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難忘的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

難忘的中秋

這些詩句很是切合我今天的心情,真可謂是”望穿秋水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終於盼到了!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於到了,大家都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特殊的節日。我家也不例外,在中秋節這天晚上,全家都聚在一起,共度中秋。

說起中秋節,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最爲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許多說法。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變成了癩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後,嫦蛾住在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了。這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爲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遠沒有春節的喜慶熱鬧和漫長戰線,但中秋的純粹性卻是春節無法比擬的。中秋,只爲了親人的思念和團聚,因而蘊含了更爲直接和集中的意味。

可還是小孩子的我們眼中,中秋,似乎更多地把目光鎖定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和父母敬神的供品上。在童年的記憶裏,中秋和春節、端午一樣,因爲諸多美味的光臨,變得可愛而美麗,讓人歡喜,叫人難忘。節日來臨之前,爸爸總會變戲法似的,從外面帶回來一些新鮮的角蓮、嫩藕,有時還會有蘋果、橘子,而月餅是每次都少不了的,並再三囑咐我,要等到中秋節晚上敬了月光菩薩之後才能品嚐。好不容易捱到中秋來臨,好不容易盼到月兒爬上樹梢,好不容易等到母親在天井中的供桌上擺滿蓮藕餅果,再放上三隻小酒杯,虔誠地分三次往裏面加上開水。終於,一陣鞭炮的硝煙彌散過後,我便喜滋滋地迅速搶取我喜愛的美食,急不可耐地大快朵頤起來。有時,還會走進鄰居的家門,呼朋引伴地顯擺。很快,街頭巷尾飄蕩着的,都是愉悅的氣息。

今年跟往年一樣,早早的我們便處理好自己的事,靜等夜幕降臨。不知何時,月亮害羞地蓋着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擡頭望月,心裏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忽然,我看到了牆壁上的詩,於是便提議開一個對詩大會。在徵得大家的同意後,大會便開始了。第一個是哥哥,他學着詩人李白的樣子捋着“鬍子”深情地說:“妙哉!妙哉!此主意真妙!我先來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何皎皎,照我羅牀幃。”哥哥剛說完,姐姐就對上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不緊不慢地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哥哥怪腔怪調地說。我正要說,只聽姐姐拉着嗓子說:“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哎呀!壞了!這正是我要說的。我該怎麼辦呢?正在我急得抓耳撓腮的時候,他們卻過來起鬨了,說:“弟弟,如果你在十秒內想不出的話就算你輸哦!十、九…”說着便數了起來。我卻急得團團轉。我猛一擡頭看到了天上的明月,我便像抓着了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大喊:“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就在我們對得激烈時,媽媽卻像個孩子似子似的吵道:“我來!‘今年八月十五夜,我們一起吃月餅。’”“哈…哈…”媽媽這詩把我們都逗笑了。

不過,我們還真餓了。於是便吃起了圓圓的月餅。吃着這香甜的月餅,我的心裏卻流過了一絲酸意?臺灣的同胞們是不是也在賞月呢?他們是不是也盼着早日投入祖國的懷抱,早日和大家團聚呢?別說,今天的月亮還真應了“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句話呀!

中秋節承載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對親人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信這次的中秋節會給我的一生留下美好的回憶。

標籤:難忘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