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

今天是清明節,天,灰濛濛的。老天爺好像遇到了一個大難題似的,愁眉苦臉地籠罩着大地。我們一行人來到長青墓園掃墓。這裏給我一種莊嚴又肅穆的感覺。

我們來這裏是拜祭太公和太婆的。我們沒有多說話,也沒有走來走去,靜靜的站在一旁聽從長輩的教導。俗話說道“百姓孝爲先”,我們都懷着一顆虔誠的心,緬懷先人。

在太公和太婆的墓前,我們把祭品一一擺放好,然後上香,磕頭。只見長輩都神情嚴肅,滿臉的憂傷,他們一定非常懷念太公和太婆。我的心也沉了下去。我在心裏默默的說:“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請你們保佑我快高長大吧。”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纏繞着,糾纏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所描寫的特殊天氣與意境,更使我有一種淡淡的哀愁。

我們坐着車緩緩地離開了,我知道下一年我一定會再來拜祭太公和太婆的。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2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雖然沒有淅瀝小雨,可週圍都瀰漫着沉重的氣氛。溫柔的風,也爲這個特殊的節日徒添一份悲傷。

按照行程,我和親戚們一道去先輩墓前掃墓。來到爺爺的墓前,只見墓碑周圍環繞着些許雜草,偶爾有星星點點的淡紫色小花。似是在保護,又似在哀悼,在風中搖曳着身體,有種奇異的美。

清爺爺的墓,在墓前放上了供品,大家逐一在爺爺墓前磕了頭,我也不例外。剛起身,眼角的餘光不經意瞟見了一個女孩。那女孩蹲躲在一個小角落裏,單薄的身子如小貓一般蜷成一團,瑟嗦着。恍若一陣風就能把她吹走。

我心中一緊,輕輕地走到她身邊,她覺察到了我,眼光飛快地看向我。那眼神是怎樣的呢?我形容不出來。有恐懼,有絕望,有無助,令人心疼。心臟一收縮。我儘量不讓她害怕,輕聲細語地詢問:“小妹妹,你怎麼了?”風,拂過,吹起了她幾縷髮絲。她怔怔地看着我,隨即暗暗咬住下脣,彆扭地把頭轉向一旁,彷彿在隱忍着什麼,可那隻緊握成拳的手卻泄露了她的情緒。

我放棄了,站直身體,準備離開。可心中就像壓着一塊大石頭,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發揮“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媽媽告訴了我小女孩的事。

原來,那個小女孩的奶奶是得病去世的。聽說當時她們家經濟不寬裕,暫時沒有辦法籌全昂貴的醫藥費,一拖再拖,直到最後,她的奶奶病情突發,還沒送到急診室,就與世長辭了。據說最疼小女孩的就是她奶奶,我無法想象她當時的心情,這次想必就是來掃奶奶的墓的吧。

從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呀!我感嘆。就連吃飽喝足都是件奢侈的事嗎?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有什麼資格去挑剔,去嫌棄呢?

我望向那個仍舊蜷着的身影,衣角被吹起,飄蕩在空中。背影是那麼孤單,她面對着一塊微微發黃的墓碑,眼光似乎沒有焦距,飄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黃昏的風依然溫柔,只是,多了一絲寂寞……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3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母親這周爲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母親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了一聲!母親說這下你高興了吧。

我這三天假過的非常好,第一天母親回老家上墳了,家裏只剩我和父親了,因爲姐姐也去上學了,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了一會,就去上課了,因爲母親回老家上墳去了,因此我和父親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和父親準備回家,正走了,父親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了,而且父親還是笑對我說,其實是真的。我以爲是父親和我開玩笑了,可是回到家母親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父親和母親在一起看電視,見母親還不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母親,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母親說,舞蹈老師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課了。原來父親說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沒事。母親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了,就像一把開啟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了。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了。因爲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漂亮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了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非常特別和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非常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非常小非常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因此春天才這麼漂亮!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4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母親這周爲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母親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了一聲!母親說這下你高興了吧。

我這三天假過的非常好,第一天母親回老家上墳了,家裏只剩我和父親了,因爲姐姐也去上學了,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了一會,就去上課了,因爲母親回老家上墳去了,所以我和父親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和父親準備回家,正走着了,父親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了,而且父親還是笑着對我說,其實是真的。我以爲是父親和我開玩笑了,可是回到家母親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父親和母親在一起看電視,見母親還不着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母親,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母親說,舞蹈老師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課了。原來父親說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着沒事。母親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了,就像一把開啟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着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了。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着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着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了。因爲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美麗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了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非常特別和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非常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非常小非常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所以春天才這麼美麗!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5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於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着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 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說了。可見掃墓這種關係,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逝後修墳墓,佔土地,與子孫爭地盤,實屬不當。有人問,火葬之後如何辦?是不是再搞墓穴,作爲長眠之地。若如這樣下去,再過百年,墓穴遍地,氾濫成災,令人擔憂。現在已經有人提倡大海(水)長眠、樹根長眠,即將骨灰灑入江海,或埋在樹下,既衛生乾淨,又使逝者回歸大自然,實屬明智之舉。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溫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後,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6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要回老家掃墓。

爲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爲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似凝住了。整個世界似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爲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爲一天的祭祖,我們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7

清明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坐火車和汽車來到了爸爸的家鄉——湖南的一個小山村。車快到爸爸的家鄉時,我就從車窗由裏往外看,看到了爸爸家鄉的美麗景色,有山,有河,山青水秀,感覺真美,遠處還不停傳來布穀鳥的叫聲,我心裏頓時高興極了。車到了,我們一下車,爺爺、奶奶就滿臉笑容,非常熱情和激動地接待我們,奶奶摸着我的頭用當地口音笑着說:“八年沒見,羅煜都長這麼高了,長這麼大了,哈哈!”我當時聽得半懂不懂,但心裏美滋滋的,我還是第一次來爸爸的家鄉,還是第一次看到從來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聽爸爸說,爺爺、奶奶只在我過1週歲生日的時候纔到城裏來看過我,那時我根本不懂事,我現在來到這裏,感覺這裏就是我經常夢見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第二天是清明,全家吃過早飯後,就要準備上山去掃墓了,一個家族的人都到齊了,我看到了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和堂姐妹,我高興極了,堂兄弟和堂姐妹們先用當地口音和我交流,使我聽得半懂不懂,後來他們就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我交流了,聽到他們講的普通話,我既感到好笑又感到很親切,好笑的是他們講的普通話發音不準,聽起來挺生硬的,有的像繞口令一樣,有的像外國人講中國話一樣,挺好玩的,親切的是他們都很淳樸和友好,確實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

上山掃墓了,南方清明的山上格外漂亮,燦爛的陽光照耀着大地,到處是盛開的映山紅,布穀鳥傳來歡快的叫聲,確實讓人感到了寒冬過後春天的無比溫暖,讓人心曠神怡極了。在掃墓過程中,我在山上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陶瓷作坊,看到了緊張忙碌的製作工人,看到精美的陶瓷,看到了精湛的手工藝術,讓人看了後流連忘返,浮想連翩,想不到在這遠離大城市的山上還有這麼精湛的手工藝術,還能製造出這麼好的陶瓷來。

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看到了遠方彎延清澈的河面上橫跨着一坐古色古香的漂亮七拱橋,在七拱橋的一端河岸上還有一所綠樹成蔭的漂亮學校,在直通七拱橋公路的兩邊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民宅,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頓時涌上心頭,讓人的心情舒暢極了,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山上帶着映山紅花香的清新空氣真讓我陶醉,我似乎看到了爸爸家鄉的明天,感覺爸爸家鄉明天會更美好,我真禁不住想說:“爸爸,你的家鄉真美麗,你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我愛這裏的一切!”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8

大家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這個清明卻是個大晴天,本來應該是踏青的好時節,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早在一週前,我們就和小夥伴兒約好了去銅梁採茶,爬山,吃農家飯的活動。今天一大早,我們先去天星橋接了李欣瑤和她的媽媽就按計劃出發了。

起先,我和李欣瑤在車子裏談笑風生,玩得不亦樂乎,感到窗外的一草一木都在朝我們微笑,向我們招手。過了一會兒,當車子來到雙碑路段,前面的車子變得越來越多,我們的車速也變得越來越慢,我們的車子在那兒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導航突然建議我們切換路線。朝歌樂山一個不知名的國道上走。媽媽疑惑了說:“我們應該還是從雙碑走吧?”我趕緊附和道:“當然了,這條路我們熟悉,貿然轉變線路,萬一又像上次210國道那樣呢?”

欣瑤媽媽也說:“還是走雙碑吧!”最後我們堅持原有路線,走向了雙碑。那汽車像蝸牛似的向前爬,終於我們看見了曙光,在雙碑隧道入口處,警察叔叔的執勤使我們衝破了封鎖線,車子越來越快,我的心隨着車子的速度越來越開朗。汽車在大學城的公路上飛奔,欣瑤媽媽愉悅的說:“幺兒們,我們大概再過一個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了。”我暗自歡呼雀躍起來,但好景不長,在距離上高速二點八公里處,車子又慢了下來,最後乾脆停了下來。我們的車,進入了一條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長龍,四車道的公路上密密麻麻地塞滿了各種各樣的車,整個公路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型停車場。

導航裏不時傳出的空洞的聲音聽起來令人發麻,總是播報前方擁堵路段,預計通行時間40分鐘。我着急地開啟車窗,把頭伸出窗外,向外看,幾乎還有十萬八千里遠呢!我怕無法去銅梁而感到萬分焦急,過一分都是煎熬,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最後不爭氣的流了下來。大家都安慰我,說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慢慢平復下心情,止住眼淚。時間已經到11:30了,導航仍舊說還需40分鐘,而我們只走了不到500米,媽媽說實在不行就去大學城,因爲在去銅梁也不知道還有多久。李欣瑤說:“不如去龍湖時代天街吧!”這句話提醒我們,於是我們轉變路線,去了龍湖時代天街玩兒。

我透過這次堵車,感受到我們的人生就猶如這條馬路,我們要明確方向是左或者右,如果遇到坎坷就要取捨,取捨後一定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9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即將到來之際,老天爺放了太陽一星期的假。這幾天來,風雨雷電在人間暢遊嬉戲,豆大的雨點落在地上,劈啪做響,譜出一首歡快的雨中交響曲。可我有點兒沮喪,萬一清明那天雨神還不走,多惱人啊!到了這一天,太陽公公又出來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強烈的光芒。

“萬歲!”天公作美,太陽出來喜洋洋。我樂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早飯,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還有那撲朔迷離的清明夢:九泉之下的外公過得快樂嗎?我們又來“看”你了;山媽媽是否依然青春綻放?小鳥是否依舊歌聲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們到山腳下時,不少掃墓的人家已經上山了。我三步並作兩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趕,很快就趕上,然後把他們遠遠地甩在後面。是誰說“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看是“路上兒童皆歡喜”,因爲,一年當中,難得有踏青的機會。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個調皮的小精靈,哪來的“斷魂”呢?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郊遊機會呀!平時,我們被關在“監獄”裏學習,整天戴着個“緊箍咒”在那茫茫題海中奮戰,身心疲憊,多想放鬆一下,借清明掃墓,給大腦放個假,你說我能不快樂嗎?

到了山頂,哇!墓地上的野草又鑽出來,雖然是春風吹又生,但今天你們也在劫難逃。我套上手套,幫大人拔草,我用力一拔它倒是沒啥動靜,我卻差點摔倒在地,呵,這小草還挺倔強,我不信拔不起,我搓搓手,站穩腳,雙手握緊小草,用力一拔,終於拔出一撮草,可我也因爲用力過猛而摔了個四腳朝天。哥哥、姐姐都笑彎了腰。

我整個人都成了跳跳球,上竄下跳,好不調皮。一會兒拔拔草,一會兒摘摘花,一會兒嚼嚼泡泡糖,一會兒又把紅花油倒在毛毛蟲身上,看它如何垂死掙扎……

可沒過一會兒,我的肚子就又唱起了“空城計”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我只好靜靜地蹲在地上畫餅充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肚子的埋怨聲也越來越大,此時它就像個乾癟的氣球,有氣無力。

透過我們的努力,野草們終於“全軍覆沒”了,我們征服了它,我們戰勝了它!開始燒紙錢了,烏煙瘴氣,我還咳嗽了幾聲。隨後,再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狼吞虎嚥地吃起東西來。這些食物真是美味可口,在加上一覽無餘的山間美景,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滋味,更是回味無窮。

快樂的你,快樂的我,快樂的我們在清明。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0

今天是清明節,爲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1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爲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淨之時。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爲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爲時序標誌的清明解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也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心土,折幾隻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裏拿着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羣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裏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的哀思,之後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乾乾淨淨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乾淨。她一定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是人山人海的。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將它傳承下去。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2

清明節放假,第一天我便與好友起去西單買書,本身挺高興的件事卻由於一件看似不起眼小事給破壞了。

放假第一天,天還是陰濛濛的,可是我的心情卻是晴空萬里和好友剛從圖書大廈出來都是滿載而歸,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書籍,開開心心的一邊走着一邊聊天,我正說着:“西單哪都好,就是有點亂。”突然,一雙手抓住了我的袖子。

一雙髒兮兮的手,心頭不免一陣厭惡,擡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年過半百老奶奶,我拉住了朋友,低頭關切的問“怎麼了?老奶奶。”心想這位老奶奶想必是是有什麼麻煩吧!接着老奶奶說:“誒呀!小夥子,幫幫我吧,我在北京迷了路,行李又丟了!說實話,我當時十分同情這位老奶奶。是啊!在這偌大的北京城中,人雖多,卻都十分冷漠。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巨大如同迷宮般的城市迷路一定十分痛苦吧!

誰知她接着說,沒有錢,只能在這撿瓶子。說完她頓了下,我以爲她是想要我們手中的瓶子,可是都沒喝完啊!話還沒說出口,老奶奶就哭哭啼啼的說:“給我幾塊錢,買碗麪吃。”

一句話,是我對他印象,從同情一下子變成了厭惡,說是撿瓶子,可他那乾乾淨淨的袋子中只有一個瓶子或是說是瓶沒開啟的礦泉水,回過神滿臉厭惡的準備把朋友拉走,可善良的朋友已經把5塊錢塞到了老奶奶的手中,老奶奶轉過身伸出手來,看着他那雙貪婪的眼睛,我沒有理會徑直離開了。

走了幾米,回頭一望發覺那“迷了路”的老奶奶從袋子裏拿出那瓶礦泉水,喝了幾口又放了回去,踢開腳下的瓶子,去尋找下一個受騙者。

5塊錢對於我們來說也許真的不算什麼,但那個老奶奶騙走的不僅僅是5塊錢,而是人與人間的信任與愛心,他們爲了一己私利,在放棄自己人格的同時,奪走這茫茫都市人海中已經少之又少的愛心與信任,我希望那個老奶奶有一天能找到路,回家的路,同時我希望我身邊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保護住自己對世間萬物的愛與對他人的信任。

回家時天放晴了,可我的心卻烏雲密佈。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3

等媽媽回來的時候已經快12:00了,媽媽問我們餓不餓,我們都說快餓死了,於是媽媽帶着姐姐和我們三個小孩子來到了米旗蛋糕店,給我們買了抹茶餅乾,個蛋撻,還有奶油蛋糕,三明治,終於我們不餓了。之後,我們就從三舅公司回家了,我去了樂樂家。樂樂家有一個大古箏,還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我和樂樂還有朵朵一起玩了過家家,最後覺得很沒意思,就跑到樓下的朵朵家去玩電腦了,你們知道大人們都在幹什麼嗎?他們都在朵朵家打麻將呢!

到了晚上,我們去了一家飯店,我和樂樂早早的就吃完飯了,我們三個小朋友還各得到了兩包QQ糖呢!吃完了飯,回到樂樂家,我們都聽了樂樂彈古箏,她彈得古箏可真好聽啊!而且她很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我也要向他學習,彈好鋼琴,表演給大家聽!

第二天,我和樂樂起牀後,發現家裏面沒有人,只有老哥在那裏躺着睡覺呢!於是我們刷完牙洗完臉就開始玩了,我們又到朵朵家去玩電腦,爸爸媽媽回來之後就開始在朵朵家做飯,炒菜,把大人們忙得滿頭大汗。吃完飯,已經到了13:00了,吃完飯後,老哥帶我和樂樂還有朵朵一起騎着摩托車去丹江公園玩!因爲是中午,太陽比較曬人,所以公園裏人不是很多,感覺很舒服。在公園的小河邊,我們看到有很多小蝌蚪在自由自在的遊着,旁邊還有人拿着漁網在撈,我們當時也想抓小蝌蚪玩,可是我們沒有漁網,只能用手去抓,拿手抓特別費勁,我們折騰了好長時間,累得氣喘噓噓,滿頭大汗,筋疲力盡,腰都直不起來了,才抓了幾隻小蝌蚪,看着人家抓的那麼多的蝌蚪,我們可羨慕了。沒想到,我的朵朵小妹妹,竟然跑到拿漁網的一家人面前說:叔叔,能不能幫我們抓幾隻小蝌蚪呢?那位叔叔爽快地答應了,這下子有了工具,我們也抓了很多小蝌蚪,真是高興極了。等回到了樂樂家,爸爸媽媽已經收拾好行李了,我們就出發回西安。我和樂樂依依不捨,都捨不得離開對方,樂樂還哭了呢。可是因爲我們還要上學,所以只能戀戀不捨得離開了商洛。不過我們約好了,下次有假期了,我們再一起玩,到時候請他來我家,我帶她到西安的公園去玩去。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4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媽媽這周爲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媽媽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了一聲!媽媽說這下你高興了吧。

我這三天假過的很好,第一天媽媽回老家上墳了,家裏只剩我和爸爸了,因爲姐姐也去上學了,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了一會,就去上課了,因爲媽媽回老家上墳去了,所以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和爸爸準備回家,正走着了,爸爸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了,而且爸爸還是笑着對我說,其實是真的。我以爲是爸爸和我開玩笑了,可是回到家媽媽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爸爸和媽媽在一起看電視,見媽媽還不着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媽媽說,舞蹈老師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課了。原來爸爸說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着沒事。媽媽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了,就像一把開啟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着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了。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着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着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了。因爲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美麗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了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別和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很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很小很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所以春天才這麼美麗!

小學五年級作文:清明見聞15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吹在身上,給人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裏、籃子裏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員阿姨後,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後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裏,一陣陣悲涼涌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着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吹到了天上,我想:爲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爲美好的祝願,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着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這個清明節,使我懂得了許多,想起了許多……

人人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而這個清明節是陽光燦爛的,不過風很大。清明節常常有這些習俗,如帶柳條、插柳枝、掃墓、踏青、吃青餃等等。

我查找了資料,有一個清明節的傳說是這樣的:有一次重耳在山上餓了,介子推就把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重耳非常感謝介子推,答應一定要報答他。後來,重耳當了郡主,他已經把介子推的事忘了。有一次他想起介子推的事,就派兵去找他,可介子推把門緊緊地關着,揹着母親逃到棉山上,重耳的一個兵說:“郡主,我們三面點火,一面不點火,介子推準會走出來的。”重耳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派了一些兵去點火,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不但沒走出來,而且躺在一棵被燒焦的大柳樹下。重耳很傷心,就隨手摘下一根柳枝做成圈帶在頭上,他告訴手下的兵,這一天只能吃寒食,不能把食物用火燒,並把這一天定爲“清明節”。

原來清明節不光是個節氣,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