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元宵六年級作文(精選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六年級作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六年級作文(精選10篇)

元宵六年級作文1

新年,喜氣洋洋。轉眼,又到元宵。

晴空萬里,大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行人們笑呵呵的,好多人都在買湯圓準備晚上吃。

集市上,我看到一對情侶。

男的說:“元宵晚上到我家來吃湯圓吧!”

“不了,今晚爸媽叫我早點回家吃湯圓。我們黃昏之後在小區的草地上見面吧!”女的說。

他欣然答應了。

晚上,集市上燈火通明,照得周圍如白天一樣。月亮己經悄悄爬上了柳樹的枝頭。那對男女己經見過面了。可他們何曾想到,這竟是最後一面。

暑去寒來,又過了一年。

今年的元宵又到了,人們臉上都掛着節日的笑容。但一片熱鬧之中,氣氛卻顯得有些怪異。夜晚的燈火有很多種色彩。紅的燈籠、綠的孔明燈,仍然把集市照得亮如白晝。

此刻,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比去年高一截的柳樹枝頭上,烏鴉正在枝頭唱着淒涼的歌。一切似乎跟往常一樣。可是,去年的那對情侶呢?怎麼不見他們倆見面呢?我在那小區的草坪上又看到了那位女生,她淚流滿面,把衣服都打溼了,小草也被她的淚水壓彎了腰。

他們,讓我想到生活的殘酷。

元宵六年級作文2

今年元宵,我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起包元宵。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搓成巴黎鐵塔似的,從巴黎鐵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壓平,繼而把準備好的餡,放上去,對摺,接着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封住洞口,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大小不一、怪里怪氣的,但我還是很高興,這畢竟是我的勞動成果嘛。

包完元宵,接着自然就是煮元宵了。說幹就幹,我洗好鍋,裝上水,插上電源,等待水燒開。我等啊等,等啊等,那誰似乎在和我作對,就是不開。我氣的大發牢騷,外婆見了,笑着摸着我的頭,說:“琪兒,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做什麼事都要循循漸進,不可心急啊!”聽了外婆的話,我不好意思的笑了。

水終於開了,還吐着幾個小泡泡呢!我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到水裏,一個個Y元宵好像小胖子一樣立刻沉了下去,過了幾分鐘,它們一個個在水裏遊起泳來,又過了幾分鐘,他們浮出水面了,我把它們撈起來,放在盤子上,嗯,似乎還有些出水芙蓉的模樣呢!我夾起一個元宵,好香,咬一口,花生醬從湯圓裏流了出來,甜甜的,令人回味無窮。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歌曲又在耳畔縈繞,這是個快樂的元宵節,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家人能美美滿滿,團團圓圓!

元宵六年級作文3

“牛年大吉,打一字!”“犁!”“答對了!”原先這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同學們一到學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着自我準備過來的燈謎。這天下午,我們還將與一年級同學一齊猜燈謎,吃湯圓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學們爭先恐後地領走了“燈籠”。然後一隻只燈籠如火般耀眼,我們留意翼翼地拉開燈籠,上面有個巨大的“福”字。

據說元宵節掛燈籠,也是有來歷的。正月十五時,有一羣害獸襲擊人間,人們反抗時不慎射死了一隻神鳥,天帝十分生氣,下令火燒人間。善良的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到人間災難,便冒着危險告訴了人們。人們苦思冥想,就用掛紅燈籠,放火炮,使天帝以爲火已經燒了人間。爲了紀念此日,人們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掛燈籠,放鞭炮。我們來到了對口班級—一(1)班。我被分配到了紅組,組裏共有6名小朋友,個個活潑又可愛,有的做好了猜燈謎的姿勢,有的戴着眼鏡洗耳恭聽,還有的睜大眼睛躍躍欲試。

我的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一字)。小朋友們苦思冥想卻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一步一步地提醒他們。最後,其中一個小朋友大聲說出了“想?”“答對了!”“耶!”然後同學們歡呼起來,一蹦三尺高。之後,我們繼續猜燈謎,歡笑聲此起彼伏。我將燈籠送給了猜對答案的小難孩。

猜燈謎的活動結束了,該吃湯圓了,碗裏裝着六個純白的小湯圓,小巧玲瓏,十分可愛。舀起一個,放入口中輕輕一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裏流出了一點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無窮啊!

今年的元宵節裏,我不僅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湯圓,瞭解了元宵節掛燈籠的歷史來歷,還當了一次小老師,給一年級小朋友們猜燈謎,真是令我受益匪淺啊!

元宵六年級作文4

元宵節那天,吃完晚飯,我和爸爸、媽媽、還有二姑媽一家來到信達廣場。

那裏人山人海,彩燈四射,火樹銀花,有搭臺子唱戲的,有表演歌舞的,有耍獅子的,有夜市裏賣小吃的,到處洋溢着一派過年的喜氣。我們一家人東看看西瞧瞧,欣賞着元宵節漂亮的夜景。突然一向眼尖的二姑媽發現了不遠處一大羣人圍在那裏不知在幹什麼。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正在猜燈謎。於是,我們也加入了猜謎大軍,頭頂上紅紅的燈籠下面掛着各種類型的謎題。我也試着猜了幾個,竟然我也能猜出謎底。正當我興沖沖的跑去兌獎時,我一下傻眼了。一條長長的巨龍擺在了我面前,領獎的隊伍足足排了有好幾百米。我失望的放棄了領獎品的念頭。正當聽見爸爸說要去放許願燈時,我整個人就向被激活了一樣,馬上興奮起來。我們匆匆上車直奔濱河大道。

到了那裏,我和姐姐急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許願燈,姑夫則拿出他那支從不離身的筆,在許願燈上寫下了新年的第一個願望。姑媽和爸爸則在一旁幫忙。我仔細看了一眼,發現那是針對我寫的,上面寫着“祝我們家的小公主越長越瘦,越變越漂亮。”我心中暗暗竊喜,終於姑夫把去年寫的“越長越胖”改成了“越長越瘦,”我忍不住偷偷的笑了起來。第一個許願燈成功的放上了天。接着姑夫又寫下了第二個、第三個願望……有祝姐姐金榜題名的,有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的。當最後一個許願燈飛上天時,我們目送着放飛的許願燈慢慢地飄向遠方。七個許願燈就像七顆星星調皮的向我們眨着眼睛。帶着我們全家人的新年祝福飛向那漆黑的夜空。

啊!真是一個歡樂的元宵節。真的希望下個元宵節快點到來。

元宵六年級作文5

春節的氣氛還在瀰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街上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七點左右,我就着急地叫爸爸帶我去看花燈。走在街上,和我一樣要去看燈的人真多,一家老老少少,歡歡喜喜的人流擠得街上水泄不通。這兒的花燈真是琳琅滿目,看都看不過來。

一進城隍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盞荷花燈,粉紅色的.花瓣兒,飽滿的荷苞上還有一串紅,荷花座落在一片翠綠的荷葉上,美麗極了。再看看那邊,呵,人可真多呀!咦?這是在幹什麼呢?擠進去一看,原來在現場製作金豬燈:把鐵絲捲成橢圓形,外面再裹上金紙,並把事先做好的豬鼻子沾上去,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金豬燈就做好了。繼續向縱深行進,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走廊上,上面掛着十幾幅畫,我來到了“鯉魚跳龍門”這幅畫前,好像在祝我新學期要更上一層樓;來到了“龍鳳雙鵰”這幅畫前,好像在祝國家資源充足……我又走到了一羣象燈前,見這幾隻小象的耳朵不停的搖擺,頭也在不停地扭動着,真是憨態可掬!“咚——咚——咚——”我隨着鐘聲的敲打,走進了財神殿,一進財神殿,只見殿的中央豎立着幾位三國名將:劉備、關羽和張飛,兩旁還站有黃忠、關平等人,真是英姿颯爽。觀看完了財神殿,不知不覺地我走到了出口。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我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正當我要出去時,無意中又看見了一組“米老鼠樂隊”,他們正在敲鑼打鼓,彷彿在對我說:“歡迎下將次光臨……”

看完所有的燈展之後,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但觀賞燈展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燈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六年級作文6

今天是正月十五。今晚華燈初上,皓月當空,萬里無雲。在馬路兩旁、人行道邊,甚至連路燈上都有一個個漂亮、秀氣的花燈。家家戶戶也都掛起了紅燈籠。夜晚,那一盞盞花燈閃亮時,是多麼讓人愉快!

我和母親從市委往家走,最熱鬧的地方要數城建局和公安局門前了。城建局門前人山人海,交通都堵塞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非常好看,有孔雀開屏燈、年年有餘燈、童男童女燈……最引人入勝的是一隻超級大的老虎,它的眼睛碩大,張開的嘴巴甚至可以讓我在裏面躺下睡一覺!大家紛紛在“老虎”前拍照留念。

公安局門前的燈也是車水馬龍,人們也是在門前拍照留念。最特別的是公安局門前的燈籠了。各式燈籠大大小小,在大門的正上方有一個體形碩大的燈籠,裏面十幾個小燈泡,我就奇怪:這麼大的一個燈籠,燈泡不會掉下來嗎?困惑的我擡起頭打量着它。啊,我看到大燈籠裏還有一個小燈籠!噢,原來如此。元宵節除了看花燈就是猜燈謎了。我家門前就有猜燈謎的地方,猜對一個還有獎品呢!

今天一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猜燈謎。我猜中了好幾個,到了兌獎處兌了七道,結果全對了!經詢問才知道獎品是圍裙和袖套,雖然不太滿意,但是我還是抱着七套獎品開心地回家了。分配獎品啦!“奶奶家兩套、姥姥家兩套,大伯家一套……”忙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的夜晚,我希望老師可以佈置一項特殊的作業——看月亮!由於十五的晚上,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地收拾開學要用的東西,哪有閒功夫看月亮呀!再說了“十五有月亮十六圓”嘛!

祝大家元宵節開心、快樂!

元宵六年級作文7

元宵節晚會上,我和家人一起去青穎公園看一年一度的燈展。

還未進公園大門,目光就被門前號稱“天下第一燈”的巨型燈——“龍鳳門”吸引住了。那是一個亭子形的大燈,八根柱子上分別盤繞着四條青龍、四條金龍,燈的最上端是“二龍戲珠”的圖案。燈的右上方,有一隻雄糾糾、氣昂昂的大公雞,它有着火紅的雞冠,圓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撲閃”着“翅膀”“打鳴”呢!大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感覺”

進大門向右看,是“十八羅漢”。莊重典雅的如來佛祖端坐羅漢中間,真是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龍燈送福”一個昂首擺尾的巨龍!龍背中間,是一個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兩邊都是紅鯉魚、大壽桃和金元寶,象徵着福、祿、壽、喜“四喜臨門”。再向前走,還有“大鵬展翅”、“桃園結義”、“常回家看看”、“螳螂撲蟬”、“森林酒吧”……火樹銀花,鞭炮聲響,觀燈的人笑着,指着,如癡如醉,彷彿走進了仙境一般。要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燈,還是“糊塗官”和“花果山”。

瞧!那邊還有唱戲的。遠遠看去,只見舞臺上跪着兩個人,一個正哭天喊地叫屈,另一個則鎮定自如地跪在那裏,好像這場官司他贏定啦;旁邊的衙役雖知道那個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縣太爺正悠閒地看着那個叫冤者;站着的師爺正眯着眼看着他們;想必他們收了不少好處,才如此對待這個喊冤者。走近一看,啊!原來是一組名叫“糊塗官”的花燈。製作者的精湛技藝一定會讓你油然而生敬意吧!

玩了好長時間,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回家了。在路上,我回味着剛纔的美景,不禁讚歎製作者的高度智慧,他們用平凡的雙手,爲阜城人民在節日裏帶來了美的享受。我們衷心地感謝他們。

元宵六年級作文8

不知不覺的,一年又過去了,我們也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皎潔的月下,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表慶賀。燃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和家人團聚其樂融融。

剛放學回來,我興致勃勃的拉着媽媽去超市買湯圓。超市裏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特別是冷凍櫃前擠滿了人,我看見許多湯圓,有芝麻的,花生的。樣樣我都喜歡,我精心挑選着,真想把所有湯圓買回家。一回家,我就催媽媽煮湯圓,湯圓一下鍋一個個想白白胖胖的小孩煮在嬉戲玩耍一樣,我不禁垂簾三尺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恩!真想!太好吃了!我讚不絕口傍晚七點鐘,吃完了香噴噴的的湯圓,該出去,放煙花了我和妹妹興高采烈的拿出煙花在門口放。我先拿出一中叫“電光花”的煙花,然後用火機電然隱線,一些金色的火花猛的噴出,我把煙花狠狠的往高一扔,煙花在空中轉動全色的“花朵”吧周圍的照的通紅,猶如一這空中飄浮的的但“生命”短暫的鮮花。又恰似仙女散花一般。妹妹見我玩的開心,娿手握一隻電光花,腳尖踮起開始旋轉,好想有一卻金色的蝴蝶圍這她翻飛,有如同意到霹靂在地上迅速的迴旋。最後妹妹拿出一捆禮花,同樣先點燃,隨後“搜的一聲響,一個光點凌空而上,接着轟的一聲那個光點頓時變成無數個五顏六色的小花在空中綻放,飛舞i,時而又似一條滿是珍珠的項鍊,時而又想一條盤着身體的蛇,張開寫盆大口,兇猛無比。妹妹看到入迷,直到最後一絲火花消失時,他們纔會過神來。

難忘的元宵。

元宵六年級作文9

X月X日這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糰、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糰。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麪了,只見爸爸在碗裏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

X月X日這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糰、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糰。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麪了,只見爸爸在碗裏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麪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糰了,我照着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麪糰,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裏,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裏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着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着,歡笑着。

我愛包湯糰,但我更愛元宵節。

元宵六年級作文10

元宵佳節到,家家鬧元宵,吃湯圓團團圓,提着燈籠到處跑。對了!今天就是元宵節!元宵吃湯圓,所以,自然就要包湯圓了!

“哦!我的作業提前做完了!”我重重地吁了一口氣,長長的伸了一個懶腰,連忙興奮地跑到廚房裏,迫不急待的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

走進廚房,只見媽媽全副武裝,兩手白白地,沾滿了麪粉,案板上還放着麪糰,正忙碌着呢!麪糰在媽媽手裏不停地來回翻動着,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活靈活現。湯圓順服的聽從着指揮,頗有些大將的風度呢!

“看來包湯圓也不是很難嗎!”看到媽媽那熟練的動作,我的手癢癢了,也想試試包湯圓的滋味。

於是,我順手拿起麪糰,班門弄斧——假充內行地學着媽媽的樣子包起來。

我捏一小團用糯米做成的麪糰,輕輕地搓成圓形,搓完以後,上面乾巴巴的,我像媽媽一樣沾了點水在上面。然後又用大拇指從中間紮在一個洞,再把餡兒放進去,把邊抳起來,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搓。我開始把湯圓放在手心裏,邊用力搓邊壓,結果用力過了,餡兒好像災民逃難似的,一手都是;又因爲壓太大力了,把麪糰的水份全吸光了。

”我還降服不了一個小小的麪糰?”我不服氣地狠狠地揮了揮手中的“不成樣兒”的湯圓。

站在一旁的媽媽“撲哧”一聲笑了:“傻瓜,做湯圓也要講究方法的。”媽媽邊說邊拿過我手中的麪糰示範起來:“搓的時候不能太用力,輕輕地搓,手臂要自然放鬆。”

“原來做湯圓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啊!”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當然了!不僅僅是做湯圓,無論做什麼事,都得講究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把事做好的!”

聽了媽媽的話,我又一次地拿起了麪糰……

晚上,吃着自己做的湯圓,我感覺格外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