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通用5篇)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1

星期四的下午,我們懷着無比沉重的心情到人民公園的革命烈士碑去掃墓。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革命烈士碑周圍一片寂靜,兩旁的松柏舒展着綠色的枝葉,高高的挺立着,守衛在革命烈士碑前。

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碑前,烈士紀念碑高高地聳立在我們面前。

望着胸前鮮豔的紅領巾和聳立着的革命烈士碑,我們彷彿見到烈士就站在我們面前。

他們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視着前方,他們好像見到了反動軍閥的滅萬,祖國的繁榮昌盛。

又好像看着我們這些未來的小主人,在祖國溫暖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在嚴肅的氣氛中,我們開始掃墓了。

第一項是獻花圈者花圈雖然沒有買得好看,可是畢竟是同學們親手做的呀!它表達了同學們對先烈的敬仰。

在莊嚴的哀樂聲中,同學們都低着頭,看着手裏的小白花,心裏好象壓了一塊石頭,沉重極了。

過了三分鐘,同學代表出來朗誦革命烈士詩和表心聲。

周圍非常安靜,在同學們顯得特別莊重嚴肅,但每個同學都熱血沸騰的。

接着羅校長給我們講了一個莫雄的故事——一個烈士和我們年紀差不多,他爲了人們能過上好的生活,他堅強不屈地和敵人作戰爭,直到壯烈犧牲……當我聽到反動軍閥殺害革命烈士時,心裏充滿了對烈士的敬仰,對敵軍的仇恨。

我心想:有了您們的犧牲,纔有了我們今天繁榮的祖國。

我們不會辜負您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最後,我們圍着革命烈士碑走了一圈,在革命烈士碑的後面撒下了我們親手做的精巧別緻的小白花,留下了我們對烈士的崇高敬意。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2

今天的天空格外的藍,白雲格外的白,我們也格外的高興,原來今天上午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昨天老師說:“我們明天要去烈士陵園掃墓。”這個消息一傳開,班裏頓時炸開了鍋,大家紛紛討論明天帶什麼東西。今天七點三十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到齊了,八點三十老師就帶領我們出發了。我們先穿過了校門,走到了馬路上,到了第一個十字路口,像已經準備好了似的,很多警察叔叔在我們旁邊保護着我們。走過了這個路口到了平坦的跟平路,我們興趣十足,所以在路上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又走啊走啊,走了十幾分鍾纔到了烈士陵園,可是這十幾分鍾對於我來說就像幾十年。我們又在羊腸小道上走了一會就到了烈士陵園。我們先默哀三分鐘,然後邵主任又講了對學生的要求後就進入了烈士陵園。我看了對烈士的介紹後,才知道這些烈士中官最大的是師長,最小的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他們大部分是因爲漢奸出賣了他們才被敵軍圍住,他們拼死搏鬥,但是寡不敵衆被日本鬼子給殺害了。我們又來到了烈士們的墓前,同學們給烈士的墓碑上獻了幾朵小百花。

這次烈士陵園之遊,讓我知道了有很多烈士爲了我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讓我深受感動。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想起這首詩,我知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來了。

清明節前,我們學校的同學來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紀念革命先輩。站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主持人深情地說:“向革命烈士鞠躬,低頭默哀!”說着,我懷着沉重的心情,深深地鞠了三躬。聽着哀樂我又鄭重地低下頭。心中不由得想起了革命先輩們爲了創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推翻了舊社會,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他們雖然已經在戰火中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將“萬古長青,永垂不朽”。

過了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中。這裏有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近代革命史,真是令人震驚呀!在館中,我還認識了許多爲革命奉獻寶貴生命的英烈們。如“常州三傑”、“七君子”、“翟秋白”、“董亦湘”……他們爲真理而戰,受盡折磨仍寧死不屈,日本侵略者真是心狠手辣、殘暴專制呀!

英烈們大義凜然的氣概,讓每一位參觀的同學都感慨不已,同時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時期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如今,掃墓對我而言,不僅是先烈們的哀悼,更是讓我銘記現在的幸福。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於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碰撞。“春風已解千層雪後輩難忘先烈恩。”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繼承他們的遺志。我們一定要努力讀書、發奮圖強,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到唐代大詩人寫這首詩時。我就想到,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

公告訴我:“清明節的故事:“馬上清明瞭,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掃墓,但是清明節的來歷我們很多人是不清楚的。春秋,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晉文公。即位後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他打好行裝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又發現一血書,上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第二年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我們今天去烈士陵園就是像晉文公一樣給兩位烈士送上美麗,漂亮的小白花,以表我們的敬意。兩位烈士的名字叫安俊同志和王定學同志。我們一起對着他們宣誓:

勿忘先輩,牢記使命,人民爲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有爲,誓做棟樑,再創輝煌,振興中華。

清明節的來歷正是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國的清明節對感恩,好像專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卻沒有對活着的,對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將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個充滿感恩的社會,明瞭自己艱難的民族,明白恩惠的個人才能珍惜現實,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感恩節,在中國就是清明節,我們在感恩逝去的歷史和人的同時,更應該感恩那些有益於我們生存和發展的人。真希望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不僅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清明節烈士掃墓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校園小記者要去烈士陵園給光榮犧牲的烈士們去掃墓。

到了烈士陵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寫着:“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爲了表達對烈士的崇高敬意,老師讓我們排好隊伍,不要大聲喧譁。在沉痛的音樂聲中我們默哀三分鐘,然後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紀念碑前,鄭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獻在墓碑前。獻完小白花,由王爺爺給我們講抗日戰爭發生的故事。王爺爺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十七歲就當兵,積極參軍打仗。接着我們又參觀了烈士英明錄。這次由齊爺爺給我們講他在抗美援朝中的故事,他說:“我看到這些英雄的名字,就彷彿回到了戰場上,戰士們排着整齊的隊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然後我們小記者和兩位爺爺一起給英雄敬禮。

最後,我們參觀了太行八分區史績陳列館和烈士事蹟陳列館,裏面陳列着爲解放焦作英勇犧牲的戰士的事蹟,像王忠殿烈士。

參觀完以後,我就戀戀不捨得離開了烈士陵園。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沒有這些保衛祖國的英雄,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不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努力的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最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