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通用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元宵節風俗作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通用10篇)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1

提起元宵節,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錯飛到人間的一個小村莊裏,那村裏的人以爲是一隻壞鳥,就把他殺死了。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讓天兵去把那村莊給燒了。仙女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就讓一個神仙變成老奶奶到村裏報信。神仙到人間跟村裏的人說,在村裏村外點上篝火,才能免去災難。他們按照神仙說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還沒有放火,他們就放起火來了,自己燒自己。玉皇大帝樂得哈哈大笑。這個小村莊真的免去了大難。這個事情流傳開來,就有元宵節了。

這就是傳說,不是真的,真的元宵節起源於漢朝。印度人信佛,他們成佛的人,把他們燒成骨灰,扒一扒,有一個像珍珠一樣的東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這事後來流傳到中國的漢朝,民間也有了佛教的活動。舍利子的事情被漢朝的皇帝知道的了,他們也在皇宮,張燈結綵,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張燈結綵,但是沒有舍利子的,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張燈結綵、放篝火的玩法。就演變成後來的元宵節。

唐朝的元宵節是最熱鬧的,他們有寶馬香車的,燈樓高50米,有50000盞燈,燈樓裏有20個房間,過三天,人們都到街上玩。宋朝是過五天,他們過的也很熱鬧的,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過十天,從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們一起吃元宵,猜燈謎,鬧花燈,耍龍,獅,放煙花,踩高蹺,扭秧歌.。對了,張燈結綵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活動,而扭秧歌是後來的風俗。有各種各樣的玩法。

南方的風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別人家偷,別人看見也沒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滾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滾,我的頭都滾暈了。打花臉也很有意思,你給我打,我給你打,打來打去非常好玩。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2

我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像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每個節日都有自已的習俗,今天,我就講一講元宵節的習俗。

每年的元宵佳節,人們都會鬧花燈,猜燈謎等等。在我的老家卻有種獨特的習俗——槓臺閣。槓臺閣又名槓火鑊,是祖籍閩南的石塘箬山鎮一帶傳統的漁民慶豐收習俗,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每臺臺閣都有一則歷史故事,由一些六七歲小朋友來扮演。他們穿着漂亮的戲服,坐在漂亮的臺閣上,漁民們槓起臺閣,遊街穿巷。用他們獨特的方式鬧元宵,祈求國泰民安,漁業大豐收。

每年元宵節我卻是我都會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槓臺閣。我希望,槓臺閣一年比一年精彩,漁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3

“咚咚咚,咚咚咚”,外面鑼鼓喧天、張燈結綵。今天是元宵佳節,我要看燈去!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大街上。只見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式各樣的花燈早已擺放好,把整個大街照得如同白晝。我被吸引到一隻金光閃閃的牛燈那裏。這隻“金牛”頭戴一朵大紅花,牛角上掛着中國結,非常喜慶。在中國,耕牛象徵着五穀豐登,象徵着勤勞。站在“金牛”前,我許了一個願:祝願農民伯伯今年又有一個好收成,祝願我們祖國的經濟牛氣沖天。

我又向西邊走去。嗬!好漂亮呀!只見一個個走馬燈呈現在我眼前。走馬燈上裝飾着蓮花、菊花,還掛着好多盞紅燈籠,非常精緻,格外漂亮。我們的祖國不就像一匹在草原上奔騰的駿馬嗎?

我順着人流往前走。那邊人頭涌動,那麼多人在幹什麼呀?我快步走過去,好不容易纔擠到裏面。原來是秧歌隊呀!人們打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好多人物,演繹着取經路上的種種傳奇。我覺得創作者構思巧妙,獨具匠心。這一神話故事的再現,不正是鼓舞人們在世界經濟蕭條時勇於克服困難、奮鬥進取嗎?

正在我欣賞這精彩的表演時,又被一陣陣悠揚的音樂和一陣陣歡歌笑語吸引過去。我看到前面搭建了一個漂亮的舞臺,臺下人頭攢動,觀衆圍得是裏三層外三層。臺上,演員們正在唱歌跳舞,好不精彩,好不熱鬧!他們在歌唱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歌唱人民富裕安康的新生活。同時,也在祝願祖國未來20xx年裏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看着這一幕幕場景,我感慨萬分。20xx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週年,這30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單是2008年中國就發生了很多大事,備受世界矚目。百年一遇的雪災,5·12汶川大地震,祖國蒙受空前災難,遭受了重大損失。但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衆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國人民永不言敗的精神。“神舟七號”發射成功,並出色地完成了高難度的太空行走,展示了我們祖國高超的科技水平。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輝煌的20xx年過去了,我們進入嶄新的20xx年,祝願家鄉五穀豐登,祖國蓬勃發展,世界友好和平!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4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玉帝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

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爲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紀念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晚上,我剛讀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書,我覺得很有趣。我突然聽到外邊放鞭炮的聲音,我覺得很有意思,再說今天又是正月十五,放鞭炮也是應該的。我就給爸爸媽媽說,我想放鞭炮,他們同意了。爺爺奶奶和哥哥姐姐也去放鞭炮了。我們先拿了一個鞭炮,又拿了一個煙花。我們先放了鞭炮,爸爸拿了一根菸,吹起來一點,他趕緊跑回來,害怕炮把他打住,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把我之前買的擦炮,伸到點燃的蠟燭上,只見白色的火光閃爍着並伴着“噓噓”的聲音,這時,趕緊往地上扔,沒過幾秒就爆炸了。

炮放得時候,我們欣賞着,我覺得很美,爸爸也欣賞着,感受也不錯。我看媽媽比我更喜歡。爺爺奶奶也在那看着。爸爸說該放煙花了,讓我哥哥來放。哥哥剛一點着,也跑了。還有個小煙花,爸爸讓我點,我把煙花剛一放到地上,我就把煙不小心點到炮芯上了,我馬上急着跑了,把煙都快扔到哥哥身上了。

放完煙花,我們就去捉迷藏了。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5

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元宵節的夜晚,家裏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媽媽終於答應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於我經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後,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麼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快來看!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也數不過來,在這裏,我只說一句,元宵節快樂!!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6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相傳漢文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後繼位稱帝,而平定叛亂之日恰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後,每到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與民同樂,就確定了這一天爲元宵節。後,漢明帝又敕令元宵燃燈,則又稱“燈節”、“燈夕”。傳說正月十五是“天官誕辰之日”,所以又稱“上元節”。

自古至今,元宵節民間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明清兩代,婦女們還有“走橋、摸燈”的習俗。舊時,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婦女們都罩上白綾衫,手拉手結隊而行,走在最前面的舉香開道,其他婦女緊隨其後稱之“走百病”,相率過橋,謂之“度厄”。據說,過橋者能保一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後,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稱此舉爲“宜男”,可生男孩。

每逢元宵節之際,朝廷也要張燈結綵,官員放假,解除宵禁,百姓可整夜出行觀燈。節期由漢代的一天,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發展到明代的十天,自元月初八至十七日夜止。晝爲市,夜爲燈,極爲壯觀。元宵節所以稱燈節,是因爲張燈、觀燈是這一節日的主要內容。正月十三爲“上燈”,十四日爲“試燈”,十五日爲“正燈”,十七日爲“罷燈”又稱“殘燈”或“闌燈”。明代時北京的燈市就設在今東城區的燈市口。那時燈與市是合一的,元宵之夜在燈市口整條街上,除了兩旁商家林立張燈結綵外,珠寶玉器、日用百貨,更是應有盡有,熱鬧非凡。到了清代,燈與市就分開了,“市”歸琉璃廠、靈佑宮,“燈”設內城東四牌樓和地安門一帶。清末民初時,地安門、什剎海一帶正月十五還搞過冰燈,極受百姓的喜愛。所以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歷史上還流傳着許多元宵觀燈的故事。傳說,宋代有一對夫妻在元宵夜觀燈時走散,恰逢宋徽宗賜酒,妻子急於尋找夫君,竟隨手端起了皇帝的御用酒杯,並吟詞一首:“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貪看鶴陣笙歌舞,不覺鴛鴦失卻羣。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歸家恐被翁姑責,竊取酒杯作證明。”風流皇帝聽後,還高興地把金盃賞給了這位婦女,留下了一段元宵佳話。

過去“燈”和“謎”是分不開的,有燈必有謎,所以稱“燈謎”,俗稱“打燈虎”(此說是從李廣在北平射虎的故事中引申而來)。在燈節夜晚一般是把謎條貼在花燈上或掛在拉繩上,猜中者有獎。有的店鋪也張燈掛謎,還特意標出獎品,“如有猜中者,獎蘋果三千”,當猜中者上前領獎時,獎品不過是一隻蘋果上插着三根牙籤,以此增添歡樂氣氛。燈節上出的謎語一般都是通俗幽默,趣味性的。如,謎面爲“八戒洗澡”(打一肉食名),謎底是“豬下水”。又如,“農夫心內如湯煮”,(打三字俗語)謎底爲“乾着急”等。

元宵之夜,上有皎潔的月色,下有明燈萬盞,天上人間交相輝映,可謂美不勝收。放焰火、走高蹺、跑旱船、耍獅子、小串會等,更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展現。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7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採衆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餘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爲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爲“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爲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綵,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每個地方都有過元宵節的習俗,下面我就把我所在的城市過元宵節的習俗寫個大家,好嗎?每當過元宵節,人們都會想起一句古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天,是讓在五湖四海的親戚、朋友相聚的時候。在這一天裏每個人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路邊的彩燈各式各樣,張燈結綵。有魚燈、有白菜燈、有蓮花燈、有龍鳳燈等等。區政府廣場的霓虹燈裝點得向仙境一樣,再舉頭望去,那在天空中你追我趕的禮花。就彷彿飛到在某種境界中。

啊!多美的元宵節呀!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8

愉快的寒假過去了,然而正月十五觀花燈的情景仍然浮現在我的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那天傍晚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跟着父母到勝溪湖森林公園觀花燈了。來到勝溪湖森林公園門口,我就目瞪口呆了: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如果你要過馬路,那就得等很長時間。還有街道兩旁幾乎沒有人走的地方了,全都停滿了車。

我們進了大門,迎面而來的是“鼓樂隊”。他們雖然不是真人,但是你聽,那鑼鼓仍然敲得鏗鏘有力,打得有條不紊。看,幾頭獅子正在陣陣鼓樂聲中時而搖頭擺尾、爭奪繡球,玩耍遊戲,時而豎起身子,騰空而起,威風凜凜......

繼續往前走,只見小道上人山人海,花燈輝煌,熱鬧非凡。花燈的樣式可多啦,有孔雀燈、二龍戲珠、老鷹燈、金牛爭霸燈,有氣勢宏偉的九曲黃河陣,栩栩如生的九龍壁,還有造型新穎的“三國演義”、“西遊記”、“二十四孝”。各式各樣的花燈絢麗多彩、不計其數,真是令人眼花繚亂啊!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福娃燈。雖然奧運會已經過去了,但是那壯觀的景象卻永久地刻在了我心中。它仍然是中國人民的驕傲!這個福娃燈由五個奧運福娃組成,它們分別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貝貝是條小魚,晶晶是隻大熊貓,歡歡是個火娃娃,迎迎是隻藏羚羊,妮妮是隻小燕子,大意是“北京歡迎你”。在彩燈的.照耀下,五福娃向我們頻頻點頭、招手,好像在祝福大家牛年吉祥!有的孩子跑到上面玩耍嬉戲,大人則手舉照相機或手機把這一美景拍下來。

還有九龍壁也很不錯:九條龍栩栩如生,神采各異,巨龍的騰飛也象徵着我們孝義市在飛快地發展着。

月亮漸漸西下,但觀燈的人們仍然絡繹不絕,各種彩燈象滿天繁星大放光芒,這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情意濃啊!

又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大街上張燈結綵,到處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一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公共汽車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來到了廣場。哇!眼前的景色讓我驚呆了,各種各樣的花燈。設計新奇。造型各異。你瞧,那荷花,粉紅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葉展綠疊翠。渾圓寬闊。碧盤滾珠。皎潔無暇。

因爲今年是牛年,所以大部分花燈都以牛爲主題。你看,那頭滿身金黃的金牛,頭微微擡起,仰望着夜空,好像在欣賞着這輪皎潔。圓潤的明月,美麗的夜空,祝福人們在牛年裏牛氣沖天,財源滾滾,心想事成。

我們慢慢地往前走,一盞盞絢麗多彩的花燈相繼展現在我們眼前:天女散花,可愛的米老鼠,柳州全景,紅鯉魚……真是美不勝收!

看着這些花燈,我真佩服設計師獨特的想象和精湛的手工。

九點多鐘,在廣場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像的夜空。

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想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夜深裏,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正月十五晚上8點剛過,職工家屬們就扶老攜幼,呼朋引伴,聚集到礦鐵路涵洞附近和水上公園南門處,準備提前“搶佔”有利地形,選擇最佳角度觀賞即將拉開帷幕的焰火晚會。大家不時仰望夜空,低頭看看手錶,盼望着“焰火時刻”的到來。

8點30分,我礦迎元宵焰火晚會正式拉開帷幕。色彩繽紛的煙花如同春花怒放,把鳳凰山礦夜空裝點得璀璨奪目,霎時間,整個礦山變得流光溢彩,宛如一個光的世界。每一組煙花的綻放都引來一陣歡呼與驚歎,一組又一組煙花變幻着的色彩無不牽動着人們的目光,引發着人們的想象與思考。

焰火晚會結束後,我礦還在水山公園點燃了象徵希望和和諧的萬響長鞭。

本次焰火晚會旨在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充分展示20xx年我礦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讓全礦職工家屬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節。此次焰火晚會持續近30分鐘,共燃放煙花千餘枚。整個焰火晚會秩序井然,沒有發生任何不安全事故。

正月十五晚上8點剛過,職工家屬們就扶老攜幼,呼朋引伴,聚集到礦鐵路涵洞附近和水上公園南門處,準備提前“搶佔”有利地形,選擇最佳角度觀賞即將拉開帷幕的焰火晚會。大家不時仰望夜空,低頭看看手錶,盼望着“焰火時刻”的到來。

8點30分,我礦迎元宵焰火晚會正式拉開帷幕。色彩繽紛的煙花如同春花怒放,把鳳凰山礦夜空裝點得璀璨奪目,霎時間,整個礦山變得流光溢彩,宛如一個光的世界。每一組煙花的綻放都引來一陣歡呼與驚歎,一組又一組煙花變幻着的色彩無不牽動着人們的目光,引發着人們的想象與思考。

焰火晚會結束後,我礦還在水山公園點燃了象徵希望和和諧的萬響長鞭。

本次焰火晚會旨在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充分展示20xx年我礦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讓全礦職工家屬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節。此次焰火晚會持續近30分鐘,共燃放煙花千餘枚。整個焰火晚會秩序井然,沒有發生任何不安全事故。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9

每每春節落幕,就是元宵登場之時。題記

元宵的風頭不比春節遜色,它是春節的另一個化身,彼時家家戶戶忙碌着,消散已久的年味兒再次瀰漫開來。

天矇矇亮,總會有堆積如山的活兒催促着,似夏日的鳴蟬,聲聲聒噪,使你不得不離開溫暖的被窩,接受寒風的洗禮。炸面魚、地瓜魚、各式的丸子。放入油中,油漬便噴濺出來,看着它們快活的在油中吐着泡泡,就猶如清澈溪澗的錦鯉舞躍、盤旋。此時,竈臺前卻是一片‘槍林彈雨’,滋滋作響,這只不過是些小插曲罷了。

待到午後,一家子就聚在一個小圓桌前,擺弄着糯米和餡兒。黃昏打在面盆旁,一個個白胖的糰子就製作成功了,他們如天邊飄散的雲彩,忽聚忽散的麪粉撲撒在它們身上,爲此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入鍋中,沸騰的水擁抱着素白的元宵,徐徐蒸汽散出來,更帶來了些許清淡卻濃郁的香味。等它變得微微塌下來,就是象徵出鍋的跡象,大碗大碗的端上桌來,熱氣騰騰的。看着碗中葷素相間的湯,各色的湯圓,花裏胡哨的紫薯湯圓、五仁湯糰、花生湯圓。但我還是更爲喜歡最經典的黑芝麻餡,那種甜是自身所帶的,是沒有一絲的雜質的,伴隨甜味的還有香,一種讓你彷彿置身於秋收麥田的錯覺。

飯後的涼爽愜意使人不禁讚歎,望望四周店鋪亮着的燈,散發着彩色的光芒,就好像天際黃昏出現的彩虹一般,耀眼又獨特供小孩子玩的稚趣的木馬燈,給青年猜的測想的謎語燈,爲老人賞的淡雅的山水燈,一波接着一波,好似帶着夏季的熱浪,讓人感到無限溫暖。

仰望眸際那皎潔殘月,微光灑下來,似千萬螢火撲閃在淡夜中。讓我記起,從前在夜色中寄託心願的孔明燈,漫遊在無際蒼穹,擡望着那繁燈千盞,雖是封建迷信之說,但卻爲不食人間煙火的夜空增添不少生氣。

元宵雖不如春節熱鬧,不如七夕浪漫,不如中秋更有詩意,但是這一盞盞花燈,一顆顆湯圓承載着的不僅僅是團圓佳節的氣氛,更是祖宗先輩留下的傳統。‘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似永不退色的花燈,在夜空中徹夜未息。

寫元宵節風俗作文10

元宵節來到了。夕陽西下,大街上華燈初照,萬人攢動,多麼熱鬧呀!花燈高高掛起,夜空也點燃了一盞明燈——正月十五那皎潔的月亮,還有那絢爛多姿的煙花,把周口這個小城裝扮得更加美麗了。

孩子們提着盞小小的花燈,那花燈千姿百態,有蛇舞迎春的小蛇燈,還有令人感到溫暖的太陽燈;有可愛的小老虎燈,還有乖巧的小兔子燈;有大紅色的祝福燈,還有五彩繽紛的小彩燈……當然,最具特色的還要數許願燈了,它像一個氫氣球,又像一個大紅燈籠,渾身上下紅彤彤的,底座點着火,靠火產生的熱氣來飛行。也許人們都想許個好願吧,天空到處飛着許願燈。

如果說許願燈像天空中的星星,那麼絢麗多彩的煙花,足可以與月亮媲美。

大街上,人們全被這兒的煙花吸引來了。你看呀,那一個個像沖天炮似的東西閃着光飛向天空,“嘭”的一聲,就爆出了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它們有的成繡球狀,有的呈牡丹式,有的呈棗花狀,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顏色有綠色的,紅色的,銀色的,金黃的,紫色的,各種色彩的煙花一齊開放,在許願燈點綴着的夜空中,壯麗輝煌。閃耀着金光的蛇一樣的四五個煙花一起向着夜空衝去,它們把整個深藍色的夜空照得金光閃閃,紅色的煙花把天空照得彤紅,而綠色的煙花像是給天空染了色一般閃着綠幽幽的光。有的煙花先是放出五彩繽紛的光點,看着即將消失時卻突然又綻放出閃閃的金光。

夜空是煙花的舞臺,它的舞讓所有的觀衆着了迷!

看完了煙花,賞完了彩燈,那香噴噴的、又圓又糯的湯圓是最吸引孩子們的了。咬一口,香味便在嘴裏瀰漫開來。這湯圓不僅意味着圓滿,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與祝福。

啊,好一個歡樂的元宵節,好一個喜慶的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着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着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

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

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

看那金豬燈,製作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說它過了時,可還是那麼青春年華那麼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

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彷彿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啊!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纔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裏迴盪。

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着入口,一邊大大的寫着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着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

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

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裏,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過完大年初一再待幾天便可以去姥姥家了,在姥姥家待上幾天便可以回家了,在家裏到上幾天就可以吃元宵、看花燈了。

晚上,爸爸帶着我和媽媽來到了奶奶家,只見元宵已經入鍋了大爺、哥哥……都圍坐在炕上,於是我和爸爸媽媽也上了炕。只見大人們在聊着一年中的趣事,小孩子們則在一旁比誰的壓歲錢多。不知不覺,熱騰騰的元宵便出鍋了。奶奶和大娘高聲吆喝着吃飯了,我們便有順序的下了炕。

我們一行人圍在桌邊,倒酒的倒酒,端菜的端菜,分杯子的分杯子,真是忙極了,但是在大家打配合下,不一會兒便收拾好了桌面。大人們喝的是葡萄酒,小孩們喝的是可樂。大人們在乾杯時小孩們可不管,都在盡情的吃;小孩們乾杯的時候大人們也不管,每個人都是笑語盈盈,真是另一番景象。吃完飯,大家都坐在炕頭上聊天。約摸到八點半,大家便各自散去了。我和爸爸媽媽也走了,然而我們並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芙蓉廣場,去看各式各樣的花燈。

忽然,外面傳來了一陣鑼鼓的敲打聲,於是,我和媽媽便揣着一顆好奇的心過去看看。哦!原來是一隻舞龍的隊伍,瞧!他們表演的是“雙龍戲珠”。每條龍約摸二十多米長。只見兩條龍相互交叉搶珠子,兩條龍時而起,時而落,翻過來,覆過去,從高到低,從低到高,精彩極了。

這是,天已經烏黑了,爸爸媽媽要帶我回家,我只好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會場。

回到家,媽媽就對我說:“過完了今天,春節就算過完了明天你就得認真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