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臘八節作文500字彙總十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節作文500字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臘八節作文500字彙總十篇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1

【臘八話民俗】

農曆臘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爲了慶祝這一傳統的民俗節日,銅陵日報社小記者工作室爲我們小記者組織了一場“穿越千年,體驗傳統,我們來過臘八節”活動

活動這天,早上一起來,我吃完早飯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小記者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坐大巴車前往安徽老家酒業。

剛進酒廠大門,我們就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氛圍,只見一面面彩旗隨風飄揚,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那鑼鼓聲聲,打鼓的人們笑容滿面,更是感染了我們,我們也不由跟着快樂起來。

老師首先帶我們來到了存放酒的地方,只見屋子裏到處是紅紅的酒罈子,大的、小的,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用鼻子輕輕一吸,你會聞到糧食發酵後的香味,一陣陣沁人肺腑。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釀酒的地方,一進屋子裏,大家就圍住了一個巨大的釀酒器,議論紛紛,“哇!”“這也太大了吧!”“裏面裝的是什麼呀?”我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起了這個釀酒器。這時一個更大 的 蓋 子往釀酒器上面一蓋,便開始釀酒了。老師對我們說:“過十幾個小時後,一些液體會透過釀酒器下面長長的管子流出來,這些液體便是酒。”我們轉過身來,只見釀酒器後面還有一個一個的坑,上面蓋着一層層塑料布。老師指着那些坑對我們說:“這坑裏有小米、玉米、糯米、小麥、高粱,把它們放在坑裏經過發酵,就可以透過釀酒器製作成酒了。”哦,原來酒是這樣釀出來的。

走出釀酒車間,我們又來到了講座現場,一位老爺爺告訴我們臘八節的來歷。原來,人們將十二月稱爲“臘月”,十二月初八被稱爲“臘日”。臘八節一般有兩大習俗———吃臘八粥,做臘八蒜。臘八粥一般由紅豆、花生米、紅棗、蓮子、薏米、葡萄乾等放在一起熬製而成。而做臘八蒜就是在這一天醃製大蒜,等到開春再吃。臘八節居然還有這麼多知識,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臘八節活動不但讓我們瞭解了釀酒的過程,更感受到我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我們應該多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2

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喝臘八粥,現在無稽可考,敢肯定沒有兩千年曆史。臘八粥是漢地人的風俗,起源於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兩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誕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於人類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二十九歲就出家,隱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麥,瘦得前心貼到後背。由於如如不動,鳥兒在蓬亂的頭上築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連禪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塵垢。遇到牧牛女蘇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爛粥供養。不久太子面色紅潤,身體康健。於是跌坐菩提樹下發願,若不成佛,將不起此座。是夜,清風和煦,繁星閃爍。黎明時分,太子仰頭剎那,望啓明星豁然開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腐爛粥,就是雜糧放在一塊熬的粥。東漢永平年間佛教自阿富汗傳入中國之後,逐漸的國內也是興起了“臘八粥”的風俗。喝臘八粥,一來紀念佛的成道,二來也祈求自己未來成佛的願望,或者說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親沒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每年的臘八粥總會按時熬就的。那時家裏窮,無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蘿蔔白菜之類。熬一大鍋。弟兄姐姐好幾個,吃的很香。母親說臘八粥是團圓飯,全家人都應該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親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來,春節時哥哥回來了,母親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親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繼成家,全家人再也沒機會圍着鍋喝香噴噴的粥了。身處江南,這裏家家戶戶都喝臘八粥。單位的食堂也給職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時候,碗裏盛的不僅是古老的傳統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懷戀漸行漸遠的親情。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3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吧?沒錯,今天是1月27日,臘月初八,簡稱臘八節。在這天裏,大家都要喝臘八粥,泡臘八蒜,食用臘八面、臘八豆腐等食品,這些普普通通的食品,正因爲在這一天內熬製,而成爲了人們的傳統習俗。今天,我有幸隨富陽日報視頻哥、奶茶姐姐來到延壽院瞭解臘八節,品嚐臘八粥。

經過短暫的車程,我們便來到了延壽院,黃牆黑瓦,頗有一番風味。走進齋房,這裏好不熱鬧,十幾位奶奶阿姨忙着製作臘八粥、分臘八粥。趁着這個機會,我們小記者把一位奶奶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採訪起來。

經過一番“爭奪”,我終於搶到了話筒,急忙問道:“奶奶,請問您的臘八粥爲什麼熬製的那麼好喝,有沒有什麼祕訣可以向我們傳授一下嗎?”奶奶思索了一番,告訴我們熬臘八粥時要先放米,煮爛了之後再放大的蓮子啊之類的,然後加適量的白糖,最後放紅豆小的那種,要不停的攪拌。

之後,其它小記者們又提出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奶奶也和藹可親,笑着一一做了解答:

“請問奶奶臘八節的爲什麼要吃臘八粥呢?”

“具體這個我也不知道,反正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臘八節喝臘八粥。給你們小朋友每人喝一碗,祝你們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長。”

“請問奶奶你爲什麼要來這裏給大家熬粥啊?”

“我們來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這樣心裏也會快樂很多。”

“請問……”

最後,奶奶爲我們每人都盛上了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臘八粥,喝進嘴裏,原本凍僵了的身體瞬間涌上了一股暖流,這正是奶奶們的一片心意,她們一百多個人在三天三夜之內輪流不停地辛苦工作,在五口大鍋內熬製臘八粥。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4

1月17日,人們將迎來傳統節日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爲“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也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繁多。其中以北京最爲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臘八粥吃了幾天還有剩下的,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爲自己積德。在民間,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也有在這一天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5

時間可過得真快,想去年的臘八,我還呆在學校裏準備考試呢,呵呵。昨天發短信的時候,居然有位大哥問我,臘八是什麼?我汗,只好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不過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臘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沒好到哪裏去。

臘八即我國農曆的12月8日。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這一習俗的起源和形成與佛教有着密切的關係。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爲尋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訪名山大川。一天,由於旅途勞累再加上飢渴交加,釋迦牟尼昏倒在人煙稀少的尼連河邊。後來,一位牧羊女發現了他。牧羊女將隨身帶來的各種雜糧,連同採集來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狀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將他救活。甦醒過來的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深思,終於在農曆12月8日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侶們爲了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從此以後,每到農曆12月8日,便用五穀雜糧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間也紛紛效仿,長此成俗。到清朝的時候,吃“臘八粥”的風俗更加盛行,皇室還在雍和宮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禮節都非常講究。雍和宮的臘八粥是由內務府主辦,一頓粥要用十萬兩銀子!煮好後先恭呈給皇上,然後再分別賞給王公大臣。誰如果得到這麼一碗粥,會認爲是非常體面的事。

臘八粥的具體做法是:將預先分別泡過的五穀雜糧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穀雜糧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麥米、紅豆、蠶豆等,粥果有栗子、紅棗、核桃、桂圓肉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不停地攪動。講究一點的還要再另備一盤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乾、蜜餞、青紅絲,這是爲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過好象北方喝臘八粥比較多,寧波還沒怎麼聽說過,以後在家裏自己燒。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6

農曆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着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爲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幹,吃着翡翠、杏幹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櫃裏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着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乾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乾淨,將乾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說道:“我的靜靜長大了。”擺放好拼盤,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裏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的習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因爲這了這天,天氣便越來越冷了。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7

又是一個臘八節,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

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夥伴,三五成羣,男孩揹着自制的冰車,女孩拎着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衝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釺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後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衝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衝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後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夥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着前面人的襖後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着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迴盪着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着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着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牀,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後,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裏,搶着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裏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儘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8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纔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裏,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纔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裏,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着說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着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裏開始熱鬧起來。父親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溫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父親說,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着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父親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父親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裏,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爲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牀了,他頂着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溫暖的被窩裏聽着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親呼喚着我們起牀,笑着說:“快吃!快吃!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9

再有幾天,就該過臘八節了。說起臘八節和喝“臘八粥”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的來歷和喝“臘八粥”的緣由,恐怕不少人還真說不上個子午卯酉來。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穀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乾、瓜子仁、青紅絲等。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爲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

更爲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爲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爲獅頭,桃仁作爲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纔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10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麼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於臘……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麼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後,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裏洗了個澡,然後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後,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用五穀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後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可是他們沒聽父母的話,還是不餵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裏沒米,竈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後悔沒聽父母的話。爲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後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現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