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50字

中國的端午節最先是屈原出現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日。因爲古人認爲洪水是河神發怒的結果,爲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沖走,舉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保佑大家五穀豐登。加上這時候一般是農耕犁田、插秧的季節,農民經常要在水裏泡着犁田插秧,而喝黃酒能有效地去除風溼。於是端午節這個時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黃酒的習慣。這些並不是紀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國早就有了端午節這一說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讓人們記住了這一天,也增加了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莆艾蒿等慶祝方式。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50字

雖然由古至今中國都在過這個節日,但意義卻頗有些不同了。特別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別有一番風味。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凱裏市龍場鎮,那裏有“煤炭之鄉”的美稱。家鄉的民風淳樸,端午節過得也很淳樸。

和許多地方一樣,端午節的頭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前屋後。因爲春夏交替是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的時節,人們就把雄黃、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摻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種底層黑表層黃,還帶有些泡沫的液體,並把它灑在房前屋後蛇蟲鼠蟻出沒的地方或角落裏,使得這些蟲子不敢靠近半步。這些事做完之後,孩子們跟着大人上山採集糉葉、菖莆和艾葉。糉葉自然是拿來包糉子用的。我們的祖宗認爲五是不吉利的數字,端午節又恰是雙五重疊,在家門上垂掛菖莆和艾葉可以驅邪避魔。

剛採來的糉葉帶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糉葉洗淨晾乾後,準備好晶瑩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乾淨,天擦黑的時候就可以包糉子了。家鄉包的.糉子形狀各一,有枕頭糉、三四六個角的糉子、背崽糉、五彩糉等等。小孩子最喜歡是背崽糉,一個大糉子下面吊了三四個小尖角糉,像趕場天拖兒帶崽的婦女。所包的糉子因爲放的東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純香的白米糉子,鹼水味的灰糉、透着植物香氣的五彩糉,還有豆糉、肉糉。真是讓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個晚上都是煮糉子的時間。還記得小時候一家人都會圍着煮糉子的鍋竈,伴着閃爍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涌上心頭,一家人合樂的樣子最讓我難忘。當夜漸漸深了,家人也陸續上牀睡覺,而我卻像小狗一樣守在媽媽和竈臺邊,什麼時候睡着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剛煮熟的糉子青綠青綠的,溢出來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愛。看到掛在牆上的糉子,我滿心歡喜。這時候媽媽就拿煮糉子的水給我們小孩子洗臉洗身子,據說這會讓面板會變得更光滑潔淨,不生瘡。

匆匆洗完臉,我就迫不及待吃糉子。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粘粘的,滿屋是糯米和糉葉的清香。端午節就在這個香氣瀰漫的早晨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