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國慶節去瞻仰烈士作文範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慶節去瞻仰烈士作文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慶節去瞻仰烈士作文1

國慶節是祖國成立的那一天的紀念日,可是,祖國的成立是用千千萬萬的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每到國慶節,我總是會想起這些烈士們。

國慶節的下午,我和媽媽去參觀位於金城區北端的烈士陵園。

到了大門口,我看見大門兩旁寫着“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12個大字,進了門,有很多臺階,這些臺階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兩旁有石雕的護欄。我一邊上,一邊數:1、2、3、4……一共81個臺階,上了臺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精雕細刻,色彩斑斕的古老的門樓,聽說這個門樓是明代建造的,看得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門樓兩旁,林木成陰,松柏蒼翠,百花鬥豔。上完一段臺階,來到了革命紀念館門前,門框上寫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很遺憾,門鎖着進不去,我從門縫往裏看,裏面有個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東渡黃河地形圖。

繼續往裏走,遠遠的看見革命烈士紀念塔,我迫不及待的一路小跑的跑上去,到了塔底下,有一個橢圓形的花園,花園裏有金黃的迎春花,火紅的月季花,好象在爲烈士獻禮;塔的左右兩邊都是烈士的墳墓,那些松柏像忠實的戰士一樣,守衛着烈士的英靈;塔的後面是毛主席在1959年國慶節上的題詞: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

尋階而上,一個高大的六角形亭子映入眼底,亭子中央掛着一口歷經滄桑的古老大鐘,三個大人手拉手才能抱得過來。這就是韓城市有名的八景之一“陵園晨鐘”,據說鍾一敲動,悠揚的鐘聲全城的人都能聽到。

走上一條小坡,一座白塔巍然聳立在山坡上,塔身是六角型,共六層,整體磚木結構,有20米高,尖尖的塔頂矗立在塔身上。據說這座塔是元朝建築,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了,塔身傷痕累累,見證了韓城歷史變遷的風風雨雨。登上塔頂,放眼望去,韓城的景色盡收眼底,南邊是全國目前儲存最完整的六大明清縣城之一—韓城老城區,只見古色古香的店鋪林立,被譽爲“小北京”的標誌性建築“四合院”星羅棋佈、炊煙裊裊,熙熙攘攘的人羣穿流不息。北邊就是正在建設中的花園式城市——新城區,只見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寬闊的街道上,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到處生機盎然,一派繁榮的景象。

不知不覺中,幾個小時過去了,天慢慢黑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雖然很累,但我的心情很激動,久久不能平息,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應繼承烈士遺志,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美好新家鄉。

國慶節去瞻仰烈士作文2

國慶節期間,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張蔚華烈士陵園。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張蔚華烈士陵園,一進門,便發現了一塊碑上寫着,張蔚華烈士之墓,下面還有金日成主席的題詞。

看到這些,我彷彿想起了張蔚華烈士服毒自殺的壯烈情景,我彷彿看見了一個個敵人沒有救活張蔚華烈士那失望的情景,我彷彿聽見了烈士犧牲時那天暴雨狂風大作的聲音。

主持人宣佈儀式開始。第一項:向烈士獻花圈,我看到一個大花圈從下臺擡了上來,那是一個很大的花圈,特別漂亮

接下來,大隊輔導員在樹上繫了一隻又一隻的小白花,只聽主持人宣佈:默哀三分鐘。緊接着,一首緩慢而憂傷的曲子從錄音機裏傳了出來,我們低下了頭,樹葉也在沙沙作響,彷彿也在爲這位烈士默哀,我想起了那次長跑比賽,才跑了五圈,個個不是噁心就是腿疼,在比比張蔚華烈士就這點兒苦算什麼……

接下來,我們開始參觀烈士陵園,每個小屋都有有名的書法家、畫家爲張蔚華烈士題詞、畫畫,其中一幅是“鵬程萬里”,一個大雕,衝下來,好不壯觀。

這次參觀烈士陵園使我受益非淺,以後我也要做張蔚華烈士這樣有毅力能爲祖國撐起一片天的人。

國慶節去瞻仰烈士作文3

今年的國慶節非比尋常,是祖國母親的生日。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個這普天同慶的日子裏,我們更應深深緬懷那些長眠在地下爲國捐軀的英烈們,因爲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我們一大早便乘車來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的北大門,進門便仰面看見一座宏偉的烈士羣雕。羣雕由179塊巨大赭色花崗石砌成,高10.3米,長14.2米,一共由九位烈士形象組成,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烈士們臨刑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羣雕周圍蒼松似海、翠柏成行,這墨綠色的茫茫林海襯托着高大肅穆的烈士羣雕,令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莊嚴悲壯。

接着,我們沿着長長的臺階來到了高聳入雲的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坐落在雨花臺主峯峯項,石碑正面鐫刻着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雨花臺烈士紀念碑”,碑前矗立着一尊革命烈士的黑色銅像。這是一位英雄就義前的形象,只見他雙手戴着沉重的鐐銬,身上穿着破舊的衣衫,陣陣寒風吹過,他毅然走向斷頭臺,毫不懼怕,表現了一種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銅像前是塊正方形的碧綠草坪,草坪的上部放着一個圓形的銅盆,銅盆採用的是“日月同輝”的造型,銅盆裏點着永不熄滅的長明火,象徵着英烈們的精神生生不息,天地永存。銅盆的下方不遠處還有一塊銅板,銅板上面刻着“我和我的子孫都會經常來這裏的”,字的下面靜靜地放着一束含着露珠的白菊花,潔白晶瑩的花瓣在清晨的微風中輕輕搖曳,寄託了人們對死難烈士們的無限哀思。

離開了烈士紀念碑,我們又去了烈士紀念館,館裏陳列了從1972年到1949年22年期間在雨花臺壯烈犧牲的烈士們的遺像、遺書、遺物等革命文物,供後人參觀緬懷。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共產常員惲代英烈士了。才華橫溢的惲代英在雨花臺殉難時才36歲,他說過的一句話至今仍令我感動至深,這句話的大意是:未來的社會一定是十分美好的。可能未來的年輕人不一定能理解我們走過的這條崎嶇艱難的道路。但我們吃了苦中苦,才能讓未來的年輕人享受到富中富。爲了這個崇高偉大的理想,我是願意付出一切代價的!從這段話的字裏行間中,我感受到了惲代英那顆火熱的愛國心。在那個充滿了苦中苦和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爲了祖國美好的將來,惲代英用他那年輕的生命和滿腔的熱血,爲祖國付出了一切。而我們這些生活在充滿富中富的和平年代的青少年們,更應加倍珍惜如今這個來之不易的好時代,爲祖國獻出我們的青春和汗水。作爲學生的我,只有好好學習,學到一番真本領,長大了才能大展身手,報效祖國。

雨花臺烈士陵園的瀏覽結束了,它讓我明白了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裏,我們更要牢記那些付出一切代價、英勇就義的英烈們和革命先輩們吃過的苦中苦。讓我們化哀思爲力量,在烈士們愛國精神的鼓舞下,爲祖國母親的繁榮富強而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