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緬懷革命作文集錦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緬懷革命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緬懷革命作文集錦6篇

緬懷革命作文 篇1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爲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有的千古留名,有的連姓名都不知道。雖然,我們不需要像先烈那樣拋頭顱。

灑熱血,但我們應該知道,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的。記得那個故事嗎?抗日戰爭十七,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是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7歲,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爲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裏。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在了身旁的大石頭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卻被日本鬼子無情的殺害了。

讀了這篇小英雄的故事後,我想,你我還小的孩子,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情,這需要多大的膽量和勇氣啊。光憑這一點,我們遠遠比不上他。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發奮圖強,爲祖國獻身。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你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緬懷革命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用來形容清明節的樣子,再貼切不過。

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雖然沒有上面詩中描寫的景象,但是沉重,悲痛的心情是少不了的。

每當回想起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英雄,和默默無聞被掩蓋在黃沙泥土下的諸位戰士,心中不免有些惆悵,有些悲傷。他們正在一步一步的遠離我們,但是歷史不允許我們忘記他們,一刻也不行。

在戰爭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爲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那些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將自己的生死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的民族英雄就沒有現在的中國,就不會有中華民族。所以我們要用最赤誠的信去緬懷爲國家作出貢獻的那些不求回報的革命先烈。

先烈們,你們在面對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時刻,是你們用你們那熱血和不屈的意志將敵人阻擋在外,是你們敢於對外來的入侵者說不,你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不是一個怯懦的國家,只是還沒有甦醒而已,一旦中國崛起,那將讓全人類對中國刮目相看。

在歷史的長河中,你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你們中國或許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因爲有了你們(先烈),所以現在的中國變得完全不一樣,雖然目前的中國處於發展階段,但是處於發展階段的中國,卻超越了許多發達國家,雖然中國在某項方面差強人意,但是在未來,那些缺點將會被改變不是麼?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爲有了您——先烈們。

在此,請接受我的緬懷。讓您的精魂永留我心。

緬懷革命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這次學校組織了一次活動,去濟寧烈士陵園掃墓。

早晨,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學校。有幾分高興,又有幾分肅穆。隊伍浩浩蕩蕩的從學校出發了。路程比較遠,平常我們誰也沒有步行過這麼長時間,但同學們竟沒有一個喊累的,伴隨着一路的腳步聲,我們已經站在了“烈士陵園門口”了。同學們一個個的表情分外莊重。

我們整齊的在園內排好了隊,靜靜的參觀了葬在園內的無數著名烈士的事蹟。但更多的是在戰場上爲和平而戰死的無名英雄,爲了戰鬥,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當地的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是他們卻不求人們記住,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爲我們的和平生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我們班首先進入了烈士們的墓羣區,放眼望去:無數個小小的土丘在這兒靜靜的挺立着,小土丘下裝着的是烈士們的偉大身軀,同時這裏也裝着他們大無畏的精神,指引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去傳承這一寶貴的革命精神。

同學們五個一組圍在烈士墓前:鞠躬、獻花、靜默。然後解散。自由參觀烈士陵園。同學們的臉上莊嚴而肅穆。最後,大家集體拍照留念,走出了“烈士陵園”。

這次活動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意義是重大的,我們這一代這個時期人生的價值觀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它強烈地提醒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革命先輩用熱血、生命創造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同時也激勵着我們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知識爲和平建設貢獻也自己的一份力量,默默無聞的爲人民、爲祖國、爲和平出力。

站在烈士墓前的我們,該想些什麼?站在烈士墓前的我們,該說些什麼?站在烈士墓前的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想得很多,要說的也很多,但我希望這些能化作一種動力,激勵着我們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我們的每一天,要自己漸漸變得強大起來,那麼我們的祖國就會強大起來。

緬懷革命先烈,珍惜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展望明天,我們一定會使祖國的未來更加輝煌!

緬懷革命作文 篇4

今天是4月2日,還有3天就到清明節了,所有四年級的老師和大隊輔導員彭老師,帶領我們到烈士陵園去掃墓,祭奠那些爲了解放安康,而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烈士。

因爲掃墓要獻上我們親自制作的小白花,所以老師在前一天的週會課上,教我們如何用衛生紙來做小白花,並回家自己動手製作。第二天,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步行來到烈士陵園掃墓。走進大門,只見兩旁的樹木把天都遮住了,四處都呈現出低沉的氣息,似乎都在爲逝去的烈士默哀。此時,正下着雨,可是無論多大的風雨也抵擋不住我們掃墓的決心。

當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500多人集中在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紀念碑下;當彭老師帶領我們全體少先隊員宣誓時;當我們默哀時……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一直在思考着什麼。我們全體又用雙手捧着親手製作的小白花獻給那些英勇的革命烈士。後來,老師又帶領我們參觀了“牛蹄嶺戰鬥展覽館”,並自由參觀了許多烈士的墳墓和一個記錄了爲解放安康而犧牲的烈士的名單和相關介紹。

活動完後,我想: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能像那些革命烈士們那樣奮勇殺敵,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做到愛班級,愛學校,同樣,也可以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好好學習,珍惜革命先烈給我們打下的江山,長大了保衛祖國建設祖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緬懷革命作文 篇5

回顧中國革命歷程,一個個歷史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使我爲之感動,感動於他們英勇的行爲、感動於他們不朽的精神、感動於他們不屈的靈魂.歷史的風雨儘管無情,但不能沖淡人們對英雄的敬仰;歲月的河流盡管匆匆,卻不能沖掉人們對英雄的懷念.

在革命戰爭的年代裏,在一次次火與血的洗禮中,在一場場生與死的考驗中,涌現出了一批批的英雄人物,如:“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爲了前進的部隊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面對刑具毫無懼色”的江竹筠……他們爲祖國、爲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精神也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永遠被人們所敬仰.

劉胡蘭15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7歲時落入敵人手中,面對兇殘的敵人的審問,她回答的斬釘截鐵;面對敵人的鋒利的鍘刀,他表現的沉着冷靜,臨危不懼.最後,她從容的躺到鍘刀的刀牀上,鮮血浸紅了白雪掩蓋的黃土地……

劉胡蘭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了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了生命的宣言.

還有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都說生命是寶貴的,他屬於每個人的只有一次.但董存瑞不怕犧牲,在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藥包,衝向暗堡,以自己的生命爲代價,給部隊開闢了一條前進的道路.他的精神是偉大的,是不朽的.犧牲時,他年僅19歲.

17歲,19歲,一個個花季般的少年,在戰鬥中就做出了這樣偉大的壯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怎樣的`一生啊?這樣的英雄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敬仰?想一想現在的我們,十七八歲還是一個不大懂事的孩子,沐浴着溫暖的陽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接受着新時代的教育,可有的人還不滿足.但他們呢?十七八歲早已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在無數場革命戰鬥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的確,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有無數,但讓我最不能忘記的還是革命英雄方誌敏.他那高大的革命形象,崇高的民族精神,氣吞山河的言辭,可歌可泣的壯舉……無不令我敬佩之至.

我敬佩方誌敏,敬佩他擁有明辨是非,剛正不阿的氣質.方誌敏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利誘,方誌敏正氣凜然,堅貞不屈.面對敵人的勸降,方誌敏痛斥他們:“讓我投降?休想!”勸降失敗,敵人露出了豺狼的兇相,用盡辦法折磨方誌敏.方誌敏忍受着巨大的疼痛,毫不動搖,沒有透露一點黨的機密.敵人讓他寫“口供”的紙筆,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作品,抒發了對黨的忠誠.不做任何對不起祖國的事情;不怕任何暴力的壓迫,只要是爲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縱然是泰山壓頂也毫不屈服.這就是一個正直的、有骨氣的中國人所具有的氣質.是的,中國人民不就是憑着這種精神和氣質,從水深火熱之中掙扎出來,堅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嗎?

我敬佩方誌敏,敬佩他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骨氣,佩服他堅決擁護祖國母親尊嚴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驕傲!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炎黃子孫那火熱的愛國之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象他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把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都應該懂得祖國的利益是高於一切的,只要是爲了祖國,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這壓不到、打不垮的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每一個活着的人!啊,愛國英雄方誌敏,我敬佩您!您的名字將代代傳誦;您的事蹟將永載史冊;您的英靈將千古永存!

火樹銀花不夜天.新中國成立後,各項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兩彈一星、三峽大壩、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神舟飛船、嫦娥一號、收回香港和澳門、停徵農業稅、免費義務教育、成功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推行新農事醫保……睡獅已醒來,千載興衰風雨.中國驕傲地佇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爲新時代的我們,幸福不是因爲得到的多,而是因爲計較的少.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想想革命先輩,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繼承革命前輩的堅強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爲祖國的強大而勤奮工作吧!

緬懷革命作文 篇6

今天,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許曉軒故居。許曉軒故居位於江都區的龍川步行街中段,離揚州約有一小時的車程。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長約4米,高約3米的照壁,上面鐫刻着“許曉軒故居”五個大字,在往後走便到了故居門前,門上方“許曉軒故居”五個鎦金大字是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許曉軒故居是前後三進四箱的民宅,青磚小瓦,古樸莊重。進入院子,裏面栽種着一棵石榴樹,聽說是爲他爺爺載的。再向前走,便進入了第二進屋子,這間屋子裏的六間房間,牆上由100多幅珍貴照片,及烈士的10多件和一組浮雕組成,分別爲“少年時代”“參加革命”“獄中鬥爭”“英勇獻身”“光耀千秋”五部分。

他們都形象的再現了烈士光輝而短暫的一生繼續向前走便進入了第一進屋子,走進去便可以看到2組浮雕和14幅領導題字。第一進屋子正中是許曉軒烈士的塑像,下面是許曉軒烈士的介紹:許曉軒出生在江都縣仙女廟(今江都區)。學名永安,字小軒。1938加入中國共產黨,認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被捕,關押在白公館看守所,在他的獄友傳看獄中挺進報是,不幸被特務發現,還被毒打,他挺身而出掩護獄友,在1949年11月27日的大屠殺中殉難,臨刑前高呼“共產黨萬歲”年僅33歲!這次參觀之後,我明白了:共產黨人是不會向強大的敵人屈服的!

這次參觀之後,我明白了:共產黨人是不會向強大的敵人屈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