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範文500字(通用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包糉子作文範文500字(通用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範文500字(通用15篇)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糉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糉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爲在我的眼裏,包糉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糉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糉子餡和糉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糉子。奶奶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糉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糉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糉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糉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00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消息,紛紛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糉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糉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鬆,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包的糉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糉子沒我想得那麼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小糉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糉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糉子好了,我剝開嚐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嚐到了美味的糉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3

傳統節日——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個地方的端午習俗可能大相徑庭。我的故鄉蕪湖在端午節有一種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糉子。從我記憶起,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包許多各種各樣美味的糉子。

那麼,糉子是如何製作的呢?一般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準備一些新鮮的糉葉(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葉,蕪湖大多是蘆葦葉),將糉葉先用清水洗淨,然後將糉葉放在鍋中煮十分鐘撈起。

然後,將適量的糯米和紅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約二十四小時。根據口味愛好,也可以準備諸如蜜棗、火腿、鮮豬肉等輔助食材。

透過上面兩個準備環節,下面就是包糉子了。將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糉葉中包好,用香草繩或細線繫好,一個美味的糉子就算製作完成了。糉子竟然被奶奶可以製作成菱角形狀、斧頭形狀、三角形狀等各種形狀各異的樣子!一般一個糉子重約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棗、紅豆、鮮豬肉,就包成火腿糉子、蜜棗糉子、紅豆糉子、鮮肉糉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別以爲糉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還需要最後環節,將包好的糉子五個或十個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計數)放入鍋中,加水煮約一小時,當可以聞到糉葉和食材濃郁香味時,糉子就可以出鍋了。這時一般奶奶都會讓我先盡情享用這美味的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4

端午節是一首詩一般的節日,糉子蘆葉中的糯米,不僅飄香家庭,飄香人間,那抹蘆葉沉澱着脫俗的香。

細看這蘆葉,那抹綠透人心絃,看似飄嫋輕輕,光滑細膩,其實卻有那根根葉脈相連。葉子若失葉脈則枯萎,人若失血管則消逝。那根根突起的葉脈,讓蓬勃的綠長在中間。近聞那淡淡的清香,淡雅脫俗,讓人遠離這塵世,遠離繁華。這貞潔的香啊!讓人心曠神怡。

我家的端午,便是糉子飄香。每逢端午,從灌滿水的盆子,提上沾滿水珠的蘆葉,那綠啊,綠到了人心,先將蘆葉彎成圓錐形,再將糯米、鮮肉、紅棗等倒入其中,用蘆葉蓋住缺口,順勢包裹,用線固定,一個精靈般的糉子便做好了。用鍋一蒸,那蘆葉的清香被熱氣擠壓,有夾雜着糯米的芬香,讓整間房屋都佈滿了糉香。鍋蓋一掀開,滴着水蒸氣的糉子顯得格外誘人,讓人垂涎三尺。

說到糉子不由得就都提到屈原。屈原是一個一身正氣的官員,由於國家的腐敗和小人的排擠,讓屈原的才華和抱負無從施展。無奈之下屈原投身汩羅江,他用自己的死喚醒了人民,更留下了千古絕唱《離騷》。這個貞潔、兩袖清風的詩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清香”。

端午節的習俗還不止這些,端午節時,我總會戴一個奶奶親手做得香囊,還會在家中的瓶子裏插上艾草,然後還會看龍舟比賽。在那些震天的鼓聲中,端午節離我們更近了。

端午節是糉子飄香的時候,更是立志報負的時候,願糉子之香飄散繁華。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5

端午節到了,我要包個糉子給家人吃。

包糉子首先要拿兩片糉葉疊成一個半圓錐形,然後放點糯米,接着放一個紅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最上面放一個紅棗並且用勺壓實,用捲成圓錐形剩下的糉葉把它用力裹起來,這時要注意勁兒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捏散開來,勁兒太小糉子又容易漏。裹好之後用線多纏幾圈然後打一個結,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面蒸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鐘後,又好吃,又好看的糉子就出鍋啦。

剛出鍋的糉子要晾涼了再吃,我把糉子給了媽媽,問媽媽∶媽媽,糉子好吃嗎?媽媽嚐了一口微笑着說∶好吃,真好吃,你包的糉子最好吃啦!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我跑到哥哥、爸爸那裏說∶我做了一些糉子,快來吃。哥哥、爸爸一起來到廚房裏,看見桌上放的糉子,拿起一個慢慢剝開糉葉,白白的糯米上嵌着的紅棗看起來有食慾極了。他們吃了一口說∶嗯,真好吃!聽到他們的誇獎,開心的說∶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的。

香甜軟糯糉子簡直讓我們停不下來,在吃了好幾個糉子後,我忍住了想要繼續吃的慾望,幫媽媽把廚房打掃乾淨後,就去午休了。

到了下午,媽媽讓我看了一場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賽龍舟,邊看着精彩的龍舟比賽,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開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端午節可以吃到糉子,而且還能看龍舟比賽,我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6

一看到這題目,你們一定知道我今天做了什麼。沒錯,就是包糉子。你包過糉子嗎?今天,我從包糉子裏,更深刻地體會到幹活的不容易。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我包糉子時,可是醜態百出。怎麼樣,想聽嗎?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今天早上,風很大。狂風像發瘋似的呼嘯着,刺痛人們的臉頰。我也感到無比寒冷,試圖戴上帽子。可是風實在太大,我剛把帽子戴上,又被風吹掉了。終於到了外婆家,我鬆了一口氣,敲了敲門。門開了,只見外婆走了出來,一手拿着快包好的糉子,一手抓着門把。我很奇怪,不知外婆在幹嗎,一問才知,在包糉子!我原本就對這很感興趣,再加上我喜歡做手工,就爭着要包。外婆便同意了。

只見外婆拿起一個長葉子,圈成圓錐狀讓我把米放裏面。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米倒在圓錐狀的葉子裏。不料不夠,我又拿起勺子舀米,可又太多了。

沒想到外婆還挺又耐心的,讓我再練練。我這回知道了應該多加點,可是,不料又加太多了。

雖然外婆很有耐心,可也被我搞得不耐煩了。

沒辦法,只好再讓我試試。可沒想到我加得剛剛好卻都倒到外面去了。外婆嘆了口氣說:“哎——看來你就是不擅長包糉子。”

我這才體會到包糉子也不容易啊!而外婆又是怎麼做的呢?看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堅持,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呀!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可愛吃糉子了,又香又甜。可我不知道棕子是怎麼包的。

記得有一次,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媽媽包糉子。媽媽拿了一張棕葉,用手一捲,棕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然後把泡好的江米放進一點,放上兩顆大紅棗,再放上江米,用力摁了摁,把餘的葉子包上,用繩子把它捆緊,一個大大的糉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心想挺容易的,我也試一試。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一片糉葉,也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老是一個直筒。媽媽看見後,就在旁邊指點,費了半天勁,才包好了一個糉子。媽媽看着我滿頭大汗的樣子說;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的,這和你的學習是一樣的,明白嗎;我點了點頭。我又試了幾次,在媽媽的幫助下,終於包好了。第二天糉子蒸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脫掉它身上的綠衣裳,裏面的米全露出來了。哇,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一口,真好吃,又軟又香。我問爸爸,糉子是怎麼來的,爸爸說:是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而亡,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這一天都要站在江邊往裏扔食物,以防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這一天還要賽龍舟,喝雄黃酒,戴荷包等等有意義的活動。

瞧,端午節多麼有意義啊。我過了一個又高興,又懂得了不少知識的一天,還學會了包糉子呢。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8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糉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一疊曬乾的糉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爲主要原材料。然後,我們先燒一大鍋開水,水開後把幹糉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八九分鐘的樣子,糉葉的香味從鍋子裏飄了出來,奶奶說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糉葉撈了起來。接着奶奶教我把盛鬥裏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着,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糉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糉葉和糯米,接着就開始包糉子。我先拿兩片糉葉疊在一起,向裏一攏,做出了一個“碗”的造型,往裏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一隻手稍微攏進去一點,再用另一隻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糉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後,用細繩子捆上幾圈,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糉子這幾個動作,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一個糉子,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一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糉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麼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着糉子的那隻手放鬆了一點,糯米灑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於,第一個包成功的糉子出現了,接着,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糉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9

5月27日星期六下午,我們班級組織了包糉子活動。同學們各各都很期待活動的開始。

中午我吃完中飯就打了五個電話給爸爸和奶奶叫他們早一點過來。同學們的家長都已經來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包糉子了。

各位家長都到齊後,終於可以包糉子了。奶奶們教了我們一遍包糉子的方法,同學們很開心地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開始包糉子,首先我把兩片糉葉疊在一起,找出它中間的位置,折成一個沙漏的形狀,然後把米裝滿抖幾下,爲了讓糉子包的更結實,再把後面的糉葉包到前面來,拍了幾下糉子底部,緊接着我拿來繩子把糉子五花大綁的一圈一圈地紮起來。這樣我的糉子就完成啦。我學會了包糉子,我開心地手舞足蹈地拎着糉子開心地跑來跑去,後來我又看看同學們包的糉子,有的包的長長的,有的包的大大的,有的包的方方小小的……各式各樣的。同學們玩得可開心了。

接下來撞鴨蛋遊戲要開始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開始撞鴨蛋了,教室裏發出“砰砰砰”的聲音,一個個蛋都撞破了,同學們碰得可開心了,大家都玩的哈哈大笑。

享受美食的時間到了,同學們分到了一盆盆的食品,每個同學都饞得直流口水,各各同學狼吞慮咽地開吃了。我把分到的豆腐乾串吃完了,覺得還不夠又跑過去,到鍋裏又拿了幾串,吃得津津有味。這次的活動又有玩的又有吃的,太開心了。真是一次難忘的活動!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0

時光匆匆,端午節說到就到了,今年我們有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包糉子,真幸運呀!

我們來到食堂,每個人都按耐不住激動和好奇。有的人說:“怎麼辦,我不會做糉子,我只會吃糉子啊?”有的人說:“包糉子很複雜的喲!”

我們先看着指導員奶奶從籃子裏拿出兩片葉子,右手拿着糉葉的頭,左手拿着糉葉的中間部分,左手和右手靈活地一配合,糉葉底下霎時間變得尖尖的,然後她微笑着指導我們:“糉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話就會從裏面漏米。”說罷,一隻手就緊握糉子的角,另一隻手拿起勺子往糉葉裏舀米,等到糉葉被裝到一半時,再放下一枚紅棗,再繼續舀滿米。之後把糉葉剩餘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後,再用繩子綁在上面。這樣一個糉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糉子看了看,感覺做糉子沒有什麼難處,可一開始做,我就被難住了。我拿起糉葉開始卷,可糉葉彷彿存心和我作對一樣,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時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肯定能成功的!”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回顧奶奶包糉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來。果然,靜下心的我馬上就卷好了糉葉。一會兒,我的傑作終於完成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糉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得保持冷靜,冷靜才能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1

星期天,我們昂立全體師生去老家印象農莊,舉行了包糉子活動。

首先,老師一邊包糉子,一邊給我們講解。同學們都覺得很簡單,信心滿滿。沒有幾個同學認真聽老師講解。

輪到我們親手包糉子了。我們來到了大廳,同學們都紛紛拿起糉葉開始開始包糉子。我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去包,可是,怎麼也包不緊。我開始沒有耐心了,看着已經被我折壞了的糉葉,我心裏十分焦急,卻又不知所措,淚水都潤溼了眼眶。老師看到我沮喪的樣子,走過來說:“怎麼了?”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只看到別人的糉子一個接一個包好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思,給了我幾片完好無缺的糉葉,一步一步仔細地手把手地教我怎麼包糉子。老師說:“首先,把兩片糉葉平行放好,接着,把第三片糉葉倒過來放在中間,再旋轉兩圈,就成了一個圓錐形筒,然後往裏面放入米,肉,紅豆等食材,再封口,用繩子纏緊,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完成了。我試着按照老師講的步驟自己包了起來,終於我親手包好了一個糉子。雖然外形不是很好看,但我心裏還是甜滋滋的。因爲這畢竟是我親手包的,裏面包含着我辛勤的汗水,對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義。後面我又連續包了幾個。

今天我過得非常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虛心學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功。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2

“喂,寶貝起牀了!”隨着爸爸的呼喊我下了樓。下來一看,餐桌上有兩個糉子。記得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當時人們非常傷心,所以把糉子扔下江去,以免魚蝦傷害了屈原的屍體。想到這裏,我感到有點兒驚訝,原來糉子還有這樣重大的意義呢!

人們是怎樣包糉子的呢?我開啟了電腦,上網蒐集了資料。

人們是把竹葉切成兩半,把糯米、紅棗或豆沙包在竹葉裏,然後用綵帶纏上,放入鍋裏蒸。一個個糉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我想做一個實驗,於是拿來了糯米、紅棗、竹葉、五彩線,按照網上的要求把所有的材料準備齊全。我把竹葉圍成了圓錐的形狀,把糉子餡兒填到了裏面,然後摺疊竹葉,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糉子,我拿五彩線把糉子捆結實。

大功告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包完後,我把糉子拿到鍋上蒸了20分鐘。開啟鍋一看,糉子懶洋洋的躺在鍋中呢!我把竹葉剝開黃燦燦的糯米閃閃發光哩!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我用舌頭舔了舔,甜中帶着香味,真讓我垂涎三次啊!

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啊!剛纔只顧着包糉子了,把餐桌上的兩個糉子忘記了,瞧!它們還等着我品嚐呢!我張大口,塞進了嘴裏,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裏盪漾。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糉子,還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我盼望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3

我媽媽一直不會包糉子,所以以前的那些年裏,我們都是去超市買糉子回家煮着吃。

今天,媽媽買了做糉子的材料,買了兩捆煮過的棕黃色竹葉,還有江米和結結實實的白細繩。我和媽媽看着手機一部一部的開始進行。我們做的是江米糉子,她比較簡單,畢竟是新手,學太難的“貪多嚼不爛。”首先拿着一片竹葉,捲成像錐子一樣的形狀。得把葉子卷緊,保證不漏米,開始往裏面灌江米,我要灌太多,也不要灌太少。然後,用另一半葉子蓋住江米,用繩子繞一圈兒。一定要緊緊的綁住糉子。就這樣一個糉子便包好了,這時你便覺得你好棒,因爲你超越了,以前的自己。又會了一樣絕活。

我和媽媽一起包.,雖然包的外表沒有媽媽好看,但我自己覺得也不那麼醜陋。我包的糉子個頭大,卻總是漏米。“沒關係,慢慢來,熟能生巧嗎!”聽了媽媽的鼓勵,我更用心地包起糉子。

我一會兒,第一波糉子便出鍋了,我一看,有好幾個糉子漏了米,而且都是我包的。爸爸媽媽都不開,我包的漏米糉子。蘸着白糖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兒子包的糉子真好吃。我也不開了一個漏米糉子,蘸着白糖咬了一大口,真好吃!我覺得自己包的糉子比超市裏賣的還好吃。

在以後的端午節,我們家都要自己包糉子,下回我們要試着蜜棗糉或豆沙糉。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4

端午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節日。每年,人們都將在這一天包糉子、插艾葉、賽龍舟,懷念愛國詩人屈原。今年,奶奶又要包糉子給全家人吃。我很好奇,糉子究竟是怎麼包的?我決定向奶奶學習,自己也包幾個好吃的糉子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一大早,奶奶就忙開了,我也趕緊過去幫忙。

奶奶先將糯米淘好,放在一個大盆裏,又準備了好多塊醃肉,幾個蛋黃。然後奶奶又拿來醬油,往糯米盆裏倒了些許,攪拌了幾下,米馬上就變成了醬油色,接下來,就要開始包糉子了。

奶奶先拿好一張箬葉,手把手地教我。她拿住箬葉的兩端,捲成一個漏斗狀,往裏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間放上一塊醃肉,然後將它撫平,看不出一點兒向上凸的痕跡,接着將沒有碰到米的箬葉向前折,再將多餘的部分向兩邊這,用手將它捏住。這樣,一個糉子就成形了。最後,就要在糉子外面縛上白紗線,防止糉子裏面的米漏出來。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做,剛開始的時候不是把把米漏了就是包不起來,但我並不灰心,跟着奶奶認真地學習,做了一遍又一遍。終於,一個完美的糉子出爐了,看着自己親手包出來的糉子,我高興地樂開了花!我跟奶奶一個接着一個地包,越包越多……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過得最開心的一次端午節了,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在這個傳統古老的節日裏,吃着自己包的糉子,簡直是最幸福的了。

端午節包糉子作文500字15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它是爲保護投江的屈原發明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忠君愛國,卻因遭受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後來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抱着石頭跳進汨羅江,與楚國共亡。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汨羅江邊憑弔屈原。因爲打撈不到屈原的身體,大家就紛紛把飯糰投到江中,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了。人們怕引來貪吃的蛟龍,就用蛟龍害怕的楝樹葉包飯,彩色絲線捆紮,這樣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糉子了。

今天是端午節,在一片熱鬧和陣陣糉香中,我們全家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外婆和媽媽包起了糉子,我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只見外婆麻利地拿起幾張墨綠的蘆葉疊起來,捏住蘆葉的一頭往裏一卷,形成一個圓錐體。外婆緊接着將事先準備好的糯米與肉調和的餡添進圓錐體中,牢固的錐體將餡封得滴水不漏,她再利落地封上口,接着拿起根線把糉子綁了起來,放到鍋裏煮。就這樣,一個個玲瓏小巧的糉子出鍋了。

吃着口味濃郁的糉子,聞着糉子的陣陣飄香,眼前似乎浮現千年之前,一位滿懷愛國情,憂愁的詩人站在寬闊的大江前,向着天地傾訴着苦悶,大浪不斷拍擊着礁石,彷彿震天的鑼鼓作響着,伴隨着他跳入江中,爲他譜寫着一曲壯烈的愛國樂曲。

小小的糉子中,蘊含着深厚的文化,也包含着一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讓我們記住每一個端午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