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精選1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追思小學作文(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精選13篇)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1

時光像飛箭,又一個清明來到了,沐浴着春風,我百感交集。空氣中滲和着溼泥土的氣息和淡淡的傷感,我聞着芳香,來到了從前。

那時的我才3歲,大姨奶奶也還健康。兒時的我,天真而活潑,大姨奶奶常抱起我,把我攬在懷裏,婆娑着我的頭,樂呵呵地對我說:“寶寶乖,寶寶乖。”我在她的懷裏撲騰着,不停地動來動去,大姨奶奶也不生氣,把我放在沙發上,守着我玩,我繼續笑啊、跳啊……轉眼,我長大了,大姨奶奶卻因年邁無力而患上了腦癱,我們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XX年10月,她——並不常與我相見的大姨奶奶,永遠地閉上了她慈祥的雙眼,當我聽到這個噩耗時,我才發現我幾乎淡忘了這個稱呼—大姨奶奶,我才深知愛有多麼重要,所有的不解與疑惑,刻在了照片上大姨奶奶永不流逝的笑容裏。我第一次感到遺憾:我沒能在大姨奶奶彌留之際獻上一個微笑,哪怕,她此時早已陷入昏迷!我並不知道很多我和大姨奶奶之間的故事,那些所剩無幾的故事,也多是外婆告訴我的,當時的我,稚嫩而不懂事,現在,我才明白:大姨奶奶很愛我!

我手捧鮮花,輕輕放在她的墳前,淚水流過我的臉頰,無言……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2

又到清明節了,濛濛細雨從天上灑落下來,天空陰沉沉的,像我悲傷的心情,花兒們也有氣無力地耷拉着腦袋。我和爸爸媽媽去公墓掃墓。

車停了,到公墓了,一排排林立的墓碑是陰陽相隔的界線。我推開車門,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捧着鮮花,向太爺爺的墓走去。到了太爺爺的墓前,只見太爺爺的照片格外清晰,臉上還掛着永恆的微笑,似乎我喊他一聲,他就會回答我,並會爲我拂去髮梢上的雨水。

爸爸燃起了一炷香,我供上一些水果,把鮮花擺放在墓碑前。太爺爺啊!我們來看您了,你知道嗎?

爸爸不禁回憶起太爺爺的生前往事。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很調皮,被爺爺追着打,太爺爺見了,總是兩手護着爸爸,說:“這次就饒了他吧!”又轉過身來摸着爸爸的頭,親切地說:“孩子,以後別調皮了哦!”看見爸爸點了點頭,太爺爺也就笑了,拍拍爸爸的肩膀:“走,爺爺給你做好吃的。”可爸爸想要孝敬您時,您卻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唉,如今的幾張紙,幾盆花怎能表達我們對您的無比思念和生生緬懷?太爺爺呀,此時此刻,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

小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着,那是我和爸爸傷心的淚啊!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3

清明期間,下着小雨。正像杜牧所說的那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一家人也回老家,給外祖母和外祖父去掃墓。

回到老家,來到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墓前,先是打掃墓碑,然後獻上鮮花。雙手合拾,低頭哀思:我想起了外祖父給媽媽講的鬼子來掃蕩事件。還好當時,日本鬼子打到我們省武漢時就投降了,如果繼續打下去,外祖父他們那一代人不知還要死多少人。雖然外祖父他們僥倖逃過了一劫,但是東北、南京等中國那麼多地方的人可就沒那麼幸運了。有些知道名字的英雄,如帶路英雄王二小,守口如瓶的趙一曼,捨身炸雕堡的董存瑞,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的黃繼光……還有那麼多默默工作在敵後根據地的情報人員和浴血奮戰的英雄,是他們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是他們犧牲了性命,保衛了家園;是他們奮鬥拼搏,創造了新中國!沒有他們的努力戰鬥,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更不會有光輝燦爛的明天。

我想,我們應該以他們爲榜樣,學習他們愛國、拼搏、奉獻的精神,力爭能爲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讓我們也爲所有的英雄獻上一束美麗的鮮花,寄託我們的哀思,表達我們的敬仰。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4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節日之一,提到清明節,就會聯想到孝順的重要。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而清明節跟孝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爲“清明節”代表的是懷念祖先以及不忘本的傳統美德。我想:如果死者的親人來祭祀他,那他在天上也會安詳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杜牧所寫的清明,正說明了清明節的情景。在掃墓時,我常常會不知不覺低低吟詠,整首詩彷佛變成一段剪影,在我面前播放,也讓我想起外公,忍不住一個人暗自哭泣。

清明節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可以在當天祭祀往生的外公,希望他可以保佑我們這些後代子孫平安健康、天天開心。此外,我還希望他跟曾祖父、曾祖母在天上,安安詳詳的看着我們,守護着我們。

當看着一縷縷煙往上飄,我的心彷佛也慢慢飄到天上。“外公現在過得好嗎?幸福嗎?”心底一大堆疑問,要請外公回答我,當看到天空香菸嫋嫋,放心了許多。因爲我彷佛看到外公在對我微笑,他笑得很燦爛。我寧可相信這不是夢,也不願意有人把我從夢裏驚醒。外公!你過得好嗎?我祝福你在天能快樂,也希望你保佑我,在今後的日子可以過得平安。我望着天,看着白雲,相信我的訊息也隨着那縷縷煙,傳達到外公那裏了吧!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纔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6

我默默的記錄着逝去的歲月,包括許多的任何事.同時也在追憶曾經的似水的年華。

-------題記

又是清明,又是在綿綿的細雨中上墳祭奠逝去的人的時刻.細雨之下總帶着絲絲的愁緒-----總在不經意間,又有好多的人離我們遠去, 而我們留下的只是關於他們的點點回憶,似風.飄搖不定;似霧,朦朧一片 . 總會視線一片模糊-----爲他們的離開而掉淚!

總會離去!

這是生命的自然法則,無法抗拒;這是生命的最終結果,沒有人可以扭轉-----所以,失去他們時,我選擇的是背過頭去,讓淚水悄悄的流走,不想在臉上留下絲毫的痕跡。

這是結局!

這是一場戲劇的終點,在經歷了風霜雨雪和彩虹陽光之後的落幕!雖然聽不到喝彩的掌聲,但已足以,他的一生,得到了別人的肯定。

寫到這,突然想起了我的爺爺。他在兩年前去世,作爲大孫子的我卻沒有在他臨終前陪在他的身邊,這一直是我這兩年來最大的遺憾。以前總感覺到是世間的殘忍,而現在在經歷的更多之後才發現既然不能留住他,那我則好好的活者,而不是一味的沉寂在作日的悲痛之中。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7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我去給奶奶掃墓。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想起奶奶以往的種種,心情倍感沉重

奶奶平時待我特別好。只要一買東西,回到家裏奶奶就喊:娃子,奶奶給你帶回來零食了!快過來!那時我就帶着妹妹一起吃,每次奶奶都把大塊給我,小塊給妹妹,妹妹不夠吃時,奶奶不許我給妹妹,而是把自己的一塊給她。所以每次吃東西我總是吃的最多;每年冬天奶奶都給我做棉衣和棉褲,還常把暖水袋給我暖腳,使我不受凍;我小時候喜歡吃肉夾饃,奶奶怕外面的不衛生,特意從超市買來餅、肉、蔬菜、蘸料,忙了半天,把一個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肉夾饃給我吃,我一嘗,果然特別美味,我一把摟着奶奶說自己特別喜歡奶奶想到這裏,我抿嘴一笑,彷彿發生在昨天一般。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天中午,奶奶因爲大腦出血過多,而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的親人。事後,媽媽告訴我,奶奶離開那天,我早上還惹奶奶生氣了,可能因爲這個原因,奶奶才離開了我吧?想到了這裏,我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我把一束鮮花和祭品放在了石板上,我在心裏默默地想:奶奶,你在天堂還好嗎?孫女好想你啊!

奶奶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地長大了,也終於想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奶奶卻回不來了,陪伴我度過的,只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8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保留着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去踏青,悼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在這樣一個節日裏,我們來到趙祚傳紀念廣場,來悼念革命先烈。

站在廣場上,望着神情嚴肅的趙祚傳,許多同學都收起了笑臉,空氣裏瀰漫着沉重、莊嚴的氣息。當老師讓我們閉上眼默哀三分鐘時,我低下了頭,廣場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還在嬉笑中。在這沉重的氣氛下,我想到了那些捨身爲國,堅貞不屈的英雄們:在烈火焚燒下忍痛也不暴露目標的邱少雲;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敵人面前不透露任何資訊的劉胡蘭;爲國捐軀,剛正不阿的李大釗;還有在一次消防行動中犧牲的三十個消防戰士們……想着想着,我心潮澎湃。

儀式解散後,我無心欣賞周圍的美景,微風吹起樹木,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爲這麼年輕就犧牲的戰士而感到惋惜,小鳥鳴叫起來,好似它在吟誦着一首首悽慘的小詩。

我不禁感慨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難道不是那些革命烈士用血肉換來的嗎?當我們在歡快的玩耍時,有多少人背赴着自己的使命在執行着任務,他們爲了讓其他人脫險,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親人該是多麼難過啊!可他們從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後悔過,只要能爲祖國獻出一份力量,這些革命烈士們都覺得是值得的`。

我們不需要像那些偉大、無私的人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報答他們的唯一方法只有不辜負他們的努力,過好現在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勤奮學習,將來也爲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9

清明是祭奠先祖,追思親人的時節。我非常懷念我的爺爺。

在我半歲時,爺爺因病去世,爺爺在我的心目中是模糊的,但是從奶奶和爸爸的講述中,爺爺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爺爺高小畢業,在老一輩人中算是高學歷的人了,他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他曾幹過民辦教師,當過村保管,是個能寫會算的文化人。他樂於助人,無論是哪家蓋房,寫春聯,還是幫着寫信,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爺爺愛讀書,重視教育,在別人家的孩子紛紛輟學務農或務工時,爺爺阻止了大伯輟學的念頭,用汗滴禾下土的親身經歷,讓大伯潘然醒悟,發奮學習,考取了大學並出國深造。當每每憶起爺爺,大伯都會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父親的醍醐灌頂,就沒有我的今天。”

爺爺一生辛勞,爲孩子們上學,他和奶奶省吃儉用,大伯是八十年代十里八村唯一的大學生,人們可能不認識爺爺,但是一說起某村的大學生,他們就知道了。隨着最小的兒子---我的爸爸參加工作,他總算鬆了一口氣,日子過得也不再緊巴。這樣的好光景大約過了五年,爺爺就查出了重病。雖然經過手術、介入等環節的治療,病情有所緩解,但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

在我出生時,爺爺常常走過去看我,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只是盯着他看。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願意依偎在爺爺身旁,聽故事,練書法,寫春聯……

爺爺雖然已經離我而去,但是他重教助人的品格卻深深地植根於我的心田。我將秉承這一品格,做個有用之人。

xx小學三年級九班xx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10

風吹過滿天的淒涼,雨下過一地的淚流,閉上雙眼,追憶逝去的親人,音容笑貌又浮現眼前。少不更事的我們,頑皮的吵鬧,總是爺爺奶奶悉心的照料,七十年代物質匱乏,翻過家裏所有的抽屜,也找不到一分錢。一根冰棍2分錢,一支雪糕5分錢,成了我們日以繼夜的期盼,那時候大爺爺最疼我,他開着一個小賣部有些零錢,偶爾買根冰棍給我,我就會幸福的不知所以。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甜的東西,即使那時候家裏蒸地瓜面做的窩窩頭,看上去黑黑的有點甜,雖然吃多了胃會疼,我也喜歡吃,就更不用說糖果了。我們那裏每五天會有一個集,每到趕集的時候,就是我的期盼,每次大爺爺回來的時候,就會像變戲法一樣,給我變出好吃的東西,一塊糖、一小袋鵝屎梗(我們那地方的叫法,用玉米跟糖做成 的發泡的小食品)。

大爺爺總是帶着一頂黑色的老頭帽,冬天裏把手交叉揣在袖子裏,一副典型老人的形態,經常偎依着門前那棵老槐樹曬太陽,這也就是在我腦海中唯一留下的記憶。大爺爺的音容笑貌反而在我的腦海裏消失了。那棵老槐樹有一人抱那麼粗,經歷了上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還在,只是樹枝樹幹被蟲子蛀蝕了,樹幹中間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樹洞,日積月累的風塵積聚在裏面,又生出了另一個小樹。雖然一年回老家幾次,但很少近距離的在撫摸它了,也不知道這棵小樹是什麼樹,也不知現在長得如何。遠遠的看見那棵老樹,就會依稀感覺的大爺爺對我的疼愛。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11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和家人一起去掃墓,順便和親戚一同踏青出遊,從來沒有想到大家那麼費力去除草,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我家祖先的墳墓,在竹東窮鄉僻壤的山上,我們和伯父全家拿着祭品、鋤頭、鐮刀、柴刀等,走過崎嶇不平的山路,披荊斬棘穿過一片竹林,沿途泥濘不堪,突然,聽到弟弟大叫一聲,他就像溜滑梯似的跌個四腳朝天,令人捧腹大笑。好不容易走到墓地,擡頭一看,哇!真熱鬧耶,平日陰森森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方,今天到處都是人聲鼎沸,扶老攜幼的好多人啊!鞭炮聲此起彼落,要放鞭炮還會大聲通報周遭的人,以免旁人被驚嚇到。記得去年才把草除得乾乾淨淨,現在怎麼又是雜草叢生,有些甚至長得比人還高呢!把墓碑都蓋住了。大夥兒顧不得聊天,趕緊戴起手套拿着工具,分工合作努力砍草,才一會兒大家就汗流浹背了。我和弟弟就只能拔拔小草,負責將砍下來的樹枝拖離開,真希望快點長大,可以和大人一樣大刀闊斧斬雜草。

終於除完草清掃完墓園,清明節最神聖的一刻到了,我們攤開報紙鋪在墓碑前,將帶來的祭品排開來,大家雙手舉起清香虔誠的向祖先敬拜,口中唸唸有詞,祈禱祖先庇佑子子孫孫都平安,最後焚燒了大疊大疊的紙錢,還將冥紙用石頭壓在墳墓上,也灑了一些冥紙和蛋殼在墳上,才大功告成。

原來,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是教人慎終追遠不可忘本忘恩,掃墓是對祖先、親人永久的感激和懷念,若沒有先人,我們現在豈能有如此安定的日子呢?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每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想念奶奶的情感油然而生。這種刻骨銘心的痛,是對奶奶的懷念,此時淚水已模糊了我的雙眼。

我的奶奶是一個非常慈祥善良的人,她樂善好施,村裏的人有誰家裏缺鹽少米的,哪家的孩子生病沒錢看病,哪戶的老人沒人照顧,她總是慷慨解囊,盡力相助,逢年過節的總是會把自己的一點積蓄拿去給那些村裏的孤寡老人。在她去世的那天,村裏許多人都來弔唁,爲她送行。

奶奶是最疼愛我的人,也是對我最嚴格的。每當我犯錯誤的時候,她會耐心地教導我,教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爲時不晚。雖然奶奶書讀得不多,但懂的道理卻很多,我時時刻刻都將她語重心長的話語銘記於心。倘若遇到挫折灰心喪氣的時候,有奶奶一席鼓舞人心的話語,就總能渡過難關。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很快樂!很幸福!可是就在20XX年10月3日上午12點,可恨的病魔將奶奶的生命奪走了,奶奶永遠閉上了眼睛,奶奶就這樣走了,再也回不來了。奶奶一生信佛,所以在她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我們全家人圍在她身邊,強忍內心的悲痛,淚流滿面,但是我們沒有哭出聲,只是爲奶奶不停地念經,讓她可以無牽無掛,去往那美麗的天堂。

奶奶雖然已經去世一年多了,可直到現在,奶奶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奶奶的諄諄教導也時常在我的耳旁迴響。我是多麼希望時光可以倒流,讓我可以在奶奶溫暖的懷抱裏再跟奶奶撒一次嬌。

清明追思小學作文13

清明時節,懷着種種思念之情又來到了愛妻的墓前,寄託哀思,追憶着昨天,淚光中時隱時現着她的倩影,不覺已是第三個年頭了……

早前幾年間,每逢清明節前夕,我們一家三口滿懷虔誠和敬意之心,來到先輩墓前或掛花或燒紙,送去一份真心的孝道,收穫一份天堂的保佑,落得內心一份踏實的平安,那已是一種不自覺的孝心之舉,成爲一年一道固定的任務,很想和愛妻沿用到老,不想已是陰陽兩隔了。不幾年間,一同再來盡孝的不再是我們一家齊全的三口了,命運弄人呀。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彆強求”。愛妻在時,和她一樣,我們不信命,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了19個春秋,萬事不愁,很感覺老天的惠顧;愛妻走後,我不得其解地求助了幾位大仙,得出的結論竟讓我膽寒,我倆命裏相剋,所謂“人不克她命克她”,我67年出生屬羊五行屬水,她68年出生屬猴五行屬土,“水土夫妻不久存、三六九五見瘟王”,命裏如此,悔之晚矣,只是該走的不應是她……

時時在想,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透過易學和普遍的歸納推理得出相宜相剋的道理,我們只是在遇到事時纔想起這些來,這不僅是一種文化和意識的缺失,更是一種知識的缺失。

痛苦地思念和追憶,但願她能夠在天國的那邊能夠享用到親人們寄給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伴她過得和生前一樣充實,那是和我一起的親人們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