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節見聞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見聞作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見聞作文(通用10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1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去給爺爺掃墓。到了那裏姑姑和爸爸把兩棵大松樹栽到爺爺的墳前,澆上水。栽好了樹,姑姑拿來了紙錢給爺爺燒。我知道這並不管用,但表明了家人的想念和疼愛。我看 到爸爸和姑都非常傷心。雖然我不記得爺爺,但是聽爸爸媽媽說我小的時候爺爺非常疼我,我也有點傷心。

第二天我和媽媽又去了姥姥家,姥姥給我和妹妹煮了很多雞蛋,我和妹妹把雞蛋染紅了,然後我們就開始碰雞蛋。我的大爸爸給我們紮了一個鞦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跑到鞦韆面前,妹妹一屁 股坐在鞦韆上,所以我只能讓給她了。

我覺得這個清明節很有意義。

清明節見聞作文2

每當梨花落盡,油桐花開的時候,清明就到了。今天又是清明,這是我在同升湖過的第五個清明。我認爲,城裏沒有清明,清明只在農村。每到清明的時候,我思想的野馬便奔騰着飛回那遙遠的故鄉。在兒時的記憶中,清明不獨是晴和的,也是令人快樂的。

在家鄉,“掛青”(家鄉的俗語,上墳的意思)是清明的頭等大事。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便煮“神福”(祭肉),並在上一“場”(農村把集市叫“場”,每五天或七天開一次“場”)就置齊了供果、香燭、冥紙、冥旗和鞭炮。祭酒是自家釀造的米酒。盛放祭品的器具,首選的是竹籃,竹籃輕巧,上了油漆之後,紅光可鑑,挽在那些村婦村姑的臂彎裏,是一道別樣的風景。

母親在廚房裏忙碌着,我們便進進出出地催促着。一會兒跑去告訴母親:“二嬸家準備好了!”一會兒又跑去告訴母親:“五嬸家準備好了!”有時催得母親心煩,便會罵:“催魂啊!沒見正忙着嗎!”但罵歸罵,母親的動作卻明顯加快了。早上九點左右,便一切準備了妥當,於是三五家一齊向墳山走去。大人提着籃子在前面領着,小孩子跟在後面追追打打地鬧着,三嬸在這邊大聲地打着招呼,五嬸在那邊清脆響亮地應着。父親有四兄弟,到我們這一輩,竟有二十個堂兄弟堂姐妹,可謂人丁興旺了。所以我們這一家“掛青”的隊伍之龐大,自然是別家所無法比擬的,熱鬧自不必說,似乎連天空裏充滿的也是熱鬧和快活。

春天,田間的小路上沒有塵土,也沒有溼泥,乾淨淨,潤滋滋的。油菜已經結莢,肥大的籽莢壓彎了粗壯的莖杆,低低地垂着。一隻狗歡快地從田邊掠過,像箭一般,撞倒了田邊的幾株,遭來三嬸的罵聲:“老虎拖的,跑風啊!”水渠裏的水靜靜地流着,裏面有蔚藍的天和流動的雲,看起來是那樣的高深莫測。燕子在田野上低低地飛着,輕快的雙翼不時地掠過水麪,扇起陣陣漣漪。四圍是靜穆的青山,那兒是鳥鵲的天堂。那種性子急躁,一連十五聲不歇氣地叫着“狄公威”的是足雞。那是一種主要在地面活動的鳥,很笨,一箇中等水平的獵人,一個春天就可以用簡單的繩子套,捕上幾百只。那種聲音宏亮蒼涼,抑揚頓挫地喊着“哥哥提水”的是鷓鴣。這種鳥很神祕,通常只聞其聲,難見其形。還有那聲音格外清脆、悽婉地叫着“李桂陽”的,就是杜鵑了。這種鳥生活在千山萬壑之中,也極難得一見。此外,還有“畫眉”,“酸菜婆”,“光棍好過”,以及許許多多叫不出名字的鳥,在山間此起彼伏地歡唱着。

但最歡快的還是一羣淘氣的孩子。本來就野慣的了男孩,到了野外簡直像脫了繮的野馬,在長滿“草子”(書名“紫雲英”,一種用來肥田的綠色植物)的田野裏飛奔,跳躍,打滾。女孩子則掐“草子”的花來做花束。

到了墳山,大人們便一齊動手,割淨墳墓四周長得很深的野草,砍掉伸展到墳墓上空的刺篷,修剪墳墓上長得青翠蔥鬱的墳竹。然後便開始“掛青”。“掛青”有一定的順序,先是太公的,太婆的,然後是爺爺的,奶奶的……依次地“掛”過去。排列好祭品供果,就焚紙,點香,掛冥旗。父母們神色肅穆,小孩子們依舊嘻嘻哈哈地鬧着,手忙腳亂地給他們幫着倒忙,或是打翻了酒杯,或是扯爛了冥旗。不一會,便看見縷縷青煙在上空飄舞,便聽到陣陣鞭炮在山上響過。“掛”完之後,卻並不急着撒祭,而是坐在草地上歇息。男人們三五一堆吸起了旱菸,婦女們四五成羣聊起了家常,小孩子們則滿山瘋跑去摘野果。這個時令野果並不多,常見的是“半春子”,一種帶刺灌木所結的果實,像紅色的珍珠,肉薄,味酸,每年春半的.時候成熟,因此得名。還有一種就是“三月莓”,植株長條形,常長於斜坡向陽的地方,紅色多汁,有淡淡的酒味,味道比“半春子”要好得多。

……

這就是我童年時的清明,是我記憶裏的一首歌,一幅畫。

魯迅說:“回憶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每到清明,想起這些童年的往事,我感覺到的不僅是寂寞,還有悲傷。細算起來,已有很多年沒有陪父母去給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掛青”了。最近幾年裏,先是患哮喘病的四叔最終沒能挺過那個寒冷的冬天,嚥下了他最後的一口氣;再是在地裏勞作的五叔,突發腦溢血,栽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還有我的大姐,由於庸醫的誤診,在醫院裏匆匆走完了她才四十五歲的人生歷程;又有一個只比我大一歲的堂兄在廣州染上惡疾,回家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短短几年間,墳山上又多出了好幾座新墳。當年的十幾個堂兄堂姐,到現在,或是像我一樣在外地謀生,或是早已出嫁。今年的清明不知由誰帶着那幫侄兒侄孫們去“掛青”,沒有了當年那龐大的“掛青”隊伍,在地下的大姐他們會不會覺得失落和寂寞?

晚上,睡在牀上,我久不成寐。於是給在復旦讀書的一個學生髮了這樣一條短信:

今天是清明,請點一柱心香,祝福在另一個世界的那些親人!

清明節見聞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與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悲傷。惆悵。悽風。苦雨。

滿懷追憶,悼念親人。窗外是清明節的雨,是恬靜的,是雅緻的。那淅淅瀝瀝的雨此刻很安靜,靜靜地潤溼了鄉間一條條小路,靜靜地滋養了郊外一畝畝稻田。一切都是靜靜的,就像目前一件件無聲的黑袍,祭奠着,祈禱着……思緒翻飛,至親人不老的容顏。

不去掃墓,因爲在碑前佇立時,全無了清明的雅緻,只是一番徹骨的寒風,透涼的,凝固了雅緻的雨。在清明最缺少的是溫暖。所以,我泡了一杯熱茶,冒着氣,已在窗外的靠椅上,以我自己的方式,去懷想、去思念、去追憶……

清明節見聞作文4

清明節似乎總就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便就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就是週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了。

遠足一直走到陳輝陵園。咦?我這個長跑歷來不及格。體力超差的人怎麼一點也不累?據說人沉思時不會累。那我呢?總在沉思陳輝吧?

天空中豔陽高照,可我的心卻愈來愈低沉。靜立在碑前,心想“爲什麼這革命烈士如此好的人,卻沒得好報呢?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臺上的那位老師還在說着,不過語速越來越慢。我想那不僅僅就是身體上的影響,而就是更深層的心理上的創傷。

回去的路上,陽光燦爛地直射我的眼,刺地我會不過神來。

驀地回頭,依稀還記得我身旁的陽光強烈而遠處那痕痕絲線般的光線卻輕輕撫摸着身旁的柳枝。柳枝剛剛長出嫩葉,但已頗爲可愛。

猛然想起,“不就是不報,時機未到”。陳輝烈士的好報也許還未開始?興許報效祖國使祖國便就是他的追求。他所期望的包袋?

天空依舊萬里無雲,但我心中的甘雨卻已在浸潤我的心田。

清明節見聞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但是我對這個節日一直弄不明白,正好今天爸爸媽媽沒有上班,我就讓爸爸媽媽給我講講清明節是怎麼來的,爸爸放下手中的活,就給我講了起來。

春秋戰國,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這時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大臣爲救重耳,竟然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重耳面前爲介子推叫屈。重耳猛然憶起舊事,就親自來到介子推家。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第二年,重耳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後來這一天也是組織給烈士掃墓的日子。以敬重烈士們爲祖國的犧牲精神。

聽了以後終於使我明白了清明節的真正由來,也就知道了爲什麼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去掃墓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6

今年的清明節,全國放假,我們也不例外。昨天和今天,我都是在祭祖——掛清明(我們這裏喜歡這樣稱呼)。

昨天和今天的上午,我都在祭祖,爲我的親人祈禱,祈禱希望我的先輩們,能保佑我們後輩健康成長。尤其是希望他們能保護我和我的愛妻,還有我們的小貝兒一路平平安安。也希望他們能保佑瑞兒,心想事成!

這兩天裏,每當我們要去祭祖的時候,都是小雨綿綿,真有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清明》,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的感覺。當然跟着去的人,可能再也沒有這種感覺。

今天我看到了我們老家清明節的規矩,正清明那天是不插清明,可我們昨天還是去插了。聽老家人說插清明,是正清明的“前三後四”。也就是前面的三天和後四天才能插清明。

那爲什麼叫插清明呢?因爲每到一個死去人的墳墓上,要帶上紙錢,三炷香,每炷香裏有三根香,還有一掛鞭。這兩天我們祭祖的地方多,於是用小車裝的香和鞭以及紙錢,我們一共男女有將近三十人,浩浩蕩蕩,很威武。當然有更威武的是陳姓家族,他們大約有三百人之多,中午一起進餐,而且搭臺宣佈家規,講明家族的由來,並在墳墓裏高高聳立足有三米高的始祖和二始祖巨碑,很氣派。在我們這裏方圓十里,可謂長了陳姓家族的志氣。

當然我不這樣看,我認爲要既節約又達到節省的好效果,沒有必要把祖墳分散到各個地方。應該是祖墳集中在一塊,然後樹立一個巨碑,在其旁邊分設:始祖,二始祖,第三代,第四代。依次寫清楚就行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7

清明,我們老家那裏有給故去親人的墳墓添土,掃墓的習俗,也有踏青,盪鞦韆的習俗。

清明節的早上,我們還要吃餅卷雞蛋和餅卷生菜的習俗,寓意我們在新的一年圓圓滿滿和發財。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吃過早飯,先去壩東山腳下,給太爺爺的墓地添土掃墓, 我們再去山腳 下的小河邊盪鞦韆。

清明家鄉的小河邊可熱鬧了。久居城市的人們都回家團圓,都去小河邊 玩耍。那裏漂亮極了,一棵棵小草都早已從大地母親的懷抱中調皮地伸出 小腦袋,接受陽光的滋潤和春風的愛撫。

最顯眼的要數大壩上的迎春和楊柳了,那盡歡的迎春花是那樣的漂亮,那嫩綠的楊柳枝條在微風中隨風飄蕩,人們用楊柳枝條和迎春花編了花環,戴在頭上,非常可愛。還用柳條做成各種哨子 ,吹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好聽極了。

在我們老家最有意思的要數盪鞦韆了,各家各戶都爲自家的小孩子吊 鞦韆,像我們大一點孩子們都願意玩大秋千。大秋千有兩種,有一種是一人或兩人玩的,有一種是圓形的座位可以坐十多 個人,要好幾個年輕的小夥推動才能轉起來,坐在上面不可以說害怕,讓推的人聽見,他們就可勁地推,根本不讓鞦韆停下來。但是玩的人還是很多,還要排隊。這也是人們消除壓力的好辦法。

我們老家的清明節是不是很有意思,有時間你們也去我的老家玩玩吧。

清明節見聞作文8

人人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而這個清明節是陽光燦爛的,不過風很大。清明節常常有這些習俗,如帶柳條、插柳枝、掃墓、踏青、吃青餃等等。

我查找了資料,有一個清明節的傳說是這樣的:有一次重耳在山上餓了,介子推就把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重耳非常感謝介子推,答應一定要報答他。後來,重耳當了郡主,他已經把介子推的事忘了 。有一次他想起介子推的事,就派兵去找他,可介子推把門緊緊地關着,揹着母親逃到棉山上,重耳的一個兵說:“郡主,我們三面點火,一面不點火,介子推準會走出來的。”

重耳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就派了一些兵去點火,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不但沒走出來,而且躺在一棵被燒焦的大柳樹下。重耳很傷心,就隨手摘下一根柳枝做成圈帶在頭上,他告訴手下的兵,這一天只能吃寒食,不能把食物 用火燒,並把這一天定爲“清明節”。

原來清明節不光是個節氣,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呢!

清明節見聞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心裏不由得一驚。

這天,天十分晴朗,但對於我來說卻是陰沉沉的。走到郊外,一陣淒涼的風吹來,使人打了個寒顫。我愛到這裏散心,總會有慈祥的回憶。愈是清明,就愈發強烈。

放眼望去,卻見一羣人在那冰冷的碑前哭泣。我也好想哭,只因想起了我那與世長辭的姥爺。俗話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但不能平的是,偏偏要奪走我最愛的人,恐的我還只是個孩子,離不開那慈祥的姥爺!我真想擁有一臺時光機,可時間不會倒流。一想到這是不可能的,便潸然淚下。

姥爺因病去世後,我們一家人悲痛欲絕,把姥爺葬在老家一個偏僻而美麗的山上。葉落歸根,也算是一種幸福吧,但我心中依然不是滋味。每逢清明,我會和家人來這片郊野走走。我卻總會將那種失去親人的悲痛掩埋在心中,因爲我不想勾起家人悲傷的回憶。但我總想大哭一場。我現在也長大了,那件事已經過去兩年了,時間總是走得那麼無聲無息。

回過神來,再看看那些掃墓的人,個個都像丟了魂似的。我沉默了。我要竭盡全力去愛我所擁有的家人,將來自己不會後悔。我在這個清明節裏,僅僅只有這麼一個願望。我相信姥爺知道了也一定會高興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好了一些。這些年來,我能傾訴的,只有這些了。一陣 涼 風吹來,我也不感覺到淒涼。

在遙遠的天邊,我彷彿看到姥爺那慈祥的微笑……

清明節見聞作文10

一年有許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的是清明節,我家鄉的清明節與其他民族大不一樣。

早晨,六點鐘的鈴聲一響,就要早早的起來,衣服不要太乾淨,然後把房間裏的所有燈開啟。用掃把把整間屋子打掃得一乾二淨。早飯不能吃麪條之類的,只 能吃白米飯和鹹菜!吃完之後,不能夠立即洗碗,而是要等到中午才洗,到了八點鐘,每家每戶都要提個菜籃到山坡上摘一種叫“清明”的菜,當菜籃子裝滿時,就 可以滿載而歸了。回到家後,用麪粉和清明菜和在一起,弄成一個個小小的土豆狀,放在鍋裏蒸。蒸好了之後,拿出一個盤子,放兩個在盤子裏,在放一個蘋果和 梨,端着走到自己親人的墳地面前,獻上帶來的貢品,並對着墳地磕三個響頭。做完之後,回到家裏準備中午的飯菜,中午的才必須有一葷一素一湯,這樣就表示吉 樣三寶的寓意。吃完午飯後,全家人要一起出去散步,散步的時候不能笑出聲音來,要講一些悲傷的事。當遇到親朋好友時,要給對方一顆糖,如果對方笑得像花兒 一樣甜,表示他接受了,下半年就能夠交好運,快要回家的時侯,就要把全身“長了包”的柴撿回去,每人手裏至少有一根,說明把錢財帶回了家。到傍晚時,要吃 一度豐盛的晚宴。晚上在八點鐘就必須上牀睡覺!

在農村,每戶人家過節時都會早睡早起,在我們家鄉,過節的意義就是從簡單生活到小康社會。在我們全世界五十八個民族中,都有着過節的不同方法。據統計,全國對“清明節”的過發已有數百種。

不知道,我爲什麼那麼喜歡清明節。也許是因爲他的過法吧!也許是因爲他的悲傷場景吧!也許是因爲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