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1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着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林園掃墓,透過掃墓,讓我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爲什麼,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裏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說,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說,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戶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了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皇上的這次微服私訪,使他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後,決定重賞救命恩人,但當聖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了,誤以爲皇上要殺他,於是乘天黑,揹着八旬老母躲進了深山老林裏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接受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裏,當人們看到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屍體時候,無不嘆息落淚。

皇上知道以後也後悔不已,爲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夠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了許多年,習俗保留了下來,但對習俗的來歷,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也許清明節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2

今天是清明時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時節要掃墓,可你知道該帶些什麼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現代清明時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後,要把帶去的食物分着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時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時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盪鞦韆,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裏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時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裏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後,好像有一朵白雲鑽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裏,一羣羣的小魚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着,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着水光好奇地看着你,而你也恰好在出神地看着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時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你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着你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穫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同學們,你不想試一試嗎?

啊!清明時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采呀!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今年的清明,天氣很不好,竟下起暴雨,崎嶇的山路在雨水的沖刷下變得泥濘不堪。車開到山上足足花了一小時,直到7點10分,纔到達山上。我們的心情十分沉重。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墓後,我們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墓前。我心裏既喜又悲,喜的是,我終於又可以“看見”爺爺了;悲的是,爺爺早已離我而去了。大家都沒有說話,我一直凝視着爺爺的墳墓,淚珠在我的眼裏不停地轉動。

“除草吧!”大伯的話打破了周圍的寂靜。我慢慢地拾起刀子,心裏卻在想着爺爺生前對我的那些好。記得以前,爺爺什麼家務都不讓我做,還經常帶我去買燒餅。我總是吃那份最大的,他總是吃那份最小的。我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媽媽要打我,爺爺卻硬說是他弄的`。我生病了,爺爺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在那個春天,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連句道別的話都不說就走了。

想到這,我的淚水流得更猛了。我輕輕地按住墓碑,就好像抓住爺爺的手,爺爺彷彿又回到我的身邊了,他依然帶着燦爛的笑容,慈愛地看着我。

我們每個人都在爺爺面前磕三個頭,輪到我的時候,我輕輕跪下去,深深地給爺爺磕了個頭,我的淚眶又紅了,因爲這一磕就得明年再相見了。我又給爺爺深深地磕了一個頭,心裏默唸着:“爺爺,您在那邊冷不冷?過得好嗎?”此時,淚水又不禁悄然落下。祭掃完畢,我們快離開了,我一步三回頭,我想再多看爺爺一眼!

車開了,我在後窗不停地望着爺爺的墓,直到它從我的視線裏消失,可是,爺爺在我心中卻永遠不會消失……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4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這次清明節不但一絲雨都沒下,而且老天爺彷彿故意跟我們作對似得,天氣格外悶熱,鄉下的麥苗似乎蔫了許多。原本的生機勃勃,原本的嫩綠,青綠,漸漸打了黃,這是極其缺水的階段。

恰巧,放了一天的清明假,再加上原本的兩天星期天,有了拯救麥苗的時間,父親帶着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中午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下了車看見母親來接我們了,她鞋子上有點幹泥巴,褲子上溼透了。顯然,母親正在給麥苗澆水,知道我們回來,來不及換衣服,就來接我們了。母親說:“現在正是給麥苗澆水的時候,非常緊,一口井被三四家佔着,”父親也加快了速度,回到家換了身舊衣服,就和母親直奔麥地了。

姐姐和我呆在家裏,一看錶十點了,再往外瞅瞅,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等待中,我們漸漸入睡了。不知到了什麼時候,爸媽回來了,早上天剛亮,他們又出去了。

轉眼到了中午,父親和母親回來了,他們又是一身泥,這次上下衣都溼了,鞋子更是溼的厲害,我和姐姐急忙幫父親脫下鞋子,呀!溼鞋子可真難脫,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我們都笑了起來。父親的襪子也溼了,我去把父親的溼襪子洗了洗,溼鞋子重新刷了刷。母親也是累極了,爲了讓母親歇會兒,姐姐去做了飯。母親說:“有兩個女兒真好,幫我們洗衣服、做飯。”聽了,我心裏頓時溫暖起來,那時可真幸福,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定格,我們的家永遠幸福下去。父親母親都欣慰的笑了。

原本沉寂的清明節,這次格外溫馨。

清明節過節掃墓作文5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清明節已經來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我跟家人準備去掃墓。

清明節是這樣來的: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幫助他的人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最後想起來了便去找他。但是晉文公沒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可是他們沒出來,上山一找他們死了。所以他就把這天設爲寒食節,也叫清明節。

我跟家人到了山上,看見了爺爺,姥姥,姥爺的墓。我們全家肅然起敬,默哀了好長時間。沒過一會便開始燒錢,我想您們走的那麼早,我還沒孝敬你們的。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好好孝敬你們。還對着他們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然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象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

走的時候我還默哀了好長時間並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的離去。清明節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呀,是那麼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