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最新溫情元宵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溫情元宵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溫情元宵作文

最新溫情元宵作文1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普天同慶。當時掛燈於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爲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xx餘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於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爲“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

元宵節成爲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於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爲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於十四,止於十八。更爲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於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於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爲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爲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纔算落下帷幕。

最新溫情元宵作文2

你們親手做過元宵嗎?這次,我參加了小記者工作室舉辦的“福星鬧元宵,漁港猜燈謎”活動,在那兒過了一把做元宵的癮,還猜了燈謎呢!

活動開始前,我們參觀了福星漁港的榮譽牆,那兒張貼着許多獎狀和榮譽證書。同學們似乎都很活躍,一個個伸長着脖子仔細看。

到了激動人心的包元宵大賽了。老師一聲令下,小記者們就開始手忙腳亂起來,我的手上粘了許多餡,都來不及去擦一擦,真是“眼高手低”,包出來哪裏是元宵呀?簡直就是一個沾了點山芋粉的.麪糰子,扁扁的;看着別人,也都和我包的差不多,有大有小,圓的圓,扁的扁,再看一個個臉蛋上、鼻子上粘的麪粉,像唱大戲一樣,我們也真是拼了。終於,成績出來了,我們小組居然獲得了第一名!

接下來,猜燈謎開始了,小記者們都“虎視眈眈”起來準備大顯身手。幸虧小時候我受過猜燈謎的“專業訓練”,關鍵時派上用場。有一道字謎是“劉邦見了笑,劉備見了哭——打一字。”,別人都在苦思冥想之時,我就想出了答案是“翠”。因爲“翠”字拆開就是“羽卒”,“卒”表示死,劉邦見死對頭項羽死了,怎麼能不開心?劉備見結拜兄弟關羽死了,又怎麼能不哭呢?這道題爲我們組賺了20分。在這個環節中,我們獲得了第二名一百元的代金券。

標籤:溫情 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