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3篇

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關注傳統節日,傳承端午文化。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爲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着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因此,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卻不再向從前那樣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擔心,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秀文化傳統確實在慢慢的淡出我們的記憶了。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糉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端午節,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爲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但,國家正在努力。現在,國家每年都會在傳統節日的時候放假,目的是爲了讓我們一起感受傳統的魅力,在秭歸,政府每年組織龍舟大賽,讓人們身體力行投入到紀念屈原的活動中去,在民間,人們會插艾蒿,包糉子,吃鴨蛋,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我們都堅信用這種最古老的方式一定可以傾聽千年前的喟嘆。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很多,比如向家中的長輩學習包糉子,在社區開展端午文化宣傳等等。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端午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在內心最深處發誓: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我們一起關注傳統節日,共同傳承端午文化吧!

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賽龍舟、插艾草、吃糉子,進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自20xx年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20xx年作爲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被國務院列爲法定節日,和清明、中秋一樣,在節日當天放假一天。今年我們迎來的,是第一個作爲法定節日的端午節 ,在汶川地震帶來的傷痛未止的時候,很有必要過好這個節日,藉端午節可以驅邪避疫的寓意,護佑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早日擺脫災害、永遠平安。

可不得不承認的是,端午節是一個正在被我們逐漸遺忘的節日。在城市中,它已經被簡化爲去超市買幾隻速凍的糉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紀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詩人有關外,對它所蘊含的其他文化意義知之甚少。20xx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功,引發的一場“端午節保衛戰”,總算讓人們高度關注了一下這個節日,但“風波”過後,我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仍然沒有明顯的改觀,透過節日復興傳統文化的想法,仍然是一廂情願。

我們爲什麼遺忘了端午節?這和中國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有關係。作爲農業社會的產物,它最初的形式和內容,和農事活動密不可分。但隨着鄉村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城市生活的高度現代化,農村持續的城鎮化建設,農耕文明被工業文明取代成了必然結果。城市中除了大廈就是街道,自然龍舟無處可劃,城市建築除了鋼筋就是水泥,防盜門沒有縫隙可以插艾草、掛菖蒲。這樣看來,吃糉子成爲最便利、最快捷的過端午方式,倒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這樣也符合城市的生活習俗和節奏,只是這樣的端午節,我們過着不是覺得太缺少了一點什麼嗎?

端午節的被遺忘和其他傳統節日的沒落,還有着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節日的娛樂化程度不夠。除了清明等一些必須保持肅穆心態的節日,中國大多數的傳統文化節日,都曾有過它狂歡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於在這一天要給孩子身上掛荷包,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驅毒鎮邪,帶孩子製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爲“孩子節”、“娃娃節”,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是傳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可惜大人們對待傳統節日,也往往採取快速消費的敷衍態度,沒有上一輩的言傳身教,“水”未到,“渠”自然便成不了。

某電視臺進行的一項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知道端午節,願意過端午節,但對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卻沒有多少想法——端午節所固有的文化符號,反而限定了端午節被髮揚光大。比如,想到端午節便會想到紀念屈原,但實際上在更古老的時代,便已經有不少關於過端午節的記載。由於紀念屈原說影響廣泛,這個觀點的持續傳播,也使得端午節順理成章地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節”。但要想傳統節日重新在公衆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不僅要維護它被權威化了的文化含義,更要深入挖掘它質樸而美好的一面,並賦予它可以和現代生活融爲一體的活力,這樣纔會使得端午包括其他傳統節日吸引全民參與,發現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

如何讓端午節煥發活力,政府部門不能簡單放假了事。被列爲法定假日,爲人民過好端午節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時間上的充足,象徵意義上的提醒,會喚醒更多人關於端午節的文化記憶。不妨從今年開始,讓我們重新記憶端午節,讓它成爲一個別人“搶不走、奪不去”的民族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端午節更是老太太們展示手藝廣播愛心的時候。要給小孩們子,纏菱角,縫香囊,捻五色線。

就說那菱角吧,那是小孩子怎麼玩也玩不夠的精美玩具。看上去顏色鮮豔,花花綠綠的,聞一聞有淡淡的藥香,小孩子們愛不釋手也就再說難免了。首先用硬紙折成菱形,可大可小,裏面裹上香草等藥物,再用五彩的線緊緊的纏起來,各種顏色相互搭配,整齊而不單調,形成美觀大方的線條圖案。這是盡顯個性特色和智慧的圖案,每個人的都不盡想同,而且每個小菱角也可能不盡相同。大的、小的,單個的、組合的。然後用五顏六色的線做成線穗,綴在下面,其中一根穿到上面來,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掛起來。象一盞燈一樣,還不時溢出一陣的淡淡的草藥香味。做的小的成串掛在中間的角上,那可真成了一件玲瓏精巧的工藝品。有不少巧手還專門做好了拿到集市上去賣。很搶手的!簡單的造型,樸素的風格,卻完美的體現了鄉村古樸的民間藝術

還有香囊,也是孩子們的愛物。人們蒐集了各色各樣的花布,新的、舊的,零零碎碎的,顏色越多越好。用針密地縫起來,各色花布配以各種形狀,再組成不同的圖案,花樣之多真叫人目不暇接。最常見的有心形的,也有新月形的、古錢幣形狀的。在裏面放些香料。至於香囊下面是些什麼,花樣就不一而足了。多是把幹了的蒜薹剪了適當的長度,一節一節的穿起來,穿成好幾串在香囊的下面底面在用些花布做成些穗子,這些花布多是窄窄的,顏色都很鮮。更有人用各色的細綢做穗。小孩子們把這些掛在脖子上,或是系在釦子上,恰如一掛小小的香簾。這是孩子們驕傲的資本,小孩子們如果聚在一起,都會拿出自己的香囊,比比誰的更美,誰的更香。所以有的很早就開始爲縫製香囊做準備了,用什麼布,用這麼線,做成什麼形狀,煞費了一番腦筋。縫香囊的時候,老人們是那樣的認真,神情是那樣的專注,把古老的傳說,把慈祥的愛意,美好的願望,善良的期待,把淳樸的心願一併縫入,讓這小小的香囊成爲一件吉祥物,盼着晚輩們都能健康成長,成爲社會的棟樑。

再說說五色線。用紅、黃、藍、白、黑或是其它五種顏色的線捻成一股,這就要看老太太們的手上功夫了。手指不斷的輕輕的捻動着,五根線便在手中變魔術一樣合攏成五色均勻的一股了。這活看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如是沒有一定的功夫,捻起來可就沒有那麼便當了,不是捻不成股,就是捻出來不均勻。或是太鬆,易散,或是太緊顯得不夠流暢。捻成的五色線如一條有着美麗花紋的五彩龍,系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腳脖子上,用來避邪。以求兒童能夠健康成長,不被病魔所纏。農曆五月已經是夏天了,五色線便要戴到天陰下雨時,等到雷聲響過,就取下來扔在水溝裏。老人們說,那五色線會在雷雨之中變成龍。可憐天下父母心,五色線當然不會變成龍,但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永遠不會變的。

門頭艾、雄黃酒、菱角、香囊、五色線。這些伴我一天天長大的樸素的鄉間民俗,充滿着和諧、溫馨、關愛,和期望,如同人們對新一輩的那淳樸的心願,一輩又一輩流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