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的臘八節作文400字錦集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節作文4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臘八節作文400字錦集6篇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1

剛回到家,家裏就開飯了,我趕緊放下書包跑去洗手,一想到媽媽拿手的紅燒肉我就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洗完手我趕緊跑向飯桌。

“什麼?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滿地嚷道。擡眼看看平時一樣討厭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齊“反抗”,沒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媽媽、爺爺,他們也都吃得樂呵呵的。這是怎麼啦?爺爺看我在發愣,便放下碗,饒有意味地吟誦道:“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婷婷,粥是寶啊,不可浪費!”我還沒回過神兒,媽媽義開口了:“早(棗)下力(慄)氣,來年豐收。婷婷,這粥有營養,吃吧!吃了臘八棗,背起書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別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這粥還有什麼深意!我剛捧起碗,爸爸一陣狼吞虎嚥,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聲喊道:“過了臘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們,我也學着他們的樣子,“大吃大喝”了起來。真是奇怪,一陣猛喝之後,原本冰涼的手變得暖和起來了。

邊吃邊聽他們聊着,我才慢慢明白過來:原來今天是十二月初八,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後來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摻在白米中的五穀雜糧總計不下20種,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故又稱“福壽粥”。

原來,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這麼深刻的意義,在家鄉,臘八粥熬好後,先要敬神祭祖,再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

原來臘八粥還有這麼多的含義,我算是長見識了。今天是臘八節,你們喝臘八粥了嗎?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2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爲蠟。 臘八節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爲田事,故爲蜡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爲“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代改爲“臘”。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 、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爲“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爲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3

記憶是一朵花,每年都會開得不同。臘八時節,家家都該吃上一碗粥吧。雖然,在我對粥的回憶裏,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麼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可是,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的盛開了。

確實,溼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臘八粥是再好不過了,那溫暖,是會從心底篤篤實實的漾出來。

可,最初知道臘八粥,是從冰心的一篇懷人文章中。她說:臘八粥中須有十八種乾果,代表十八羅漢,是紀念先人的一種祥和食品。她的母親是1930年臘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臘八粥以示緬懷。從老人那冰清溫婉的筆調敘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與回憶之美。

其實,即使不用十八種乾果,臘八粥的主料和輔料也甚爲複雜,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黃米,赤豆,粟子,紅棗,粥成後還需有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乾,這樣豐富的搭配,在小時的家裏,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尋覓得到的。即使現在,做這樣一碗粥也常需費一番心力。

當我提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緻的角度,置身於一個完全篤實的環境之中。於是,一時間,我的記憶裏瀰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實,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過過臘八節的。所謂的粥,就是最簡單的白米粥,而那米,過來人都知道,得經過好一陣挑揀,慢慢挑去裏面的砂子、石子,洗淨,纔會上鍋。所就菜,不過是一些鹹菜、醬菜之類的。再好一些,不過是粥里加些紅豆、赤豆之類的輔料,調節一下。但是這種簡單,卻是能見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4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裏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着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中,老頭死後,他當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每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5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爲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爲田事,故爲蜡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爲“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代改爲“臘”。

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爲“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爲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6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臘八節的前夜,媽媽和奶奶便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供一家人品嚐。

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後開始煮了起來,等鍋裏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麼時候可以吃了,怎麼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說:“早着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我掃興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牀,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着碗裏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爲什麼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爲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爲了供奉祖先,而是爲了節約,你看,這粥裏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着對我說,“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

想不到臘八節那麼有講究,看來我要多瞭解瞭解臘八節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