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元宵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元宵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元宵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3篇)

元宵節的作文1

元宵圓圓,家家團圓。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晚飯過後,我們全家一起到沁水河公園看花燈。

今天的大街格外熱鬧,人們都絡繹不絕地向沁水河公園走去。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燈籠,月亮也掀開遮住自己的“面紗”,露出它這一張又大又圓的臉,笑了。

沁水河公園的道路兩旁熱鬧極了!賣棉花糖的、烤肉的、閃光玩具的、小燈籠的,應有盡有,時不時聽見一聲叫賣聲。我們來到一位老爺爺擺的攤點前,看着這些又大又圓的棉花糖,我垂涎三尺,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拿出兩元錢給我買了一個棉花糖。爺爺拿出一根細木棍,在噴糖絲的機器上空不停地旋轉着,只見這些糖絲像着了魔一樣,乖乖吸在了細木根上,不一會兒,一個又大又圓的棉花糖就做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到了沁水河公園一看,呀,入口由大大小小的燈籠組成了一條燈的長廊!燈籠的下邊都掛着風鈴,風一吹,風鈴就發出“叮叮咚咚”清脆的響聲,爲沁水河公園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走過燈的長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可愛的龍氣球,它有一身漂亮的紅衣裳,一張金黃的臉,旁邊留着兩條黑鬍鬚。它的手恭恭敬敬地放在胸前,像在祝全區人民新年快樂。

龍氣球的右邊是雙龍戲珠的氣球,這兩條渾身金黃的龍的前爪擡着,彷彿要搶先爭到中間這個鑲着金邊的大紅球。它們的嘴張的大大的,露出裏面鋒銳的牙齒,似乎在比誰更威武。微風一吹,它們的頭就輕輕搖擺,好像活了一樣,馬上就要騰雲駕霧。瞧!觀水鎮爲了突出自己的蘋果特色,在燈上也放了一個大大的、紅紅的蘋果,饞的我直流口水。

龍氣球的左邊是牟平一中做的燈:鯉魚跳龍門。在這個大大的門上面掛着一個藍色的牌子,上面用彩燈圍成了“龍門”兩個字,龍門上還掛着許多小燈籠,讓龍門變得更加耀眼。在龍門的上面有一條躍得高高的紅鯉魚,我彷彿看到了這條紅鯉魚使出渾身的力氣,縱身一躍,躍過龍門,變成了一條真正的龍。它也寓意着牟平一中的學生,在高考的時候也能像鯉魚一樣,躍過“考試龍門”,考上一個好大學,成爲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燈的後面是牟平一中的哥哥姐姐們自己做的花燈。有的是用廢舊的礦泉水瓶做的,有的是用印製板疊起來的,有的是用一個個長方體拼起來的……他們做的花燈爲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遠處龍泉鎮做的花燈就像一幅展開的畫卷,每一頁上都寫着龍泉發展的特色。

各個單位做的花燈把沁水河公園裝扮的絢麗多彩,讓沁水河公園煥然一新。我愛這樣的沁水河公園,更愛這些美麗。

元宵節的作文2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之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裏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場,已經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裏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後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非常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晚上回到家裏,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裏閒坐,等待電視裏直播的元宵焰火晚會。八點到了,晚會準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了,“嘣”,一條巨龍呈現在眼前;接着,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着了。”

我和爸爸來到後院準備放焰火。爸爸點燃了“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裏五彩繽紛,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揮舞着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好像無數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接着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從天而落,就好像仙女散花一樣。“小蜜蜂”也來湊熱鬧,“嗖”一聲高高飛上天……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焰火好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的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元宵節的作文3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在中國,每逢新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賞燈猜謎,吃元宵是中國的一大民間風俗。而製做花燈是我國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祖國的驕傲。但是,花燈的製作,也是頗爲講究的。今天,我就過了一把做花燈的癮。

正月初十下午,我興高采烈地來到寶雞日報社,參加了“農行杯”我來做花燈寶雞日報小記者實踐採風活動。我看到好多小記者都已經到了,按照事先編好的組,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滿懷期望與好奇。今天的活動還請到了一位民間大師來教我們做花燈,做花燈的材料都是提前準備好了的,有竹篾和紙等,而有些組的桌子上準備的是紮好的飛機燈的架子、彩紙、顏料以及漿糊,而我們這組是做兔子燈的。

開始做花燈了,老師先教我們如何綁紮花燈架子。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動手做了。首先,我拿起一根竹篾,把兩頭連在一起,然後用細繩紮起來,就成了一個大圈。初次做,我有點笨手笨腳的,等到做下一個的.圈的時候,就順利的多了。共做了二個大圈,兩個小圈,我開始了我的“緊箍之環”計劃:在一個大環上套另一個大環,把它們交叉綁在一起,接着又把兩個小圈綁在兩個大圈的中間以後,再調整好距離,兔子的身子就紮好了。然後開始做兔子頭。我又做了兩個中等的圈,在老師的幫助下把這兩個小圈紮在兔子身子上。哈哈,一個兔架子就做好了!就在我洋洋得意的時候,“嘣——啪!”一條繩斷了!唉呀,可惜了人家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成果呀!我只能搶救它了!

幸好,我很快就又把它綁好了,真是有驚無險呀!好了,現在我應該開始第二道工序,給燈籠糊紙了。我先在頭部的一個圓圈上塗上了漿糊,把裁好的紙糊在上面,接着把它加固了一下,又把周圍多餘的紙剪去以後,兔子頭就糊好了。然後,我又開始糊兔子身體,我先取了兩張長方形的紙,照貓畫虎地把它糊了上去,一個小黃兔立刻呈現出來,我左看看,右看看。總覺缺點什麼,哦,開始最後一道工序——裝飾。我先把兩隻兔耳朵粘貼在腦袋上,然後再把兔尾巴粘在屁股後面。用紅黑兩色畫出兔子的眼睛,再用紅綠色畫上了鼻子和鬍鬚。最後,我在兔子身上畫上了美麗的花紋,寫上了“福”和“羊羊得意”的字。一個兔兒燈就這樣做好了!我看着自己做的花燈,想着提上它時的開心與驕傲,那個興奮勁呀,就別提了!

從古至今,花燈一直都是吉祥,喜慶,團圓,美滿的象徵,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在我的心中,這盞小花燈不單單是一盞小花燈,也是照亮我人生之路的一盞如意燈!

元宵節的作文4

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節了,我們這兒俗稱小年。集市就在家門口,也沒有心情去轉。兒子呢,也不像我小時候那樣,纏着父母去給他買菸花,而是找同學玩去了。感覺這樣的節日和平常沒什麼兩樣。真的,節日,要的是一份興致,一份盼望,一份欣喜,一份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對於這樣一個傳統、隆重的節日,我心底的歡喜哪兒去了呢?我小時候的小年哪兒去了呢?

小時候的小年是多麼的快樂,多麼的熱鬧,儘管那是一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它帶給我的卻是滿滿的歡喜,父母濃濃的愛……

小年前,我們這兒會有三天集市,正月初九、正月十二、正月十四,記憶中的小年,父親總會在這三天去集市上,零零碎碎地買些吃的菜啦、肉啦,但最重要的,每到小年,父親一定會也總不會忘爲我們姐弟幾個買一些煙花,所謂煙花,其實就是那種很簡單的“娃娃”,它就是一個娃娃形狀,可以站在地上,父親用火柴點着它頭上的“小辮”,它就會放出五顏六色的小禮花,能有半個屋頂那麼高,有時父親會用手拿着,讓它對着牆壁綻放。吃完餃子後,小弟總會嚷嚷着讓父親點娃娃,我們也總會說:“別心急,這得等到天黑了再點,不然會看不到它的彩光。”於是,我們也和小弟一起慢慢等待天色漸漸暗下來。

首先,母親給各路神仙、祖輩仙人“送元寶”、燒香,我們跟着母親一起磕頭。接着就是上燈了,上燈是很忙活人的,各個門前兩旁,壓水井旁,大門前,廁所內等都是要它有光亮的,我們把手指細的小蠟燭點着,然後在地上滴點蠟淚,把蠟燭粘在需要上燈的地方,這就萬事大吉了。這時候,院子裏、大門前亮了,紅紅的小蠟燭搖曳着溫暖的小火苗,歡喜到了我們的心裏。這個時刻,對大人來說,最歡喜的是沒有風,點着的蠟燭不會滅,這證明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如果有風,點着的蠟燭會被風吹滅,母親便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怎麼不收燈呀?”從母親的語氣裏我們聽出了大人的擔心。於是,在上燈有風的時候,我們便會用小手罩住蠟燭,不讓風把火苗吹滅。沒有商量、沒有約定,家家戶戶幾乎都在這個時刻上燈,自家的燈上完了,就該從家裏跑出來觀賞衚衕裏別家大門的燈了,大人拉家常,小孩子蹦跳着,然後再一同去當街轉轉玩玩,一村的人這都又集合到一起了。

元宵節的作文5

今年元宵節2月17日是元宵節。這天,同學們早早來到了學校,在學校裏度過了歡樂元宵節。

中午,我們舉行了元宵節班級主題活動。路堯和宋佳薇是主持人,爲我們介紹了元宵節由來。透過了他們介紹,我知道了: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年復始,大地回春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接着,又有一些同學也爲我們介紹了元宵節傳說和風俗,從他們口中我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兇猛野獸很多,到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在一起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生氣,傳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女兒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人們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所措。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個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放煙火。這樣,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讚,便去準備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夜晚,天帝往下一瞧,看見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連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這樣,以爲是燃燒火焰,心中十分高興。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生命和財產。爲了紀念這天,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我還了解了元宵節那天各地區風土人情,如猜燈謎,耍龍燈,舞獅子等等。透過他們介紹,我對元宵節認識更上一層樓。

晚上,我和媽媽在做湯圓。我學着媽媽樣子,先用水把糯米粉調和,接着,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後,用手指在“小球”上戳了一下,讓“小球”上出現一個洞,再用豬油,白糖和黑芝麻做成餡兒,並裝在湯圓裏,最後把湯圓搓圓,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又按照這個湯圓做了許多湯圓。開始下湯圓了,先把水燒開,等水沸騰了之後,再把湯圓放進水裏,過了一會兒,湯圓煮熟了,我趕緊把湯圓撈起來放進嘴裏使勁一咬。啊!太好吃了!甜甜味道在我嘴中回味,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元宵節溫馨氣氛。我希望自己對元宵節有更多瞭解。

元宵節的作文6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在弟弟家吃飯。窗外,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開心地聊着天。過了一會兒,雨漸漸停了,不久,天空中陸陸續續地升起了幾盞孔明燈。“我們快出發,放孔明燈了!”弟弟激動地大喊着。同時我也歡呼雀躍起來,急忙拿起早已準備好的孔明燈,催着大家向廣場奔去。

我們每年都來這個廣場放孔明燈,總是熱熱鬧鬧的,既有龍燈、又有花燈,還有猜燈謎,節目豐富多彩。可是今年天公不作美,廣場上冷冷清清,放燈的人也稀稀落落的。以前我們都是在那裏買燈,讓老闆幫我們放的。今年可是我們自己在網上購買的,所以我們還得先研究一下怎麼放了。

“我來給你們先示範一下吧!”爸爸很得意地說。

他小心翼翼地撐開了孔明燈,又將蠟燭綁在裏面,就準備點火了了。可是,爸爸費了好大勁都點不着。

“風太大了!”弟弟擔憂地說,“那我們怎麼放啊?”

“再試試看!”

“我們一定會放上去的!”

你一句我一句的,心裏都不免又擔心又急切的。漸漸的風似乎小了些,火點着了。可是,新的困難又來了——燈總是飛不起來。風時大時小,每當我們想放手時,燈又往下沉了。過了許久,燈終於飛上去了,爸爸開心地說了他的心願。燈慢慢地高起來了,可飛到湖邊時一陣亂風,燈又往下掉了,眼看就要掉入湖裏了。弟弟急得大叫,趕忙去接,可還是晚了,燈掉到了水裏。“哎!”我們都很沮喪,沒想到大費周章了一番還是失敗了。

“來,我們再來,肯定能放上!”阿姨鼓勵着我們。

這一次,我們由於前車之鑑,離湖遠點,來到了廣場中央。阿姨拿出了她的燈,我們站成一圈,團團圍住,風很大,我們都瑟瑟發抖,可爲了能把燈放上去我們都堅持着。一切準備就緒,“點火!”這一次果然有效,燈漸漸地飛起來了,雖然開始也是搖搖晃晃,但還是越來越高,似乎是我們的執着感動了天,風也幫助着我們順着燈遠去的方向吹着。我和弟弟高興地歡呼着,邊上的人也很羨慕我們,也在拼命地催着同伴“快點放,快點放呀!”

一盞盞的燈徐徐上升,它們帶着我們的心願漸漸遠去。我覺得今年的元宵節比往年更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7

記憶中的元宵節:花燈、煙花、人羣……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元宵節縣裏都會操辦煙花燃放活動來烘托氣氛。元宵節這天,從晚上七點半一直到九點半,天空總是五彩斑斕,絢爛與黑暗更迭,那些綻放在夜空的花朵勾勒着一個個美麗的夢想。所以,兒時的元宵節,是一個充滿期待節日。因爲家裏的院子就在煙花燃放廣場最近的旁邊,加上門口有戰爭時留下的護城大堤,自然也就成了欣賞煙花的最佳位置。每到這天,家裏都會來好多親戚,招待晚飯自然是少不了。所以,從下午大人們就在廚房裏忙碌,生怕招待不週,怠慢了客人,又怕晚飯不及時耽誤了看煙花的時間。對大人們來說,我就是在那忙碌和擔憂中最有用的小幫手。而我,更喜歡那種在忙碌中期待的感覺……

通常客人都是儘量趕早地來,匆匆地吃飯,迫不及待地去找尋最有利的觀看位置。護城大堤人滿爲患不說,院牆上,房頂上,甚至自行車的後座上都站着人。人們翹首以待,生怕錯過了煙花的哪次綻放。

煙花在夜幕籠罩下變幻着多種姿態:牡丹花樣的華麗,茉莉花樣的樸素,五環標誌的嚴肅,卡通動物的可愛……反正,總是不會讓觀者失望。燃放過後偶爾會有意外收穫,比如燈籠形狀的煙花燃放後會飄下來一串燈籠,最後,都是小孩子爭搶追逐的對象。這時,身旁的大人就會擔心地訓斥或者呼喊孩子。煙花綻放的瞬間人羣中“啊”“快看”“真美”的讚歎聲,小販兜售商品的叫賣聲,燃放間隙人們的交談議論聲,還有不明原因的哭聲、笑聲、罵聲……喧囂聲和因驚喜張大了嘴巴的瞬間寂靜交替着,一切都像約定好了一般順理成章:夜幕籠罩下的樸素的熱鬧。

煙花般的絢爛總是轉瞬即逝,最後在音樂廣播響起的時候,人們紛紛祝福道別,然後意猶未盡地離去。現在,每每看到孩子觀看煙花時雀躍的樣子,就會猜測:當年元宵節父親陪我看煙花又是怎樣的心情?光陰如梭,時間易逝,我能做的,唯有剪輯那時的萬千感慨定格在每個記憶的小格子裏。如今元宵又至,在觸景生情是把玩記憶細數過往,任由一個叫“思念”的手指撥動心絃,聽內心吟唱千年前的曲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華燈初上的元宵節,月如舊,燈如舊,只是思緒難平……

元宵節的作文8

還沒在新年的喜悅中回過神來,象徵着美滿團圓的元宵節又將來到我們身邊。看着城市街道兩旁的彩樹花燈和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禮花,我不由想起兒時過元宵節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到元宵節,母親就會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實心,或帶餡。元宵有多種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選擇。在這些食用方法中,我們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親都是邊煮邊不緊不慢地撥動着鍋裏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讓我不禁饞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端在手裏,我總是拿起筷子就急急火火往嘴裏扒,彷彿擔心吃慢了會沒得吃。因爲元宵裏面的餡很燙,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燙到喉嚨,就是燙到舌頭。於是,我就對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鄉的風俗,母親會在幾個元宵裏分別包上兩分錢的硬幣,據說誰能吃到包着硬幣的元宵,誰就能在這一年裏事事順心。在母親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徵着好運的元宵總會不知不覺地溜進我的碗裏。品嚐着甜而不膩的元宵,享受着濃濃的親情,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此。

過元宵節,是少不了燈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父親便開始動手做花燈了。每次做花燈時,父親會先把準備好的竹條和花布放在手邊,只見他三纏兩繞之後,那燈籠的骨架就躍然而出了。父親怕不結實,又用細鐵絲把竹條接口處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親身邊,目不轉睛地看着,像是欣賞一部動畫片一樣的專注,父親那嫺熟的手藝和精細的做工着實讓我佩服。在父親的引領下,提着他親手製作的花燈,我會把屋裏屋外的每個角落都照個遍。父親告訴我,這樣可以讓家人在新的一年裏平安吉祥,莊稼五穀豐登。隨着自己的年齡不斷增大,我方纔懂得,當年我手中那忽閃忽閃的火苗,是父親對未來的祝福和祈願。

當歲月的刻刀悄悄在額頭上留下幾條皺紋時,我才發現元宵節在我心中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了,更是一種情結,讓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個祥和的元宵節即將來臨,咬一口如蜜甜的元宵,家人的牽掛又在心頭瀰漫,生活將爲我們翻開嶄新的一頁。

元宵節的作文9

除夕的爆竹聲依然清晰地迴響在耳畔,鈴聲就匆匆催我們快回學校,快進教室,拿起書本,書聲琅琅……

元宵節自然是要和家人團聚在一起,談談生活,說說趣事,當然,也是和家人分別,異地求學和工作的遊子,又分別踏上了新的征程。

圓圓糯糯的元宵,寄託了中國人對團圓的嚮往,臨行前的一碗餃子,流露出中國人對於平安的期盼。

元宵節又被稱作“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爲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爲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元宵節的燈賞作爲元宵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和吃元宵一樣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各式各樣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整個城市就沉醉在了光與影的世界裏,花燈說不上有多傳神,但是卻把元宵節的喜慶與熱鬧錶現得淋漓盡致,人們吃着剛出爐的米糕,手上提着精心挑選的花燈,向着城市的北方走,據說這樣可以去除上一年的晦氣,爲家人帶來好運。

元宵當然也是元宵節的中心人物,“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過後,年便被認爲結束了,於是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爲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奮鬥,作爲開始,當然也是作爲與家人團聚的結束。正是由於元宵節所處時間的巧妙,便被人們當作了一個新的起點,開始走上自己新的規劃和道路。

元宵節的作文10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班組織了猜燈謎活動。同學們十分開心。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開始,我們有序的進入了會議室。啊!

同學們人還沒進去,就被會議室裏的燈籠驚呆了。只見原來排滿桌椅的會議室,這個時候已被騰空。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燈籠掛滿了會議室。正對着大門的是一條金色的長龍,長龍兩邊是兩個可愛的大頭娃娃。再往裏看,有用卡紙做的幾隻可愛的貓頭鷹;有用氣球做的小丑娃娃;還有用毛線做的小羊。還有同學們自己動手畫的梅,蘭,竹,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很多用廢品做出來的漂亮燈籠。比如:用辣椒,衛生紙,塑料套組合成的三羊開泰;用柚子皮做的八爪魚;用西瓜做的喜洋洋燈籠等等。同學們看的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欣賞完美麗的燈籠,接下來開始猜燈謎了。李老師的開始聲還沒落下,同學們就象小鳥一樣飛到各個燈籠下,去找燈謎猜。我拿起一個謎語:河不淺。打一人名。我想:河不淺,那就是指河很深啊。河深,何坤。我迫不急待的找到組長說出了我想的答案。組長說正確。我開心極了。這可是今年我猜出的第一個謎語啊。這可是開門紅啊。太開心了。接下來我就又找到一個謎語:有盼頭。打一字。這個可不好猜,我想了好一會也不知道是什麼。我環顧四周,想找個幫手。突然,馬一鳴出現在我的視線內。她拿着一個謎語,頭側在一邊,好象在認真思考。過了一會,她搖了搖頭,把謎語放開了。她轉過頭,正好看到我在看她。問我:“猜出來了嗎?”我搖了搖頭說:“沒有,你幫我看看。”她看了一會說:“百姓是不是人民的意思啊?盼頭取前面的部首,這樣加在一起不就是一個眠字嗎?”我倆不太確定的去問了組長,答案是正確的。太棒了。我們又猜出來一個。

今年的燈謎會與往年不同的是,李老師給我們出了好幾個自創謎語。同學們圍在李老師身邊,一個個抓耳撓腮,愁眉緊鎖,苦思冥想。一個接一個的攻破了李老師的難題。同學們真是太聰明瞭。

這次燈謎會也是我們小學時期的最後一次猜燈謎了。同學們做的燈籠比往年的都漂亮,猜的謎語也比往年的都難,獎品也是空前的豐盛。這一切,都將是我們小學生活的一個最美好的回憶。一定讓我們十分珍惜的記憶。

元宵節的作文11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元宵節和春節一樣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我每年都特別喜歡過元宵節。因爲元宵節不但可以吃上甜甜的元宵,而且可以猜燈謎,晚上還可以放煙花看月亮。多麼豐富多彩的一天啊!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我激動的起了一個大早,自告奮勇要求煮元宵。開啟元宵,它們長的圓滾滾的,穿着白色的,黑色的,花色的外衣,不同的餡穿着不同的衣服。把水燒開後,小元宵急不可待的跳進了沸水中,不一會兒,它們變成了胖娃娃。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先吃哪種呢?我張口咬開元宵,好熱。黑色的湯汁從白色的糯米皮中流入口中,那甜甜的味道流入我的心裏,好暖好甜。媽媽說圓圓的元宵寓意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我們去參加小區猜燈謎的活動。很遠看去,小區的小廣場已經有很多人躍躍欲試了。有四排小燈籠,每個燈籠下面都掛着一張紅紙寫的謎面。大家兩個一對,三個一羣,動腦筋想答案。我看到一個謎面:電梯(打一成語)。我想電梯的功能不就是乘載人上樓下樓的嗎?是不是“能上能下”這個成語呢?我把謎底告訴阿姨,阿姨說正確!還給了我一個鋼絲球,我好開心!接下來,我開動腦筋,認真思考,連續猜出好幾個謎語。廣場上大家歡聲笑語不斷,共同討論,開心拿獎。我喜歡猜燈謎,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獲得答案,這樣的過程是無比開心滿足的。

元宵節的夜晚來臨了。那漂亮的禮花此起彼落。它們“嗖”的一下上天,在天空中炸響,在夜空中綻放開五彩的顏色,爭奇鬥豔,染紅了天空。然後,五顏六色的“傘兵”飄然而下。這黑色的夜空好像無邊的畫板,任由一羣頑皮的孩子在畫板上恣意的潑灑,卻組成了無比絢麗的圖畫。我看到夜空中圓圓、亮亮的月亮,她在衝我笑,我看到了嫦娥,那美麗的身姿在月亮中翩翩起舞。這樣的夜晚好美!真是“有燈無日不美人,有日無燈不算春”。

我喜歡今年的元宵節,更期待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12

孩子們很喜歡元宵節,一是因爲可以和大人一起包大圓兒吃,二是晚間能和其他夥伴聚在一起玩花燈。

元宵前一天下午,家家戶戶拿出了麪粉,薺菜和肉粒肉絲,孩子們好奇心大,都湊到廚房裏去看老人們包大圓兒。老人先和麪,隨後擀麪,將麪糰擀成圓圓的麪皮。當然,麪皮要足夠厚,這樣餡兒纔不會露出來,老輩的人包大圓兒都很熟練,擀好了麪皮後便用手指蘸點水,向一週邊塗開,再用筷子填上餡兒,有些人家習慣在餡里加幾勺鹽,有的放幾勺糖,最後封口進一步搓成圓球即可。

有些孩子看老一輩人包大圓兒十分容易,便以爲自己也可包成那圓圓滾滾的大圓兒。他們先和麪,但常不是水太多了就是面多了,一會兒盆裏全是稀麪糊,一會兒盆裏滿是麪粉兒,馬馬虎虎和好面的,那面也很黏手。孩子們去和麪,一定要把水和麪用完了才放棄,往往他們臉上東一片白麪粉,西一塊黏麪糊,十根小而細的手指裹上了爲它們量身定做的厚白襖。

元宵節早晨,人們拉開大鍋鍋蓋,舀起大鍋裏伴着青菜湯的大圓兒,在人家廚房邊經過,滿空氣的清香味撲面而來。孩子們已坐在桌邊,等大人捧上大碗,他們便夾起送進嘴中,伴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度過了一早晨,就等晚上玩花燈了。

說起孩子們的花燈,種樣也實在多,有的託着大大的白兔燈,有的拎着唱歌會旋轉的木馬燈,有的是盛放的蓮花燈,還有的乾脆把家裏的小燈籠拿下來,往上纏了根能發光的燈絲,就也算是個花燈了。晚間一到,孩子們就不約而同跑出來,等人齊了,一起開啓燈的開關,音樂聲交織在一起,閃着暖白色光的,閃着紅色光的,閃着鮮黃色光的……總的是十分熱鬧。

大人們興許會拿出幾盞孔明燈,寫上祝福,到空地上放飛它,讓孔明燈帶着祝福飛向遙遠的天邊。

黑壓壓的天空直至只能看見幾個零星小點——也不知是星星還是遠去的孔明——大人們才帶着孩子回到家中,關上門窗。於是慶祝新一年的活動結束了。

新的一年也真正開始了。

元宵節的作文13

元宵節是我國不可缺少的傳統節日,小時候,我便想了解這個節日,可總是因爲貪玩而忽略這件事。初中時有了這些特色的寒假作業,即使我沉迷在遊戲中,也能想起,而且更加認真,不會馬馬虎虎。元宵節的來歷有很多,最合理的一種是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打算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奪取劉氏江山。劉襄便起兵討伐諸呂,“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劉恆登基,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在元宵節中,我們又會有花燈寄寓,元宵燈詩,元宵燈謎等的習俗,真是無不歡樂。

作爲一個兒童,儘管有時候可能想起作業就顯得反感,但換個角度一想,如果沒有這些作業,我們除了漫無目的地玩還會如何呢?有了一些作業,我們會在玩的過程中學;有了一些作業,我們會去更多地瞭解,關注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一些作業,我們就會更有計劃地去度過自己愉快地假期,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呢?

我認爲老師留的這些瞭解元宵節的作業對我們很有幫助,這些作業不僅留的很有意義,而且量度適中。最重要的是這些作業不僅可以使我們充分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還可以讓我們重視起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此同時,我們還能培養實踐能力,增長自己的見識。雖然開始我可能是爲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任務,但當我投入到任務當中時,我就變得發自內心得去感受了解了。

因此,這些特色寒假作業使我們的假期變得更充實,更完美。讓我們認真地對待每一項作業,讓每一個假期都變得有充實,有意義!

標籤:精選 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