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祭祀作文600字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祭祀作文600字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祭祀作文600字3篇

祭祀作文600字 篇1

星期天,正值清明節,父親說帶我去鄉下掃墓,早上起來匆匆吃過早餐,我們就坐上了開往老家的汽車。

汽車慢慢馳出繁華喧鬧的城市,窗外滿眼的綠色一晃而過,田野上辛勤的農民,金黃的油菜花,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可愛。看膩了城市的水泥高樓,吸煩了污濁的空氣,突然看見藍天白雲,稻田莊稼,大樹野花,覺得心情格外舒暢。我們一路歡欣,不一會,車在故鄉的水庫邊停了下來。下了車,我貪婪地呼吸這溼潤的空氣,彷彿在吮吸大自然賜給人們的甘露。

在祖父家坐了一會兒,父親與祖父就帶着我們到了墳地。看着滿是饅頭似的小墳堆,我心生幾分莫名的恐懼與敬畏,看到父親與祖父滿臉的虔誠,我的言行在親切自然的情感上又忽生了幾分肅穆。

父親與祖父在墳頭忙活起來,我在其間穿行,祭祀的爆竹劃破了山林的靜寂,顯出幾絲生氣來。突然下起雨來,是微雨,這時的雨沒有風的伴隨,沒有雷的呦喝,沒有閃電的照耀,只是悄悄地下着,樹葉微微潤溼了,青翠欲滴。清明時節的雨,紛飛在四月的天空,幾分哀怨,幾分傷痛。對於亡者的懷念,凝成父親與祖父的虔誠,從父親與祖父的眼睛裏,我讀出了春天的另一種色彩。

祭祀完畢,我們匆匆下山了。偶爾碰落了道旁的幾片茶花,心疼極了,在這墳地,我對“紅顏堪薄命”有了深層的理解。花是紅顏,一朝春盡,也便碾爲塵土,化成菸灰消逝。自古至今,人生何嘗不是這樣,這裏饅頭似的墳堆中,曾有多少年輕而美麗的花朵如期盛開,然而又難逃宿命地雕零。

此時我恍惚進入一個夢幻世界,這時的天是那麼藍,那麼靜,兩側的山峯是那麼綠,那麼秀,大人們爭着留影,想把這美景留住。

祭祀作文600字 篇2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的清明可謂是一個“三無”的清明。今年清明沒有“雨紛紛”,人們也沒有“欲斷魂”,祭掃的方式也依然沒有發生什麼特別大的改變。今年的清明還是倆字,焚燒!

清明放假,跟着外公外婆去海寧爲曾祖父掃墓。葬曾祖父的這塊墓地,沒有管理的人員,墳也是這裏一塊那裏一塊,常青樹也是這裏兩棵那裏兩棵的。外公外婆正在準備祭掃的物品,我閒來無聊,小範圍的在墓地裏逛逛,發現今天來掃墓的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祭掃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燒!等到外公外婆準備好祭掃物品時,前來掃墓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都大包小包,扛着,揹着,走進了墓地。人們帶到東西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燒用的紙錢什麼的。焚燒的味道越來越濃來,轉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燒紙錢,誰叫他們也是老年人羣呢。“我說,外婆,你們就不能不燒啊,我都咳成這樣了!”我不經抱怨道。外婆卻淡淡然地飄來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麼。”我受不了這味兒,趕緊回到了車子裏,離開了這“焚燒現場”。

即使這只是浙江省海寧市鄉下的一小塊墓地,但我想這足以說明,人們祭掃的方式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燒倆字不離清明啊!

人們爲何就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懷念呢,爲何不能夠換一種環保一點、安全一點的祭掃方式呢?像這樣焚燒紙錢,很容易造成火災等事故的發生。我認爲人們應該要逐漸養成一種意識,要改去這些不安全不環保的祭掃方式,當然,要改掉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需要時間

即使說有很多人還在用傳統的方式祭掃,但是也有很多不錯的祭掃方式,例如,網上祭掃。人們可以利用網絡爲逝者敬香,獻花或爲逝者留言。這麼說吧,網上祭掃又是現代技術的`體現,又不失中國的傳統習俗,又環保節能,又省時省力。

希望下一個清明節可以從三無成爲二無,沒有“雨紛紛”,人們沒有“欲斷魂”,祭掃方式卻有着大大的改變。做一個安全文明的小公民,過一個安全明文的清明節。

祭祀作文600字 篇3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爲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着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爲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餘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後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着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裏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爲什麼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後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後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複三遍纔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後,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後,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着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纔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