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通用31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通用3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通用31篇)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散發着迷人的銀光,像個白白胖胖的大湯圓。

一大早,家人們就開始忙活了。

“咚咚咚——咚咚咚……”爺爺左手緊緊護着巴掌大的石碗,右手用石棍使勁搗碗中的花生,一邊搗還一邊放花生米。“今天是元宵節,就得吃湯圓!這湯圓可以包些棗泥、白糖、或者芝麻進去,要吃甜的這樣甜甜的,一年中也不用吃苦頭了啦!”爺爺邊搗邊告訴我。花生隨着搗的節奏,慢慢成了顆粒狀,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彷彿在吸引我:來呀!來呀!快嚐嚐……我趁爺爺不注意,用手抓了一小把往口中塞,嗯!真香,好吃!

我端着搗好的湯圓餡兒跑進廚房:“花生餡兒啦!”奶奶在碗中加些棗泥、白糖,攪和攪和,湯圓餡就完成了。

做好湯圓餡最關鍵的要屬包湯圓。

“湯圓要包圓的纔好,這樣在新的一年裏遇見困難,像湯圓一樣,一滾就過去了!我雖然平常包不好餃子、抄手,可搓湯圓我最在行啦!”奶奶把揉好的糯米粉切成一小團,整齊地擺在菜板上,挨個壓平,舀上一勺餡,放在餅中間,然後慢慢搓成球,如果有不光滑的湯圓,還要抹上一點水,這樣閃亮亮的看着就有食慾!

我想奶奶搓的又大又圓,自己也想嘗試搓幾個。“這也太簡單了吧!不就像我平時玩的橡皮泥嗎?”我把手中的湯圓捏成了兔子形狀,向家人們炫耀。媽媽笑着:“這兔子真是有個性,耳朵又大又短!”說完大家都笑了,空氣中瀰漫着我們的歡聲笑語。

傍晚,碗中泡着幾顆“白小子”。我們吃着湯圓,賞着月亮。有說不完的趣事。我咬上一口湯圓,花生碎的香,搭配糯米的軟糯香而不膩,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爺爺看着月亮,告訴我:“你說這‘湯圓’跟‘團圓’是不是一個意思?”“是!”“對呀!這湯圓在我心中象徵美好、幸福在元宵節吃湯圓就會幸福。一家人和睦,幸福多好啊!”

“元宵佳節打燈籠,萬朵煙花綠帶紅。”這天我包上了湯圓,吃上自己做的湯圓,感覺這一天都是幸福、美好的!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

時間過得是非常快的,轉眼間春節就已經過去了,元宵佳節也來了。

正月十五鬧元宵。吃湯圓是這一天必不可少的風俗習慣,因爲湯圓代表團團圓圓。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要親自掌勺,煮一碗愛心湯圓讓爸爸媽媽嘗一嘗。

說幹就幹,我讓媽媽在一旁休息,自己小心翼翼地把冷水倒入鍋中,蓋起鍋蓋,開啟媒氣竈並把火頭放到最大。不一會兒,鍋裏發出了“咕嘟咕嘟”的聲音。我掀開鍋蓋,一串串水泡和水蒸氣涌了出來,嗆得我無法呼吸。

我偏開臉將湯圓倒進沸騰的開水裏,一顆顆湯圓滾入鍋中,水花不時濺到我的手上。“啊!救命啊,好燙,怎麼這麼燙!”我把袋子一扔,急急忙忙去向媽媽求救。媽媽把袋子拿出來,將湯圓沿着鍋邊一顆一顆倒進去。這時的湯圓就像一個個滑雪運動員,迅速下滑,然後沉入水底。它們不停地變換隊形,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橢圓形

“好了,該你了。你要把湯圓翻過身,翻動的時候要注意。”

“好了,我知道了,不用你說。”我拿來鏟子,放在水裏轉。唉呀!又不好了,湯圓被我弄得裂開了肚皮,彷彿在說:“小主人,你慢點,把我的肚皮弄破了,好疼!”此時,清水變成了芝麻湯。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按照媽媽的提醒,沿着鍋邊慢慢鏟了兩下,這時,沒破的湯圓浮出水面,越來越光滑。媽媽一邊不住指點:“快把火關掉,倒一點兒冷水,燜兩分鐘,這樣會更好吃的。”做完之後,我掀開鍋蓋,一股熱氣直衝雲天。我隱隱約約看到,湯圓浮在上面,像一朵朵雪蓮花,潔白、漂亮。這時我的心裏是非常自豪的。

我小心翼翼的把湯圓撈上來,盛到碗裏,與家人一起分享。我輕輕地吹了吹,咬上一口,真香啊,芝麻味溢滿了嘴!雖然有的湯圓是破的,但爸爸媽媽一起誇獎我說:“我家女兒做得可好吃了,下次再做給我們吃,好嗎?”我認真地點了點頭。

透過這次煮湯圓,我明白:只有透過勞動品嚐到的,纔是獨一無二的美味。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3

每年元宵節,在我們家都要進行包湯圓儀式。

爲什麼要在元宵節包湯圓呢?因爲這是正月十五的第一個圓月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以猜燈謎、包湯圓來慶祝,我們家也不例外。

元宵節早上,我早早地起牀,準備包湯圓。我對外婆說:“我也想包。”

外婆說:“好吧,你來包,不過要包好看點哦。”

“好的!”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包湯圓的方法並不難,但是我卻怎麼包都包不好看。外婆提醒我說:“你根據包湯圓的方法說一步做一步,一定能包好的。”於是我使用了外婆的方法,但還是包的不好看。

我沒有放棄,一直拿“失敗乃成功之母,奮鬥乃成功之父”這句話激勵自己。然後,我又包了幾個,終於我包的湯圓越來越好看了!接着,我把剩下的全部包完了。

這時爸媽正好起來了,我給他們看我包的湯圓,他們連連點頭稱讚,都說我包的不錯。最後,外婆把湯圓放進了鍋裏,等它們熟了,我吃了一碗可口的湯圓。

透過這件親身經歷的事情後,我發現做事情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就像諾貝爾發明炸藥一樣,雖然弟弟被炸死,爸爸成了殘疾人,但是他依然堅持不懈,毫不氣餒,最後發明了炸藥。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4

昨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今天的課上,老師教我們泡湯圓。

我們先去洗好手,回到教室,我看見楊老師正在給我們分糯米粉,她每個碗都放了2-3勺糯米粉。

分好了糯米粉,我們就正式開始包湯圓。我就照着老師的樣子加點水,攪拌。因爲我害怕水放多了,所以小心翼翼地加水。加完水,我發現沒放多,這顆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了下來,我邊放水邊不停地攪拌,直到麪糰不沾手了。加上一次一次地攪拌,終於變成了一團軟硬適中的麪糰。旁邊的小陳一看我的麪糰,對我說:“小宋,幫我弄一下。”我無法拒絕,只好同意了。我摸了一下他的麪糰,麪糰乾巴巴的,只能加點水了。但是,麻煩又來了,水加多了,我一攪拌,那麪糰一看見我的手指就像看見了救命稻草,緊緊抓住,死死不放。我只好尋求老師幫助。老師說:“加點粉就好了”。小陳舀了幾勺糯米粉放進碗裏。終於不粘了,可是,哎呀!粉又多了……,經過一番折騰,終於到包湯圓的環節了。

老師先把麪糰搓成長條,再掰一小團面,揉着一個白色的大彈珠,再壓扁,放入紫薯餡,又揉成一個白色的圓球。噹噹噹噹!一個湯圓就完成了。我也學着老師的樣子搓成長條,掰下一小團麪糰,放入紫薯餡一揉,我看看看自己的傑作,差點氣得鼻子都歪了,湯圓的肚子竟然破了!不過,我很快就由怒轉喜,因爲我們班的某個同學的湯圓都快有皮球大了。他描述道:“我先包了一個湯圓,結果裂開了。我又包了一層,又裂開了,所以我就這樣包了一層又一層就變成這樣了。”我一聽笑得嘴都合不攏,肚子都笑疼了。不過我自己也是包了五個纔不露餡,包個湯圓可真難啊!不過我一看自己的湯圓,有的潔白如玉,像珍珠,有的肚子裂了,像笑破了肚皮的小青蛙……

這次包湯圓讓我十分難忘,真是既好玩又開心。雖然我們最後沒吃到湯圓,但是還是很開心,因爲我學會了包湯圓。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5

書是人類精神的營養品,可以讓我們意志堅強,品行高尚;是狂風疾雨吹斷了風箏的線,打亂了它未來的前路。不,應該叫野菊花,多麼渺小、柔弱,多麼不引人注目。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您的女兒又在給您寫信了。爲什麼必需是我。

元宵,一個充滿了團圓和美的節日。幽黑無垠的深夜,手提着忽亮忽暗的花燈,藉着藏於黑雲中點點星光,待着家人的歸來……元宵節那攜帶着些許暖意的提在手上的花燈給元宵節又添了一筆暖意與溫馨。

大街小巷,懸在細繩上的薄紙,上面用粗粗的筆寫着大氣的燈謎。孩童一手抓着晶瑩剔透的糖葫蘆,一手撓着頭,個個都嘟着嘴,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走在街角的大人端着熱茶,眼角向上翹着,一臉幸福沉醉的模樣。

但是,對於前兩樣我早已過了那年段,只有元宵的湯圓能讓人一飽口福了。

糯而不黏的皮,香而不膩的餡料,更令人回味的是因爲其中滴入了我的一滴汗,沾滿了我的期待。

揉麪團,白白的麪糰加進了水變得膠着,我一邊將麪糰揉的均勻,一方面又不忘了玩,我不時掐出幾個小麪人,又將它們揉回一個又一個宛如石子的麪糰,樂此不疲。

看着我揉好的麪糰包着黑漆如墨的芝麻餡丟進了往上冒着嫋嫋輕煙,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出多時,芝麻湯圓被勺子輕輕地撈了上來,和着水澤,看起來猶如玉般晶瑩剔透。淡淡的黃酒香從瓷碗裏飄出,一股酸爽之意貫徹全身,神清氣爽。我毫不猶豫地扶起倚在碗邊的瓷勺,舀起一粒湯圓,柔光斜斜地照在湯圓上,湯圓柔韌的糯米皮彷彿在輕微的抖動,似想抖落這白如鵝毛,薄如砂紙的“外衣”,而將黑色的“本質”傾流出來。

我伸出舌頭觸了觸糯米皮,它“抖”得更厲害了,似在極力催促我趕緊將它吞食入腹。我也不客氣,將微熱的糯米皮咬破,黑漆亮麗的芝麻餡就跑了出來。我吐了吐舌頭,舌尖宛遭電擊!黑芝麻餡料格外的燙,倒是所料不及。那包裹着湯圓緩緩往上冒的白煙應是從皮內往外冒得吧!雖說被燙了下,但依舊瀰漫了滿嘴的香甜。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6

正月十五,是一年裏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大家都歡聚在一起,吃湯圓,賞月亮,放煙花,看花燈,猜燈謎。

今天,我們在奶奶家過元宵節。下午,奶奶準備做湯圓,我高興地提出幫忙,奶奶先讓我去洗乾淨手,然後,我就坐在桌子邊,看她開啟一袋糯米粉,倒在臉盆裏,又在中間挖了個洞,倒一點溫水,就揉了起來,一邊揉一邊說:“這和麪既不能太乾,也不能太稀,太乾,到時候做的湯圓會裂開,太稀,就還要往裏加糯米粉。”我在旁邊仔細地聽着,看着,一會兒,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癢了起來,我讓奶奶給我試試,她把臉盆端到我面前,我學着奶奶的樣,揉啊揉,有點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軟軟的,很好玩,奶奶還表揚我了。然後,奶奶拿了一團面搓成長條,再一小塊一小塊掰下,拿起一塊,放在手心,揉成一個圓形,往裏面放了肉餡,再把口子慢慢捏攏,再搓圓,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也學着做起來,可是,那個肉很不聽話,老要跑出來,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給它貼了一層糯米粉,這下,我做的這個湯圓成了湯圓中的“巨無霸”,玩了一會兒,我就不太有耐心了,後來由於不聽奶奶勸告,我被剝奪了做湯圓的權利,最終,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阿舅們評價爲“四不像”的東西,有虎、兔、叮噹貓……

晚上,煮湯圓咯,“巨無霸”被分入我碗中,落入我口中,真不是蓋的,大,真大,咬了好幾口,才咬到一滴點的肉,真苦了愛吃肉的我,以後,還是要好好聽大人話的,不管怎樣,這個元宵節我還是過得很快樂的。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7

元宵節,我吵着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只見媽媽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着搓成長條,再揭一小段。我取了一小段,學媽媽樣先把它捏成窩型,再嵌入豬油餡,然後裹起來封好豬油餡,緊接着再把它搓圓。媽媽很快地搓出了一個個湯圓。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圓。媽媽說:“湯圓在左手掌心右手順時針用力均勻搓。”我按媽媽說的做果然搓圓了。媽媽誇我聰明,我心裏樂開了花。媽媽還教我餡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餡流出來就不好了。我做了一個又一個。突然來了靈感,我想做些不一樣的湯圓。媽媽見了問:“你在幹什麼呀?”“不告訴你!”我笑嘻嘻地說。“做好了!”我喊到,爸爸跑來一看:“這是湯圓還是餃子?”“是湯圓。”原來爸爸把我做的餃子型湯圓看成了餃子。我開始包第二個湯圓,我把麪糰擀平了,在上面抹上餡,對摺捲起來,像一朵花,媽媽直誇我手巧,我聽了可高興了。接着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湯圓。不一會,稀奇古怪的湯圓要下鍋“游泳”了,“譁”的一聲,湯圓下去了。媽媽蓋上鍋蓋煮了起來。

啊!香噴噴的湯圓出鍋了。媽媽放了些桂花糖,大家爭先恐後地吃了起來。爸爸說:“這湯圓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媽媽也笑了。 我也吃了一個,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進了心田…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8

家鄉寧波是魚米之鄉,是很幸運的,有數不盡的水產品,看不完的古鎮美景。然而最負盛名、老少鹹知的,倒是一樣風味小食——湯圓。

寧波的湯圓用黑芝麻,豬油做餡,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濃郁,用小火煮的內外都軟時,輕輕咬一口含在嘴裏,會有糯米的絲絲甜味,裏面的芝麻餡兒流出來,順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豬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膩。

寧波人在春節、元宵節,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足見寧波人對湯圓的鐘愛。湯圓還有浮元子一說,湯圓在鍋裏煮時又浮又沉,着實可愛,像戲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元宵煮浮圓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可見,“湯圓”一詞是取團圓之意。想到從前每一年元宵節,外婆總會操辦一頓團圓飯,最後端上來的準保是一大碗的湯圓。一人吃上幾個,這個節日纔算節日。

只是到現在,湯圓很普遍了。到一處地方,隨處可見湯圓的影子,甚至還寫有寧波湯圓的字樣,有時興致勃勃地買來一嘗,味道卻相差甚遠,於是總不免懷念外婆或者別的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親手包的湯圓。舌尖之上,不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遠有溫度的記憶。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湯圓從古至今都頗讓人讚美,它融入了詩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親情。唯其如此,我們才覺得愈發覺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襲着“佳節又湯圓”的風俗。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9

今天,在老師和爸爸、媽媽們的安排下,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搓元宵義賣活動

首先,老師先讓我們排好隊去洗手,當我們洗過手以後,來到教室裏,爸爸媽媽們已經擺好了桌子,鋪好了桌布,還有桌子上和好的麪糰。聞着香一噴噴的麪糰,還沒等活動開始,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摳一塊。

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四個人一組,搓元宵開始了,我們每人抓了一塊,放在手裏搓,我們搓出來的元宵不是個子大,就是不圓。媽媽看到了就指導我們:“麪糰不要拿得太多,少拿一點,放在手心上輕輕地搓……”

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們再次拿起麪糰,放在手心上搓,還真管用。不一會兒,我們就熟練了,我一下子能搓出來兩個,媽媽看到我們搓得又圓又好,表揚了我們。

下課的音樂聲漸漸地響起來了,開開心心地搓元宵活動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0

“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竈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這首詩選自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圓子》這是關於元宵吃湯圓的一首詩。人元宵節是春節的結尾,而吃完湯圓纔算真正過了年,可見元宵節吃湯圓是多麼重要的習俗啊。

我們閩南人吃的湯圓一般是由自己做的。要先把糯米粉給碾碎,然後加點水不斷地揉搓,要是覺得有點硬,還需加點水再揉搓。等揉搓得如同肚皮般柔軟時,便可開啓搓湯圓的環節。瞧,我家搓湯圓大師——媽媽先從“肚皮”中揪出一塊“肉”,然後放到手裏不斷摩擦,在我的驚訝中,一個湯圓就完成了!我見媽媽弄的那麼容易,我的手就開始躍躍欲試。我照着媽媽的方法做了起來,結果還是被事實“啪啪”打臉——我做的湯圓如同一個承受了許多傷痕的足球,與媽媽做的精緻球體簡直是天壤之別。忽然我靈機一動:雖然我沒有媽媽那嫺熟的手法,但我這滿腦子的“鬼主意”也不是吃素的啊!我先在包的時候把傷痕都聚集在一處,然後把兩個或多個湯圓的傷痕弄在一起,這就有了:雙包胎、小胖子、三包胎……反正搓成個各式各樣,一旁的媽媽也是自嘆不如。

轉眼間,一堆“肚皮”變成了一盤各種個樣的湯圓,煮湯圓的節目就即將開始了。我們先輕輕的把湯圓一個個放入燒熱的水裏,然後這羣調皮的小精靈,就開始浮在水上“泡澡”頓時,它們把身下的熱水給圍住了,只有熱氣能僥倖上來,過了一會兒,這羣小精靈閒不住了,在“溫泉裏”上蹦下跳,還跳出許多氣泡;最後,這羣淘氣包累了,叫上花生碎一起沉入水中。

吃着自己做的湯圓,雖然味不及媽媽做得好,樣不比市場賣得美,但一種美味還是纏繞於身。吃着湯圓望着明月,我不禁詩興大發作了一首小詩:“今天是元宵,湯圓由我搓,味不及他人,還有美味留。衆人不瞭解,明月知我辛”。

吃完了湯圓,我又長了一歲,又得懂事許多,希望我今後,能改掉以前的壞習慣,做個更好的自己。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1

天早晨,媽媽有些不舒服,爸爸又在睡懶覺,我只好做早飯了。

我先把“游泳池”裏的水放好,放在電子爐上開始燒水。一會兒,“泳池池”裏的水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水沸騰了!該把“游泳員”放入“游泳池”了。“游泳員”們個個好象剛從北極回來,一個個都渾身冰涼冰涼的,一見到熱水,他們就爭先恐後的跳進去,好象想痛快的洗個熱水澡。一會兒熱水就迷住了我的眼睛,我看不到他們了。我急忙用筷子攪了攪,原來躲藏在水底的“游泳員”,以爲是漩渦來了,便紛紛東躲西藏。淘氣的他們還故意往外潑水,濺了我一身,“好燙!”我大聲喊道。中火五分鐘後,我耐心的等待着“游泳員”浮上來上鉤。慢慢的它們一個個跳躍起來,全都浮在了水面上,黑胖胖的臉也露了出來,你看!一個個肚子鼓鼓的,好象因爲水性不佳,喝了很多水一樣。我連忙用“網”把它們撈了上來,輕輕地放入碗裏,聞起來香噴噴的,真想一口吃完呢!我用勺子輕輕的舀起一個,吹了吹,咬了一口,甜滋滋的,味道好極了!

我叫爸爸媽媽來吃元宵。他們嚐了一口,直說:“真好吃呀,真好吃呀,你看我們的寶貝女兒也會做飯了!”我聽了後,開心的笑了。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2

終於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元宵節這天,可是要吃湯圓的,以前,我們都是買着吃的,可這一次,我們可是自己包哦!

不要以爲包湯圓有多麼難,其實很簡單。

我們要準備的材料有:最最重要的湯圓粉,還有湯圓餡,一個鐵勺子,還有一碗溫水。 我先把二分之一的湯圓粉倒進一個乾淨的盆子裏,再把溫水一點一點地倒進去和成面之後就可以開始包了!

揪一小塊麪糰,按成餅把陷包進去封着口,剩下的就剩把他團成球了。可是遇到困難了,團球乃是本人的禁區之一,從小就不會團球老是把他團成各種形狀。爲此我感到苦惱不已。我的媽媽教了我很多辦法,我學不會……最後下鍋的,有些是形狀各異的,不用說那是我包的,我哪說那都是我的,個個晶瑩的湯圓 出鍋了,我咬上一口,露出了裏面的餡,這餡別提有多鮮了。還有外面那層糯米,粘乎乎的糯糯的,兩樣合起來一起吃,更是鮮上加鮮。那湯圓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呢!這湯圓實在太好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着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今年的元宵節過得真是太有趣了!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3

一頓豐盛的晚餐後,媽媽交給我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包湯圓。可惜我不會呀,只好找來幫手---爸爸同學的孩子,她和我一般大。媽媽給我們做了個示範後就把廚房交給我們了。

在我眼中,元宵也沒什麼意思,它就意味着大夥兒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瞧我爸媽在那兒忙得不可開交,就知道我家要來客人了。

“今天來的都是爸爸的同學,一會兒來了要叫叔叔好。”看吧,又開始安排任務了。

客人們幾乎都到齊了,我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又是削蘋果的,把我忙得暈頭轉向。這主人可真不好當呀!

一頓豐盛的晚餐後,媽媽交給我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包湯圓。可惜我不會呀,只好找來幫手---爸爸同學的孩子,她和我一般大。媽媽給我們做了個示範後就把廚房交給我們了。

我們學着媽媽的樣子。從揉好的餓湯圓面中扯出一砣,把它放在手心搓成圓形,在圓形上按一個洞,把湯圓心放進去,封住口,最後在放到手心上搓一搓。一個可愛的湯圓就完成了。看看我們包的湯圓真是奇形怪狀,有的皮厚陷多,有的皮薄陷多,有的還故意弄兩個小耳朵,自己看着就覺得好笑。

這時,一個鬼主意正在我腦袋裏打轉,我悄悄的告訴了好朋友,原來她也正有此意。

我離開主陣地,小心翼翼地來到敵人區,但還是逃不過我媽的火眼金睛:“湯圓包好了嗎?”“還沒呢,我找點東西。”我生怕打草驚蛇。目標已發現,速回主陣地。在廚房我們也找到了許多好東西。“好了,大功告成!”我們做了勝利的手勢。這將會成爲他們過的最難忘的元宵節。我們還在這兒暗自偷笑。

只差最後一步了,媽媽把所有的湯圓丟進鍋中,片刻後,所有的湯圓都浮了起來。可以吃了。

我們在每個碗裏只盛了兩個湯圓,好事皆成雙嘛!

“這是什麼呀,這麼硬,喲!是一元錢!”一個叔叔驚訝道。

“我我我~~~我也吃到了,是一毛錢的!”

“我也有,是五毛的!”

“這說明你們在新的一年裏一定會財源滾滾。”我說道。

“這是什麼東東呀,這麼辣。”一個阿姨露出痛苦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說明你在新的一年裏一定會紅紅火火。”

大家都連聲叫好。

這個元宵節在大家的歡笑中度過,也在大家的祝福中度過...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4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元宵節!你知道嗎?元宵節有很多習俗:猜燈謎、看花燈、包湯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湯圓。

每年過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家都會自己做的湯圓吃,我的奶奶就是包湯圓的“大師”,我一直想學,奶奶不是嫌我還小就是嫌我搗亂,不讓我包。左磨右磨,今年元宵節,她終於答應教我包湯圓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開始包湯圓了,奶奶先教我做麪皮,奶奶說:“做麪粉皮,要先把準備好的麪粉放入碗裏,倒入適量水,攪拌,揉成團,再把麪糰均勻分成玻璃球大的小團,麪粉皮就準備好了。”按照奶奶說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麪糰做好。接着奶奶把做好的餡料拿來,又對我說:“現在開始包湯圓,先把做好的麪粉皮擀成平的,在上面放一點餡料,然後再把它包起來,揉成圓形的,用手輕輕一按,就做好了。”按照奶奶說法,我開始擀麪、放餡料、揉湯圓。剛開始,還沒掌握好技巧,不是露餡就是不圓,奇形怪狀的,奶奶不厭其煩給我示範、講解,慢慢越做越好,不一會兒,我已經做好了三盤湯圓了。奶奶把我做好的湯圓下鍋,過了十幾分鍾,湯圓煮好了。夾一個湯圓放進嘴裏:“哇!甜甜、糯糯的,太好吃了!”沒過幾分鐘,一小碗湯圓全部都進到我的肚子裏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5

今天,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日子,你們一定都知道吧?因爲題目裏都寫了,沒錯,就是元宵節。

今天,我們要包湯圓。因爲是在下午,所以我們都覺得我們一個個早上都不定心。到了下午,我一進門就看見教室裏人山人海,可不是嘛,今天家長還能來呢。我和媽媽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開始包了,先是由一位阿姨和一位奶奶在揉麪,揉好的面放在旁邊,我們拿着一個個小面球就開始搓了。我們好不容易搓好了一個盤,又開始包有餡的。有餡的我們雖然也想報名,但我們不會包,只能看着別人包,看得多了,我覺得我也能包了,於是我拿了一個,把它搓圓,攤平,抹上餡,重新搓圓。不錯,雖然第一次包,但包得還挺像樣的。終於,所有的湯圓都下鍋了。

過一會兒,可以吃湯圓了,我過去拿了點兒。不錯,挺好吃的,可我的牙套不給力,偏偏擱不住粘的東西,沒辦法,我只能少吃點了。接着,老師一撥一撥地喊人吃。最後,家長都回去了,我們看了一會兒書,就放學了。

今天,我過得非常好,我不僅嚐到了自己動手做的湯圓,還知道了,明白了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6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每當聽見這首民歌,我就想起了元宵節。元宵節,也就是正月十五。這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日子,這是一個吉祥的日子,自古而今,人們都要以節日的形式來慶祝。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爲有又甜又圓的湯圓吃,家裏還要來客人,媽媽總是還要煮好多好吃的美食。

今年元宵節,爺爺來了,還有其他親戚們都來到了我家,家裏變得可熱鬧了,媽媽在廚房裏忙前忙後,我突然想到想吃湯圓,媽媽從冰箱裏拿出一個個像小雪球一樣的湯圓,然後把小小的湯圓一顆一顆放進鍋裏,過了幾分鐘,媽媽告訴我湯圓熟了。

我直奔廚房,對媽媽說:“媽媽,給我舀一碗湯圓,再加一個蛋,不要加紅糖。”過了幾分鐘,一碗香噴噴的湯圓呈現在我面前,我聞了一下,哇,太香了,真誘人呀!我忍不住拿起勺子,舀起一顆湯圓,迫不及待使勁吹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咬了口,甜甜的餡流了我一嘴,回味無窮,真棒呀。感覺全身都掏空了,全裝進了香味。我津津有味吃了起來,一個一個小湯圓像一個頑皮地小孩在我的勺子上滾來滾去,不一會,就全吃完了。接下來,我又叫媽媽煮了一碗,我每次元宵節都像個大胃王,怎麼吃也吃不飽。

到了晚上,我靜靜地看着天空想,下一次的元宵節怎麼過呢?要不要弄一個比賽,來比誰吃得多。我肯定是第一名。然後,我又去廚房端了一碗湯圓,在外面吃了起來。一邊吃湯圓,一邊欣賞城市的夜景,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啊!夜晚的星星在空中一直眨眼睛,好似在像我們招手,月亮姐姐在天空中掛着,像一個玉盤。我突然想起了“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的古詩。

我喜歡元宵節,可以吃湯圓,看圓月,賞夜景。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7

今天是元宵節。一起牀,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湯圓!”媽媽笑着說:“好的!馬上就煮給你吃!”

不一會兒,媽媽就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正當我高興地吃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湯圓那該有多好啊!以後,我想吃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就馬上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怎樣煮湯圓好嗎?我如果會煮了,就可以煮給你吃了!”媽媽笑着答應了,嘴上說:“你這愛吃鬼!”

到了晚上,媽媽站在我身邊,指導我煮湯圓。我一個人有點不敢動手,媽媽對我說:“別緊張!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好嗎?”我想到如果自己學會就可以想要什麼吃,就可以自己煮時,鼓起了勇氣,拿起勺子,學着媽媽平時煮湯圓的樣子動起手來。

我先把水倒入鍋中,再把煤氣開啟,等水燒開。然後把一個個湯圓小興翼翼地放進鍋內。這時,鍋內熱氣直冒,我的眼睛有點睜不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鍋蓋,蓋在了鍋上。“別急!要用勺子給這些湯圓翻個身!”媽媽對我說。我又小心地掀起鍋蓋,用勺子在鍋裏攪了幾下。“該加點泠水了!”媽媽又在邊上說。鍋裏的熱氣越來越多,我這時有點手忙腳亂了,都不知怎麼辦纔好。媽媽看了,笑了起來!打來了一碗冷水,倒入鍋裏。熱氣少了許多。

過了二、三分鐘,媽媽說:“可以開啟鍋蓋了!”我開啟鍋蓋一看,哇!白花花的湯圓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並不時地在開水中打滾!“湯圓煮熟了!爸爸快來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快把它們撈上來,不然要糊了!”我只顧着高興,竟忘了下一步要幹什麼,媽媽在邊上大聲地提醒我!

當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盛起來,放在爸爸、媽媽面前時,我高興地笑了。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8

時逢元宵,我輕執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欄頭,只望夕陽拍遍芳亭。你輕倚在我的肩膀,閉目呢喃。望着滿亭的碎金與斜掠的雙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滿,只有安祥。

黃昏裹着一層薄紗退去,月兒便浮上了柳梢。清淨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溼透了一片情誼。你的耳語在靜靜縈迴,於我的胸前,我的腦海。不知月宮上的仙子,是否還深情地望着吳剛?也不知那棵桂樹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燈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帶着孩童般的天真牽着我衝進花海。天上下着絢麗的煙火雨,雨點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顏。你輕扯我的衣襟,只爲人流的喧鬧。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燈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燈火,還是身旁帶笑的'你。

你拉着我選了一對花燈,一朵旱蓮,一朵雨荷。於來往不息的人流裏,兩朵花綻着粉撲的笑顏,如你我的笑顏。我此刻只願:今夜永駐,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們的歡顏。

花零水流,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陽顫影。只是夕陽在芳亭上只拉出了我那條長長的孤影,碎金亦被潤得迷糊。眼前猶是那對春燕,唯不見了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陽,落入山崗。

月據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靈。我的胸膛,我的腦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廣寒宮寂寥,把你偷了去?還是你忘了時日?冰冷的月光傾注在我的臉上,留下了淚花。

煙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涼在我的心頭,我彷彿只剩一個空殼,沒有了靈魂。此刻的我終於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煙火,而是身旁曾帶笑的你。

人流將我衝至了花燈前,還是一朵旱蓮,一朵雨荷。花影裏映着陣陣的憂傷,眼影裏泛着曾經的你。我的淚終於決堤,溼了月亮,也溼了衣襟。我此刻只願:悄無今夜,悄無今夕。天上,那顆星終於暗了,地上是我的傷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陽卻不曾升起,我顫抖的手在發黃的草紙上書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不知紙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淚水?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19

有到了正月十五,我國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元宵節,那一天我們一家過得其樂融融。

元宵節有個習俗就是吃湯圓,寓意着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後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裏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終於包好後,可以下鍋了。我又按照奶奶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於是便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裏。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上,彼此緊貼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裏,聞着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嚥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奶奶還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五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品嚐着自己親手做的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裏特別開心。盼望着明年元宵節時再做更好吃的湯圓給大家品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同中秋節一樣是家人團聚的時候。平時在外地工作的人就可以趁着這機會回家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了。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這次,我和姐姐、殷儷然就做了一次元宵。

我們先將米粉和水和均勻了,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胖的麪糰便誕生了,然後,我在麪糰上扯下一點面屯,然後在手中搓圓。“哎呀,麪糰裂開了。”我焦急地對媽媽說。“加點水就好了。”我照辦了,又繼續我的工作。

我決定做只青蛙元宵。我把麪糰摁在桌面上,用力一拍,麪糰馬上就變成了麪餅,我在麪餅中央放了一些豆沙,包起來後就把它捏成了一隻小青蛙。“哈哈,我的作品問世嘍!”我不禁有些飄飄然,高興得大叫。我又瞧了瞧姐姐的作品,姐姐做的是一隻海星,而殷儷然仍是一個麪餅。

煮熟後,我們都大吃一驚:青蛙的右眼沒了,海星也爛了,大餅也裂開了,我們三的作品幾乎全軍覆沒。

雖然如此,但我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元宵!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0

我們都知道什麼是湯圓,也知道什麼時候吃。但是你們知道嗎?湯圓也有故事呢!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湯圓又叫元宵,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爲“元宵”.

同學們,你們知道雨花湯圓怎麼做嗎?我來告訴你。

1、將湯圓粉350克裝入盆中,加入適量溫水和勻,揉成白色粉團;另將剩餘的湯圓粉平分爲兩份,分別裝入盆中,再分別加入可可粉、吉士粉及適量溫水和勻,揉成褐色及黃色兩種粉團。

2、將三種顏色的粉團分別擀壓成大小相同的片,再將三片重疊在一起,然後用刀從中間一切爲二,隨即將切開的兩個窄片再重疊在一起,並稍加按壓,接着用刀順切成條狀,然後橫切成小劑子。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1

我的家鄉是寧波。湯圓,就是寧波的特產小吃。寧波人都稱其爲寧波湯圓,就這樣口口相傳,寧波湯圓於是出了名。

我去外地旅遊時,當有人問起我從哪兒來,等我們告訴他後,他就恍然大悟般:哦!寧波湯圓嘛,知道知道!在寧波大大小小的超市裏都會有賣湯圓,外面的包裝必會標明寧波湯圓。雖然其他各地也都有各色各樣的湯圓,但根本比不上寧波湯圓。

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的明州,也就是現在的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用芝麻,豬油做餡,加少許的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真可謂是人間美味。而別處的湯圓根本吃不出這種味道。要不就是皮太厚,要不就是煮的時候餡料都爆出來,弄得一團糟。這和我家鄉寧波的完全不能想比!

陳志歲《湯圓》詩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胡秉言也有詩曰:香澤糯米做湯圓,沸水漂銀富貴鹹。入口綿甜滑潤爽,闔家歡樂醉天年。還有寧波俗語說:寧波家家倒米做湯圓,知足常樂又一天。這麼多關於湯圓的古詩俗語,怎能不說明湯圓的名氣之大呢?

寧波湯圓就是家的味道。那些一年在外闖蕩,爲事業打拼的人們,即使再忙,也要在過年回家來,與家人團聚。在餐桌上,必有一碗湯圓。圓意味着團圓圓滿。節慶時間吃湯圓,象徵着家庭和諧,吉祥,團團圓圓,幸福美滿。那麼,在外地吃到的那些湯圓,還有什麼滋味呢?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2

家鄉的元宵節,要吃湯圓,寓意着團團圓圓。湯圓有許多餡兒的。我只知道有芝麻,肉,還有實心的小湯圓。

我家吃糖心芝麻這種餡兒的湯圓是最頻繁的,這也是最多人喜歡吃的一種口味。做湯圓時,要把麪糰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糯米球,軟軟的。我們幾個孩子,喜歡趁大人不在的時候,偷偷進廚房,躡手躡腳拿幾塊糯米球,在手裏當橡皮泥捏着玩。當她們回到廚房,看到糯米球少了好幾塊,便知道是我們乾的了,搖搖頭,也不再追究了。我們卻在她們背後偷偷地笑。

湯圓是糯米粉做的。把一整塊糯米麪團分成很多小塊的球,再將小麪糰壓平,成光滑柔軟的圓形片狀,這個時候在裏面放一勺芝麻餡兒,再搓成球形。放入煮沸的鍋中,不需配料,有時撒一點桂花,就更香。出鍋之後,每人一碗,我撈了一顆最大的塞進嘴裏,軟軟糯糯,彈性十足,但很粘牙。在嘴裏拌了拌,芝麻的甜味和桂花的香味融爲一體,這種味就是香甜、軟糯。

每天一早我去上學時,都會路過一家賣湯圓的店。那家湯圓店湯圓可能很好吃,每天清晨就排起長隊。老闆娘動作麻利,很快就從鍋裏撈起一碗碗湯圓,每碗撒一點桂花,秀氣、精緻,怪不得深受大家喜愛。

元宵節那天,團圓的一家人喜慶地坐在桌前,孩子們興奮得早已控制不住,歡天喜地地把湯圓撈進自己碗裏,大口大口吃起來。小心點,別噎着了。大人們總這麼提醒。但又有誰聽得進去,還是這麼狼吞虎嚥得吃。

元宵的湯圓,承載着江南人美好的記憶。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3

正月十五,我國最熱鬧的節日――元宵節,那一天我們一家過得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美味的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力下放”,把煮美味的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美味的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後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裏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包好後,終於可以下鍋了。我按照奶奶說的煮美味的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裏。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美味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裏,聞着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美味的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嚥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美味的湯圓,“美食家”奶奶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三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美味的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品嚐着自己親手做的元宵美味的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裏特別開心。盼望着明年元宵節時再做美味的湯圓給大家品嚐。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4

今天,吃過午飯,我早早地等着包美味的湯圓。我今天包的美味的湯圓可有兩點不同哦!第一點,裏面的餡是鹹的,由鹹菜,香菇,豬肉組成。第二點就是美味的湯圓外面還要包一層糯米。

開始包美味的湯圓了!只見媽媽往米粉中放了熱乎乎的泡飯。我見了,連忙問媽媽:“媽媽,幹嗎要放泡飯啊?”媽媽回答道:“那是爲了讓麪糰稍微硬一點,如果太軟了就不好包了。”和麪時,我們加了好幾次熱水。緊接着,開始包美味的湯圓了。先在小圓麪糰上弄一個洞,漸漸地把這個洞捏大。然後,在洞裏面放上準備好的餡,再把洞口封住。最後,把一個個的美味的湯圓放進糯米中,滾上幾次,讓糯米均勻地粘在美味的湯圓上。這樣,一個個完美的美味的湯圓就大功告成了!把這些美味的湯圓放進鋁鍋裏,蒸上八到十分鐘,就可以熟了。

一個個晶瑩的美味的湯圓,咬上一口,露出了裏面的餡,這餡別提有多鮮了。還有外面那層糯米,粘乎乎的糯糯的,兩樣合起來一起吃,更是鮮上加鮮。那美味的湯圓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呢!這美味的湯圓實在太好吃了!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5

今天是元宵節,媽媽對我說:“今天是元宵節,咱們一塊兒動手來包一次美味的湯圓吧,”我大聲說:“太好了,”媽媽走進廚房,把準備好的花生、核桃和黑芝麻碾碎,放上白糖做成美味的湯圓餡。又開始和麪,一會兒面也好了,我們馬上就要開始包了。

我把手先洗乾淨,我先拿了點面,把它做成圓餅形狀,有挖了一點餡放在上面,我使勁一捏,裏面的餡就被包住了,然後用手把他揉成一個圓團,再把美味的湯圓放進麪粉裏滾一滾,沾上面粉就不容易站在一起。我把第一個美味的湯圓就做成了,我把美味的湯圓放在了一邊,又開始做第二個了,因爲我第一個包的比較認真、專心,所以我覺得包美味的湯圓非常的簡單,我包第二個美味的湯圓的時候,沒有包第一個美味的湯圓專心,第二個美味的湯圓就露餡了,我急忙把餡又拿出來點,這纔好了。我心裏想:剛纔我太驕傲了,纔會失敗的。然後,我包每一個美味的湯圓都非常專心、認真,雖然包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差錯,可是很好了。我在看看媽媽包的美味的湯圓,包的美味的湯圓有的大,有的小也有一些露餡的。我對媽媽說:“媽媽,您怎麼也是這樣的呀?”媽媽說:“我也是第一次包的呀,”我說:“原來如此,那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包的又好又快吧,” 媽媽說:“好吧”我們包呀包,我的腿都站麻了。終於報完了,我比媽媽包得多,我贏了,我十分高興。媽媽也給了我好評。媽媽又給了我煮了幾個美味的湯圓給我吃,說這是給我的獎品,我嚐了幾個,說真好吃,比外面賣的一點也不差。

在這個寒假裏,我又學會了包美味的湯圓的技術。我還懂得了,做什麼事要專心、認真、一絲不苟,才能成功。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6

“正月十五鬧元宵,歡歡喜喜吃美味的湯圓”。說起吃美味的湯圓,它既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美食,又是正月佳節人團圓的象徵。

今天是正月十五,學校組織老師和同學們歡聚一堂——包美味的湯圓。教室裏十分熱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在討論。老師爲我們鋪好了桌布,將糯米粉、美味的湯圓餡兒和清水均勻的分發給每個小組。別的小組成員都很有耐心按秩序領取各種用料,可我們小組的同學早已迫不及待了,幾個同學一擁而上,衝向講臺,風捲殘雲般將講臺上的用料搬到我們面前的工作臺。

面對一堆美味的湯圓配料,我心裏納悶了。這平時,餃子可就包多了,但是這美味的湯圓可是頭一次,怎麼辦呢?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將糯米糰和餡混在一起,放在手心,像揉橡皮泥一樣揉成一個圓球。不一會兒,一個特別的美味的湯圓出來了,外表像黑白巧克力球,裏面沒有餡。旁邊的同學睜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說:“我得天啊!這能吃嗎?”“第一次沒經驗,第二次一定成功!”我鼓勵自己。我耐心地採用第二種方法,先將糯米糰壓成餃子皮狀,取一點餡兒放在中間,爲了不讓底層開裂,我蘸上了一些清水,再將麪皮從外往內包緊,接着用手搓成圓球。最後一步是在美味的湯圓表面灑上乾的麪粉,這是爲了不讓它與其它美味的湯圓粘連在一起。我一口氣包了八九個,看着它們在我面前嘻嘻哈哈的打着滾,心裏高興極了。同學們又開始變着花樣兒包,超大的、超小的、有餡的、無餡的……同學們包了許多可愛的美味的湯圓,它們一個個白白胖胖,粉粉團團,跳進鍋裏,好像在暢快地游泳。大家都爲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驕傲。不過,說到吃,大家還需鼓些勇氣,因爲……哈哈哈哈。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7

每年春節,我們全家人會圍在一起包美味的湯圓,吃美味的湯圓。據說這樣表示着下一年團團圓圓,吉祥美滿。這也是南方人的風俗。

元宵節的早晨,我早早得起了牀。叫媽媽陪我包美味的湯圓。媽媽說:“那你先去幫我拿美味的湯圓粉。”我滿口答應了,便去拿美味的湯圓粉。只見媽媽把美味的湯圓粉倒進盆子裏,加了一點水,便開始揉起來。過了一會兒,美味的湯圓粉揉好了。我和媽媽便開工,一起來包美味的湯圓了。看這媽媽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個美味的湯圓,我也不甘落後,開始包起來。我先用手拿着美味的湯圓開始揉起來,揉好美味的湯圓以後,我就把美味的湯圓餡放入美味的湯圓內,便把美味的湯圓放到鍋裏煮。過了一會兒,我用勺子把美味的湯圓撈起來,沒想到我包的美味的湯圓漏了一個大洞。媽媽看見了,哈哈大笑起來。這時,我的臉火辣辣的,心裏挺不是滋味,像打翻了的醋罈子一樣,這一回包美味的湯圓我叫媽媽教我包。媽媽在教我的時候,我聽得很認真。媽媽一邊教我還一邊說:“包完的時候要檢查一下週圍有沒有漏洞,如果有漏洞,把漏洞補好再放到鍋裏。”媽媽說完以後,該我包了。

我這回包得可認真了!我先把美味的湯圓揉得軟軟得。然後看了一下週圍有沒有漏洞,果然,我發現了一個漏洞,我連忙把漏洞補好。補好以後,我就把美味的湯圓放入鍋內。

就這樣,我包好一個又一個美味的湯圓,包好了一個又一個吉祥美滿,媽媽也表揚我包得好。

我們全家人圍着一張大圓桌,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是吃得最起勁的,因爲我又學會了一個力所能及的家務。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8

我是一名太原晚報的小記者,今天我和其他小記者坐車來到了太原市的老字號———雙合成工廠參觀,並親手製作了元宵。我們進入工廠,首先看到的是製作包子的機器,把包子皮放到製作包子的機器上,它就自動做出包子,有趣極了!

接着我們終於開始做元宵了,我們每三個人一組,桌子上有四個盆兒,先拿一個盆兒接涼水,再拿一個盆兒灑上點兒麪粉,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餡兒放到盆裏一直搖,搖一搖,就把元宵拿出來過一次水,讓它更有粘性,再放回盆兒裏接着搖,就搖成元宵了。我把做好的元宵拿回家給爸爸媽媽吃,他們說好吃極了!以後我也要在家裏做元宵。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29

團團圓圓鬧元宵,街上凜冽的寒風還是抵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街上各式各樣的兔子燈像夜空中的星星,有在地上拉的,有在手中提着的;有圓形的,有兔子模樣的;有點着蠟燭的,有絢爛彩燈的,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回到家中,溫暖柔和的燈光,從電視傳出的聲音和熱氣騰騰的廚房。在外公外婆的熱情召喚下,我二話不說地進了廚房。“元宵節就要吃湯圓,這樣纔是團團圓圓。”外婆語重心長的說道。從前每年元宵節都是吃着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做的湯圓,今年我也要來“大展身手”了。

我期望地看着眼前的麪糰,已經迫不及待地問外婆做的方法了。只見外婆熟練地揪起一小團麪糰,在手掌裏搓成圓形,再將麪糰按扁至不薄不厚,看着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急忙喊道:“慢點,慢點,外婆等我一下!”外婆看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笑着說:“沒事兒,慢慢來,熟能生巧嘛!”我學着外婆的樣子開始將餡兒放在麪糰中心,有菜肉餡、有豆沙餡、有棗泥餡、還有芝麻餡的,我挑起一大勺我最愛吃的棗泥餡,這時外婆卻攔住了我,“瞧你這個小饞貓,太黑心了,放這麼多餡兒,這湯圓可包不起來了呀!”外婆拍怕我說道,一聽,我不好意思地漲紅了臉。

不一會兒,湯圓就在我和外婆的有說有笑中包好了,放在大籮筐裏,白白嫩嫩的,像一個個小棉球。但我包的湯圓和外婆包的還是天差地別的,看着我噘着嘴的樣子,外公、外婆都笑出了聲。最後就是給湯圓“泡溫泉”啦,心急的我,一直時不時地問:“好了沒,好了沒?”在一旁的外公指了指鍋子說:“等湯圓從鍋底浮出水面了,就好了。”

在耐心的等待下,湯圓新鮮出爐了,一大家子圍坐在桌旁,陣陣糯米香撲鼻而來,湯圓散發的熱氣將我的眼鏡弄糊了,大家都滿足地吃着湯圓。

那一碗湯圓不僅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裏。不一樣味道的湯圓,一樣“味道”的“元宵”。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30

今天,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當然要吃湯圓的一大早媽媽就去超市購買了幾包湯圓,回來後,先把水煮開再把湯圓放進去,等湯圓全部浮起來以後,再用小火煮一會就可以上鍋了,這樣,美味可口的湯圓就做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吃湯圓。擺在碗裏的有各種各樣的湯圓,有芝麻味的、花生味和八寶味三種口味。我先吃我最不喜歡持的花生味,我咬開了一個口子,吹了一下,然後把整個都塞進了嘴裏。味道不錯!裏面的黃色醬是甜的,帶着一股濃濃的花生味,花生醬中混淆着大自然的味道,聞一聞,佔據了我整個味覺。花生味道還不錯!

我接着吃最喜歡的芝麻口味,芝麻味的湯圓我一個接一個吃,狼吞虎嚥着,就像三天每吃飯的乞丐一樣。芝麻味的餡裏全是黑色的甜芝麻醬和一些磨碎了的芝麻,聞起來沒什麼特別,只有黑芝麻的味道和田地裏的香草的味道,吃起來甜甜的,吃着吃着我想起了以前奶奶給我做的芝麻,奶奶的芝麻胡口味一流,香甜可口……最後我吃了從沒吃過的八寶味湯圓,以前吃的湯圓都是甜的,而八寶湯圓是獨一無二的四種(色、香、甜、辣)味道俱全。看起來它和其他湯圓沒什麼區別,只是有幾條粉紅色象綵帶一樣包裹着白色的湯圓,非常好看。聞一聞,有芝麻和花生…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真是名副其實的好吃,芝麻和花生是甜的,核桃和腰果非常脆,葵花籽非常香,松仁和杏仁也很好吃,這幾種材料配起來真是異常好吃,我最喜歡吃裏面的葵花籽,又香又脆加上芝麻、花生的甜,以及松仁和杏仁的清香和一種淡淡的辣,簡直太好吃了!

湯圓的味道真是回味無窮,我下次元宵一定還要吃!

元宵佳節吃湯圓作文 篇31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元宵節。在這一天裏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湯圓。因此,湯圓也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據說湯圓是從古至今的元宵標配,所以吃湯圓也成了習俗。

在元宵節這天外婆是要包湯圓給我們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進門,便看見了外婆正在廚房裏包起了湯圓。我看見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來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來。

記得爸爸說過:“在元宵節這一天吃湯圓象徵着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而且人們將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寄託在湯圓身上。”

我見外婆先是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裏,然後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塊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個寶塔的形狀,然後外婆又從“寶塔”的頂尖上拽下一塊塊小麪糰,從中間掏出一個洞,我見外婆這樣做,也拿起一個小麪糰從中間挖了一個洞,然後再用兩個手相配合着將這個洞越搞越大,最後再把準備好的黑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着將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湯圓放在手心上,用兩個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這樣一個湯圓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這個湯圓再和外婆手上的這個比,真是差別太大了,但外婆還是誇獎了我。後來我們將湯圓煮熟,等到湯圓煮熟之後便浮上了鍋面,煮熟後的湯圓個個又大又白,看了之後便叫人嘴饞。大家吃湯圓是都誇我和外婆的手藝好,我吃着湯圓心裏覺得美滋滋。

看着湯圓,我彷彿看到了以後日子的團團圓圓,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