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通用8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通用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通用8篇)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1

清明到了,懷念烈士的活動已在學校如火如荼地展開,而緬懷烈士,也已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學校決定,週三去烈士陵園掃墓。

來到烈士陵園,往日的活潑已不見了蹤影,隨之而來的竟是一種說不出,道不來的沉重。我微微嘆了口氣。四周十分安靜,嘈雜聲響已在我的耳畔淡出,耳邊卻一直縈繞着一些輕微的話語。我們在廣場立正,默哀着,悲傷的音樂讓我的心微微沉了一下。怎麼會?這感覺竟讓我覺得像是親人離去!主持人緩慢地說着對烈士的無限懷念,一言一語都那麼攝人心魄。歷史的車輪轉回了那個腥風血雨的時代,無數烈士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爲了新中國,爲了全國人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不能忘記的,便是這樣的烈士。

高大的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中央,風吹雨打不能動搖;尖尖的利刺直插長空,雷電又能讓它怎樣!這紀念碑不僅是懷念烈士的紀念碑,更是中華民族的支柱,中華民族的脊樑啊!中華民族的兒女在祖國危在旦夕的時刻,沒有屈服,而是暴怒地跳了起來:萬惡的侵略者,給我滾出去!!一聲聲怒吼劃破長空,一句句吶喊震顫大地,中華民族沒有倒下,沒有倒下啊!

烈士們的英魂永放光芒,在我們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耳畔的聲音愈加清晰了:未來的接班人們,撐起祖國的天空吧!不要辜負我們血和汗打下的江山啊!我們把中國託付給你們了!

壇裏的白花,微微的輕響,在我們的心中,在祖國的天空,閃現,迴盪。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2

又到了清明節,我和媽媽們去給過世的外公掃墓。

來到外公墓前,我端詳起墓來。山,還是那麼高,土,還是那麼黃。墓,還是時刻包蘊着親人的掛念。我先去除草,接着撕錢紙。在那錢紙燃起的火光中,我彷彿看到了外公慈祥的面龐,又在鞭炮聲中,我又彷彿聽到了外公親切地聲音。我端詳起墓來。突然。我陷入沉思,沉思中,我想起了外公。外公對家人都是十分關心。每次我們來,他就到院子裏迎接我們。每次,都笑呵呵的。給人一種親切又熟悉的感覺。有一次。雖然外公手腳不方便,但還是燒了一爐洋芋給我們吃。翻洋芋時,我發現外公的額頭上滾下了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吃洋芋時,我覺得這洋芋比蜂蜜還甜。因爲它包涵了外公的愛。外公走了,那天我們都傷心大哭。他雖然走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每當想起他慈祥的面龐,親切地話語,就時刻溫暖着我們的心。每當我們到他那清幽的院子裏,雖然明明知道外公不在了。但又好像看到了他那熟悉又親切的背影。

“清明節時與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想起這兩句詩,外公熟悉又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眼前。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3

又到清明掃墓的時候了……

由於種種原因,我的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的墳不在同一座山上,曾外祖父的墳在一座低矮而又蒼翠的小山上,從山頂到腳是一片竹林,踩着有些殘破的青石臺階步步而上,很快就到了墓旁,墓的兩旁是青草野藤,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爲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曾外祖母的墳地去了。曾外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她的奶奶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媽媽兄妹三人都是她拉扯大的,在二十年前去世……祭奠完先人後,我們便下山了。

下山時,我們邊走邊拔艾草,媽媽說要給我們做清明餃吃。等我們走到停車的地方時,我們已摘了很多艾草了,只是我的手已傷痕累累,都是在摘艾草時被野草割破的。

到了家,我們先把艾用水煮一下,再用冷水洗乾淨,切碎,再煮糊,然後把它拿來和粉,弄好後,我也學着爸媽的樣子一起做艾餃,先是做了一頭活靈活現,大耳朵呼扇的小豬,可愛極了。不出一分鐘,我又做了一隻肚裏甜蜜蜜的糖餡小豬。接着我又做了一隻大公雞,因爲皮薄餡多,所以被“撐”破了。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4

每次到了清明節,我們大家都會去掃墓或者是上墳,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在這天,很多人都會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節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在唐代有個叫杜甫的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5

清明節踏着輕快的腳步到來,我也踏上了回鄉之路,和家人一起去掃墓,爲仙逝的故人請安,讓他們在天上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天,我帶上了清明果,坐上了車,就像有人拖住我們去掃墓一樣,慢悠悠的。啊,經過了半小時的路途,到了山腳下,我們一路而上,到了奶奶的墳前。放好了清明果,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拜了又拜,給那親愛的奶奶請安。爸爸拿出了鞭炮,一點火“噼噼啪啪”的聲音一下子向我涌來,那聲音震耳欲聾,估計幾裏都聽得見。

我又默默地走到奶奶墳上:希望奶奶在天上過得好,您的孫女一定會努力學習,爲您爭光!還請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安康!祭奠完了親愛的奶奶,我還去祭拜了爺爺,伯伯,祝他們在天上幸福安康。

走在濛濛細雨的路上,聽着緩緩悅耳的鈴聲,看着故鄉的一個個景色,我禁不住,一下子淚流滿面。在這一次的祭奠故人之後,讓我有了努力學習的決心,向着成功進發!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6

伴着淅淅瀝瀝細雨,當我們踏入烈士陵園的臺階,才感到雨後的空氣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氣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點點的新綠,雨後的樹林更加茂密,不時有頑皮的雨珠娃娃,搖着胖嘟嘟、圓溜溜的身子,咕嚕咕嚕地滾下來。

近了,近了,烈士陵園終於到了!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紀念碑。只見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題詞:烈士忠魂,萬古長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氣萬古存,英雄事蹟勵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則是各式浮雕。看着,想着,我似乎進入了這樣一個場景:紅軍們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毫不退縮,揮舞着刀槍,向敵人進攻,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心驚膽寒。頭一轉,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場景:窮苦的人們再也受不了敵人的壓迫,帶上自家的棍棒,衝殺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名字和他們的感人事蹟:在敵衆我寡的'戰鬥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委員黃孝敏、潘濤、餘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他們爲人民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我不禁肅然起敬。

看着,想着,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烈們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薪火傳人!”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7

清明時節,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這是我第一次爲烈士們掃墓,心裏十分激動。

我們身穿整齊的校服,胸前佩帶着鮮豔的紅領巾,滿懷激情地向烈士陵園進發。

我們邁着整齊而堅定的步伐,進入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是那麼莊嚴肅穆,這高聳的烈士紀念碑上“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十分醒目,讓我們銘記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裏,他們爲了民族解放和國家和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他們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我站在烈士碑前,面對着同學們,珍重其事地宣佈:“烈士陵園掃墓儀式正式開始,首先,請旗手獻隊旗。”伴隨着音樂的節奏,旗手們舉着隊旗面對着先烈們轉了一圈。學生代表拿上花圈,爲先烈們獻上花圈,並莊重地行了一個隊禮,可見他們對烈士們有多麼地感激。同學們一個個低下了頭,默哀了一分鐘。一分鐘過後,再一起合唱《先年先鋒隊隊歌》,歌聲是那麼地嘹亮,那麼地深情,最後,我們繞墓一週,這時,我彷彿聽到了烈士們英勇不屈的聲音,彷彿看見無數英烈站在我們面前,頂天立地!爲了我們的新中國,爲了人民翻身得解放,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先烈們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着我們前進,讓我們充滿着爲祖國不懈努力的信心。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爲家鄉的建設,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先烈們,你們安息吧!

清明掃墓心得體會作文8

清明節前,我們全班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四年級集體掃墓活動。

坐了近半個小時的車,我們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到了莊嚴、肅穆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有秩序地來到指定位置,靜靜地等待着大會的開始。

大會開始了,音樂響起大家紛紛低下頭默哀。看着代表們敬獻花圈,聽着播音員提起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腦海裏展現出一個個陌生的故事。就像加拿大的諾貝爾.白求恩,他毅然離開了祖國、家人,離開了富貴、榮華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中國,在陣地的最前線,他挽救了無數個受傷的戰士。惡劣的環境、簡陋的屋子、樸素的衣着,夜以繼日的工作,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還婉言謝絕了毛主席一月一百元的補貼,他難道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嗎?

聽着代表們繪聲繪色地講着,我能感受到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更能深深地體會到他們此時此刻激動的心情……。

大會結束了,我們班一溜小跑來到白求恩的墓前,那裏已經有別的班在發言,我們只是站在旁邊聽老師講解了一番,然後向烈士博物館走去。

博物館裏展覽着白求恩出生地、出生時、畢業學校的照片,與毛主席的合影,還有他發明的助理醫生肋骨剪……,我們還看到他臨終時的照片,寫給毛主席的絕筆信。從信中,我讀出了他是多麼想繼續爲中國付出啊!可是生命不再允許他,時間也不再允許他,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時,他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中國,他的名字和事蹟被全中國人民所傳頌,中國人民感謝您!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您!

在博物館的另一邊,還有印度醫生柯棣華的資料,他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他出入槍林彈雨,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抗日軍民的生命,並培育了大批醫療人才,由於過度勞累,於1942年12月9日逝世。

我們緩步走出博物館,沿着小路來到墓地,在那裏,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爲中國和平而獻身的革命烈士,同學們都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小白花插在樹上,放在墓碑前,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透過這次掃墓,我對烈士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和平的年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