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六年級寫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下面是由語文迷小編爲大家整理提供的有趣的端午節作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年級寫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糉子啦!甜的,鹹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繫着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裏,小朋友們正在做遊戲,瞧他們的頭上畫着"王"字,身上還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六月八日,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媽媽,卻發現媽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媽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媽媽笑着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糉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糉子,剝開糉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3

再過兩天,就是五月初五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聽媽媽說,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糉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家家都要插上艾草。據說艾草、菖蒲和大蒜是端午三有。端午節的早晨,家家都要割艾、採艾,紮成幾束,懸掛在門上、窗戶上,用來辟邪驅惡。

端午節,家家還要買五色絨線,拴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爲長命縷。還要採集艾葉等多種植物葉子,放在開水中,冷涼後給兒童洗澡,說是可以洗去身上的病毒和邪祟。

端午節,家家還要用很多的大蒜頭燒湯,煮很多的雞蛋,放開量的吃,可以祛毒。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媽媽包的糉子。她先買來優質的黏米,再去採蘆葦葉。首先,把蘆葦葉放在鍋裏煮。媽媽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媽媽又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後,開始包了。拿兩三個蘆葦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黏米放到葉子裏再拿一根糉葉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糉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最後,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一個多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糉子,終於出鍋了。我喜歡吃媽媽包的糉子。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我喜歡過端午節,盼望着端午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