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我包糉子作文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包糉子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我包糉子作文3篇

我包糉子作文 篇1

今天是傳統端午佳節,我和媽媽一起包糉子。

昨天晚上,媽媽已經把竹葉和糯米泡在了水裏,早上,媽媽把這些材料撈出來準備好了。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竹葉捲成圓錐形,下面的尖一定不能留半點空隙。一開始我很着急,可後來我認真做,終於卷得合格了。再往圓錐裏放少許糯米,用筷子用力往下戳,接着選擇你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花生、鹹肉、豆沙……放入其中。然後再放上一些糯米,也是要把米填緊,把它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都可以,最後用線捆綁結實才行,要不然就會煮成一鍋糯米粥了。

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了接近一個鐘頭,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我們全家品嚐着我們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傳統端午佳節!

我包糉子作文 篇2

傳統端午佳節要到了,人們都要包糉子吃,因爲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的。

我也想學包糉子,便讓媽媽教我。於是媽媽準備好洗乾淨的糉子葉,泡好的糯米、紅棗,我和媽媽開始包糉子。媽媽拿了兩片糉子葉疊在一起,捲了一個三角形的小桶,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填滿一半,放了一粒紅棗,再放滿糯米,把上面的糉子葉往下一蓋,用糉子葉纏一纏,拿繩子綁起來,糉子就包好了。

“哈!這麼容易,”我說。“NO、NO、NO”媽媽要着頭說:“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你還是自己試試吧!”“好的”我答道。於是我也拿了兩片糉子葉像媽媽那樣卷,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難,我的手不知往哪彎,媽媽看着直想笑,又給我做了幾次示範,我總於捲成了小桶,可小桶是圓筒形的,沒法裝米呀!一次、兩次、三次……總於卷好了,可葉子也快卷爛了,我放進去了糯米和紅棗,在媽媽的幫助下綁好了繩子。我仔細的看着我包的糉子,三角形、扁扁的,哎呀!還有一個角好像漏了,不過這也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呀。有了這次的經驗,我試着又包了幾個都成功了。

傳統端午佳節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真美呀!

我包糉子作文 篇3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爲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糉子投到汨羅江裏,但是糉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糉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把糉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糉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裏,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裏,又把水放在小碗裏。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糉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糉子葉說:“先把糉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後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糉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糉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個糉子,心裏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糉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母親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糉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着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母親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裏,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糉子容易,包糉子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