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8篇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來吃糉子了,平時不用上課我都會睡得很晚,不過今天比較特別,因爲待會我要跟爸爸去看賽龍舟。

到了人行橋,那裏已經人山人海,橋上、河兩岸都擠滿了人。講話聲、議論聲不絕於耳,都在議論誰輸誰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只看見參加比賽的一共有7條龍舟,有紅隊、黃隊、藍隊跟青隊。只聽發令槍“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

龍舟像離弦之箭衝出起點之後,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會兒紅隊領先,一會兒黃隊在前,一會兒藍隊第一,青隊卻總是落後。此時,助威聲、加油聲、划水聲響成一片。在比賽的隊員聽到了助威加油聲,心裏就有我要得第一的念頭,於是,他們越劃越快,爭取第一個衝到終點。劃過西河人行橋後,不知不覺紅隊已經遙遙領先,黃隊也不甘落後,追了上來。最後,紅隊得了第一名,黃隊得了第二名,藍隊得了第三名。

今天端午節的賽龍舟非常的精彩,讓我看得非常的開心跟快樂,而且在看賽龍舟的過程中,我還知道了做事情要同心協力的道理。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難忘。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2

隨着“咚咚咚”的鼓聲響起,女子職業100米直道賽的決賽開始了。六條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

只見紅隊龍舟上坐在右側第四個隊員左手握住槳的上方,右手握住槳的下方,埋着頭奮力划着。身體也隨着手劃的方向向前……手臂上的肌肉也隨着手的用力一起一伏,頭也跟着手的擺動時而向前,時而向後。手中的槳上下翻飛,看得人眼花繚亂。臉也漲得通紅,但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奮力地划着槳,一心爲自己隊獲得好名次而努力着。

再來看看紅隊整隊的表現吧。只見她們聽着鼓聲,時快時慢。她們奮力划槳時動作整齊劃一,手臂上的肌肉時起時伏。她們揮汗如雨,使出了洪荒之力。只見激起的水花淋得她們滿頭滿身,熱的是汗水,冷的是河水。又聽得“咚咚”的鼓聲,“啪啪”槳拍打水面的聲音,劃手們的吶喊聲,觀衆們的加油聲,都在爲劃手們加油助威着。快到終點時,鼓聲變得急促,龍舟駛得更快,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透過全隊的努力,紅隊摘得了桂冠。

觀衆席上沸騰了,有的爲她們喝彩,有的爲她們送上鮮花,我從她們這團結合作的精神知道了集體做事一定要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獲得成功。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3

端午節是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家家要包糉子,吃糉子,趕上有眼福,還有精彩的賽龍舟比賽呢! 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忙活起來。媽媽把前一天準備的'食材都搬出來了:有綠油油的糉葉,白花花的糯米,還有我愛吃的葡萄乾,蜜棗,花生。

“媽媽,這麼多好吃的呀!”“別急,一會包好了更好吃。”媽媽把糉葉捲成漏斗樣,倒進一勺糯米,再加一些葡萄乾,蜜棗,再加一勺糯米,然後壓緊,壓實,再用餘出的糉葉一蓋一折,我連忙把準備好的小段繩子遞給媽媽,媽媽用繩子將糉子紮緊,一隻糉子就包好了。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糉子終於包完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進了鍋裏煮。“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人們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啊!”

媽媽給我講了屈原的事蹟,我也知道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原來是怕屈原被江裏的魚吃了,人們將包好的糉子扔進江裏餵魚,由此可看出人們對屈原的敬重 。

吃着香甜的糉子,想着古人偉大的愛國情操,我想: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4

我想:這場比賽真是驚心動魄,我以後也要學習3號隊,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團結就是力量。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到某地xx叔叔家看龍舟比賽。

已經過了端午節,怎麼還會有賽龍舟呢?原來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小龍爲了解救老百姓,在5月13日被處死了。老百姓爲了紀念它,每年的這一天就會舉行划龍舟的活動

龍舟比賽12:00舉行,有100多艘龍舟彙集在xx叔叔家門前的河面,隨着“咚、咚、咚”的擊鼓聲和劃手整齊劃一的“嗨、嗨、嗨”的吶喊聲,龍舟在河裏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水中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岸上觀衆的喝彩聲也時時不斷,岸上的叫好聲越高,水中表演者就劃得越起勁。 我很奇怪,龍舟在河裏來回地劃,他們爲什麼不比比看誰劃得快呢?後來聽了xx叔叔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這裏的龍舟比的不是速度,而是過和睦橋洞時龍頭入水的姿態和打起的水花。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划龍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齊心協力力量大。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5

龍舟是我國傳統文化,龍舟比賽。龍舟身長9、10米,裏面可以坐二十多個人,在龍頭的旁邊的地方有一個位子,上面坐了一個人,他手裏拿着敲鼓的棒子,每一秒敲一次。

比賽的是黃隊和綠隊。那激動人心的比賽開始了!兩隊都不示乾落後,當然,速度也是一樣的。我發現,一艘龍舟上的人他們划船的速度是和鼓聲的速度一致。漸漸地,漸漸地黃隊臨先了,可是綠隊的隊員們也沒有灰心,慢慢地,慢慢地綠隊又追上來了!就是聽那鼓聲,都讓人覺得緊張,更何況那些划船的人呢?他們的心情一定比我們更緊張吧。就這樣,兩隊像在你追我打,一會兒黃隊臨先,一會兒綠隊臨先,一會兒……

我感覺過了一會兒,比賽就結束了,時間過的真快呀,我想到。但對那些隊員來說時間算是夠漫長的了。“綠隊贏了!”我歡呼地雀躍着。我突然想起他們划船的速度是和鼓聲的速度一致的,我似乎驚呆了,這麼久的比賽,他們不累嗎?他們一定累,而且是很累,可是他們堅持住了,忍住了。他們能贏靠的是實力,平時一定訓練的很刻苦。

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忍耐、堅持不懈的精神。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我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來吃了早飯,便跟爸爸出去看賽龍舟了。

只見那些龍舟像一條條龍飛鳳舞的神龍在江中游。比賽規則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龍船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分別有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真是壯觀啊!

每艘龍船船長大約爲20—30米,船上約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強體壯、力大如牛的人,他們一起划槳,同心協力、不言不語、竭盡全力的在奮勇前行!只見你追我趕,此起彼伏,真是競爭激烈、扣人心絃啊!各隊的拉拉隊,也在臺下較起勁來,加油聲連綿不斷,有人還打起響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賽龍舟的人舉起大拇指,心想:“你們真棒!”

最終紅色的龍船在衝刺階段終於奪取了冠軍。太好了!真是如我所願,“紅龍”我真爲你們感到驕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裏鼓勵哪些失敗的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哪裏跌倒,就要從哪裏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贏,我爲你們鼓氣、加油!”

最後,在人們的喜悅聲中,我戴河意猶未盡的心情跟爸爸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賽龍舟的畫面,覺得賽龍舟真精彩!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喜歡包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就是去漠陽江邊看龍舟比賽。據說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而我們江城的賽龍舟從清朝開始已經盛行了。農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三天,漠陽江上龍舟競渡,鑼鼓喧天,觀衆人山人海。江城區有十二支傳統龍舟,端午節的時候,這十二支龍舟隊就在漠陽江上進行激烈的競爭。據瞭解,目前,江城區的龍舟賽是每兩年舉辦一次。

有一年端午節,爸爸媽媽特意帶我去漠陽江邊看龍舟比賽。現場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擠進橋邊看比賽,激烈的比賽正在進行當中。只見江面上有好多隻窄窄長長的龍船,船頭做成龍頭的樣子,一個鑼手站在船頭上,一個鼓手站在船中間,船兩邊分別坐着兩排橈手。鑼鼓手有規律地敲響鑼鼓,兩旁的橈手跟着節奏喊着口號,爲自己打氣並整齊劃一地划動木漿。河裏濺出水花,不停地拍打着赤着上身的橈手。龍船飛快地向前衝,有一艘船離終點還不到一米,很快就要到達終點了,橈手們加快了速度飛快地划動雙槳,船像箭一樣衝過了終點線。觀衆們歡呼了起來。這時,漠陽江頓時成爲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媽媽告訴我,我們江城龍舟賽是逆水而行的,這體現了我們江城人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精神。我也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端午賽龍舟作文400字 篇8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太陽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但這高溫天氣阻擋不了我去金沙灣看賽龍舟的熱情,我催着爸爸媽媽,早早就來到了金沙灣。

金沙灣人山人海,彩旗飄飄,鑼鼓喧天。我和爸爸媽媽擠進人羣裏,找到了一個觀賽的好位置。只見寬闊的江面上並排着六艘龍舟,龍舟的龍頭刻得栩栩如生,綁着代表勝利的紅綢。選手們統一服裝,頭上綁着鮮豔的頭巾,他們精神抖擻,整裝待發。

響徹雲霄的鼓聲令下,比賽開始了!六艘龍舟像離弦的箭,直向對岸飛奔過去!它們時而齊頭並進,時而爭先恐後……只見紅隊遙遙領先,黃隊緊跟其後,奮起直追!看好紅隊的觀衆們大喊:“加油!紅隊加油……”看好黃隊的觀衆也不甘示弱:“黃隊加油!黃隊加油……”加油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紅隊和黃隊的選手聽到加油聲,像加足了油的賽車,飛一般地在水面上行進!突然,半路殺出了程咬金——綠隊,綠隊不知哪裏來的力量追了上來!在距離終點還有兩米時,全場觀衆大喊:“加油!加油……”這聲音驚天動地。綠隊奇蹟般奪冠!紅隊和黃隊一下子蒙了!這次綠隊真神了!綠隊的選手擊掌歡呼,觀衆也沸騰起來!

龍舟賽結束了,人羣慢慢地散去,但那激動人心的場面、選手勇爭第一的精神,深深地銘刻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