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清明作文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清明作文九篇

清明作文 篇1

在我們老家潮汕,有一箇中華民族共同的習俗——清明祭祖。這個清明祭,比起春節元宵等節日來,雖然沒那麼隆重,但從人們對這個節日的虔誠和重視的意義上,卻遠遠超過春節。

到了清明節,無論是在天南海北奔波的人,無論有多忙,是一定要日夜兼程,趕回老家,或者在祖宗墳頭添把土,或者在祖墳前磕個頭,燒一炷香,放一掛炮,燃一些紙錢,供奉一些果品美食等,或者將族人集聚於祠堂,或者一表對先輩的緬懷與孝敬,或者由德高望重的族長率領,追溯祖宗的功績,或者訓導後生,立志奮發圖強。

在衆多家鄉的祠堂裏,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我們陳家祠堂大廳裏,正前方匾額上刻着的兩行顯赫的大字: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起先,我對這句話不懂,就問我爺爺,爺爺說:這是老子《道德經》裏的話。第一句是教育我們陳家的後生,要立志建功立業,要堅韌不拔。

“那第二句呢?”我問。

爺爺說:“一旦確立了奮鬥的目標,就要堅持不懈,永遠不要朝三暮四。”

“啊!是這個意思?”

“是啊。”

“那最後一句就是講祭祀祖宗的吧?”我又問。

爺爺撫摸着我的頭,意味深長地說:“這裏面的意思就更深遠了。它是說,一個人一輩子要達到的最高目標,就是說,我們陳家的後人,要盡心盡力,爲列祖列宗爭光,爲自己一生創造輝煌。這樣,子子孫孫都會記住你,永遠都會祭祀不停止啊!”

啊!原來清明祭不只是做個樣子,走個形式,而是我們中華民族追憶先輩功績,教育晚輩力爭上游,不負人生的一個優良傳統。我們應該永遠傳承下去。

清明作文 篇2

爸爸說清明節我們一家要出去旅遊,聽到這個消息我興奮不已!

第二天下午,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杭州市大明山。到了那兒,我們取完了票,就向這座大山進發了。剛進大門就看到有許多人在排隊,我非常好奇,就問了一下別人。原來還要坐公交車上去。於是我們坐上了公交。這麼陡的山路,沒想到司機也能開得這麼穩,這司機真不是蓋的!

到達目的地了,我立刻鬥志昂揚。剛看到上山的臺階,我就衝了上去。幾分鐘過後,我就不行了。果然我的體力還真是差勁。於是我就走了一個多小時。可就算是走,我也快支撐不住了。剩下的路,全部都是我用毅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這普普通通的每一步,都是我拼盡了全力,纔到達了半山腰。(只有爬過山的人,才知道這種不一般的感覺吧?)

現在已經走了一半的路了,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一定要爬到頂!我咬緊牙,握緊拳,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終於我爬上了山頂!1400多米的海拔啊!1400是個多麼巨大的數字啊!這裏面的每1米、每1分米、每1釐米,甚至每1毫米,都是我用汗水一點一滴走出來的啊!

從頂峯往下望,多美的風景啊!多麼廣闊的大地!如果沒有我的汗水鋪路,又怎能感受到這無限的風光啊!

這次爬山,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因爲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清明作文 篇3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苦。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天空中綿綿的細雨,黯然的氣氛,莫名憂傷的心,似乎在不約而同的傳遞者着一個清冷的資訊;清明到了。

其實,自從父親去世,我對清明節是很敏感的,敏感到聽到心會絲絲的疼,就像聽到父親這兩個字一樣。不知是想念父親太重還是我太固執,一年多了,我至今都還不願意相信父親走了。但又從我每次回到家的落寞中,從與媽媽通電話時媽媽那無言的思念中,我又確信我的父親真的走了,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不管我們如何的想念,如何的呼喚,他都不會再回來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我親愛的父親,雖然現在我有了富足的生活,但我現在已沒有了孝敬您的機會。我恨自己,恨自己沒能在您活着的時候給您足夠的愛,恨自己沒在您想念女兒時及時的回去看您,哪怕能陪您待上三兩天,我想您也會很開心,很滿足的。

最近一段時間,我總會不間斷的想起您。恍惚的夢裏,看見您像我走來,您還是老樣子,戴着深藍色的老式的帽子,深藍色的中山裝,黑色的褲子,黑色的布鞋。我驚喜的喊,爸,突然,您不見了,我瘋狂的四處尋找,抽噎着從夢裏醒來,望着天花板,再也無心睡眠。寂靜的夜,往事歷歷在目浮現在眼前,我不禁潸然淚下,思緒萬千。懷念您在田間忙碌的身影,懷念您親切和藹的笑容;忘不了在南京看病時,您站在病房的窗前望着外面的那一聲長嘆,忘不了您和媽因爲想我半夜還打來電話,您說白天怕影響了我工作,放下電話,我已泣不成聲。我更忘不了您和媽媽對我說,四個孩子當中最對不起的就是我,說那時讓我退學也是沒辦法,聽您說這些,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委屈還是什麼,竟然像個孩子一樣的哭起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您讓我退學我不甘心,但我也從心裏理解您,理解您和媽媽。爲了我們姐弟四個,您和媽操碎了心,起早貪黑,辛勞奔波。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你們卻給了我無私的愛和溫馨百倍的家。

自從您走以後,我都不願意和別人談論您,更不想聽到爸爸這兩個字,因爲我怕它會觸動我心底裏的痛。捧着您的照片,我有好多好多的話要給你說,說我的工作,我的家庭,還有這一年多來你不在的日子裏所發生的一切一切,可是,爸爸您能聽到嗎?

又是清明到,紛紛雨花落。可知道,這綿綿的細雨是我想念親人的淚滴,這絲絲的涼風是我訴與親人的心語,這漫山遍野的花草則是我對天堂裏親人的祝願和祈禱。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此詩句,早已刻入每個人的心中。可今日,4月4日清明,卻無絲絲細雨。

清風拂過樹梢,綠葉紛紛揚揚搖動着,鳥兒掠過枝葉間,帶走一縷陽光。陽光透過潔淨的玻璃窗,灑在屋內木桌的紙張上,更顯紙張潔白無瑕。

清明的風,有點大。

“通知:今天上午10:00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請所有老師和學生準時參加。”這是16:59班主任發出的消息。我頓覺心中感觸:今年的清明,不知多了多少在新墳前熱淚盈眶的人兒。

十點很快便到了。閉上眼,心中默唸禱詞。想必中國人民都在默默悼念吧!眼前似乎浮現一幅畫面:每一個悼念的人眉心中似乎溢出一個小小的,金黃的光點。隨後,光點上浮,飄在空中。無數的光點仿若匯成了一個太陽,閃閃發光。當最後一個光點匯入其中時,那小“太陽”忽地炸開,無數光華四射,點點光瑩如同繁星般灑下,剎那間,如流星墜地,光芒絲絲沒入土壤。這大約便是“祝福”吧!

今年的清明,並未下雨呢!

只有陽光與風交織纏綿,拂過世間萬物,萬籟無聲。

我並未聽到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但應是有的吧!雖然我覺得悼念時,四周應是寂靜無聲的,肅靜莊重的,這樣才能令悼念的人心中平靜安寧、虔誠,令悼念生效。

清明無雨,究竟爲何?

清明作文 篇5

春風一股花草春來,

春雨一場花木開懷;

花枝盈笑新春開來,

江山綠色青松翠擺。

春光明媚草木花開,

春歸大地靈燕飛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霢,

人羣攢動踏青齊來。

民風俗節祖先祭拜,

悼念親人墓前思哀;

掬一把淚水滔情懷,

蕩一片情深慰感慨。

攬一對輓聯垂吊唁,

送一個花圈情祭奠;

哀思縹緲思慮腦海,

淚如泉涌痛心悲哀。

悲痛泣訴情念思懷,

踏着春雨掃墓走來;

手捧鮮花把花獻愛,

陪伴親人新花盛開。

親情濃染難捨情懷,

骨肉情深我身感慨;

黯然失色雲霧罩來,

心感悲痛痛思情愛。

氣感空懷久久悲哀,

難忘之情永蕩心懷;

感恩品德坦蕩慷慨,

優秀品德潔身自愛。

父母恩愛慈悲爲懷,

兄弟姐妹身爲表率;

悍馬立業你最出彩,

朋友情感你最摯愛。

空氣瀰漫你的色彩,

祭品奠立鮮花蒼白;

蕭瀟風雲草木致哀,

鳳鶴肅立青松垂愛。

清明作文 篇6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彷彿天公也知道今天是清明掃墓的日子,早早再現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景。

我的老太太去年9月15日,因心肺衰竭醫冶無效,與世長辭,終年92歲。9月17日遺體告別儀式後,我們把老太太安葬在香山公墓。按照蘇州的習俗,我們在正清明日給老太太掃墓。

九點半,我和爺爺奶奶乘着爸爸的車,艱難地駛向香山公墓。一路上,車流如潮,掃墓的車輛一輛接着一輛,排成條條長龍。車輪帶着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和緬懷,緩緩前行,人們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

終於進入了墓區,停好車後,我們順着臺階,拾級而上,來到老太太墓前。這裏是老太太與老太公的'合葬墓。奶奶曾經告訴過我,老太太和老太公70年前是新四軍的戰友,後來又一起在蘇州地區和吳縣工作。現在,他們又一起長眠在這裏。墓碑旁兩株蒼勁的柏樹像是威武的衛士,守護着爲建立新中國和建設新中國奮鬥一生的兩位老戰友。

墓碑上的黑字剛剛描過,墓碑前還擺放着鮮花,我知道奶奶的姊妹已經來看望過兩位老人了。我走上前去,把帶來的鮮花獻上並給老太太和老太公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帶去我對他們的敬佩與懷念。接着,爸爸、奶奶和爺爺分別走上前去鞠躬致哀。接着,我把從鮮花上掰下的花瓣灑在墓碑前,讓美麗陪伴着兩位老人。

告別了墓區,已近中午。在太湖大橋畔午餐後,我們踏上去浙北踏青之路。一路上,我的腦海中翻騰着的都是和老太太在一起的往事。

老太太最歡我。我出生時,老太太已經82歲。她高興得一個人登上4樓來看我。二年級時,老太太在我們家住過一段日子。她教我讀報,教我做口算,和我下象棋,給我講英雄人物的故事、講自己戰鬥的往事。之後,我每次去舅奶奶、舅爺爺家看望老太太時,她都會拉着我的手,問我學校生活,囑咐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去年年初,老太太第一次搶救之後,聽說我又被評爲三好學生和區道德十佳,她高興地給我發了獎金……

追思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眼前浙北莫干山脈的青山與香山公墓的翠綠連成了一片。這時,告別大廳懸掛着的一幅巨幅對聯再次映入我的眠簾,“終生執着追求事業風風雨雨七十二載”“一身正氣嚴以律己子子孫孫代代承傳”,這是老太太一生奉獻的寫照。緬懷老太太,我就要要繼承她的遺志,認真讀書,坦誠做人,像老太太一樣,用自己的一生寫出一個正直的“人”!

我想告慰老太太的是:去年10月我被評爲蘇州市陽光少年,今年我又被評爲蘇州市小學閱讀之星,我懷念您的小詩《望星空》獲區小學生詩歌比賽二等獎。

願清明的風兒把我的思念帶到遙遠的天邊,送給我的老太太,讓她聽到到我童年的腳步,看着我成長,看着她那轟轟烈烈、勇於拼搏的革命精神傳承在我們這一帶人的身上,看着“中國夢”最終的實現!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節是中國二千多年來民間祭祀的傳統節日。清明祭祀是一種生者對逝者的懷念與敬重。

清明懷故掃墓,在祭祀逝者時,感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念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自己對親人的誠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靈魂深處的道德理性被喚醒。

風輕輕煙雨疏稀,情切切清淚幾許。每年清明時分,我都要攜妻回到故鄉,在父母的墳前祭奠。跪在父母雙親的墓前,擺放幾樣小菜,點燃一對蠟燭,敬上三炷佛香,獻上一束白花,焚一疊紙錢,灑幾盅美酒,感念父母的生養之恩;寄託父母的無限哀思;緬懷父母的音容笑貌。

紙錢悠悠化煙去,清香嫋嫋寄哀情。望着忽聚忽散的煙火,看着飄忽不定的燭光,父母雙親的身影,如同胡楊樹上飄落的花絮在眼前紛揚。紅燭淚,紙錢飛,一聲一句化香灰,墳前跪述思念情,寸草墓旁風雨吹。

每到清明時節,都是我思念氾濫的季節。想起那些塵封的往昔,點點滴滴,都像一股股清泉,滋潤着我的靈魂。

歲月如梭,彈指間父母雙親相繼去世已有二十多年了,思念如渴,牽掛流長。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雙親的面容、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眼前。

我閉上雙眼除了淚水,還彷彿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蒼蒼白髮的父母,寂寂之中站在十字路口。還是當年常穿的布衣被風吹起,身影在風中瑟瑟發抖。也許他們正仰望蒼穹,渴望知道人世間的兒孫們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們,兒孫們是否一切安好。

佛說:感恩方知足,關愛則付出,捨得方無悔,珍惜則幸福。此時的幸福不等同於享受,也許前者更偏向於心靈的陶冶,與實用的功利無關。

清明,踏青祭掃,彷彿人世間的哀與樂都交織在這一天。緬懷追思的心緒,清新明快的心境匯聚在一起。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很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顯比較濃厚,因爲掃墓是與天堂裏父母的一次聚會。

先讓久違的父母品嚐幾樣家鄉可口的小菜,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向他們告知家族裏的悲歡資訊,嘮叨幾句自己的心思,祈禱父母保佑子孫幸福安康。如此一來,清明祭祀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更加真實了許多。

清明,除了祭奠賦予我們生養之恩的父母外,還應追憶些什麼?在一片縈繞着惆悵與哀思中,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葉,寂寞輪迴的自然規律,我的心情自然也就淡然了許多。

清明,故鄉墓園下着淚雨的天空,不再是晴空萬里,無數的亡靈等待着親人的到來,那些再長的鞭炮,再多的紙錢,或許只是心靈深處贖過的表現。人死了,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活着時的盡孝,哪怕只是喂一口飯,梳梳頭,與他們說說心裏話,都可能像暖流一樣流過彼此的心田。

與其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盡了孝,心中無遺憾。善待吧,善待一切應該善待的人。我不想看見或聽到陰陽相隔的悔恨,我討厭那種虛情假意的作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應該重視當下,珍惜親情,關愛家人,不要在將來面對他們的死亡離去時,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有位老者說過:“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就是小孩,孝敬父母不如把父母當成子女。”我贊成這種觀點。想想不是嗎?中華民族的一代代傳承到了今天,父母給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報父母的卻是何其少啊!有幾個父母不是時刻惦記着孩子的,又有多少孩子在時刻惦記着父母呢?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無聲的,而子女對父母的愛卻是有聲的、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牽腸掛肚;父母有病,子女問問看看,父母就已很知足了。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可不一定是父母的家。當今社會,人情世道都在變,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

現時社會飛速發展,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還是要少點交際,少點應酬,找點空閒,擠點時間,常回家看看。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的這種行爲,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下一代。

我雖不信天堂之說,但心之深處,卻難免不自覺地往那些虛無飄渺的事上聯想,暗自祝福,願天上也有一個人間,願已故的父母都能安康快樂。

風飄飄紙灰飛揚,雨瀝瀝淚如泉涌。忽然間我發現自己老了許多,不知不覺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憊。驀然回首,墳前那棵胡楊樹已萌發出了無限生機,泛綠的枝條隨風搖曳着,彷彿在向我頻頻招手,替天堂裏的父母收下了我的深深眷戀。

清明作文 篇8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的時候,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非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那纔是真正的節日。而作爲節氣的清明節,卻晚了一天,但是他卻意味着春天的到來。

清明時,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純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

寫到這裏有人會問掃墓的習俗呢?―掃墓的習俗出現在漢代,最初的清明節僅僅只有踏青的習俗,清明代表的是踏青的最好季節。

掃墓的出現是因爲漢朝的皇帝經常在清明節時祭拜祖先,所以老百姓們也開始在這一時節掃墓了。唐朝時,皇帝在這一節日裏還發過禁令,‘禁止在清明節是掃墓和踏青一起進行。’因爲很多人在掃墓時哭哭啼啼,踏青時有嘻嘻哈哈,朝廷覺得不嚴肅所以才發佈的。

但是實際上,古故人們把清明這個節氣看作生命轉化的節氣,因爲它意味着過去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交匯。

現在的清明節,它不僅僅是人們祖先和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之人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維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又是一個清明節,前一夜,又恍惚聽到故去英雄們的呼喚,他們又在想念我們了?目視着一塊塊的石碑,也目視着其間一些無碑的墳頭------英雄們的事蹟是不能用碑來表達的,更何況一座土墳。似乎是想使烈士們知道自己的功績之大、之重,不錯,他們的功績無限大,碑墳也許是象徵。

我們去懷念英雄,一定要懷念,他們的血和我們的光明永遠成正比,沒有前者即沒有後者,我們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偉大,對不起,英雄!

眼淚模糊中望着那些當之無愧永垂青史的名字。昔日的拼殺,吶喊覺得又浮在眼前,血一直在流,流到墳裏。黑土下的壯士們,你們還在擔心戰鬥勝利嗎?你們還在擔心侵略者嗎?你們還在手握鋼槍怒視敵人嗎?不必了,不必了,壯士們,你們好好安息、放心安息吧。世間已經安定,太平。我想,每個英雄的嘴角都一定泛起微笑。爲了和平,爲了尊嚴,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我們何以報答?何以補償?!

明媚的陽光映照着他們幾許成熟又幾分稚嫩的臉龐,他們永遠偉大!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祖國的盛世火焰永不停熄,偉大造就偉大這句話決不會出錯,世界東方將永遠閃耀着紅星。

清明作文 篇9

朋友,你有喜歡的地方嗎?我有,你們的可能是故宮,長城或者其他的名勝古蹟,我喜歡的地方是仁義公園!一個幽靜可愛的地方。

週末我和表妹、二妞、爸爸來到了公園,我和二妞首先來到公園的草地上,不遠處的小丘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碧綠的毯子。我們站在最高的山丘上,遠處一碧千里,翠色慾流。聽他們說站在高處喊出自己的夢想會實現,“我和二妞是最好的姐妹”我大聲喊道。“我和豆豆是最好的姐妹”二妞朝前面回我話。我倆不約而同地看了對方一眼,情不自禁地笑了。

下了山,到了一個景點,“福祿壽喜財林”,我和二妞結伴而行進了林子,剛纔還是令人想吶喊的草地,如今是幽靜的竹林。這竹林仿若與世隔絕,猶如退隱山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坐在冰涼的石頭上,聽着鳥兒鳴唱,這無疑是一種享受!

接下來是令人驚心動魄的“飛虹橋”,只聽名字那是美的,如果看到實物還是挺嚇人的,這座橋橫在山崖之間,下面是“萬丈深河”。走在橋的兩頭沒事,只要略微走到中間如果不扶着兩邊,你一定會嚇得魂飛魄散。起初我也是膽小地扶着爸爸,不一會兒便走動自如了。再看看二妞,“哈哈哈哈……”只見二妞死死抓住爸爸的衣襟,生怕摔了下去。走到橋的中間,忽然一陣風吹來,橋像跳起了熱情的舞蹈,東一搖西一搖的,風停了我們也走過了吊橋,在這時,我不禁想起了飛奪瀘定橋的險惡,和紅軍叔叔的力量與偉大。

對了還有三生橋,彩虹橋,愛心湖等等…,咦,我怎麼忘了,還有它?它就是木板過河賽。它是一些鐵鏈與木板做的吊橋,藉助他們過池塘。呀!只見一個大姐姐一腳踏進了池塘,嘶…看着都透心涼。我走到小木板吊橋上試試,二妞選擇了鐵板。在岸上看着不難,可是上去了才知道,好難!最終我還是沒能走過橋。

我愛踏春,因爲有家人的陪伴,讓這次出遊變得溫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