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最新端午節高中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端午節高中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新端午節高中作文

最新端午節高中作文1

“糉子糉子我愛你,愛的好想吃掉你。”我很滿意地坐在賣糉子的小攤上,期待美味、香甜糉子的到來。

我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攤主端過來一個潔白清亮的盤子,盤子裏盛有兩個糉子,攤主聰明的把黑白糉子按照八卦的佈局排列開來。更有趣的是攤主在白糉子上加一個黑蜜餞,在黑糉子上加一個渾身亮麗的白山藥,整個糉子便栩栩如生了,使得我都不願吃掉它了。或許這就是糉子店如此紅火的原因吧!

拿起叉子,卯足了勁兒地刺去,鋒利的叉子雖刺穿了糉子的身體,但提起時糉子並沒有跟着一同起身,仍高貴地躺在盤子上,對於我這個吃東西從未用過叉子的鄉巴佬來說,這可是我有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大災難。一次、兩次、三次都未成功。失望的'我正準搬師回朝的時候,突然想起中午吃飯時無意間拿了把勺子還放在褲兜的事了。連忙坐下來,把手伸向熱乎乎的口袋裏,掏出了“大救星”———勺子星君。輕輕地揮動着勺子,挖走一小塊黑米糉子,塞進嘴裏,閉上眼,像個美食家,細細地品味着噴香的黑糉子,爲它的“另一番美味”不注的點頭,緊接着又挖了一塊白糉子,吃了一口,但不知怎的,可惜地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又吃了起來,中間再也沒說過一句話,或許是默認了對此物的判斷。

回到家時,天早已黑下來。吃了晚飯,躺在牀上,回想了那盤糉子的“味道”,不禁半喜半優,像是一個瘋魔。

那塊黑糉子,吃到一口:雖爲米粒,咬起來卻並不軟弱,反而多多少少有一些剛強,阿,等吃到的第二口:“黑糉子上撒了把糖籽,加上糖籽之後,反而甜而不膩,吸收了糖籽甜分的黑糉子變得更加龐大,團結。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吃掉了它。

白糉子與黑糉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現。

第一口白糉子:咬了一口才發現它軟塌塌的,多少有一些像那一輩子屈服的懦夫,而這種屈服有點出乎了我的想象。第二口:白糉子上也撒了些糖籽,吃起來又軟又膩,使得我不太情願地吃掉了它。

這黑白兩種糉子,他們像人一樣,一個剛定堅毅,有着不屈的信念;另一個則軟弱而膽小怕事,只會一畏逃避。在這裏我願做第一種人,像黑糉子一樣,不屈不撓。

請問,如果是你,你選擇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呢?

最新端午節高中作文2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也數秦國野心,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爲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糉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衆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衆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