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往事”的優秀作文600字

導語:有一種精神,是屈原精神,它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爲強大,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爲偉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端午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端午往事”的優秀作文600字

篇一: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間有着許許多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節、元宵節、重陽節、中秋節……在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我爲什麼這麼喜歡端午節呢?就讓我先講講端午節的由來吧!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懷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懷王前毀謗屈原,屈原漸漸不得重用,最後甚至將屈原流放,屈原滿懷悲憤,在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投汩羅江自盡。而端午節這個節日呢,就是爲了表達楚國人民愛戴屈原的心情,而我也十分尊敬、愛戴屈原,所以,這就是我喜歡端午節的原因。

說到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自然是賽龍舟啦!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要划龍舟,寓意爲:用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追趕屈原,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端午節也是少不了吃糉子的啦!糉子,又稱“筒糉”,其由來已久,可到了現在,爲什麼吃糉子成了端午節的主要標籤呢?是因爲當年屈原懷憤投江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划起船隻去打撈屈原,人們又拿出家裏的糉子,投進江中,說是讓魚吃飽了以後,就不會咬屈大夫的失身了。因這一舉動,吃糉子也成爲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如:插艾草。有民諺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有的人家會將艾草製成艾人或艾虎放於家中;也有的`人家會將艾草直接插在門前;也有的人家會將艾草做成花環戴在頭上。艾草也有着理氣血的功能。而艾草散發的奇特芳香,也有驅蚊蟲、淨化空氣的功效。

端午節在民間過得較爲隆重,所以習俗還有不少,如: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等習俗,而這些習俗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端午節。

篇二:端午節隨想作文

“五月五,糉飄香,插艾葉,掛荷包”。在無數孩子盼望中扳着指頭數了無數次後,端午節終於來了。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提起屈原,相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雖然屈原已經去世了很久,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那愛國精神,這樣,纔是真正讓他永遠活着!

有一種精神,是屈原精神,它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爲強大,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爲偉人。放眼全中國,雖有人不具備愛國情懷,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將屈原當作學習的榜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了對祖國懷有深深的愛。從精神意義上來講,有沒有屈原這個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這種屈原精神,這種愛國情懷!屈原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無數詩詞,還有他那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而在端午節與姐姐的嬉戲更是引發了我的思考。

在吃過了糉子以後,我和姐姐便壓不住孩子好玩的天性,吵着要出去玩。而出去了,卻又感到沒什麼可玩的了。姐姐提出了唱歌,我們便一起唱起來。

一唱歌,我便有些害羞。就我這五音不全長時間只聽《斯卡博羅集市》的'人怎麼跟得上姐姐們那潮流的步伐呢?在默默聽姐姐唱很久後,姐姐終於體諒我,問:“萌萌你會唱啥?一起唱。”於是,我就害羞的起了個頭: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雖然姐姐們都很驚訝的盯着我,但是她們還是跟我一起唱了起來。接下來,便是少先隊員隊歌......與姐姐一起無憂無慮的唱歌,我真的感覺無比快樂,彷彿整個人都被洗刷了一遍,什麼都不想的唱着,彷彿我從出生以來只做過唱歌這一件事情似的,這種專注的感覺真的很美好。

如果屈原知道今天的人們是如此幸福,他一定會很高興的吧!

篇三:家鄉端午節的山水情作文

在端午節這天早晨,我們專業作文講習所師生來到山清水秀的天長山水庫去採訪,親近自然,欣賞山水美景,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早晨八點二十分,我們坐上車朝水庫的方向開去。

我是下午班的,在車上我和上午班的王偉達坐在一起,我們是老朋友了,端午節裏喜相逢,當然非常高興,聊得不亦樂乎。車外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山青青,天藍藍。我的心情原來就很愉快,現在又多了幾分激動。

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車開到了水庫,我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水、天、山幾乎是我同時看見的,都非常美。山是翠綠色的,我們都有一點擔心“草爬子”,老師卻說不用擔心,他們已經被撐死了。

端午節的青山,連綿起伏,翠綠色的'山巒,好似一位血氣方剛的少年,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青山一座連着一座,延綿不斷,給了我們一個翠綠色的世界,像似綠色的波濤滾滾而來。又好似一條畏首畏尾的長龍,不忍離去,便化作了這麼座山。

端午節的水庫,在大壩上看,似藍非藍,似綠非綠,很難看出他是哪一種顏色,也很難看出哪裏是水,哪裏是天,水天一色。在清澈的水裏,隱隱約約還暢遊着一條條小魚,爲靜靜的水面添加一絲生氣。

端午節的天,在近處看是藍色的,而運處則是近乎綠的顏色,碧水藍天,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碧空萬里,萬里無雲,只有陽光在天上閃爍着。而就是太陽讓天空吸引着人們。

這時,天色漸黑,我們被美景陶醉的忘了回家,雖然已經離開了水庫,可是那碧水,藍天、青水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我想,端午節可真是個特別的節日啊,由於我們來到了山水間,就更是覺得端午節的清新和秀麗。

篇四:歡度端午節作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的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不管怎樣,這次的端午節算是圓滿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