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集合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集合9篇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1

一片片綠油油的糉葉,一粒粒潔白如雪的糯米,還有一條條細長的糉繩,在同學們的一雙雙巧手下變成了一個個美味可口的糉子。

上午,我們跟着老師來到了一間專用的教室裏,我們都用新奇目光看着桌上的材料,好像第一次見到它們似的。周老師先讓我們洗乾淨小手,然後做了詳細的示範以後,有一些心急的同學已經開工了,但包糉子也不是件好做的事情,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K”形的糉子來。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還沒等我包好第二個糉子,別人都包好第三個了,爲了不顯的落後,我急忙到老師面前拍個大特寫,但好景不長,剛拍完,我手上的糉子“變”成了“手鎦彈”,掉在地上一去不復反了。但我沒有放棄,立馬又包了個又肥又大的糉子出來,可是,“皮帶”一上身,糯米們都從一個小洞裏出來透氣了。這回,我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再也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了,但我又想到《士兵突擊》中那句“不拋棄,也不放棄”後,我絕定,重新開始所有的工作,到了最後,我還是包了七個糉子,但這些糉子又扁又小,看上去就好像“天生營養不良”。

到了下午,老師把蒸好的糉子發了下去,聞起來香噴噴的,我忍不住吃了一個,真美味啊,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2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會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能把糉子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幾顆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沒想到包糉子比想象中還順利。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包的糉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比較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縮,不能氣餒。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許多像樣的糉子。

當我們坐在一起,嘗着自己親手做的糉子時,覺得今天的糉子特別甜。因爲,這是我勞動的收穫!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3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糉子。姥姥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將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將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將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將糉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將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將鍋裏上下糉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4

輕輕地咬這糉子,彷彿又看見了——

炎炎烈日下,家家戶戶傾巢而出,忙着採摘蘆葉。差不多村上的婦女孩子都出動了,成羣結隊的。不久,河岸邊處處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聲。

採摘完蘆葉,便可以回家包糉子了。在我眼中,包糉子彷彿是一門藝術:先把採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來後用涼水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了,就可以開始動手包了。糉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的香味很濃。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花生,蛋黃,蜜棗等等,味道都是與衆不同的。我的最愛莫過於是鹹肉糉子了,它的味道是很特殊的,鹹中帶點兒糯米的米香味兒。有一天,我跟着媽媽到外婆家包糉子,看着外婆嫺熟的技術讓我不禁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訕笑起來。可到頭來,我還是沒忍住,親自動手做了一個鹹肉糉子,雖然樣貌不咋地,但味道比起那些老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糉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我一天所見所嘗的就不下十個。最常見的就屬“寶塔糉”,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糉子中個頭最大的。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像菱糉、方糉,子母糉等。其中還有一種“鴛鴦糉”,就是二個相同大小的糉子用紅線連結在一起,就應了一句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個個美觀大方,清香醉人。

家鄉有送糉子的習俗。每年到了端午,家家戶戶走親訪友,免不了提着糉子互相饋贈。或許剛開始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記得有次端午節,家裏的桌子上堆着各種各樣的糉子,其中最多就是我最愛吃的糉子(呵呵。當時就我一個小孩。)。我狂吃猛吃,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拿着好幾個糉子,笑嘻嘻的。

我愛吃糉子,獨愛吃家鄉的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5

細雨濛濛,連綴成絲。糉香飄萬里,情意暖人心。綠水浮龍舟,千古話端午。——題記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這糉香飄香的季節,我們以隨同那屈原的帶領下,一起走進端午節……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清晨,人們紛紛踏出家門,到各自計劃的目的地進發,這便是端午人們的一個習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遠望去,一片沸騰的海洋。出行的人們,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折一些樹枝,再買一個葫蘆,掛在自己的家門上。這,變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走進端午節,踏青遊玩,折下樹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稱假虎丘。”端午,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河溪兩邊人山人海,鎖吶聲,腰鼓聲,鼓號聲,大鼓聲,匯成一片,響徹長空。隨着一聲槍響,兩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湖水飛濺着,人們的心情也隨之飛濺,吶喊加油聲絡繹不絕,一浪賽過一浪。

走進端午節,龍舟越過,團結一心,齊心協力。

“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碧綠的糉葉將糯米包裹其中,略帶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動起手來,開始包糉子,將對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彷彿屈原當時那英俊瀟灑的面孔已浮現在我的眼前,隨之咕咚一身,帶着無限的悲憤,投入江中。百姓們紛紛包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會吃掉他的身體。從此,每逢端午佳節,各家都會包糉子,空氣中糉香不曾散去。

走進端午節,糉香怡人,祭奠屈原,銘記先烈。

走進端午節,領略傳統文化別樣的內涵,感受傳統節日迷人的魅力,縈繞心頭的是纏纏的暖意,揮之不去的是綿綿的情意。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6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爲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糉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着包糉子呢。

今天,天剛矇矇亮,我們都起牀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糉葉,讓我發糉葉和繩子,她做糉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糉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裏。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裏。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糉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糉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折成鬥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糉葉裏,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糉葉,然後把多餘糉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糉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裏,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糉子煮好了。廚房裏充滿了糉香。

我拿了一個糉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糉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7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糉子呢!你瞧……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將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將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將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將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將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將水燒開,然後將糉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

我將繩子解開,正想將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將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8

糉子是許多小朋友喜歡的食物,在中國,一隻小小的糉子有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說。許多同學會剝糉子,可是說到自己動手包糉子,我估計大部分同學會傻眼。在端午節來臨前夕,我們十幾位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百年老店“知味觀”位於餘杭的生產基地,自己動手包糉子,提前感受了端午節的快樂。

在會議室裏瞭解了關於糉子的相關知識,參觀了忙碌的生產車間,剩下的時間該我們登場了。洗乾淨手,戴上帽子,穿上工作服,大家圍着工作臺,工廠裏的師傅在做講解的時候,有些同學已經按耐不住興奮的心情,咬牙切齒地開始和操作檯上擺放着的包糉子原料卯上了勁。“不對,你因該選一大一小的糉葉,大一點放下面,小一點的放上面,中間對摺……”“糯米不要放太多,整個重量要控制在95至98克之間……”“扎繩子的時候,拿糉子的這隻手要握緊…..”師傅在邊上不厭其煩地教我做好每一個動作。磕磕絆絆中,一隻似是而非的糉子在我手中誕生了,有了第一個成功的經驗,接下來我就不緊張了,包的糉子也一個比一個漂亮,聽到師傅的表揚聲,自己心裏也有點小小的得意。連續包了六個,當我還想大顯身手的時候,輪到下一組同學登場了,不過癮啊。

一回到家,我就讓爸爸幫我把糉子煮熟,然後迫不及待地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媽媽,你快點回來,嚐嚐我親手包的糉子……”“真的?我馬上回來…..”電話那頭的媽媽開心的笑了。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400字 篇9

端午節是我最盼望過的節日,因爲在這一天我能吃到香噴噴的糉子。

一大早,我就嚷着要學包糉子,奶奶笑眯眯地答應了我的要求。於是,我們拿出了新鮮翠綠的糉葉和亮晶晶的糯米。只見奶奶取了一張寬大的糉葉捲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再用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到裏面,然後輕輕拍打幾下,最後把糉葉的尾部蓋在上面,還用絲線纏好。哇!好漂亮的糉子啊。看着奶奶熟練的動作,我想:原來包糉子這麼簡單啊!於是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了糉子。一次、兩次、三次……哎,最終也沒能包出一個糉子來,不是糉葉裂了縫,就是絲線纏不牢。原來,糉子好吃卻不好包呀!我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奶奶,奶奶語重心長地說:“呵呵,包糉子是不是不簡單啊?好多事情都是這樣,看看容易做起來難。明年再繼續學吧,多多練習總會成功的……”

包糉子沒學會,我只好幫奶奶打打下手了。等到糉子全都包好、煮熟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了,奶奶的臉上也累得流下了汗珠。我迫不及待地從鍋裏拿了一個糉子,剝開糉葉,好像啊!張大嘴巴咬上一口,真好吃!嚼着香香的糉子,我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學會包糉子,好讓奶奶不用再這麼操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