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又到糉子飄香時的作文

天氣不知不覺就熱起來了,看看日曆,端午節快到了。說起端午節,就不能不說糉子。端午節人們過了幾千年,過到如今,好像就剩下糉子了,這也難怪現在不少人把端午節叫“糉子節”,也確實夠貼切。

又到糉子飄香時的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幾千年下來,大概有六七種說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爲了紀念名人,比如屈原、伍子胥、曹娥;第二類是爲了迎神,比如濤神、神龍;第三類是爲了明確生活禁忌,古人認爲五月初五是惡日,不吉利,所以在這一天禁忌頗多,還要驅邪避兇。說法這麼多,誰說的對?不知道,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咱們不去討論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只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繼承好就是了。

端午節其實有很多民俗,在配飾上有豆娘、畫額、艾虎、長命縷等,在醫療衛生上有采藥、沐蘭湯、飲雄黃酒、硃砂酒、制涼茶、掛藥草等,在民俗活動方面有賽龍舟、跳鍾馗、射箭等,在飲食方面有吃糉子、吃五黃等,林林總總,十幾種,但是現在流傳最廣的就剩下吃糉子一項了,而其他的活動由於地域條件的限制、歷史的變遷只在少數地區流行,甚至已經消失了。

端午節在古代有一個別名,叫做“解糉節”。這源於一個小遊戲。古人娛樂生活比不了現在,所以想出這麼個遊戲來,就是在端午這一天大家一起吃糉子,在剝糉葉的時候比誰剝下來的長,最長的.獲勝,最短的罰喝雄黃酒一杯。

端午節究竟怎麼來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糉子到是有比較清晰的歷史傳承的。要是真的追起來可以追到50萬年前,發展了幾十萬年後,到了春秋時代,人們用菰葉裹米,包成牛角狀,稱爲“角黍”,到了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食品,到了唐代,包糉子的米就已“瑩白如玉”,餡料豐富,形狀多樣。

唐代糉子中最富盛名的要屬九子糉。所謂九子糉,即爲九隻糉一組,採用不同的餡料包制,九種口味,九種不同顏色的絲線捆紮,吃起來鹹甜軟糯口味各異,看起來五彩繽紛。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節宴請羣臣時吃到九子糉,遂賦《端午三殿宴羣臣》詩,贊曰:“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能夠贏得皇帝的讚賞,可見九子糉絕非俗物。從此九子糉名揚天下,物傳千秋。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月節折楊柳歌五》中有:“折楊柳,作得九子糉,思想勞歡手”的記載。明代學者彭大翼在《山堂肆考》卷十一中談到端午飲食,援引宋王曾《皇后閣帖子》詩:“爭傳九子糉,皇祚續千春”來稱頌九子糉。

多少年來九子糉已經成爲文字,見不到東西了。去年端午節,朋友送我一盒糉子,包裝清新典雅,上書三個大字“九子糉”!一看,不覺心中一震,莫非這歷史名吃又重現江湖了?莫不是什麼小作坊生產的騙人的玩意兒?送走朋友,拿着盒子仔細端詳,是“西安飲食公司”生產的,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這麼大的企業的產品,應該錯不了。開啟盒子,九隻糉子,九色絲線,再仔細看,九種口味,剝了一個,香甜軟糯,着實給人一個驚喜!雖然沒吃過唐玄宗的九子糉,但是我相信,我眼前的這盒九子糉肯定不亞於皇上的糉子。最起碼,這盒九子糉又重新讓我們體會到盛唐遺風,體會到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標籤:飄香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