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祭祀作文300字錦集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祭祀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祭祀作文300字錦集5篇

祭祀作文3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描寫了清明節的天氣和心情。

下午的天氣小雨朦朦,我們要去烈士陵園。讓我想起了這首杜牧寫的詩,與此時的情景十分相似。

我們全校師生一起去祭掃先烈們,我們爲先烈火們奉獻上白色的鮮花,在校長的帶領下三鞠躬,默哀緬懷先烈。我在心裏敬仰這些先烈們,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爲我們換來了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家園。

戴安瀾是我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的一個進階將領,是一個師長。他帶領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在緬甸戰場上他與日本鬼子擊戰半個月殺敵五千多人,最後在敵強我弱,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犧牲在戰場上,他犧牲時才三十九歲。他是我國遠征軍犧牲的最高將領,在戰友整理他的遺物時還發現了它寫給妻子的家書,當時還沒來得及寄出去,他就犧牲在戰場上。沒有他們的英勇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安逸的生活!

祭祀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清明節,讓我想起了這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引起了我內心的愁悵,我彷彿看到了這悽悽慘慘、令人斷腸的情景。清明這一天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日子,一個讓人思念的時刻。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爸爸媽媽早早的就開車出發,在經過南山路的時候車就排起了長龍,交通也堵塞了,這樣停停開開,過了好久我們纔到了中村的山角下。爺爺奶奶已經在等我們了。

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和爺爺就一人拿一把鐮到,鏟去雜草。奶奶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我一看都是阿太最喜歡吃的菜,有紅燒帶魚,油悶蝦,豆腐乾,春筍,草莓還有酒。爺爺往杯子裏倒了滿滿的三杯酒說:“媽媽今天大家都在,高興你就多喝點,喝醉也沒關係!”我正看的入神媽媽將一束白菊塞到我手上,說這是送給阿太的,你去放好。

讓阿太保佑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過我知道,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行。做完這些後,我們一行人就往回走,站在山上往下望,田裏的地裏泛着新綠,東一片麥田,西一片的油菜花,煞是好看。

清明節掃墓祭祖,我學到了許多人情常識,並且還知道了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之一。

祭祀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沒有陽光,也沒有雨,陰沉沉的天。

外公、外婆提着鞭炮、香、紙錢等祭祀物品,帶着我一同前往我們辰溪有名的山——丹山;我的太祖父、太祖母就葬在丹山洞的山頂上。我站在山頂上,看着腳下悠悠沅江水,看着眼前依山畔水的山城,一橋架往南北,橋上車水馬龍,人們在大街小巷東奔西忙。看着這一切,我忽然覺得我的家鄉原來是這麼的美。

外公、外婆在太祖父、太祖母墓前擺放着酒、肉、糕點和水果。然後外公酌三杯酒在墓前灑成一字線,嘴裏還輕輕地念着什麼,我猜一定是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並保佑我們子子孫孫平平安安,幸福健康之類的話吧。之後,外公點燃香、紙。我們每人手拿三根香火,在墓前作了三個揖,最後點燃了鞭炮。

在回家的路上,我聽着從山上不時傳來的鞭炮聲,看着那山上每一座墳墓上五顏六色的燈籠和紙花,雖然它比不上桃花、梨花、油菜花來得那麼自然,但它卻寄託了我們對逝去的親人們一種哀思和懷念。

祭祀作文3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我的爸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媽媽:“街上那麼多賣紙錢的,爲什麼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媽媽說:“因爲墳墓都是在莊稼地裏,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污染環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託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我的爸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我的爸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爲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雖然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最後我們先祖先鞠了三個躬,然後離開了。

透過這個清明節,我學到很多關於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祭祀作文300字 篇5

清明節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中的封建庸俗之風仍影響着一些人。在城市,且不說有的人當街焚香、燒冥幣紙錢污染環境,就是焚燒的祭奠紙品也“現代”得離譜:紙糊的撲克、麻將、冰箱、彩電、汽車、別墅、紙製的“**女”等等應有盡有。這些東西把現代物慾享受與封建迷信色彩攪和到一起,讓純樸的情思變得怪異。在山區,人們在祭掃先人墓時隨意點火,導致火災,使山林受損,環境被破壞。這些做法完全背離了掃墓的初衷,使清明節變得並不“清明”。

紀念已逝親人,關鍵在心意。良好業績,家庭和睦,纔是對已逝親人的最好告慰。時代變了,掃墓的方式應當更文明。清明掃墓要採取文明健康、符合時代特點的祭祀方式,讓人們祭拜祖先的傳統習俗和善良願望能以更加環保、自然的方式得到充分表達。目前,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無污染、無危害的文明祭祀方式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採用。結合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每個人都應“以崇尚科學爲榮、以愚昧無知爲恥”,文明祭祖,破除迷信,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位新時期的文明市民。

標籤:字錦集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