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中秋國慶雙節同一天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國慶雙節同一天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國慶雙節同一天作文1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自古以來,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月亮,披着一層神祕的面紗,被詩人吟誦,被人們拜舞,人們一直對月亮充滿敬畏與幻想,認爲月亮是團圓的象徵。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語樂融融。中秋是吃月餅的時候,至於中秋吃月餅,是因爲一個愛國的傳說。元朝時期,君主怕子民造反,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這十家還要供養一位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胡作非爲,橫行霸道,人民叫苦連天,死的死,亡的亡,一位正義的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在中秋月下,寫了許多“愛國正義,推翻王朝,一起連手,還我河山”的字條,夾在月餅裏,把月餅分送到人家,吃月餅時,看到字條,互相傳送,人們有了聯絡的信號,一起造反,推翻了腐敗的元朝。從此,中秋送月餅,吃月餅的習俗流傳到今,經久不衰。中秋佳節,全家團圓,兒子兒媳都要回家與父母團聚,除了萬不得已,必須回家。全家一起吃月餅,代表以後的日子家道興旺,吉祥如意。

也許一年之中,除春節外,中秋是唯一一個團圓的日子,有奔波在外的人,心中早被功利、名譽、金錢佔據,連這個日子也忘了,也許有浪跡天涯的遊子真的不能回家,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樣,“孝”就成了刻骨的傷痛,該是多麼大的遺憾呀!我相信,許多人在父母面前許下“孝”的宏願,滿懷憧憬的走了,他們相信自己有衣錦還鄉的一天,有盡孝的一日,但他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生命本身的不堪一擊,忘了“孝”字會一瞬間成爲泡影。父母不需要我們長跪不起,不需要我們懺悔自己的無知,也許多陪父母一會兒,父母就知足,也許一杯熱茶,父母便寬心。生命的短暫,有幾時能盡孝?借中秋佳節,回家探親,盡微薄的孝心,如果此時都不團聚,那麼何時能彌補?那是多麼大的遺憾呀!在葡萄架下賞月,中秋這天的月亮特別圓,圓的毫無缺憾,圓的動人心扉,一輪金黃的月亮嵌在烏藍的夜空中,更顯得明亮,衆星捧月,圓圓的月亮好像一家人,團團圓圓,我想,中秋團圓就是由此而來。

中夥吃飯時,沒有趕到家的人,必須要留出一個空位,放上他的衣服,以表對他的思念。李白曾詩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時,我們在這裏過中秋,爸爸總是喜歡望着明月背這名詩,沒有與家人團聚,沒有共同賞月,且身在異鄉,只得給遙遙那方土地打個電話,聽聽家人的聲音,這種刻骨銘心的酸楚,爸爸體會的更深。爸爸說,他上學時,中秋不能回家,他與別的同學在一起看月亮,想起擺着衣服的空位,總有種想哭的衝動,打個電話,這邊爸爸淚如海涌,媽,我要回家!晚上靜靜的躲在被窩,感到冷到骨子裏,一種莫名的害怕。爸爸說,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一個人不回家就感覺心裏空落落的。

現在,只要我們中秋回家,奶奶臉上那種驚訝的幸福我永遠忘不下。

明月皎皎,寄託着我們的思念,遼遼中秋,團聚着我們的幸福,明月中秋能幾何?家人團聚知多少?這個團圓的日子,這個幸福的時刻,我們歡聚一堂

中秋國慶雙節同一天作文2

9月30日星期三,秋風送爽,在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之際,五年級四班的四個孩子(尹迪,邢思博,陳詩雨,裴欣怡)代表班級在國旗下進行了迎中秋的表演,讓沙溪小學的孩子們更好地瞭解了中秋節的來歷,他們的中秋快板表演更是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爲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_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名稱的由來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在中秋節,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但每一種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而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已經成爲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着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爲一種神對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

其實,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民國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但是對於吃月餅,傳到我們這一代,只是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爲了一種慣性而機械地存在,我們如今只是把月餅當成了一種吃品和禮品,而沒有了我們祖先純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自然的質樸而敬畏的親和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