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1

我國傳統節日中,清明節算得上是最有特殊氛圍的一個節日,既有祭掃已故親人、生離死別的辛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對我來說,去鄉下過清明的最大樂趣是又可以和堂姐妹們一起在田野裏玩耍了。今天,大人們約好一同前往奶奶家祭祖、過節,我甭提多興奮了。

天公似乎並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細雨,空氣中多了一絲悲涼的味道。路上,我和媽媽玩起了接龍遊戲。媽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答:“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媽媽接上,我立即脫口而出:“牧童遙指銀杏村!”大人們連聲說好,因爲爺爺住的村名叫“銀杏村”。

我們到奶奶家時,親戚們已經到了,一不小心,我家成了“最後一名”。我走進客廳,發現堂姐在織圍巾,雖然織得簡樸,但也不失淡雅,我以後也要學習織圍巾,這叫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奶奶手忙腳亂地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大人們聚坐在一起,海闊天空地聊得不亦樂乎。我和堂姐妹們卻焦急得不得了,期盼大人們快快吃完飯,因爲我們的心已經飛到田野裏去了。終於可以去祭拜了!一大隊人浩浩蕩蕩地向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太婆的墓地出發。按照以往習慣,祭拜結束後,大家搶糖果吃,這是祭拜中很吸引我的一個環節。不過今年有點怪,所有人都沒有去搶,而是慢慢地挑選着,連我也不由自主地這樣做,場內顯得寂靜了,大概是因爲我們長大了,知道該冷靜了吧。

回來路上,天居然變晴了,空氣中散發着淡淡的香味,田野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金黃的油菜花、白色的芝麻花、淡紫的豌豆花爭奇鬥豔,和煦的春風拂面而來,真是春意盎然,讓人賞心悅目啊!不消說我們小孩子,連大人們都變得興奮起來,爭先恐後地在油菜花旁擺pose拍起照來。看着這些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我想:太公太婆們肯定喜歡看到他們的子孫健康幸福,我們開開心心的,他們在天堂裏會更安心了。

想着想着,我不由笑出聲來,偷偷地摘了幾枝油菜花,向墓地的方向揮了揮手,算是和太公太婆們告了別。我興致勃勃地和堂姐妹們在田野裏玩耍開來,我看到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花一樣的燦爛。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2

今天是清明節,人們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今天卻沒有見到雨點的影子,反而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爲了避免堵車,我們一大早就開車出發了。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們來到了老家,爸爸開啟車子的後備箱。我一看車子裏面東西真多,有青紙、鞭炮、香、紙錢……

媽媽和爸爸從老家裏面拿出了一些“老古董”——鋤頭和鐮刀。咦,這些東西用來幹什麼呢?我一上山才知道,山上的草,因爲長年沒有人來去除,長得比我還高,我都看不到前面的路了。這時鋤頭和鐮刀就派上了用場,爲我們開出了一條路,也爲了避免等會掃墓時不要引起火災。

我們來到了太婆太公的墳墓前,大家先把墳墓上面的草全部清掉,爸爸把紙錢拿了出來分成三疊,我偷偷拿紙錢看了一下,上面有些花紋,還被機器壓了好多小洞。爸爸準備好全部東西后,便拿出打火機,把紙錢點燃了,冒起了一縷縷的青煙,飄飄然然的升上天空,我蹲在地上的時候就已經被薰得流眼淚了,站起來更加是躲不過,風一會兒把煙吹向左邊,一會兒吹向右邊,好像和我有仇一樣,一直追着我不放。這時候也依稀地回憶起太婆在的時候的點點滴滴,眼淚更是忍不住地流!

正當我眼淚止不住往外流的時候,爸爸把一個五彩繽紛,像花一樣的東西掛在旁邊,我問爸爸:“這是什麼東西呀?”爸爸說:“這個是青紙,傳說這個是給土裏面的親人遮風擋雨的,以前都是他們爲晚輩遮風擋雨,現在我們長大了也要爲他們遮風擋雨。”原來是這樣,當我們沉浸在傳說裏面時,爸爸對我們大家說:“準備上香了,要站好一排。”我被爸爸嚴肅的語氣嚇到了,趕緊和妹妹站好了。我們一人拿了三根香並拜了三拜,我把好幾個願望都告訴了我的太公太婆,希望他們保佑我早日實現願望!爸爸是我們家的大勇士,他拿出一個大鞭炮,擺好後,點燃了引火線,我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了安全區域,我一邊捂着耳朵,一邊和爸爸說:“鞭炮點燃了,我們快走吧。”爸爸說:“現在還不可以走,要等鞭炮全部燃完,還要檢查紙錢和香,不能留下一點火種,以免發生火災!”過了一會兒,我們檢查完沒有火種了之後就離開了。

今天雖然沒有看到“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情景,但我感受到了“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滋味!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3

是4月2日,離清明節4月5日2天的,但就和說:“乾脆去掃掃掉吧!”都答應了,並說吃完午飯去。

吃了午飯,好了的東西。我一看,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我就和、、小姑媽乘上了的車了。在車上,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民族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非常有名的,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裏樹木成羣,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早上剛剛下過雨,的泥土有些泥濘了。

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把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着,就讓把清明紙標,我:“用清明紙插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來。”標好了以後,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點燃了香,往上一衝,火就滅了。把12支香分別發給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當時,我在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來看你們,給你們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裏的孩子都學習優秀,是今年考的表哥,讓他性就考上線,上一所好。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你們會答應。給你們的東西你們用吧!”說完,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酒,還囑咐把的鞭炮放,便聽了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放鞭炮,有敬起了酒來。除了,就燒起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幹,把把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了那兒。快要,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也明年的清明節,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就,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着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4

第二年的這裏,顯得格外冷清,風吹得樹葉,如同經過深沉的銅鈴,沙沙作響如同回到了昨日。也許只是因爲離清明節還差足足一個星期,來南山公墓的人寥寥無幾,只能望見門口賣花賣冥幣賣螺獅的,幾乎無所不賣,更隨大人的步伐提着比我想象中略小的鐵鍬,等待他們和攤主“互濺唾沫”地討價還價之後,頂着孤燥乏味的太陽,一步步踏上那一層層並不是很高卻又似無法用數字表達的距離,只能邊走邊喘氣,舌頭幹了,喉嚨啞了,鹹鹹的彷彿要吐出紅色來,時不時向着山腰上的綠茵望去,彷彿就在那一刻,才能得以安寧。

呼哧趴倒在樹蔭下的石桌上,等待大人們“封建式”恭恭敬敬地擺盤,燒香,隨即我自己也拜兩下,許個願,也只不過是大人們在一邊嘮叨而已,學習好健康好,其實他們不貪心,只不過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着罷了。之後便是一年一度的“吃螺獅祭奠”。

她有許多兒女,這也不算是虛構的吧,的的確確。不然她的墳前,也不會有堆積如一座小山般的“冥幣”了,只見得一支頂着星火的香,有氣無力地摔在五顏六色之中,隨即是一條青灰色的煙霧,徐徐而升,看見一張冥幣的角落被燒黑了,還泛着點點紅光,接二連三地又來了幾支香伴隨第一位“烈士”同歸於盡,於是火就燃起來了,噼噼啪啪,如憤怒的狂獅,左右搖擺它發亮的.鬃毛,無比威嚴而可怕,在它的上方,只能望見一片的油膩,扭曲的世界,倒影着虛幻而純潔的綠色。

捧着手機亂點一通,只能看見同學們肆無忌憚地聊天刷屏聊扣扣,坐下,擡頭升息一口氣,風又來了,地上的光斑還在不由自主的搖動着,一切都些許溼潤了,但卻未見,那層乾股的快掉皮的天空有何起色。

不久之後春雷響了。堵着耳朵,看新的一串春雷是什麼顏色。有人的時候況且這樣,沒人呢。

也許它的名字叫做墓園,其實也不過相當於死人住的“小區”罷了,一塊塊石牌,看起來那麼沉靜哲理,如快樂放蕩詩人,其實石碑裏還說不準已經有了裂縫,他們只不過是水泥,像城市一樣。周遭只剩下風與樹,墓碑的一生也不過望着樹木們生老病死嗎。

我想,人死了況且還住在乾巴巴的水泥地裏,那麼它們還會正正擁有最終的歸宿嗎,侃侃而談罷了。

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600字範文5

清明,是中華民族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在具全的風俗上,各地也有着很大的差異。前幾天,我隨着爸爸媽媽回故鄉浙江東陽掃墓,深刻地領略了故鄉清明的習俗。

那天,天空陰霾密佈,冷雨不停地敲打着車窗玻璃,車外的景物像人的心情一般沉悶、凝重。

12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東陽湖溪的田老家。大奶奶、大伯、大媽,還有嚴浩哥哥一家早已等候在那裏。在我印象中,只有過年,大家纔會團聚得這麼齊整。爸爸說,這是因爲國家調整了法定假期,使得清明這一傳統節日重新受到重視的緣故。

清明節的聚宴,蘊涵着很多故鄉的風俗特點。祭品除了魚肉外,必須有清明果、青菜豆豆腐湯,看起來一清二白,很清淡。

祭祀祖先的儀式格外隆重,在下午三點多以後開始。爸爸告訴我,春節上墳都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而清明節的祭祀則選在下午進行。

在祖先的墓前,大奶奶非常認真地擺好八隻碗、八雙筷子、八隻酒杯。碗裏放着魚、肉、豆腐等各種祭品。在酒杯裏斟上三分之一的黃酒後,大奶奶手提燈籠,向四面八方遙拜,口中誦唸:請八方祖先齊聚共飲,祝先人們如意快樂;然後又斟上三分之一杯酒,祈福先人能保佑後人健康、幸福;最後將杯子倒滿,祈福先人保佑社會安康、國家昌盛。每一巡酒,大家都虔誠地向祖先作拜。接着,大奶奶她們在墓前燒起了紙錢,爸爸他們烯放起爆竹。看着那一團團裊裊上升的輕煙,看着那紙灰消失在茫茫天空中,我彷彿感覺到自己的心靈正與先人溝通。

在儀式結束收拾碗筷的時候,大奶奶把好幾杯酒潑着菸灰中,又把一些祭品扔到墓的四周。爸爸說:這是給路過的其他先人的。當然,就現實而言,酒潑紙灰是爲了避免火燭引發山火。

如今的清明習俗處處顯現出現代文明。煙花代替了爆竹,鮮花代替了衆多祭品,人們懷念祖先的形式也越來越文明,不用再沿襲披麻戴孝、下跪等陳現規陋習。大人們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也談論着各自的生活和生活和對美好明天的嚮往。

故鄉的清明之行,使我深深地感到:清明,既是文化的傳承,又是文化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