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踏青作文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踏青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踏青作文10篇

踏青作文 篇1

好久沒有在這裏寫東西了,可能是因爲生活太安逸了,本來已是四月天了,林徽因筆下的四月天多麼美好啊,但北京的四月卻依然不想讓人出去,溫度太低,風沙太大,車太多,人太擁擠,索性窩在宿舍裏,最多就是在校園裏轉轉,這個時候才發現校園原來很美,各色花開地很溫柔,很安靜,小路也因此蜿蜒地風情萬種。

說是沒有走遠,倒也走了走。去了植物園,那天還很冷,但是山桃花已經開了,粉白相見,淺淺淡淡,沒有繁花似錦,確實輕盈似紗,容易讓人想起待嫁的新娘子。走在樹下,微風吹過,花枝亂顫,落英繽紛,我說,黛玉葬花的時候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吧。毋庸置疑,在北京衆多的景點之中,小女子自認爲植物園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個,門票便宜,景色秀麗,一天都可以在裏面走了,隨你往哪個方向,直到你盡興爲止。基於這個緣由,每年去植物園的次數自己都記不清了,或者邀別人,或者被人邀,總之,一趟趟的,總是不夠。植物園最漂亮的就是湖水木橋,還有兩旁的杏花,因近水而生纔有杏花寒,陰雨連綿或雨前也有這種氣息。附近總是有新人在拍婚紗照,那麼冷的天,新娘子卻笑得那麼燦爛。花開得並不多,主要以桃花爲主,本來家鄉的桃花很多,應該講來也沒什麼感覺,但是後來看多了桃之夭夭,看多了輕薄桃花逐水流,看多了張愛玲,居然看着桃花也能想起許多事情來了。不怕各位看官笑話,本姑娘到現在還是不能很是自信地區分桃花和梅花、梨花和杏花、杏花和桃花、蘋果花和梨花、桃花和櫻花,所以統稱爲桃花。櫻桃溝也很漂亮,只是每次我走進去手機都會沒有信號,因此與世隔絕之感就更凝重了。

還去過一次八達嶺,說實話自己不是很情願去,但是想到同學的盛情相邀,實在是卻之不恭,硬着頭皮就去了。本人一直擅長走水平距離而懼怕走垂直距離,年前爲了一睹居庸疊翠的風采,一上午爬了四個烽火臺,代價是一個星期下樓都是直着一條腿,可謂慘痛。這次吸取了教訓,爬了一個烽火臺多一點就臨陣脫逃了,去了在別人看來無甚趣味的長城博物館呆了兩個小時,自以爲自己比那些單爬八達嶺的人對長城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從這點上來講我覺的自己頗具阿Q精神,回來大家都說我門票買虧了,我覺的還可以啊,因爲我不想做“好漢”啊,而且我也學到了東西,自我滿足感還是有的。長城、戰爭、皇帝、戍邊將士、春閨夢裏人,故事太多了,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皇帝太自私了,爲了自己的江山,把多少平常人家女子的幸福都給葬送掉了,只知道在一覽自己的江山時感慨一番,還要寫詩抒發一下自己的胸臆,真是虛僞地不得了!不過路上的風景還是很好滴,總是讓我想去年幾上妙峯山的情景。

昨天在森林公園終於看到了所謂的奧海、天元、天境、朝花夕拾臺,實現了我多年的夙願。基於某人多次誘惑說從學校北門能走到森林公園之類的話,自己真的親身實踐了一次,結果不言而喻——迷路了,而且差點就走到了昌平,後來還是坐公交車去的,我發現在北京公交纔是我的首選。那裏的景色確實很美,這點某人沒有騙我,在我看來可以和植物園有的一拼,不過上面的植物名稱標註的不太好,總是讓我疑惑。從五環走到四環,還不是很累,回來又走了一些路,可見勻速步行確實很省力氣。放風箏的人很多,天上的風箏好像奧海里的金魚,看得人眼暈,這個時候纔想起,三月三不僅是上巳節或女兒節,還是風箏節的,很美很和諧。

又流水帳了,經過多方面的調查,好多人反映本人空間留言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作者羅嗦得太長,沒有時間看完,進去轉了一圈就又出來了,所以就不寫了。

踏青作文 篇2

“喳喳喳”,聽了好久的鳥鳴,總算有機會去林間散散步了。 綠色,怎麼感覺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多久前,我在這裏走,身邊是春天的煥然一新,然而現在的漫步卻帶不給地的鬱鬱蔥蔥,反而是奚落的樹枝和稀稀拉拉的草皮。 時間的推移,或許會帶給我們或多或少的煩惱。 春天,本是美妙的,勃勃生機的,但是,現在的這一切。能讓我們有青春的活力嗎?我想,應該不會吧。因爲物以類聚,青草勃勃是不願意與黯然的春天在一起的。但是,我們必須努力的適應現在的環境,人有一個特性即是適應並影響環境,而我們只能——也必須適應我們自己創造的環境!

“綠”是春天的主題曲,當主題曲變化,甚至連旋律都會隨之變化。說穿了,當春天扭曲它的本質時,春天的一切都與原先不同。我們栽一株草給大地,但是我們攝取的遠遠不及這些。我們很貪婪,甚至攝取了超然的物質,或許,我們會以一株草來換一片森林。 誰能想想,一個本身是綠的大地,最後變成枯黃,甚至——到了無法想象的境界。其實,春天的變化,也不一定要你深思許多,因爲那只是你平時應該注意的,只要你稍稍注意一下你自己的行爲,並不是讓你宣傳我們該如何如何。那些只是徒然的,用紹興方言說,只是“虛花頭”而已。

重要的是行動。“光說不做假把式”,這些我們其實也都懂,但是我們不願意真正地去實行,因爲做慣了惡習,習慣成自然,都沿襲下了。 但是,誰說春天已經失去美好了呢?照樣,春天還能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它不像夏天炎熱,反而骨子裏透着涼爽;

它不像秋天金黃,但還是不失本色地翠綠;它不像冬天寒冷,暖洋洋地催人心醉。尤其是田間還是能看到春天帶來的穀子選種發芽,它還是會讓我們享受春意融融。淡淡的,但是不乏趣味盎然,盡情地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我相信,即使春天再怎麼變化,孩子的熱衷還是不會泯滅的。世代綿延不會有斷絕。 春天是個放風箏的好時節。其實呢,許多事都是春天可以做的,四季如春人們也是很滿心歡喜的,原因,有多個。總之,春天的美好大於黯然。 現在的春天,雖然不像以前似的,但是誰能說春天已經喪失美好了呢?踏青——我們還是願意看着春天繁衍滋長。

踏青作文 篇3

清明節那天,陽光明媚,和煦的春風吹在臉上,讓人感覺特別舒服。那天正好是三月三,是棋山舉行廟會的日子。所以,我們全家去棋山趕廟會。

我們來到廟裏,拿出從家裏帶來的香燭和供品,一一擺上,奶奶和姥姥嘴裏還唸叨着什麼,在每一座神像前都磕了頭。雖然不懂什麼意思,但我也照做了。我想,這是一種美好的寄託和對神靈的尊敬吧!

上香結束以後,我們就去爬山。由於老人們年紀都大了,我們沒怎麼爬,在山上找了家飯館準備就餐。因爲是節假日,所以遊棋山的人特別多,我們等了很長時間才吃上飯,不過餓了吃什麼都很香。

酒足飯飽,該回家了。愉快的一天很快就結束了!

踏青作文 篇4

清明時節,綠意盎然,在這百鳥爭鳴的節日踏青彷彿是人們最大的樂趣,沉迷於自然的神奇,聞着花朵,這就是踏青的景色。

又是一年清明,春雨連綿,絲絲雨滴下是一個新生的世界,一座座山包披上了綠色的綢衣,花朵以新生的活力展示出迷人的芳香。

我們隨着春天的歌謠來到公園,上午的公園正是熱鬧的時候,人們把自己的活力揮灑在陽光中,揮灑在自然中,就在這時我們發現了花壇,花壇中梅花已開,露出傲骨的芳容,青草碧綠,展現生命的力量,看完花壇之後我們避開了熙熙攘攘的人羣,繞到了上山的地方。

腳下的石階錯落有致的向山頂延伸,我們踏上這堅硬的階梯向山頂進發。一路上,石階旁的樹木枝葉繁茂,好像是爲登山者遮住了強烈的陽光,我們快到山頂了,隱隱約約能看見山頂的亭子,這時我們的步伐加快了,誰都想休息一會兒,最後一層臺階被我們越了過去,走進亭子向前面望去,山下的景色被我們一覽無餘,一輛輛汽車像甲殼蟲一樣在馬路上行駛着。

遠處則是高樓林立充滿了現代化的風采,相比外面的城市,這裏簡直是一個世外桃源,我們欣賞完外面的景色便沿着小路下山了,下山途中我們不斷的發現自然的神奇,和春天的永恆,到了山底仍會回想起踏青的種種。

清明時節,春暖花開,踏青總會讓你發現春天的美景,讓你感受到春天的樂趣和大自然的奇妙。

踏青作文 篇5

春天的青島,生機勃勃,我們小記者團跟着春姑娘的腳步來到了北宅景區感受春意與文明,卻發現了一些破壞自然、破壞了美好春色的事物……

嫩綠的麥苗,整齊的梯田,還有枝頭含苞待放的櫻花,迎接我們來到了羣山環繞、樹木蔥蘢的北宅大嶗櫻桃谷。我們一行人興致勃勃地爬上了山,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時,一絲不和諧的景緻映入眼簾。

我們發現,山下碧波盪漾的河水和山上漂浮着白色垃圾的河道形成鮮明的對比;那嫩綠的枝頭竟掛着刺眼的紅色塑料袋;山坡某地堆滿了酒瓶子和破爛的被褥。當我們來到有一個景點龍泉山莊時我和媽媽興奮地在一個小鹿雕像旁拍照,卻發現那俊俏的“小鹿”少耳斷頸,渾身斑駁陸離,傷痕累累,再仔細看一下,其他景點幾乎也無一倖免,還有那塊大大的“請勿踐踏草坪”的指示牌,幾乎被所有人無視了,許多遊客在草坪上打鬧遊玩,一些人玩累了,居然還在柔軟的草坪上坐了下來,起初,還有一小部分人猶豫着沒有上草坪,但很快,就在同伴的慫恿下走上草坪,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我似乎聽見渾身滿是創傷、東倒西歪的小草對我們憤怒的斥責和悲哀的求救聲……

在這個春天裏,我們去遊覽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作爲一名文明遊客,切記!請不要亂塗亂畫,不要亂折亂踏,更不要傷害大自然的好心情!來吧,市民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踏青之行,請留下文明!!

踏青作文 篇6

清明有踏青的民俗,在放假期間,我去了百花苑,和爸爸一起親歷民俗。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早上起來,地上是溼漉漉的一片。走過百花橋,進入百花苑,看到草地上有露出尖尖角的嫩芽,在雨露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池邊的柳樹早已換了裝束,垂入水中的枝條已經是翠綠色,高大的樟樹把黃色的衰葉拂去,取而代之是黃綠色的新葉,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迴廊中,三五人或下棋,或打牌,十分怡然自得,彷彿忘了淡淡的哀愁。

清明畢竟也是一個沉重的節日,從古自今一直是我們懷念已逝親人的日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流傳千古的詩句,勾畫出懷念親人的真摯畫面。

漫步在百花苑的小路上,爸爸告訴我,古時的踏青和現在不一樣。古時踏青是在尋找親人在世的感覺,“踏”的地方是應該與已逝親人有美好回憶的地方,而現在不光是這樣,它成了旅遊或者家人朋友增進感情的方式。這不得不說是時代的`進步。

走出百花苑,小雨悄然無聲地灑落,真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大地經過春雨的洗禮,萬物都發出勃勃的生機。拉着爸爸的的手,我有點莫名的興奮,一個新的民俗知識永遠藏入了我腦海中。

踏青作文 篇7

今天我們十分興奮,因爲我們要去戶外踏青。我們都高興得似乎衝昏了頭,所以我們趕緊催促老師出發。

可我們要徒步去濱河大道。其實也就幾里路而已,但我們好像把它想象成了五百多公里一樣。等真正開始走時就輕鬆了,因爲互相說話,這樣有利於緩解我們的勞累。

在大家的有說有笑之中,我們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但這纔剛剛開始,因爲還有比賽在等着我們。

第一場比賽是畫畫,當然不是畫在紙上,而是畫在空白的風箏上,不過在這之前還要分組,於是我連忙把擅長畫畫的人拉攏過來。

比賽開始,我先提議把我們的名字寫在風箏的每一個角上。寫完之後,一位同學又神神祕祕地在風箏上畫了一個我的世界的標誌,這一畫感覺好看了許多。我們畫完之後,一直在偷看別人的“軍事機密”。可他們“守備森嚴”,我們怎麼弄都看不到。所以只能靜靜地等待喜訊的到來。別的組終於畫完了,評委老師們認真地看完之後,宣佈我們組是第一名。我們便抱在一起哈哈大笑。可我們不敢驕傲,因爲還有一場比賽。

第二場比賽打響了,是看誰的風箏飛得高。第一組的人好像沒玩過風箏。風箏壓根就沒飛起來,第二、三組飛得高但一沒風就掉了下來。最後出場的總是王牌。因爲緯度我們飛得高而且長時間不掉下來。

這次戶外踏青讓我收穫了做人不能驕傲,要謙虛。

踏青作文 篇8

壬辰龍年2月16日,公曆3月8日,因本人曾登過鯉魚山的緣故,便欣欣然應幾位女同事相邀做嚮導,去鯉魚山踏青。

鯉魚山位於安康城西二十公里外五里鎮月河南岸,爲鳳凰山東部一高峯,高785米,從月河川道遠望恰似一條漂亮的鯉魚橫臥在月河南岸,遠遠看去,山因其形而得名,且因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富有靈氣。雖不巍峨,但在陝南山區倒也算得上少有的挺拔俊秀。據興安州志載:“西四十里鳳凰山之首,曰鯉魚山。昔絕頂有泉,二鯉遊之,今泉竭,魚飛矣。該道觀始建於宋代,系由李復園道長創始,流傳至今已有數十代。”又因此山遠看像一面旗幟,故同當地漢濱的天柱山、紫陽的擂鼓臺共稱爲“鐘鼓旗山”。

出城沿安康大道西行約10分鐘,自五里鎮民主中學門口左拐,過月河後便駛上了去鯉魚山的路。村道雖然曲裏拐彎且甚是陡峭,但由於用水泥硬化了倒不顛簸。約莫半個鐘頭,自岔道向右一拐,幾分鐘便到達了停車場。下得車來,只見山麓上有十來戶村舍散落在周圍。村頭草地裏,幾頭黃牛和山羊正悠閒地啃着牧草。村子裏,偶爾也傳出了一兩聲雞鳴和狗叫。從嫋嫋升起的炊煙看出,山民們正在家忙着做早飯呢。爬行百餘米山道,便到了山頂。

由於是早春,加上倒春寒,沿途的樹木除了松樹四季常青外,其它絕大多數草木都還像沒有睡醒似的藏在枯枝黃葉下面。那些隨處可見本該早綠的荊棘刺芽兒,像一個個害羞的農家孩兒,怯怯地露出了一點點嫩芽尖頭。唯有一枝枝山桃花兒不畏懼這料峭的春寒,獨享着春姑娘的青睞,開得正歡。酷似一個個舉止端莊的村姑,專門候在山道兩旁迎接我們的到來。

登臨山巔,稍作休憩,極目遠眺,方圓百里山川地貌皆收眼底。此時此刻,“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山之四周,岡陵如削,儼然鼓鬣而上騰。放開嗓子,長嘯幾聲,壓抑胸中已久的一腔鬱氣頓時竟煙消雲散了。

俯瞰山腳下玉帶般盛產沙金的月河,自西向東地緊緊依偎着河畔緩緩趟過。兩條在安康交匯過境的國家高速包(頭)茂(名)線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十(堰)至天(水)聯絡線西安至漢中高速公路,像少女粉脖上兩條柔美的飄帶自西路壩分頭掠過。橫貫陝南,連接寶成、襄渝兩條鐵路幹線的聯絡線陽安鐵路與316國道在安康城穿境而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爲家鄉安康的經濟開發與發展,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遠處隱約可見的“東方多瑙河”——漢江,就像一位風姿綽約、美輪美奐的少婦,正用她那原生態無污染的甘甜乳汁,既滋養着300萬安康兒女,又透過南水北調工程供給首都北京人民。五里飛機場擴建工程列入了國家重點項目,讓安康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良好的水、陸、空交通條件爲安康的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帶來了便利。月河川道新開發的恆(口鎮)五(裏鎮)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各色企業星羅棋佈地坐落在了西路壩的每個角落,爲安康未來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山之周圍的農地裏,已植上了數千畝的核桃園。爲安康今後走向新型生態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看着眼前這一幅幅經濟跨越大發展的藍圖美景,不由得讓人有些陶醉,感嘆家鄉安康近年來的發展之快,後勁十足。

山頂建有一祖師殿,曰玄天宮。崖頭的方形建築,曰魁星樓。雖不大,但建的卻是簡約精緻。走進道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道長迎在門口,非常客氣地又是讓座又是忙着燒水泡茶。道長名叫喻誠忠,已是七十五歲高齡,來此十五年了。觀其形,聽其聲,雖無影視中仙風道骨之氣概,但其身板硬朗精神矍鑠,語音清亮,煞是令人驚歎。

看老道長的舉止神態,讓人不由得思忖:也許是因爲,擁有了一處清淨之地,一碗粗茶素齋,一份清心寡慾,才滋養得他神清氣爽,健康長壽了。

進了觀內,上奉真武祖師。燃香祭拜過後,出得殿外細心瀏覽。門側豎立的石碑上銘文:“龍門派二吾道人云游到月河畔兩岸,見天干氣燥,旱象嚴重。就告誡月河兩岸村民:不久將有兩條金色的鯉魚由兩河引來一川清水入漢江,可以解救萬民,大家不要傷害它。不久天氣果然起了變化,風雨交作起了洪水,兩條鯉魚自兩河口乘洪水騎浪而下,游到江家店附近,有個靠打魚爲生的人,正好碰到這兩條魚,就進行扎捕,在倉行之際一條魚的眼睛被扎壞,另一條魚飛上此山泉中修煉。後來改此山原名鐘山爲鯉魚山。”

讀完碑文記載,我情不自禁地沉思起來。也許,這座山就是金色鯉魚的化身。修建此宮觀的本意,正是爲了弘揚那兩條奮不顧身救月河兩岸民衆與水火之中,而忘我犧牲的兩條鯉魚的功德。此時,當我從清脆洪亮的道鐘聲中回過神來,擡頭仰望晴空,只見房頂上半空中,正漂浮着一絲絲、一縷縷嫋嫋的香菸,相互縈繞着,恰似一朵朵祥雲久久不肯散去。

鯉魚山,和全國各地名山大川相比,雖算不上多麼地高險奇峻,但在陝南的諸多山峯中,因爲有了金色鯉魚救護衆生的美妙傳說,倒是增添了難得的靈氣,不失爲一處修身養性,旅遊度假的絕妙勝地。

近年來,當地政府爲充分發揮地方特色旅遊資源,向社會各界大力相繼推出了鯉魚山“三月三”廟會文化,組織開展了“遊鯉魚山、賞油菜花”等各類活動。目前,別看平日裏來往香客較少,但聰明的投資者一定不會放過這個遠景可觀的開發機會。作爲一名踏青者,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隨着該山旅遊開發力度的進一步加大,這座鐘靈毓秀的靈山一定會紅火起來。

一個時辰後,下山離開時,殿裏那隻可愛的小花貓竟和上次一樣,把我們一直送到好遠。是戀戀不捨,還是盼望我們下次早點、多帶一些朋友們來此觀光遊覽!

登臨此山, 既能強身健體,亦可參禪悟道。有二者理由,足矣。

踏青作文 篇9

陽春三月的一個雙休日,幾個小夥伴相邀去踏青,決定去離我家不遠的牛頭山欣賞家鄉的美麗景色。

那天,我們早早就起了牀,簡單的吃了早餐便奔向牛頭山。一路上,那小路兩旁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擺動着它們優美的身姿,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呢!我們一邊爬山一邊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就登上了山頂。

站在山頂極目遠眺,一棟棟農家小院就像童話中的城堡,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顯格外漂亮。一條條新修村級公路像一條條銀白色的絲帶,把千家萬戶連在一起,真是村村通家家通啊!老百姓再也不用擔心肩挑手提去賣自家的農產品了。公路不時有幾輛汽車開過,那清脆的喇叭聲讓鄉村原野顯得更加寧靜。看着這一一條條新修的水泥路,我不禁想起了兩年前的鄉村公路,不僅路面不寬,而且到處坑坑窪窪,凹凸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更是叫苦連天。每到柑桔豐收出售的季節,幾十噸的貨車望路興談,貨老闆也只好望桔興談,老百姓也只能狠心將自家優質的柑桔賤價賣掉,換幾個來年耕種的本錢。想想昔日,看看今朝,老百姓能不爲新修的公路感到由衷的高興嗎?

公路兩旁,田間地頭,山坡窪地,那滿山遍野的桔樹也到了開花的季節。有的已開出美麗的星型的小花,像天真的孩子露出的燦爛的笑臉;有的還是花骨朵,像害羞的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等到桔花爛漫時,那開滿桔花的柑桔林像下了一場大雪。一朵朵桔花在微風中搖曳着,好像一個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桔花香味,真讓人陶醉。這香氣撲鼻的桔花引來無數辛勤的蜜蜂採蜜,也招來成羣的蝴蝶嬉戲。桔農們樂開了花,這桔花盛開的景象彷彿在告訴他們:今年又將是個豐收年。

時間過的真快呀!談笑間不覺日已過午,我們依依不捨的下山了。剛走上公路,就聽到“嘟嘟嘟”的汽車喇叭聲從身後傳來。臨近一看,原來是小夥伴中的蘭蘭的爸爸開着小車來接咱們了。坐在這豪華的小汽車裏,想到幾年前她的爸爸每學期都爲孩子的學費發愁的情景,我不禁感嘆:黨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農民真的變富了,家鄉真的變得更美了!

夜幕降臨了。千家萬戶燈光閃亮,像千萬顆星星落到人間,多美呀!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美麗,更愛家鄉的富饒。願我的家鄉永遠美麗,富饒,昌盛!

踏青作文 篇10

趴在桌子上寫了好久,眼睛感覺到好酸。順勢向窗外望去,看到晃着綠光的天空,可能這樣形容並不合適。但我看到的確實如此。天的顏色很淺,淺到看不見藍色,這樣說也不太對,應是森林那淺淺的綠光與天空那淺淺的的藍摻和在一起吧!

伸長脖子,遠遠地可以看到一片森林,叫“紅樹林”。我不知道爲什麼這樣子叫它,因爲它翠綠得發亮,一點紅的顏色也沒有。在樹與樹之間偶爾有一羣或兩三隻海鳥在上面飛舞。好象聽誰說過,那片森林的背後是海。難怪會有這些鳥。靜靜地聽着,好象真的能聽到海浪拍打岩礁的聲音。

就這樣靜靜地望着天空,望着森林,聽着海聲,呼吸着清新的春風,手中的筆也不知道停了多久。終於按捺不住春之騷動,競動了想去踏青的念頭。說真的,雖說是長在海邊的孩子,可是整天光顧着學習,連海真正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對於海,我似乎只在夢裏和電視上看過。而我喜愛的那片森林,一點也不熟悉,因爲我最多隻能望見一小角而已。收拾行囊——一罐礦泉水,兩塊麪包。

這條路並不熟悉,因爲從未走過,找了好久才找到這兒。還沒看到海就先看見森林,走進森林,我才知道爲什麼它叫“紅樹林”。因爲樹幹的顏色是紅,就是紅木吧!很名貴的樹種。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走近點,想摸一摸樹幹,才發現樹幹上刻有許多字,像是情話。本以爲是哪個淘氣的小孩在上面亂刻,細看,幾乎每棵樹幹上都有這樣的字眼。我覺着好奇,拼命尋找答案。遠處,看到幾個比我大一點的姐姐也在刻,我跑過去一問,得知只要在樹幹上刻上自己和喜歡的人的名字,樹神就會眷顧他們啦!到底靈不靈也沒聽誰說過。至此,我動了點賊心,想看看那些人都刻了什麼。只是大多是些肉麻的話兒,裏面還有些名字是我認識的,班裏同學的名字,當然,也許是同名同姓。不過,她們都比較早熟,我想也假不了。

觀察了這麼久的樹幹,卻沒發現樹上的景物。原來樹上的景物那麼美,陽光透過油亮的樹葉,閃閃爍爍,好象無數的綠色彩燈。可能是我太興奮,動作太大吧,驚嚇了停在樹上棲息的鳥兒,它們都慌忙地躥過樹葉,飛向天空。爲了不再嚇到它們,我把動作放小了很多。它們的鳥窩很精緻,幾根枯枝被它們編得那麼堅固。我想,那上面定有幾隻小鳥在張大嘴等着它們的媽媽吧!走着走着,看見幾個鳥窩很奇怪,是用木板做的小房子,原來是愛鳥的人們做着掛上去的。仔細看了看,那上面雖然還沒有鳥兒住上去,但我相信,不久,便會有鳥兒搬進它們的新家。

這樹林實在太美了,差點讓我忘記了後面那片海。看到海後,並沒有讓我很高興,因爲與我想象的差太遠,海水並沒有那麼藍,景色也沒有多特別。不過,這遼闊的感覺還是讓我提起了不少精神。看着浪花一下子漲上來,一下子退下去,競和它們玩起了追逐的遊戲,跑上來又追下去,我與浪兒的笑聲在天空中迴盪。玩了許久,纔不得不停下來。坐在柔細的沙灘上,遠眺着海,才發現它其實並不大,應該算是淺海,聽伯伯說,村裏的人都吃這海的魚,漁民都靠這海生存。瞬間,我對這海又增進了另一份更深的感情。閉眼深吸一口氣,從帶着魚腥味的海風中聞到人們的笑聲。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不敢在這兒過夜,不然的話,欣賞帶着夜色的樹林和海,肯定有另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