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九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端午節”伴隨着驕陽似火的五月如期而至。端午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糉子,我最喜歡吃糉子了,那又甜又粘的 糯米,美味可口的陷料,讓人一想起來就流口水。

端午節還沒到,我就嚷嚷着讓媽媽給我買糉子吃,我專門挑我最喜歡的“叉燒”味糉子,一下子買了一大袋。到 了端午節那天,我家“召集”了超市裏的所有種類的糉子,什麼“薏米果仁”啦,“蜜棗山藥”啦,等等等等,應有 盡有。

媽媽先端上來了一盤“三全龍舟棕”,我哪裏顧得面子,只是搶。爸爸好像早有預謀,也沒有伸手拿糉子,清清 嗓子,慢條斯理地說:“今天我們別隻顧吃,來點新花樣,咱們來說一說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能說出來的,就可 以吃糉子,說不出來的,就不可以吃糉子。”我心裏悶悶不樂:吃個糉子嘛,幹嘛搞那麼多條件。唉,父命難違,爲 了吃到美味的糉子,我只好講一段了。於是,我放下了剛搶到手的糉子,便眉飛色舞:“糉子源自於屈原。屈原是春 秋時期楚國人,在楚國當宰相,可是由於當時楚王昏庸無能,聽信奸臣的挑撥離間,把屈原放流到了江南一帶。屈原 在江南教人們讀書,給人們分發他那僅有的一點積蓄,當地人都是分愛戴他。當屈原得知楚國滅亡後,十分悲痛,就 懷抱一塊巨石跳江自殺。當人們知道後,連忙駕船到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怎麼也撈不到,只好失望的回到了岸 邊,可人們又怕河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用蘆葦包了幾個飯糰投入江中,讓魚和蝦餓了就吃飯糰,千萬別吃屈原 的屍體。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吃糉子的原因。”

聽完我的演講,連爸爸都給豎起了大拇指,不過我纔不關心呢,我只是埋頭吃那令我朝思夜想的糉子,過了一會 兒,媽媽又端上來一盤糉子,我一看,不禁大叫一聲:“我的媽呀,這也算是糉子?”原來這幾個糉子又長又粗,還 是圓筒形的,不論大小還是形狀都酷似我最愛吃的“天冰小神童”冰淇淋。我拿起一個嚐了嚐,味道還不錯呢!

品着這獨具風味的糉子,我真爲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前者是由於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糉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糉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爲糉子的餡心。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五月爲“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爲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千百年了,這江水依舊如此,如此咆哮而過,如此自由不羈,它對世間的煩惱絲、庸俗功不屑一顧,它對凡塵的假正義、持清高冷眼相對。

我們都記得,這是他的性格,這是他一生的榮耀。又到一年端午時,滿腔壯志凌雲的英雄還好嗎?心中那團燃燒着的熱烈火焰仍未熄滅的將士還好嗎?揮毫潑墨便能出口成章的詩人還好嗎?

我在感嘆,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征程中,便是有了他們寧死不屈的高尚情操才如此絢爛,便是有了他們不慕名利的堅貞烈傑才如此恢弘。我知道你一定記得,這是中華五千年有關於國家的節日,這是中華五千年有關於氣節的紀念。

把時光推回到那一年的江畔前,我遠遠望見了那挺直的背影,他在與漁夫談論。他拒絕庸俗,拒絕賄賂,拒絕高官,他說他有無限憧憬的政治抱負,只可惜無人問津。漁夫笑說,何必讓自己這般疲憊,倒不如隨了這江水,一傾而下,無所顧忌。他怒髮衝冠,他再度失控,他對着江水吶喊,他不怕辛苦、不怕旁人的譏諷,他卻無奈讒言進諫,更無力抵抗扭曲的歪理。

“這江水儘管一傾而下,卻不是您所想的那般,萬物都可包容。今天我將我的情懷賦予於它,願後人得以啓示,願理想不死不滅。”

說罷,縱入江中,義無反顧。

豪情,壯志,一腔熱血。他身上所呈現的品格,世人你看到了嗎;風聲,雨聲,石破天驚,他骨子裏爆發的聲浪,世人你聽到了嗎;烏雲,征程,拼搏,吶喊。他心中所承載的能量,世人你感受到了嗎?

如果這便是一個國家的向心力,如果這便是泱泱中華的凝聚力,那麼期待吧,他的夢想由我們接力,他的能量由我們延續,他的詩篇由我們傳誦,他的歷史由我們改寫。

今天的一江水上是競渡的龍舟,今天的家家戶戶前是艾草的沁人,今天的清晨空氣中瀰漫着糉子的香味,靈魂啊,你可否回家;壯士啊,千年不離。一種信仰支撐一個民族,一份能量點燃一束火花,一隻雄鷹沸騰整片草原,一江春水奔騰中華傳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端午節 本該開開心心的 可是心情怎麼也好不起來。

今天看了場歐冠決賽 巴薩贏了曼聯 個人不是曼聯球迷但十分的討厭巴薩 心情不爽。

畢業前的最後一個節日了 本該好好過過的 可是心情太不好了 中午都沒吃東西 現在還沒發現有端午節過得這麼慘的!

還有許多事 相當得煩 二分問題 租房問題 畢設問題 一大堆 我都沒精力去管了 實驗到現在還沒做完呢 估計是不行了 就看看能不能糊弄過去了 真煩哪 My God。

想着畢業以後的事 就更煩 我甚至以爲我一切的選擇是都錯了 一步比一步錯的更深……

生活上的事不如意,工作上的也不好,感情上的就更糟了。也許我這輩子心裏只能只能裝得下一個人,但很可惜,她心裏並沒有我。也許過了這一年,就不知道此生是否有機會再見到她,我很怕這一年過去,不是害怕畢業,不是害怕進入殘酷的社會,而是害怕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不知道她爲什麼對我如此冷漠,我至少相信有那麼一段時間和她是互相都有感覺的,只是那時候大家都很小,於是就什麼也沒說,然後就越走越遠。我並不知道如今她爲什麼這麼冷漠,應該她是感覺得到吧,不然不可能現在感覺連個很一般的朋友都不如。也許都是想逃避,也許是不可能在一起,也許以後不見面反倒是一種好事。

就這樣要離開她了(雖然從未在一起過),就這樣要離開學校了(雖然從未對它報有好感)。可是,以後的事,還是要自己規劃的,生活畢竟還是要繼續的。心情不好也要生活,可以沒有工作,可以沒有感情,但不能沒有生活。接下的時間我要把一切麻煩事都搞定,應該要樂觀的面對生活,好好的準備畢業,迎接新的挑戰。我不可以這麼頹廢,讓四年裏悲劇的感情世界和看社會的偏激角度再去影響我的心情和生活。

我一定要心情好起來,端午節一定要快樂,好好去吃飯,什麼煩心事都不想了……

好好努力做我自己,儘可能得到我所想要的一切,得不到的也不再強求了,也不再讓它影響我的心情了。畢竟,是你的它永遠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怎樣也永遠得不到……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讓我們一睹爲快吧!

午飯過後,我來到河邊,只見河兩岸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人多得像銀河上的不計其數的小星星,有留平頭的,有梳辮子的,有黑髮的,有白髮的……人人都穿上了自己喜歡的衣服:紅的、黃的、紫的、花的……可真是色彩繽紛啊。

今天的太陽熱辣辣的,曬得河兩岸上的人個個都滿頭大汗。可他們都沒把太陽放在眼內,都踮着腳,伸着脖子,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龍舟賽事的來臨。突然,只聽見槍聲一響,主持人透過鞭炮聲一聲令下:“比賽開始!”頓時,人們大喊大叫起來,猶如一隻只躍躍欲試的小鳥。

過了一會兒,主持人驚訝地叫了一聲,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望向遠處。接着,又是一陣歡呼聲。從不遠處若隱若現看見一隻只小艇陸續地划來。參賽的龍舟可真多啊!鑼鼓喧天,龍舟越來越近了,上面坐着的'不盡是年輕的選手,當中有許多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他們拼命地划着,爭分奪秒,你追我趕,毫不相讓。那神情,好像在決鬥。生怕別人快自己一步,會追上自己。岸上也是洶涌一片,人們有的喊:“樂衆隊加油!”有的喊:“勒流隊加油!”喊聲震天動地。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賽事的後半段了。可是不知是誰叫了一聲:“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加油!”頓時,人們又高叫起來,都爲他們打氣。隊員們終於鼓起了勇氣,努力地往前衝,敏捷地往前劃,又進行他們的“生死決鬥”了。

電線上的小鳥唧唧喳喳地鬧個不停,好像在爲運動員們打氣。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樹舞動動着,似乎在爲他們喝彩。水浪寶寶時而翻起浪花幫助。

一場激烈的龍舟賽結束了,第一名是樂衆隊。這場龍舟賽給了我一個啓發: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們要不斷前進,我們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奮勇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力,只要這樣,我們就一定能成爲成功者之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爲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糉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這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這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衆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衆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糉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

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第一次國家將這天定爲法定節日的一天,我們潮汕地區每年過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忌拜祖先:可能很多人過端午節時都會想起屈原,但是在我們南方,特點是在潮汕地區,我們這天不單是用來記念屈原,同時它也是做爲我們記念自己逝去親人的日子,在這天,我們會像清明節了一樣,對自己的親人進行記念,以勉懷他們生前的事痕,讓生者更明白今天平定的日子來之平易。

賽龍舟:這是做爲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的活動之一,潮汕地區也不會少了這項活動,在端午節這天忌拜完祖先後,人們就會來到江邊溪邊,進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而且這項活動我們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龍舟賽可以一直賽到農曆的五月十五之後結束。相傳如果過了十五還賽人就會精力渙散,無心工作,因爲此老一輩的人都會把十五那天做爲龍舟賽的最後一天,而在那天也是最激烈精彩的一天。另外,在潮汕地區還有這樣的賽舟習俗,那就是賽龍舟只能由男生參加而女生不能參於

糉子:這也是端午節的傳統食物,但是在潮汕地區,在這天我們還會吃更外一種傳統食物。在我們這邊稱之爲積糉,它是一種用糯米與植物汁做成的糉子,而在這天吃積糉有暗喻來年行好運之意。

龍鬚水:在端午節這天前後下的水我們潮汕地區會稱爲龍鬚水,而且以端午節這天的水由爲靈,聽老輩人說這天的水是龍王送福給人間的靈水,所以在這天,我們這裏的人都會沐浴,以求來年的健康長壽。

可能有人會覺得很迷信,但是他們確在潮汕地區流傳很久的習俗,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這不當會在我們這輩中流傳,我也相信它們會在今後及以後的子孫們繼續流傳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9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兒歌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爲端午節就要到了。淡淡的糉葉香將我的情素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把糉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糉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雄黃酒。端午這一天,大人們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前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頸脖,手腕或足踝上,被家長成爲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因爲端午節又稱重午,所以許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每年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是先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然後我們全家就去太湖遊玩,看龍舟比賽;回來後,再每人吃一個糉子。這樣的節日,簡單又不乏隆重!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