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寫端午節的作文11篇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要吃香噴噴的糉子了。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端午節都要吃糉子、包糉子,有的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下面是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1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寫端午節的作文11篇

【篇一:端午節】

今天早晨起牀,就聞到一股糉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我和老爸老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於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老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裏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裏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於學會了溜冰,心裏驕傲自滿!滑着滑着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後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驕傲了,因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爲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麼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篇二:端午節】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老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篇三:端午節作文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老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一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爲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篇四:端午節的作文】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糉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於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糰,後來怕飯糰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糰,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爲今天的糉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呢!因爲要吃糉子,所以老媽要包糉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糉子就做好了。老媽一個個地做着,汗水無聲的落着,終於,把糉子都做好了。接着就開始煮糉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纔會又香又糯。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鍋蓋,陣陣糉香向我襲來,我嚐了一口,啊多麼美味的糉子啊!這是老媽用辛勞的汗水爲我製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篇五:端午節的作文】

小時候,總聽老媽給我講屈原因爲楚平王而投汨羅江,從此便有了端午節,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來端午節是由屈原而產生的。

相傳屈原是個愛國詩人,投江後,汨羅江畔的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因此有了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把飯糰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棕子的習俗,百姓們把兄雄黃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黃酒的習俗。

記得前不久,我還了南湖邊,看龍舟競渡,那兒人山人海,一派熱鬧的景象,南湖邊上圍滿了人,不用說他們就是來看龍舟競賽的,只見不遠處湖面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的龍舟,龍舟選手們嚴陣以待,不過一會兒就上了各自的龍舟,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似乎真的是要打撈屈原。一眨眼的工夫,他們就開始了,隨着“嘿咻嘿咻”的口號聲。他們有節奏地划起龍舟,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當時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時的情景……

這些龍舟一個個身長十幾米,船頭是一條龍頭,船尾是一條龍尾,船頭有個擊鼓手,負責擊鼓,打節奏,以此激勵隊員們,船尾有一個舵手,手上拿着一隻槳,以此來控制方向,中間是船員他們是主要的隊員,就是他們使龍舟前進的。看着這些龍舟,我的心中忽然滑過一個念頭:在《端午寄情》班隊課上,徐州騁說一條龍舟上有20~22人,我眯着眼一數,加上船頭和船尾兩個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剛數完,龍舟就飛快地駛向遠方,似乎是刻意,準備讓我數的……

雖然端午節已經過去,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保留着對端午的無限嚮往和那個我小時候聽過的古老的傳說。

【篇六:端午節的作文】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非常有學問,一直在楚王身邊做官,在屈原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楚國日益強大、富裕起來。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無能的國君聽信子蘭等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邊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間,屈原聽到國土和國都都被敵軍佔領了,到處都是戰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痛之極他寫下了《離騷》這一首詩,便獨自一人來到汨羅江,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中。百姓聽到這一消息之後,含着淚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便包起了糉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吃得飽飽的,不去傷害屈原的屍體。這一個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聽了糉子的來歷,該聽賽龍舟的來歷了。

當時百姓們捨不得屈原,便四下尋找。順着河流一直來到洞庭湖也不見蹤跡。後來人們把竹筏改造成了龍的摸樣,因爲魚蝦怕龍,便會四處散開,不去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兒童還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但可以驅邪,而且做工精美。裏面有:香藥、雄黃、硃砂等配料。先把這些配料用絲巾包起來,然後再用五色線縫製,真是芳香四溢。

【篇七:端午節】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爲了驅“五毒”,防瘟疫。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糉子。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篇八: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老媽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老媽:“老媽,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老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一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面板哦。”聽了老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老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老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一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老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篇九:端午節】

今年的每個節日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過節都是快樂的!

我早就盼望端午節了,因爲樂樂姐姐早給我送來了節日的禮物——虎頭帽和虎頭鞋,我戴着穿着可漂亮了。而且老爸也從上海趕來和我們一起過節,這幾天,我的生活洋溢着一派快樂的節日氣氛 。老媽和外婆迫不及待地給我換上新衣服,穿戴上節日鞋帽,我美滋滋地對着鏡頭嬉笑。

我們一家開着車到飛英公園遊覽,滿池綠色的荷葉、高高屹立的飛英塔、曲橋涼亭樓臺、我目不暇接,老爸給我拍了好多照片呢。我們又到阿萍舅媽的芸軒茶室喝茶聊天,我餓了,沒有耐心了, 開始作鬧,老媽只有用奶水讓我安靜下來。我們又去潛山公園遊玩,觀賞蔥綠的梅林和一窪碧清的潛湖水,可是我累了,實在堅持不住,躺在外婆懷裏大睡起來……

到金家兜農家樂吃晚飯時,我醒了,又精神煥發,坐在餐室裏的小孩椅子上,好奇地張望,不時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看着大人們喝着吃着……

【篇十:端午節】

從今年開始以後的端午節都會放假了,真的非常高興,可以在家裏好好的放鬆心情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了,今年老媽在這兒住着,端午節之前就給我買好了葦葉和江米,說讓我這一個端午節練練手,包 糉子,我承認我是一個懶人,好像對家務活特別不感興趣,其實在很早之前,老媽已經教會我包糉子了,只是很懶,從來不願動手而已,所以還是想吃老媽包的,不想自己幹,臨近端午了,老媽的牙開始 疼了,她也不想在這兒住着了,就說要回家了,對家裏不放心,我勸勸老媽,可她執意要走,沒辦法,老媽就回去了。

端午節前一天,老媽就給我來電話問我,包了糉子沒有,煮的怎麼樣呢,呵呵,我告訴老媽還沒包呢,因爲我要上班,老媽說,一聽就知道你很懶,晚上的時間就不能包嗎,就是太懶了,不想辦法 ,我笑着說沒關係,反正明天,後天我都休息,肯定可以包出來。

端午節那天我開始了包糉子,剛一開始我覺得我肯定會煩這樣的活,可是等我把一切就緒後,開始包時,覺得這也是一項很有趣的事情,看着那些葦葉和江米從自己怕手裏慢慢變成糉子的時候,我 也體會出勞動的快樂,按着老媽說的方法,我沒費多大的事兒就把糉子包出來了,心情很是興奮,雖然會包,可是確實是第一次煮,我用高壓鍋煮了一些,又用電飯鍋煮了一些,等煮好以後,才發現原 來煮出來的不一樣,電鈑鍋裏的稍微硬一些,我又打電話請教了老媽,其實生活也是老師,會教會你很多,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就是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或者你覺得有多微不足道的事情,都需要你去 嘗試,慢慢的積累經驗,勿以善小而不爲,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一個端午節很快樂!

【篇十一: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大街小巷到處洋溢着過節的氣氛,超市裏人山人海,商家抓住這一機遇在搞特價賣糉子;大街上到處是提着禮物串門的人們,走到樓道里各家各戶的門把手上都插着艾葉,我們家 也不例外,奶奶準備好了江米、糉葉、白糖、蜜棗、花生和繩子準備包糉子。

正當我們正準備開始包糉子的時侯,門鈴突然響了起來,我一開門,原來是大姑和大姑夫來了。他們也馬上加入到了我們的包糉子隊伍中來。十分鐘過去了,門鈴又響了,我又過去開門,啊,原來是李 霏姐姐和魏濤哥哥來了,奶奶又多了兩個幫手,正在包的時候,奶奶的手機又響了,原來是三姑打電話說她們一家三口一會兒就到了,啊,端午節真熱鬧呀,全家人都到齊了。

我也不甘示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個蜜棗和花生,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 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我們終於 包出了一個個精美的糉子,高興極了。糉子是包完了,下面我們又要開始包糖糕和菜角了,奶奶準備了麪粉、發酵粉、糖、水,開始做糖糕了。首先我們把麪粉和發酵粉放進盆裏,和了五分鐘後,再放 水,接着和五分鐘。到那時,面就被和的軟軟的了。我們再把糖放進裏面,不多不少,甜味又好,到第三步了,我們把鍋洗了後,把糖糕放進鍋裏。

這時,我看到大家都滿頭大汗,我也不例外,但我們想到美味可口的糖糕、菜角時,大家都不再怕累了。

我們吃着又香又甜的糉子、糖糕、還有香香脆脆的菜角。哇,我咬了一口,簡直是人間美味啊!這一個端午節過得真快樂!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