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過元宵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我的家鄉在寧波,元宵節對我們來說可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吃湯圓、觀花燈、猜燈謎、舞獅子等,好不熱鬧。

記得去年的元宵節,我體驗了一把包湯圓的樂趣。那天早上,我打完球賽進家門,只見桌上擺滿了大小碗碟:有的.盛着黑芝麻餡,有的放着糯米粉,還有的裝着溫水。我正納悶要做什麼,媽媽便從廚房走了出來,笑着對我說:“今天元宵節,我們包幾個湯圓吃吧!你長這麼大,還沒有裹過湯圓呢,今天咱們就體驗一把吧!”我猛地點了點頭,坐下來學習如何包湯圓。剛一坐下,我的腦海中就冒出了一個疑問:以前的人們叫湯圓爲“元宵”,現在怎麼改名叫湯圓了呢?

聽媽媽介紹,當時推翻了滿庭王朝的腐朽統治之後,辛亥革命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一些新氣象。可好景不長,不久,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想當皇帝的袁世凱奪去了。當他稱帝的那天,“元宵”這個詞就不能說,因爲“元”與“袁”同音,“宵”與“消”也同音,“元宵”不就是說他“袁”世凱被“消”滅了嗎?

我聽了媽媽的話,頓時明白了。

媽媽剛一說完就開始忙活了。將糯米粉用溫水揉合成麪糰,將糯米糰捏成好幾份,再取其中一份,用雙手捏成一個碗狀,再在“碗”中裝入事先準備好的芝麻餡。

看到這兒,我的腦袋中又冒出一個問題:元宵節爲什麼要吃湯圓呢?想到這裏,我問道:“媽媽,您知道湯圓爲什麼要在元宵節吃,而不在元旦、中秋節吃嗎?”

媽媽想了想,對我說:“因爲湯圓與團圓讀音相似,而且元宵節往往就是歸家的遊子再次離家的時候,於是,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寄託了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意願,希望來年也能團團圓圓。也有人說,傳統的湯圓是糯米做皮,五穀雜糧做餡料,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則是希望新的一年能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豐富的餡料也寓意財源廣進、福氣滿滿。”

說完,媽媽便開始完成最後一個步驟了。我趕緊跟上媽媽的節奏。只見媽媽用手將湯圓的“碗口”密封。一個皮薄、色白的湯圓誕生了。

再看看我的成品,既不是圓也不是方,皮厚的如同包子皮那樣。更誇張的是在湯圓底部還有一個小洞,裏面的餡料從小洞偷溜出來。我無奈地對親手製作的湯圓笑了笑。

那天早上,我們一家包了湯圓,吃了湯圓。晚上,我們還去了公園賞了花燈,猜了燈謎。

元宵節緩緩地從我的睡夢中走來,又悄悄地從我的睡夢中離開。

標籤: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