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臘八節作文400字4篇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1

早上,遠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又到吃臘八粥的時候了,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臘八是過年的序幕,從這天開始,媽媽就會爲過年做準備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臘八節作文400字4篇

在我們家裏臘八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臘八粥,二是醃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將蒜剝皮後放入 醋 中,媽媽說這一天醃的蒜會變成碧綠色。很神奇,確實如此。多年來一直以爲只有臘八這個節氣才能把蒜醃綠,前段時間無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變綠了,才知道這大概是媽媽爲了讓我們剝蒜皮而編出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吧。臘八這天我們小孩子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挑豆子,將壞豆子及石子挑出來,這也是最開心的時刻花花綠綠地灘了一桌子,兩個姐姐仔細檢,我兩手抓滿豆子,滿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們倆生氣。現在挑豆子這項任務媽媽又交給了她的孫子輩,孫女要比他爸爸小時淘氣多了。臘八粥裏除了各式豆子外,還有紅棗、 葡萄 幹、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這種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軟爛黏稠又要不粘鍋,要用時用心的,媽媽熬出的臘八粥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滿樓飄香,我們都是一路聞着香味上樓的。媽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民間美食家,上世紀70年代,物質普遍不太豐富,但我們家因有媽媽的粗糧精做,餐桌上總是有吃不盡的美味佳餚。

現在媽媽每年還熬臘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會把粥凍到冰箱裏等過年回去給我吃。說實話跟過年的佳餚相比,粥算不上什麼美味,但媽媽還是年年給我留着,我也會很有興致地大吃幾口,我知道只要這樣媽媽就滿足了。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2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 臘八節在傳承過程中,又有一個傳說,說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米糰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後世信佛的人,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念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麼說,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爲內容的。

“臘八粥”確實能體現出農業大豐收,因爲它是用各種米(江米、黃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種豆(大豆、雲豆、豇豆等),各種乾果(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類混合成的一種粥,這種粥集中地反映出了農業大豐收的成果。 關中一帶及附近一些地區的羣衆,都十分重視“臘八節”。但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之間,又各有不同的講究。富平縣的農家,這一天喜歡釀酒,名曰“臘腳”;長安縣的古風俗,這一天要煮肉糜,拋灑在花木之上,謂之“不歇枝”;乾縣、禮泉一帶,講究臘八節要給老人送粥,女兒家要請新女婿吃粥;鳳翔一帶則是用黃米和八種豆子,加上油鹽做一頓臘八燜飯;銅川地區的`農村,在這天還流傳着爲幼男幼女剃頭理髮的習慣。凡此種種,自有不同情趣。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3

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喝臘八粥,現在無稽可考,敢肯定沒有兩千年曆史。臘八粥是漢地人的風俗,起源於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兩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誕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於人類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二十九歲就出家,隱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麥,瘦得前心貼到後背。由於如如不動,鳥兒在蓬亂的頭上築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連禪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塵垢。遇到牧牛女蘇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爛粥供養。不久太子面色紅潤,身體康健。於是跌坐菩提樹下發願,若不成佛,將不起此座。是夜,清風和煦,繁星閃爍。黎明時分,太子仰頭剎那,望啓明星豁然開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腐爛粥,就是雜糧放在一塊熬的粥。東漢永平年間佛教自阿富汗傳入中國之後,逐漸的國內也是興起了“臘八粥”的風俗。喝臘八粥,一來紀念佛的成道,二來也祈求自己未來成佛的願望,或者說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親沒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每年的臘八粥總會按時熬就的。那時家裏窮,無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蘿蔔白菜之類。熬一大鍋。弟兄姐姐好幾個,吃的很香。母親說臘八粥是團圓飯,全家人都應該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親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來,春節時哥哥回來了,母親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親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繼成家,全家人再也沒機會圍着鍋喝香噴噴的粥了。身處江南,這裏家家戶戶都喝臘八粥。單位的食堂也給職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時候,碗裏盛的不僅是古老的傳統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懷戀漸行漸遠的親情。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4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面裏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代都市裏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眼前……

在我家鄉,臘月裏最重大的節日就是臘月初八,也叫臘日。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大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家鄉有句俗語叫“紅白蘿蔔似疙瘩,母親叫你吃臘八”,“疙瘩”是家鄉的土話,意思是說吃臘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臘八臊子”,這是展示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烹調手藝高低的平臺。家鄉的“臘八臊子”做起來非常有講究,是將豬肉、紅蘿蔔、白蘿蔔、白菜幫子、豆腐等八種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後佐以大蔥、蒜苗、茴香等調料,用文火燴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臘八臊子”還要擀好臘八面。在家鄉,新媳婦或小姑娘不會擀麪是要被人笑話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勻,軟硬適中,擀時要拿穩放平,用力要勻,先鬆後緊,先慢後快,富有韻律地一推一壓,將麪糰擀成一張薄薄的面片。然後在攤開的面頁上撒少許麪粉,一層一層均勻地摺疊。用刀切時,刀尖不離案,刀把緩緩擡,伴着“咯噔、咯噔”的節奏,面可以被切成長條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後,水開下鍋,撈出面來,盛在碗裏,再澆上提前炒好的“臘八臊子”,這樣,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裏滴上幾滴紅豔豔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後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