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臘八節作文彙編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臘八節作文彙編10篇

臘八節作文1

再有幾天,就該過臘八節了。說起臘八節和喝“臘八粥”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的來歷和喝“臘八粥”的緣由,恐怕不少人還真說不上個子午卯酉來。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穀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乾、瓜子仁、青紅絲等。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爲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更爲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爲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爲獅頭,桃仁作爲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纔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臘八粥吃了幾天還有剩餘的,是個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寓意。

臘八節作文2

過年喝臘八粥在我的家鄉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習俗。人們喜歡喝臘八粥,既是因爲臘八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更是因爲臘八粥是一種美味。在家鄉不論貧窮富裕,還是繁忙與否,人們都會熬臘八粥。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準備熬臘八粥用的材料了。首先準備的是各種米:糯米是首選,因爲它既糯又香。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們華北地區的特產,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兩種米比較起來,我更喜歡黃米,因爲用這種米熬出來的粥味道更濃。再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主要是紅小豆,它既有營養,又色澤鮮豔。黃豆、綠豆更是應有盡有。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要開始準備了。剛打下來的紅棗要曬乾了,直到棗的皮兒皺了爲止。聽爺爺說,大紅棗曬得越幹就會越甜,因爲在太陽下一曬,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裏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紅棗的戶家之一。曬完後,還要把壞的棗撿出來,棗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在在超市裏也開始賣紅棗,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鄉人還是沿用傳統的老方法,因爲超市裏的不僅壞的棗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種的甜。

到了臘八這一天,家鄉人就要熬臘八粥了。把頭天煮熟的紅棗、花生、大米、小米、綠豆等放在鍋裏,用文火熬。熬得黏黏的、軟軟的,吃起來,不僅細膩,而且口味極佳。

關於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個貧窮、乾旱的地方,那裏不知什麼原因鬧起了瘟疫,在糧草盡絕的最後時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穀物放到一起熬製成粥,給患病的人們喂下,奇蹟發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於是人們把這一天也就是臘月八日記下來,每年慶祝。從而期望明年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臘八節熬的臘八粥特別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鍋,要吃十來天,人們不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的味道。

臘八節作文3

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爲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

更爲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爲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爲獅頭,桃仁作爲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纔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爲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說,意指臘八這一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禦寒冷。

“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臘八節作文4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着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着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裏的僧衆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爲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爲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竈裏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着鍋裏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着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裏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着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節作文5

1月8日上午,50多歲的市民王汝香對記者說:“傳說臘八節吃臘八粥是爲了紀念岳飛,就像端午節吃糉子紀念屈原一樣,以食物的形式紀念抗金英雄,表達人們渴望和平、沒有戰爭的生活環境。”

王汝香娓娓道來:“岳飛揮師北伐,率領衆將士抵抗女真族對南宋的擄掠殘殺,深受人民愛戴。但朝廷卻下令讓岳飛回朝,岳飛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爲了避免金兵殘殺百姓、對地方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他依然頑強抵抗。可後來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飛回朝,無奈之下岳飛只得遵從皇命。岳飛走時百姓非常不捨,想起岳飛的忠勇,百姓們自發拿出家裏的糧食煮成粥爲岳飛及衆將士送行。由於當時生活條件較差,各家的糧食都不一樣,有麥有豆,五花八門。百姓將各自煮好的粥倒在一個容器裏,混合後送到岳飛面前就是一碗有米有麥有豆的粥了。岳飛率領衆將士道謝後回朝,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百姓爲了紀念岳飛,每年臘月初八燒起‘百家飯’,即臘八粥,以示懷念之意。”

王汝香說:“小時候還聽人說過,臘八這個節日從農耕時期開始就有了。在農耕社會人們吃不飽,希望種的每一種糧食都能豐收,於是選出一天將各種糧食煮在一起吃,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王汝香說,“八”是個吉祥數,代表多的意思,人們希望多種糧食來年能有個好收成。“小時候一吃過臘八飯就盼着過年,每年過臘八都可興奮,因爲大家都可以等着過年了。”回憶起小時候過節的情景,王汝香笑着說,那時候生活條件差,家裏沒有這麼多豆類可煮,於是用大米、小米、黃豆和玉米糝摻在一起煮成粥,這就是當年的臘八粥。

“無論如何,咱開封人都認爲臘八粥是紀念岳飛的。開封是北宋的都城,也有岳飛廟,我個人認爲臘八節和開封很有淵源。”王汝香笑着說,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百姓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臘八粥吃着更加香甜可口。雖然沒有了幼時對過年的企盼,但珍惜和平、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是所有人的願望。

臘八節作文6

今天是元月十三日,農曆臘月初八,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臘八節。剛起牀,廚房裏就傳來了母親歡快的歌聲。原來,母親正在廚房裏爲我準備今天中午的壓軸大賽的原材料——餃子餡。

八點鐘,鬥志昂揚的我拿着母親準備的“愛心肉餡”,來到了教室。

先是國學積累環節,黎明姐姐給我們講解了臘八節的來歷以及相關的傳說故事。關於這“臘八節”,人們可是賦予了它許多傳奇色彩呢!

傳說一,元朝的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裏很窮。有一次,他給地主家放牛,結果一不小心,牛掉進了深坑裏摔斷了腿。地主大怒,下令將朱元璋關進地牢,任其自生自滅。幾天以後,朱元璋餓得發昏,只好把從地牢裏的老鼠洞中找出來的小米、大米、花生、紅棗等混合在一起,爲自己煮了一碗雜糧粥。就這樣,朱元璋活了下來,等到他當皇帝時,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朱元璋又命人煮了一碗雜糧粥,並命名爲“臘八粥”,又把這一天定爲“臘八節”,後來這一節日便流傳了下來。

傳說二,大家知道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嗎?其實他又叫釋迦摩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很早的'時候,他就迷上了佛教,開始靜心修行,參禪悟道。可是就當他馬上就要成仙的時候,自己的修爲卻遇到了瓶頸,無論怎樣都無法突破,這可急壞了他。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怎麼靜心,卻總是參不透剩下的佛法。有一天,他洗完澡後空乏無力,根本沒有辦法站起來,更別說走路了!這時,一位姑娘途經這裏,用自己剛收穫的玉米、大豆等食材做了一碗香噴噴的粥。說也奇怪,釋迦牟尼剛吃完這碗粥,便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自己多年沒有突破的瓶頸也有了鬆動的跡象。釋迦牟尼大喜,趕緊坐在了一顆菩提樹下,穩定住自己的心神,開始參悟。沒過多久,釋迦牟尼忽然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十分輕盈。不一會兒,就悟道成仙了。

臘八節作文7

臘八節,經常被稱爲“臘八”,古時候,人們在臘八節祭祀祖先和神靈,以祈求來年的豐收與吉祥。在我國的佛教中,這一天是其創始人釋迦牟尼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因此它還有另一種說法“佛成道節”。不論是古時還是當今,一提起臘八,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臘八粥、臘八蒜。

奶奶和爺爺從來不會忘了這一天,一大早,天剛矇矇亮,新升的太陽猶如花朵被包裹在薄霧形成的花苞中,還未綻放。這時,兩位老人便已經將這馬上要做的事準備好了——紅棗、小米、核桃、紅豆,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們家的臘八粥中,這四樣是必不可少的。身體還蜷縮在被窩中,但兩隻耳朵卻已經被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所叫醒。側耳傾聽,便可以聽到奶奶用她那粗糙、佈滿老繭的手在細細打磨着一顆顆金黃的種子。四周很安靜,兩隻手在水中翻滾,可以聽到一陣一陣的水波聲,與戲水聲截然不同,這種聲音是很有規律的,這也是老一輩人的手藝啊;爺爺早已熟練,他將棗分爲兩類,一部分放在瓷碗中,另一部分放在案板上,前者都是外表光滑,由裏向外透着大紅,放在潔白如玉的瓷碗中,好似碗壁上開出了紅花;後者則甚是不好,都是一些有蟲眼、表皮粗糙的,便放在案板上等候處理。棗與物體碰撞的聲音十分清脆,連續不斷。爺爺歲年歲已高,但眼睛十分明亮,好棗壞棗看上幾眼便分得出來。很快,這兩種聲音便戛然而止,接着再有聲音,那邊是大家該吃早飯了。

開啟大燈,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此時已經擺在了桌子上,淡黃色的粥中,點綴着花生紅豆,只是看上去,就讓人食慾大增。大家就坐後便開始享受這古老而傳統的臘八粥了,聽說喝完以後整個人就再也不怕這嚴冬的寒意了。大家一邊聊着,一邊將這碗臘八粥細細品嚐,我嚐了一口,甜滋滋的,暖暖的,粥留到心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它的暖意,能感受到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愛意……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新年馬上來了,要說新年是爲新的一年增添色彩的話,那麼臘八節,一個溫暖的節日,便是爲這茫茫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意了吧……

臘八節作文8

有到了臘八節,看着臘八節必吃的臘八粥,我不僅想起許多往事……每年的臘八節媽媽用花生、紅棗、核桃仁、綠豆、栗子、大米、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裏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臘八粥也並是只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儘可能湊着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爲,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真想自己做,超市裏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並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爲其忙碌的必要,品嚐起來便彷彿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隻有八月十五纔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裏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隻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裏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爲什麼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爲,已經沒有什麼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着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嘆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爲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節的臘八粥真的是人間的美味,我喜歡臘八粥!

臘八節作文9

臘八節的由來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今天我就來爲大家介紹兩種說法吧!

傳說一: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爲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爲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爲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爲臘八粥。

傳說二: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鉢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爲“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現在就想喝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呢?

臘八節作文10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爲“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爲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民間大都流行喝臘八粥。關於喝臘八粥的由來,民間還流傳着許多故事。

一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鉢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爲“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