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愛的要數端午節了。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個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滿街都是賣香草的農人,推車的、挑擔的……他們帶來了許多還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還帶來了一些香花: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處瀰漫着這些花草的香味,流連於其間,不光是嗅覺,幾乎所有的感官都興奮起來,讓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來。

花上不足一元錢,買上幾把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擱在窗臺上;再買幾枝香花,養在花瓶裏,一下子滿室清香,神清氣爽。家家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裏、樓道里,滿是濃濃的艾草味、菖蒲味,讓人聞不夠……

大街小巷賣香囊的小攤也常引人駐足。一個個香囊縫製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一個小老鼠的,他買一個小兔子的,掛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給孩子了許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糉子飄香。大大小小的糉子、各種口味的糉子一籠一籠出鍋,那種香味真是誘人。剝一個沾滿蜂蜜,滿口滿心都流動着甜蜜。

鼻子、耳朵、額頭抹上雄黃酒。因爲有着特別的意義,那雄黃、獨頭蒜泡成的酒在這個節日裏也不再令人討厭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爲這個節日而美好起來。這是個飄香的節日,不僅僅空氣中流動着香氣,似乎連帶着人和各種事物都“香”了起來。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朝飲晨露、讚美香草、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2

端午節到了,傳說,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一天當作節日,有吃糉子、賽龍舟等風俗。

記得去年賽龍舟的時候,正好是下午,烈日當空,我、媽媽還有淘氣的哥哥,我們三人乘着公交車到了賽龍舟的地方,遠遠就聽見吵鬧的聲音,兩眼望去,那裏人山人海,我們一邊走,一邊看周圍的景色,看!這兒的人有的在談話、有的在學自行車……真像一片歡樂的海洋!夷?這是什麼?哦,這是比賽用的龍舟呀,龍舟有長長的“身體”,控制船方向的“尾巴”,寬有些窄,並排只能坐兩個人,所以有十排,後面還有一個高大的旗呢!比賽開始了,鼓手用敲鼓的錘子高高舉起,舉過自己的頭頂,然後使勁向下捶,鼓就發出了咚,咚,咚……的巨響,每一次向下捶,划船的人們就劃一下,突然,有兩條龍舟向前衝,觀衆們大聲叫道自己喜歡的隊伍,比賽越來越激烈,終於比賽結束了,可是因爲人太多,我們無法走到終點看哪個隊贏,所以我也不知道誰贏了,後來,天氣熱得人受不了,我們才大汗淋漓地會到家裏休息。到了家,我定睛一看,奶奶正在做糉子呢!做糉子時,要先用二片長長的葉子包成三角形,“三角形"底下那一面不用包,然後用沒包起來的那一面往裏面放滿米飯和綠豆,再用另一片廠葉子把沒包的那一面包起來,接着用細長的繩子包起來再熱一會兒,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我們吃着各種各樣的糉子,比如:肉糉子、普通糉子……真是美味極了!今年,雖然沒有划龍舟比賽,但是,我、爸爸和奶奶一起去了外祖母家玩,一起過端午節,奶奶和爸爸整理外祖母的房間,我呢?則在一旁玩。

過端午節可真快樂,我愛端午節,更愛划龍舟。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3

又到了端午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的糉子。

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糉子的糉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溼,洗乾淨,然後開始包糉子。她拿起一些糉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後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後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的糉葉,壓緊,按平,摺疊,最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糉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

糉子包完後,她就把糉子放進鍋裏,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裏飄散出一股糉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從鍋裏抓起一條糉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裏,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糉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這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迴天,憤然之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因此,在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4

大的習俗在中國北方都是一樣的,武威當然也是一樣的。

包糉子、炸油餅,武威人還做油餅子卷糕,在門口插柳條或者沙棗花,給小孩買或者做荷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藥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蒼朮、雄黃、樟腦等研成細末,裝入錦囊中,利用中藥的芬芳氣味來達到驅除病菌和增加體香的作用。是一種精緻美麗的工藝品,上面有繡出來的花鳥蟲魚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油餅子卷糕是武威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誘人的風味小吃。過去在武威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節儉的常用話叫做:“有福不可重受,油餅子不可卷肉”。

油餅子卷糕的做法是,在用笈笈草編成的小笸籮裏面先襯上艾葉,然後放一層用水泡軟了的糯米,再放一層紅棗,並灑上紅糖。如此反覆,滿了以後,把兩邊的艾葉拉到中間蓋住,然後用粗棉線象編制魚網一樣把筐包住,在上面壓塊乾淨的石塊,擱鍋裏煮,等煮得又香又粘軟的時候。炸出薄軟的油餅,把粘糕卷至油餅當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紅,而油餅金黃金黃,那麼一夾,再咬一口,那個香啊,那個甜啊,真是讓你再別說這世上還有那種好吃的味了。是日,家家戶戶還要把自己做的油餅子卷糕饋贈給親朋好友,相互品嚐。

在武威的風俗中,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門頭還要插上柳枝,以爲屈原招魂和躲避瘟疫。在那日,也有人喜歡在中午用水煎了艾葉擦洗全身,據說中午艾水性陽,專克一切陰毒,洗了不會招蟲叮咬。而小孩子的口、鼻、耳邊,則被大人們塗抹上了雄黃酒,據說雄黃性溫,味苦辛,可治蟲蛇螫咬、癬疥瘡毒等症。相傳這樣可以躲避蛇、蠍、壁虎、蟾蜍、蜈蚣“五毒”。城鄉居民則成羣結伴,到雷臺湖、海藏寺、文廟等處遊覽,小孩子則到這些地方的攀樹折枝,用柳樹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涼州包糉子用的是葦葉、先將葦葉擱在開水鍋裏煮燙一下,並把糯米、紅棗清水泡透,然後將葦葉折成三角兜裝進糯米,放幾顆紅棗,裹嚴,包實,再放進芨芨笸籮裏隔水煮。兩個小時後,糉子就煮熟了。剝開來看,糉子白裏透青,又綴着幾顆紅棗,像是一塊羊脂玉上嵌着紅瑪瑙。

涼州人端午節還興遊大雲寺、海藏寺。大雲寺就是鐘鼓樓,有大雲鍾,遊人登鐘樓,繞鍾一週,從鐘下鑽過,據說可以祛災免祟。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一年中有我喜歡的熱熱鬧鬧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還是最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母親在門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來母親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糉子。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糉子就沒影兒了。

在我的家裏頭,每個人都會包糉子。母親告訴我:“燁,長大了,要學會包糉子哩!來,我來教你包餃子。”我一聽到這個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場買包糉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場了。去市場買糉葉、五花肉、糯米,繩子。母親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乾淨,然後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糉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糉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母親對我說。我想想,這不是很簡單嗎?便開始動手了。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母親親切地對我說。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還是做不好。沒辦法,母親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過來手把手的叫我,一個還算像樣的糉子在我手上誕生了。

我終於吃上自己包的糉子啦!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耶,我終於會包糉子啦!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這首民俗瑤,我就想起端午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要聽長輩門去講過端午節的一些規矩,不許玩水,不許吃冷糉子、不許亂說話等一些規矩。

這一天早上,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着清新糉葉香。這一天人要吃糉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糉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糉子。這不,一大早糉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熱氣糉子會吵着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那好看,黏黏糉露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糉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媽媽還特意用大鴨蛋放在水裏煮,煮好以後就用紅紙蘸水,把它染成紅色,再用布擦拭乾淨,裝進盒子裏,掛在我脖子上。

然後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去看賽龍舟。江面上,龍舟前部的龍頭高高揚起,活靈活現。整條龍舟又窄又長,前面擺着一張大鼓,後面一個接一個的坐着許多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隨着鼓點聲,整齊的划着槳,在水面飛馳着。一時間水花四濺、鼓聲、號子聲與江岸上觀衆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宏大壯觀,熱鬧非凡。青龍中的人不甘心落後,努力向前追去,打鼓的人敲一下,划船的人就用力劃一下,他們齊心協力,還不斷髮出:“加油!加油!”的鼓勁聲。此時,岸兩邊的人,也拼命扯着嗓子喊加油。有的人還一邊喊一邊打手勢,紅龍中的人見青龍追了上來,趕緊向前劃。這時候,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紅龍和青龍的遊行速度不分上下,一會兒你前面,一會兒我前面,大家誰也不讓誰,岸上的喊聲響得快要震破了天:“加油,千萬不能輸,打敗他們!”青龍似乎已感受到了人們對他們的希望,竭盡全力。終於,在觀衆的期待中,青龍遙遙領先了,紅龍不服輸,拿着船漿還在划行。一把把船漿一上一下,在他們的手中上下翻飛。可這時候,青龍已經到了終點,岸上的人們立刻歡呼起來,成功屬於青龍!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糉香中,激烈的擂鼓聲中,讓我們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7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以前我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糉子,卻不知道怎麼裹糉子,爲什麼要裹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我總算明白了。

瞧!我婆婆正忙得不亦樂乎呢,又要準備糉子,又要準備“五紅”和“五黃”。看婆婆包糉子,我覺得是一種享受。只見她左手拿起一片糉葉,迅速地捲成漏斗狀,右手抓一把糯米塞進糉葉,再用糉葉緊緊裹住糯米,然後用線把糉子紮緊。就這麼一會兒功夫,碧綠的糉葉、雪白的糯米,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糉子。

我問婆婆:“端午節爲什麼要包糉子呢?”“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們從小就是這樣過端午節。你去問問你外公。”這時外公走過來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楚國都城被秦國攻佔了以後,屈原就投江自盡了。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把他吃掉,就包了糉子扔進江裏。賽龍舟的習俗也是這麼來的。”

“哦。你們小時候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啊?”

“我們小時候過端午除了吃糉子,還要準備五紅五黃。家家門口都掛艾草。”

“什麼叫五紅五黃啊?”

“應該是五種吃的,我知道的有雄黃酒、鴨蛋、莧菜。”

“爲什麼要掛艾草呢?”

“因爲艾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以驅趕蚊蟲。”

“看來端午節的習俗真不少呢。”

“是啊,端午在過去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呢,這些習俗也是傳統文化啊!現在過端午沒有那麼講究了,不過,糉子還是要包的。你跟你婆婆學學包糉子去吧!”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8

樹木茂盛,烈日當空。在即將到來的五月初旬,我們馬上要迎來一個盛大的,富有文化底蘊的節日—端午節。

相傳,端午節起源於屈原。據說,當時的楚國一心想於秦國交好,但狡猾的秦王早就盯上了楚國這塊肥肉,屈原把一切看在眼裏,但無奈與大王意見向左,只好眼睜睜看着秦軍的鐵蹄踐踏着自己的家園卻無能爲力。心灰意冷之下投了汨羅江。就是現在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那時的百姓十分信服,敬重屈原,知道他投江後萬般悲痛,爲了讓江裏的魚不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裏投一個個用糯米裹成的食物投進江中,這便是端午節必吃的—糉子。

記得去年五月初四那一天,還在睡夢中的我就聽見廚房裏飄出一陣陣香味和一聲聲窸窣的聲音,我躡手躡腳走進廚房,只看見一堆青葉子和一捆紅繩以及一個忙碌的身影—奶奶在包糉子。我一轉身就看見在幾縷陽光的照耀下的幾個嬌小玲瓏的胖小子(糉子)它們一個個整齊地排列着,就像一羣幼兒園的小朋友,時不時會迎來一個新同學。令我驚訝的是這麼多小胖子咋一看長得都一模一樣,我的雙眼看向奶奶。只見她一把拿起剛泡軟的糯米,擠壓成形後放到十字交叉的青葉中間,一層一層地裹起來。那些“淘氣”的胖小子到了奶奶手裏似乎就變得特別聽話,乖乖地穿上了青葉衣。一眨眼的功夫一個被裹地鼓鼓囊囊的小肉糉就出現在隊列中了。

我看着也手癢癢,便纏着奶奶教我裹糉子。奶奶說:“做這個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按步驟,但當我硬撐到裹餡的那一步就敗下陣來,裏面的糯米總會被我擠出來。用力了造型就破壞了,放輕了餡又會掉出來。急得我頭上直冒汗,而奶奶卻在一旁捧腹大笑。她對我說:“這活兒沒有個長年累月是做不好的。別灰心,等到下次端午,我們早點兒開始學怎麼樣?”我撓撓頭對奶奶說:“嗯,這次端午還是吃奶奶包的吧!”一轉頭,發現幾個小胖子還在角落裏咯咯笑呢……

熱鬧的端午節會持續好多天,那時的杭城總會充滿着歡聲笑語,所有的人都會被這種氣氛感染,走在路上都會聞到滿大街的糉子香……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9

隨着端午節的漸漸臨近,商場、超市裏已擺滿琳琅滿目的各色糉子,預示着節日的臨近。大街小巷彷彿充滿了糉子的香味,空氣都帶着淡淡的糉香,忙的都有些遺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爸爸住院有半個月了,幾日來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過的,送孩子、上醫院、做飯,幾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裏的各色糉子,幾乎忘卻了端午節的來臨。

爸爸在家的時節,此時家裏早已是糉香滿屋,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嬉鬧着,等待那美味的糉子在滾燙鍋裏翻騰個夠了以後,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糉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糉衣上的絲線,剝除掉美味最後的保護,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熱騰騰的蒸汽,閉上眼睛,品味着那濃濃的糉香從嘴裏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糉香包裹,真是一個美呀!

爸爸一直說我手笨,怎麼也學不會包糉子,試過許多次,一直不得要領,如今,爸爸不在家中,只有靠媽媽一人了。抽時間回家了一趟,說是幫媽媽包糉子,其實,也就是打一個下手,自己實際也幫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着的竹葉,看着媽媽熟練的擺動着,不一會,一個完美的糉子就成型了,可我擺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緊,就是包不住,媽媽看不過去了,及時喝止了我,把我趕到了一邊,只好坐到一邊看着媽媽包了。

媽媽的白髮又增多了!這一陣由於爸爸生病,媽媽益發的操心,白髮愈發多了起來!

如今我家端午節倒是講究不多,無非是包個糉子,家門口插上幾株艾葉而已,完全不如家鄉那樣了。家鄉的端午節端是熱鬧不凡,龍舟、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糉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沒有回家鄉了!

看着媽媽包完糉子,煮在鍋裏,才匆匆而去。傍晚時分,砰砰的敲門聲響起,開啟門一看,原來是爸爸,手裏提着一兜的糉子,往家裏一放,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着那兜糉子,只覺得兩眼發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久久無法平靜。

那一個個的糉子,就是濃濃的愛意!濃濃的深情!那一顆顆的米粒、一個個的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心,一片片不捨的情啊!

悠悠端午節,濃濃糉香情!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0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看着我的糉子發笑:“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溫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燙死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真好吃。

端午節初中說明文五百字6

又值五月初五到來了,小孩子們高興極了,又可以看龍舟吃糉子了。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端午的姑娘爲了救全村的人,與火龍智鬥,結果被吃掉了,那個怪物也被感動成了村子的守護神!人們爲了紀念這個勇敢的姑娘,就把她被吃掉的那一天叫做“端午”了。

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滾滾長江,後人爲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就會把米團拋入長江,在龍船上吶喊,鑼鼓齊響,最後被傳爲一種風俗。

在我們家鄉每到端午節時,家家忙着打掃房屋,採來新鮮的葦葉調好糉子餡,各種各樣的,有鹹肉的,蛋黃的,紅豆的,松仁的,蜜棗的……真是饞死我們這些小孩子。

這一天大人們一大早就煮好糉子和鴨蛋,給孩子們帶去學校,因爲這一天孩子們會互相比較誰的蛋比較堅硬,會互相碰蛋,誰的最後是完整的,就證明今年他會一直健康,平安!

今年的端午又會有什麼好玩的事呢?其實節日都是用來祈福的,人們都會借節日的機會祈禱國家,小家,家人們平安幸福,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強盛!

端午節初中說明文五百字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1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麼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爲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此時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此時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此時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爲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爲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糉子”此時一齊成爲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爲中國的傳說。爲了什麼呢?爲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此時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爲自我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爲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爲你而驕傲,又爲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此時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這天,我們仍然過着這端午節,爲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2

端午節,隨着初夏的和風款款而來,家家戶戶的人們都忙碌了起來。

糯米是昨天晚上泡的,糉葉是今天早上洗的,我對糉子的盼望,是幾月前就開始的。

食材似乎準備的'很慢,但也不過兩個小時就準備好了,爲了區分各種口味的糉子,奶奶用她那靈巧的手把糉子包成各種圖形,鹹口的是三角形的,甜的是枕頭型的,甚是別緻。到了傍晚,天邊的雲霞悄悄的離場了,糉子也隨之包好了。

它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得滾進了大鍋中,咕咕嚕嚕地泡起了溫泉澡。

竈裏的木柴噼啪作響,鍋中的水咕咕沸騰,不停地嘆氣,淡淡的糉葉清香,慢慢地侵佔我的鼻腔,勾起了我那嘴饞貪吃的“魂”,肚子不知爲何也瞬間感到了飢餓。必是在鍋中的糉子在召喚着我,這使我恨不得把時間爺爺的時鐘,向後撥轉十幾個小時!我幾次戰勝不了好奇心,想用手去掀開鍋蓋,可沒等手碰到鍋蓋,鍋邊的“守衛”,就立馬制止了我的行動。“還沒熟呢,把蓋掀了會讓蒸汽流失,導致煮的時間還要更長一些,還有可能夾生呢!”奶奶的“威脅”讓我再也不敢靠近鍋蓋半步,生怕吃不成。奶奶告訴我,煮生的糉子需要的時間會比較長,要把糯米蒸的軟糯香甜,把裏面的餡兒蒸熟也得花費大量時間。彷彿過了幾個小時,大鍋中散發出陣陣香氣,糉葉的清香?糯米的油香?蜜棗的甜香?我只聞到滿屋子的香味,充溢着我,我實在忍不住了,託着肚子一副要哭的樣子,“奶奶,我餓了,什麼時候能吃啊?應該熟了吧,我聞到了,就是熟了!可奶奶卻摸摸我的急紅的臉,“馬上好啦,再煮30分鐘就好了,很快的!”

30分鐘!快了快了!我緊緊盯着牆上的時鐘,圓圓的鐘盤,好像有一個個糉子在圍着它不停地轉呢。“好啦!好吃咯!”彷彿一道聖喻從天而降——“燙!小心點!”,我哪顧得上,剝開墨綠的箬葉,油白的米團裏鑲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儼然一件珍奇的藝術品。忍不住嘗一口,軟糯香甜的味道直擊心腦,幸福不過此刻啊!不一會兒,我就倚在桌旁,肚子已然是一面小鼓了。

那一粒粒糯米,一個個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的心,隨着初夏的和風,吹拂大地。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3

四月花競巧,九子糉爭新。

——題記

每年的端午都是這個題記,只因覺得它就是端午的味道,花雖然不多了,但糉子還是熱騰騰地從蒸籠裏源源不斷地端出。

時事變遷,今年的端午下了一場很大的雨,浩浩蕩蕩的彷彿在爲端午蓄勢,綿綿不絕時則似乎在渲染這片江南的萬家燈火。雨成了它又一個別致的景象,多了幾份蕭瑟,猶如古人的遺風在啓迪人的心靈。

還是想到了屈原的長袖,猶如這雨幕,將整個天空捲起,你的眉宇間是你的不羈,再美的日月同輝也不能引起你對塵世的絲毫的眷戀。濤濤的江水在你身邊洶涌,翻騰,你閉眼縱身躍去,留給後人無限的追憶,深思。你的長袖化作了浪花,不知道那翻涌的波濤將你帶去了哪裏。

這樣的感情基調,讓端午更多了一點傳統和記憶,再後來,故事以“村民爲了不讓魚兒啄食屈原的身體,將米飯包在棕葉裏,然後投擲到江中,許下自己的期望,屈原活在每個人的心中。”這樣結尾了,於早便有了糉子,大人們會將這段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自已的孩子聽,孩子也大多會問:“爲什麼屈原要跳河呢?”媽媽笑笑摸摸孩子的腦袋,爸爸則意味深長地說,是因爲屈原看到了楚國的滅亡,和自己雖忠於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聽信饞言而被流放,他看到人民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最終投汩羅江而死啊!媽媽說:“以後你也會像屈原這樣憂國憂發,以天下爲已任,對吧?”

“恩,我會的。”

而老者呢,眼中不再會那樣清澈的眼眸,但心中卻還是如同明鏡一般明亮,他們包着糉子,屈原的故事他們很容易就能想起,感動那些古仁人的情懷,眼角總是泛起那樣的光。糉葉變成歷史的長卷,在他們手中翻折,再折翻。

我拆開上面的封印,每一層都是一個變化的畫面,古人在上面走着,呼吸着,歷史從我的指縫中流過,變成一條銀白的長河,匯入窗外的雨際。有春秋爭霸,戰國七雄;有霸王別姬的悲壯,有贏政統一六國的英雄的豪邁,有唐代盛世的繁榮,有宋代詩詞的瑰麗,有元朝疆域的空前遼闊……它們流淌着,最後消失在時光的消逝之中。

這便是端午的味道,在糉香中的思緒不常想起卻總也不曾忘記。

屈原的長袖將這歷史的長卷收起,銀白色的光黯淡了下來。“與他們明年此時再見吧。”

我看向窗外,這雨勢似乎愈發地大了……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4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糉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夠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好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接着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的壯舉滿分作文15

端午節的來歷同學們你們喜歡端午節嗎?如果喜歡,我就給你們講講它的來歷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

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兩千多年來,端午節慢慢演變成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成爲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賽龍舟,比武,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每逢端午,華東的江浙一帶,老百姓喜歡晚上劃龍船,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而貴州的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們要好好的過這個端午節,我要用心地感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