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過端午節作文(通用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端午節作文(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過端午節作文(通用8篇)

過端午節作文1

中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比如:中秋節、春節、清明節……但我最喜歡傳統佳節就是端午節了。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傳說這天愛國詩人屈原聽說國家快要滅亡消息時,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河中。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就划着龍舟,在江河上撒糯米。直到現在,一到端午節人們就用划龍舟、吃糉子習俗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每當端午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有豆沙……我家也不例外。今年端午節我還學會了包糉子呢!首先,我學着媽媽樣子,找來兩片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花生、蜜棗,接着又放了一層糯米,用筷子攪勻、摺好,最後用繩子捆好。瞧!一個歪歪扭扭,有點出米糉子就包好了。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我仍然不灰心。在媽媽指導下,我終於包得有模有樣了。經過我和媽媽半個小時奮戰後,糉子終於包完了。最後一步,煮糉子。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糉子就出鍋了!我小心翼翼地找到了那個有點歪歪扭扭糉子,輕輕一咬,呀!真香啊!接着,我把那個糉子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媽媽說:“別吃那麼快,會粘着牙!”我一邊吃糉子,一邊小聲地說:“真好吃,真好吃!”

在中國衆多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是端午節。因爲在那一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包糉子,那真是太開心了!

過端午節作文2

話說自打昨日學習了編彩繩後,心中自是難耐不已,手癢癢的很,遂於炎炎烈日下,步行穿過花園衚衕,於2元店買得十色彩繩。

於路邊等車,竟遇兩位阿姨級人物詢問彩繩來源,當真讓人哭笑不得。

終於到家,隧呼一口氣,輕手輕腳地將彩繩逐一至於地上鋪好,然後開始了“編繩大作戰”!

話說這編繩啊,還當真是趣味無窮,當然,前提是你得是一個心靈手巧之人,不然,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了呢。麻爪的滋味可不好受。

再說了,這彩繩可不是給自己編的,而是給家人們編的啦。女士們一人一條手鍊,男士們不方便佩戴,還是編個車掛鏈吧。嗯,還有太姥姥和小弟的。手鍊要用三股編法,細;車掛鏈則要用旋轉法,粗一些顯眼又大氣。

先將五根繩的一頭像麻花似地系在一起,顯得比較好看,再將結另一邊的一小段線系在椅子腿上,然後拿起另一端長長的線開始編織。不管是三股還是旋轉,都要嚴實,不然一是不好看,二則可能散掉。就像是在旋轉法中,兩色之間的銜接就要用力拉緊、壓實,纔不會出現多餘的彩繩破壞了整體。還有就是銜接時,即可以讓它成爲一條線螺旋下來,也可以錯開,倒有種層次感。最後打結時,還要留出與開頭一樣的長度即可。

看到編成的成品,心中的喜悅真是壓都壓不住啊!編彩繩,當真很有趣。

過端午節作文3

五月五,是端午。一說起端午這個傳統節日,人們立馬會想起糉子,糉子是端午節的代表、象徵,沒有糉子的端午節也是沒有意義的。

一陣微風拂過,糉子的香味嫋嫋襲來,空氣中不時瀰漫着艾葉的縷縷芬芳。

當剝開糉子,放進嘴中時,我又不由得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出生於楚國丹陽,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汨羅江懷石頭投河自盡。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河邊往江中投放糉子,防止魚兒吃屈原的肉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中,說是要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漁夫們則划起船隻,在江上劃來劃去,想要撈回他的真身。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00年的中華文明瞭,是我們的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我們不能將它忘懷。可是現在的年輕人,早已忘了我們自己的節日,更愛過那些所謂的洋人節。我想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我們要過自己的節日,不過洋人節!”

讓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繼續把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下去,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過端午節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啊!又是一個端午節到啦!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它們有方的,有三角的;有肉的,有豆沙的……

今天中午,爸爸把做好的肉糉、蛋黃糉放在桌上:“快點吃吧,不然就涼了!”爸爸剛說完,我就吃了起來,不時發出“太好吃了!”的聲音。我問爸爸:“爸爸!糉子咋做的?”“我來告訴你!”奶奶大步流星地走來,“首先拿幾張糉葉捲成錐形,然後在裏面放滿糯米,中間再加點餡,看你喜歡吃什麼口味,可以加肉、蛋黃、棗子……最後用綵線把它紮起來,放入水中煮熟,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哦,原來做糉子這麼難啊!”我驚訝道。“你知道我們蘇州人端午節紀念的是誰嗎?”媽媽問道。“是不是屈原?”“不是,應該是伍子胥。”說着媽媽翻出《蘇州歷代名人傳說》給我看,“伍子胥幫助吳王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後來吳國討伐越國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多次告誡吳王‘勾踐不死,吳國必亡’,可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伯嚭的話,接受勾踐求和,還賜伍子胥自殺。五月五日伍子胥的屍體被投入江中餵魚,那條江後來被人們稱爲胥江。屈原投江比伍子胥要晚兩百多年,所以我們蘇州人紀念的是伍子胥。”

“啊!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知識呢!我一定要好好地過這個端午節才行!”

過端午節作文5

糉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衆所周知,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成立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節日。端午節時間在夏曆的五月五日,此時正值仲夏,暑熱潮溼、毒蟲肆虐,所以人們會在這一天,沐浴更衣,在家中撒雄黃酒,再小一點的小孩,會在額頭點個小紅點,像極了紅孩兒,奶奶還會用她親手編織的雞蛋袋裝兩個泡在藥草裏面藥浴的雞蛋掛在孩童胸前。我最喜歡的是奶奶包的糉子了,這老一輩兢兢業業的手藝,很樸素,不像現在都是工業化機械化的產品,好像少了些許煙火氣。奶奶家有專門燒火的窯子,籠屜都是三十個上蒸,熱騰騰的煙冒上屋頂,透過瓦磚的縫隙,偷偷跑了出去。端午前後的這些日子,我們的零嘴好像都是這些糉子,但是我一點也不膩,因爲他們的口味豐富,甜鹹各異。

端午當天,我跟小夥伴們約好一起去我們鎮上的母親河邊看賽龍舟,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大家頂着烈日,赤膊上陣,雄壯的男人額頭上還會綁上象徵他們隊伍的頭巾。岸上的人們叫喊着歡呼着,我擠在人羣裏面,人頭攢動,我雖然看不清楚河裏的賽事,但是也被大夥熱烈的情緒感染。不一會兒,天氣便變得陰沉沉,眼見就要下雨的陣勢,但是大夥還是不願離開,撐着傘在河邊觀望。我想,一定是上天也在紀念這一天吧。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屈原的'品質值得我們傳承,我們也應當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過端午節作文6

從前,有一顆小星星它被罰下了陸地,因爲它上課不認真所以被罰了下來。月亮姐姐說:“只要它做三件好事就可以重新回到天上。”

傍晚,小星星在周圍看了看,彷彿看見了一隻小兔子在哭,便走上前問:“小兔子你怎麼哭了?”小兔子說:“我馬上就要上臺表演了,可我的髮夾丟了,怎麼辦呢?”小星星用發光的身體照亮周圍,耐心的幫小兔子找到髮夾並護送小兔子到演出現場。小兔子非常感激小星星,給了它一個大大的擁抱!

小星星幫完小兔子後,這時已經晚上了。小星星走着走着看見一個小朋友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原來是天太黑不敢走。於是小星星飛到他前面爲他照明,這個小朋友看着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頓時破涕爲笑,開心大膽地一步步向前走回家。

小星星飛累了,躲在一個草叢裏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小星星來到小河邊,突然,一隻小蟲子腳一滑從樹上掉下來,眼看小蟲子就要摔倒地上了,小星星趕緊飛過去用身體接住了它。小蟲子淚婆沙地急忙向小星星道謝:“小星星,謝謝你救了我,不然的話我就沒命了!”

小星星終於體會到了幫助的別人快樂,開心地繼續向前走……

到了這天的晚上,小星星神奇的飛回了天上,它向月亮姐姐道了謝,繼續回到了星星教室,每天好好學習本領,長大後能幫助更多迷路的人和小動物們!

過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稱端陽節。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上插上艾葉。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端午節一大早,媽媽便會從菜場買回一大把艾葉插在門上,說實話,我根本就不喜歡艾葉,尤其是它散發的刺鼻氣味。於是我一邊捂着鼻子,一邊抱怨着媽媽的迷信。可是,媽媽一點兒也不生氣,耐心對我說:“端午節插艾葉,以後全家人就可以吉祥如意。”我似乎懂了一點,我使勁去聞聞艾葉的香味,不覺得那麼刺鼻了,反而有一種清香,沁人心脾的感覺呢!

記憶中的端午節,不再是刺鼻的艾葉的氣味,而是濃濃的糉香味,說起糉子,思緒又回到去年的端午節那天,早飯過後,媽媽照料把包好的糉子輕輕放入鍋中去煮。不太一會兒,糯米、糉葉的清香溢滿整個房子,糉子出鍋了,掀開表面的一層糉葉,只見晶瑩剔透的糯米和似星星點綴的蜜棗映入眼簾,看着就嘴饞。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心裏有一種既美好又滿的感覺。

口嚐了糉子,我想了解一下糉子,媽媽告訴我糉子分爲兩大類,按照不同的開頭和用料人們給它們直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像“角糉”“斧頭糉”等。

吃過了糉子,又瞭解了一下糉子,就到外面散步,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艾葉香味和糉子那淡淡的清香,在四溢的香氣中,我們盡情感受節日氣氛……

標籤:通用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