的給予。

究竟什麼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究竟什麼才能讓靈魂重新輕盈?

其答案,想必,你已瞭然。

承受生命作文6

紙上一筆,浮生千年。每人都有生命中必要承受之重,不可卸下,不可輕許

——題記

萬里晴天,只因有陽光在照耀,因爲陽光是天空的魂魄,天空是太陽不可輕棄的責任,否則漫天黑暗。孩子咿呀學語,再到清秀少年,只因有父母的愛在澆灌,因爲父母知道,孩子是他們的責任和唯一想要用生命去愛的小人。

我們生命中都有一筆命運畫下的符咒,不會消減,不會磨滅。那便是,責任。

責任成就一個人,亦可毀滅一個人。

遙望當年英雄人物。秦皇,君臨天下,笑看江山,他是獨一無二的王者,肩上的責任和他的名譽一樣重,可是天下這個巨大的責任在他手暴政中捏成齏粉,於是國滅人亡,千古罵名盡他背。李煜,皇帝一載浮夢燼成灰,整日的作詞弄畫到頭來等到趙匡胤的金戈鐵馬,昨日君主,今時囚徒。他把責任空置一旁,景因此傾覆了整個國家。司馬遷,宮刑之辱,悲仇本應是不共戴天,可是他更知道歷史真實的軌跡也許就會濃縮進一本冊裏,只因責任的驅使,耀世之作--史記,便憑他手而生,纔有了後來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杜甫,詩中之聖,中華之興衰全都投盡他那沉鬱的詩裏,他也可以過自己的悽苦生活,勞碌自己的一生碎事,他只是一位詩人,只因責任之重,讓他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喚。

騎虎難下,背責難卸下。輕視了屬於應該我們的揹負的責任,只會留下無盡悔恨。就像秦始皇,就像李煜。

我們每個人生命中定有必付之責。父母給與我們生命,他們伴我們走過花開的成長,我們怎麼敢在取得成就之時把他們拋棄、遺忘。

兒時我們的責任是乖乖長大,長大後的我們的責任是好好學習。

因爲成長,我們懂得,因爲懂得所以肩上擔子也愈大、愈重。如果救國之難是我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那麼眼下之責卻是我們生命必得承受之重。

敵不過是似水流年,回首一路走來的路,肩膀上的責任有增無減,就讓我們在接受責任的同時去學會怎樣負責!

承受生命作文7

一個人活着,並非是他選擇了世界,而是世界選擇了他。從生命伊始的那一個受精卵到暮年白髮蒼蒼的老人,人的一生,歷盡悲歡離合,四季的流轉,即使是如螻蟻一般卑微,也要來這世上經歷一趟,而生命就意味着生活,生活則是必然要承受生命的重量。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日勤懇,纔能有年末的豐收,好吃懶做之徒只是渾渾噩噩度過每一天,最終食不果腹。這足以說明,人活着就要承受生命之重,只有這樣,方能安居樂業。

小孩子最羨慕大人的自由,總以爲無人管教,爲所欲爲會很快樂,可在大人眼裏,他們纔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畫家齊白石說:“我每日作畫看見門前玩耍的孩子便心生羨慕,可當這些孩子明白我爲何要羨慕他們是,他們已經不復是我羨慕的年紀了。”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承受自己生命的重量,也都有自己的煩惱。

活着且去承受重量,遠不如想象般輕鬆,生命的重量到底有多重,對每個活在這世界上的個體來說,恐怕都是要耗盡全力才能夠支撐得起的。

少年羨慕南飛的雁,羨慕它們於天空中自由飛翔,無拘無束,可以脫離人世的浮沉,可雁也要終日爲自己辛苦覓食,若是找不到食物便會餓死;小草渴慕大樹的偉岸,殊不知大叔要經歷風吹日曬且寸步不能移,只爲開闢一片陰涼;溪流驚豔於江海的寬廣,可曾料想,江海也會枯竭。

這世上的萬物,凡有生命就必要承受生命所帶來的重量,一旦選擇就無法逃避,而只能去面對,但太多時候,太多人想要放棄,可是這生命又不單單是屬於自己的,人不僅是爲自己而活,更多時候是爲別人而活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總要贍養他們纔是;三十而立,成家立業,妻兒還需庇護;人到晚年,方能樂享天倫。

既然是已經選擇又無法逃避的,不如直面它,挑起擔子勇敢走完人生路,承擔起責任,不僅是爲了自己,更爲了愛的人,爲了創造我們的智慧。生命是寶貴的,對每個普通人來說,時間長短是一定的,不管是人中龍鳳,還是市斤小民,都應承受着生命的重量,感受他帶給我們的踏實與真切的人生感受。

承受生命作文8

扛着熹微的晨光,滿載着一船星輝,我們在人生的河流上奔忙。

我們是高中生,十二年的努力只爲了一次沒有彩排的演出——教育部傾情打造的“災難大片”——高考。全國人民每年都期待着大結局,而家長們、老師們憂心忡忡。

他們有的說,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前途。

他們有的說,競爭這麼激烈,成者爲王敗者爲寇,高考的分數就是口袋裏的資本。

可是我們,背不起他們期待的目光。

多麼希望,他們能說:“孩子,只要付出過努力過就好。”

其實他們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的汗水浸透了黎明,淚水反射了陽光。

他們知道在這本應“詩酒趁年華”的歲月裏,我們沒有時間欣賞瀟瀟暮雨和小橋流水的明暗色調,沒有時間駐足勾勒光影斑駁間褶皺的花葉,沒有時間去捧起天空裏大把大把的蔚藍。

他們知道走過高考的獨木橋需要攀越多少險峻的山峯;他們知道我們要面對多少風雨的洗禮;他們知道我們唯一的“幸福時光”只沉澱在一羣羣黑夜裏。儘管那裏有不安的睡夢,可是那裏卻可以讓我們暫時忘卻流血的手掌和不堪重負的.心的隱痛。

可他們依舊在說快奔跑吧,別人可沒有停下。

於是我們一直跑,一直跑,跑得視野模糊,看不清天光雲影;一直跑,一直跑,跑得筋疲力盡,忽略了鳥語花香。

那些里程呀,連接起來比赤道還長。實在太累,我們實在太累。幽居已久的小鳥在內心中乞望天空,乞望自由地翱翔。

誰不渴求折桂蟾宮的榮耀?誰不期盼冰雪中寒梅綻放的暗香?誰不豔羨疏桐間蟬鳴的清越?

可又有誰徹悟了蝶變前的焦灼與等待?

我們有屬於自己的路,有我們自己的夢想,我們知道如何認知自我。我們也知道多一點忍耐和付出,就會把一分一秒都變成一粒粒飽滿的稻穗,等待這一季的收割。

我們知道自己的夢想之花怎樣才能開得更燦爛,我們更知道怎樣用汗水擦亮希望。

可我們多希望他們的目光可以輕一點,別壓彎了我們的脊樑,別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丟失風的方向;別壓彎了我們對生活最純真的渴望,別讓我們變成一尾尾面無表情的魚,沒有微笑,沒有陽光。

別把風箏的線繩握得太緊,也許我們會飛得更高。

承受生命作文9

生命能承受苦難,因爲人會學着愈挫愈勇。

生命能承受分離,因爲人會“心有靈犀一點通。”

但生命不能承受語言的傷害,那就像一個個刻在心裏的字,永遠無法抹去。

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中的鳥兒是沉默的,水中的魚兒是沉默的,但陸上的人們卻是喧囂的。”或許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區別便是能用語言溝通,但有時也會有傷害。

盧梭又說道:“也許生活只帶給你哀愁,但別把心關起來。”面對哀愁,我或許能把心靈敞開,但面對傷害,叫我如何才能把心開啟。或許生活所有的門都對我關閉了。但我會找一扇窗,但心靈的關閉是恐怖的。那意味着梵·高用曾經拿過畫筆畫過最絢爛的向日葵的手來割掉自己的左耳。在無人能懂的世界裏,梵·高精神失常了,或許,那個時候有人來呵護一顆受傷的心靈,天才留在世上的畫也不會只有有限的幾十幅。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學會呵護別人的心靈。

首要的是管住自己的嘴。語言是誤會的源泉。也許你說一句只要幾秒鐘,但別人忘記卻需要幾年。批評也是好的,但像王朔那樣是不行的,難道罵別人的作品就能使自己的作品暢銷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就是一所瘋人院,不知道當王朔看到網上拍賣的那幅以王朔爲背景,徐靜蕾裸體的油畫又會作何感想:這或許就是報應。但這樣的冤冤相報何時了,若人人能設身處地爲他人想一想,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可恥,更何況你又不幸福呢?大概鄭淵潔就是這種想法,他不主張大人公開地批評孩子,是爲了保護孩子的心靈,在幼兒園,在小學,老師便說這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棒,老師們吶,不是個個孩子都像愛因斯坦那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孩子們好勝心本來就很強的,這樣說不熄滅了燃燒着的火焰嗎?

一句話可以開啟一顆心,可以關閉一顆心。生命可以承受很多,但別讓自己的一句話成了別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傷。我們只有學會呵護別人的心靈,我們生活纔會更加和諧。

承受生命作文10

經常做一個夢,夢中多次出現同一個情景:離高考僅有兩三個月了,可是我的歷史、政治和英語(當時高考是3+2)都沒有複習,於是很着急……醒來之後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場夢!

我知道這是潛意識裏對自己能透過高考走出農村的一種慶幸,也是對現在獲得的生活的一種認可,害怕失去現在的生活,所以對高考一直念念不忘,唯恐萬一不能金榜題名,那麼自己將如祖輩一樣,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過着揮汗如雨的日子。

我的成績一直不好,並且沒有數理化細胞,好像考試從沒及格過,到了高中數學更是差的一塌糊塗,幸虧分文理科,我毫不猶豫地選了文科。高一高二的暑寒假,我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把學過的數學書溫習一遍,再把練習冊上的題目有選擇的做一遍,但是,一到開學,一學新內容,我還是跟不上課。老師講的題目,能聽的懂,一到自己做題,公式定理愣是用不上。高中三年,數學幾乎沒及格過,高考時數學考了89分,差一分及格,這個數字讓我念念不忘,因爲據說當年數學比較難,平日能考一百二三十分的同學這次都少考了一二十分。

高中時,住集體宿舍,上下鋪,一間宿舍住12個人,晚上10點熄燈,洗洗刷刷,再加上有愛聊天的,一般11點多入睡,早上又有勤學的5點多就起牀,而我入睡很淺,一有動靜就不能入睡,每天早上醒來都感覺到大腦很不清醒。幾乎每節課都是硬着頭皮兩眼發澀地聽完,一下課倒頭就睡,很是令人苦惱。十分羨慕那些晚睡早起但白天仍然精力旺盛的同學,並且很少看到他們在課間趴在課桌上睡覺。在高一時,數理化課成了最痛苦的時刻,很多東西聽不懂,單爲了考學硬着頭皮去聽,一到下課時間我趴在課桌上幾秒鐘就能睡着。

我自幼便體弱多病,資質平平,既不是幹活的料,也不是學習的,但心裏很明白,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命運,雖然成績不好,我只能以更加的勤奮來改變。

標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