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熱門】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家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熱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媽媽說,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着糯米,投到汨羅看江裏,我們家鄉端午節的主要風俗就是包糉子和插艾葉。

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到了端午節,媽媽就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糉葉,把糉葉捲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媽媽包的糉子可好看了,有各種形狀的。糉子包好後,放進鍋裏煮,一鍋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我和爸爸忙着把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面板病。

我喜歡我媽媽包的糉子,我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2

我的家鄉在鄭州,那裏每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得都非常熱鬧。我們這裏的端午節是要親自包很多中各種味道的糉子,比如有花生的、蜜棗的、肉的等等。另外,有人會到街上買幾個非常漂亮的香包,香包裏有種草藥,會防止蟲咬,還有許許多多手工編織的五彩線。

聽大人說;‘‘帶上五彩線,是用來辟邪的,要帶到端午節過完後纔可以去掉還有一種重要的東西,就是買一些艾葉,插在門上,防蜈蚣等,雖然我們這裏沒有江西賽龍舟那麼熱鬧,但是我覺得很有趣。怎麼樣,我家鄉的端午節很好吧!如果有時間,就到我的家鄉做客吧。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家鄉有獨特的端午習俗,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節,最有意思的是包糉子。媽媽會提前準備好糉葉與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糉子,包糉子也不容易,看着媽媽熟練地包着糉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糉葉,放點米與紅棗,拿着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還是很高興。

每到端午節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牀,用媽媽提前準備的水洗洗臉,據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藥,洗過臉後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糉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帶來了許多喜悅與歡樂,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4

今年的端午節我沒吃糉子,但照樣過得很開心!

都說端午節要回孃家,這個端午節大半部分是在外婆家度過的。

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吃了一頓團圓飯,之後我和妹妹在玩拍手遊戲,誰輸了就要講一講你今年打算如何過端午節。可有意思了。

第二天,我和爸媽、妹妹一起去買糉子,然後挨家挨戶給親朋好友送點。不知道大家那兒有沒有這個風俗?由於我要上古箏課,所以下午就回到了家中。上完古箏課在樓下等爸爸來接的時候,我還看到了一幅壯觀的景象呢——我看到了風的形狀!都說風是沒有形狀的,可當時下着大雨,一陣大風過來,樓下的那堆垃圾隨風捲了起來,可真是讓我看到了風偶爾是什麼形狀的。回到家,哇,大門口一堆綠油油的的東西,我揉了揉眼睛一看,原來是艾葉!

啊!我家今年的端午節也蠻開心的!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5

一個又一個節日像一位位美麗的仙女,從天宮中出來,飛下雲層,來到平凡的人間。

五月初五,糉子仙女用她的魔法搬來了龍舟,取來了糉葉,端來了雄黃酒,捧來了香囊。我忘記說了,還帶來了人們的快樂。

不知有多早,糉子仙女就跑去叫你們的家人起來包糉子了。等你起牀了,熱騰騰的糉子已經來到了你的眼前了,有三角形的、長方形的……

吃完糉子,我們來到了河邊,看起了賽龍舟。在龍舟上的人分爲兩種:一種划龍舟,另一種敲鑼打鼓。一艘艘龍舟向前駛去,二號龍舟馬上就要贏了,吃瓜羣衆高喊着,歡呼着,最後贏的果然是二號龍舟。

掛香囊可不能忘,不然,會有妖魔鬼怪來的,嚇嚇你們,只是傳說而已。

小孩子可還要點雄黃酒,不讓五毒靠近。

端午節還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剩下的就讓你們自己去發現吧!拜拜,端午節,我愛你,我愛你,我會想念你的,明年見。

我在心裏想:明年的五月初五,你快來吧!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6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這一天,大人們很早就起牀,包糉子,煮雞蛋,插艾葉。我也早早的起牀,奶奶在我的手腕上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據說可以祛病除邪。奶奶還給我戴上了親手做的香包,並囑咐我不要隨便丟棄。

吃早飯了,我洗過手,先給奶奶、爸爸和媽媽一人解一個糉子,撒上白糖,又給他們剝了一個雞蛋,家人都誇我懂事了。屋裏瀰漫着清香的糉子味和淡淡的艾香,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家裏洋溢着快樂的氣氛。

對了,還有一件高興的事情沒有告訴你們,我們還吃了可口誘人的蛋糕,這一天正好是我奶奶的生日。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幸福,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7

時間過得真快,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在這個熱鬧非凡的節日裏,我特別喜歡這個節日裏的習俗:“吃糉子、掛艾蒿、戴香包。”

這天早晨,最忙碌的是爸爸,媽媽也很忙碌。爸爸把艾蒿掛在門的左右。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掛這種很香的草?”爸爸說:“艾蒿可以祛邪,保家人的平安,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掛艾蒿。”

爸爸買回糉葉糯米、紅棗、花生。爸爸把這些東西放在清水裏泡了幾個小時之後開始包糉子。一片片糉葉在爸爸手裏左折右疊,再用細繩把它一層層的纏繞,很快它們變成了一個個精緻美的.糉子。沒有多大功夫,糉子就包完了。而我在爸爸旁邊走邊跳的說:“什麼時候能吃到糉子?”爸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包好了還要放在鍋裏煮。”煮了幾個小時,糉子煮熟了,我一開啟鍋蓋,一陣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吃着糉子,我感受到爸爸對家人的關愛,真幸福啊!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爸爸包的糉子。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8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糉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特別喜歡唱“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

在這個季節裏,最忙碌的要屬母親了。她從超市買回來糉葉、糯米還有花生和毛豆,泡到清水裏,等到糉葉更綠了,糯米更白了,花生和紅豆更飽滿了,就開始包糉子了。一片片糉葉在母親手裏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神奇地成了一個個精緻的糉子。沒過多大功夫盤子裏便堆起了糉子山。而我就在母親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纔能有糉子吃。包好的糉子要煮上半天才能好,等到一開啟鍋,一股濃郁的棕香立即撲鼻而來。

端午節這天,我和母親把艾蒿掛在門上,母親說“艾蒿可以驅邪,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艾蒿,用艾蒿煮雞蛋。”

吃着清香的糉子,美味的雞蛋真是一種享受啊。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9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一年中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在端午節的前幾天,人們都迫不及待的忙開了,收大蒜﹑割艾葉﹑採糉葉﹑做香包……村中的老人也說不清這一個節日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只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而特定的節日。各種美麗的傳說爲這個節日添加了神祕的色彩。

到了端午節的那天早上,人們會早早起牀,在太陽沒有出升之前,去河邊用河水洗臉﹑洗澡。洗完澡,人們採來各種各樣綠油油的樹葉,用來煮雞蛋﹑大蒜。大人們爲小孩戴上香包﹑又給他們的手腕與腳腕綁上了五色線。老人們說:“這是用來驅邪護身的”。

形態各異的香包,五顏六色的五色線,香味撲鼻的艾葉,雪白香甜的糉子,美麗的傳說……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父親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父親母親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母親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五月五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五月五日的第五天是紀念屈原殉難並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肉,人們把糯米包在糉子葉裏,扔進汨羅江。我們家鄉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包糉子和插艾葉。

在端午節,餃子開始被包起來。我媽媽拿了幾片預浸過的葉子,把葉子捲成一個圓錐,把糯米放在圓錐裏,中間放了幾個蜜棗。過了一會兒,餃子被包好了。我媽媽把它們包裝得很漂亮。三角形和菱形包好後,餃子被放進鍋裏煮熟。一鍋美味的餃子從鍋裏出來,聞起來很香。

當媽媽包糉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很忙,也就是插艾葉。我用紅羊毛把艾葉綁起來,父親把綁好的艾葉插在房子的門上。傳說這可以驅除邪惡和幸福。艾葉也可以用作藥材。奶奶每年夏天都會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然後用熱水給我洗澡來治療面板病。

我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我們家也不例外。

奶奶是我們家包糉子的能手。奶奶把新鮮的蘆葉洗乾淨,在鍋裏煮上1個小時,等蘆葉顏色由青變黃了,就撈出來浸在清水中。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先取出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着,舀了一勺子糯米倒進裏面,再放入兩顆紅棗,輕輕抖動兩下就封口,最後用繩子牢牢地捆紮好,一個漂亮的三角形糉子就包好了。一會兒工夫,奶奶包了好多糉子,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有花生餡的……

晚上,奶奶端出煮好的糉子,屋子裏糉子飄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剝掉蘆葉,咬上一口,哇,黏黏的,香香的,好吃極了。我狼吞虎嚥,幾口就吃掉了一個糉子,白白的糯米粘在了我的鼻子上、嘴巴上,可把全家人給笑壞了。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家鄉的風俗是五月初五包糉子,去年的端午節我家包糉子了,而且我也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的,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就起牀了,吃完早飯,我就興致勃勃的在我們家飯廳學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將準備好包糉子的米、餡兒、糉葉還有包紮糉的線放在飯桌上,就開始包糉子的工作了,媽媽一邊包,一邊試範着給我看,仔細的跟我講解,一眨眼,一個飽滿的糉子就出現在我的眼前。而我一邊學一邊手忙腳亂的包,不是米漏出來就是餡掉下來,唉喲,原來還真不容易,經過我反覆的觀察和試驗,終於包好了一個小糉子,我高興的一蹦三尺地說:“我會包棕子了”。經過一個小時的包裹,全部糉子都包好了,媽媽把糉子煮熟,就是我們美味的午餐了,在開心吃着自己包糉子,這就是我家鄉端午節的一個環節。

還有我的收穫真大呀,不但學會了包糉子,而且自己體會到每做一件事都要細心觀察纔會把事情做好。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我看到了金黃金黃的麥穗,我還看見幾臺收割機正在地裏收麥子,收割機的前面有一個像滾筒一樣的東西,麥子不斷的被捲進滾筒,麥粒就從另外一頭流出來,好神奇呀!

好多農民伯伯用耙子將收回來的麥粒攤在馬路上晾曬,爸爸媽媽告訴我:麥子曬乾後交到麪粉廠,我們就會吃到麪條、饃等面制食品。

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已經到舅舅家了,時間過得很快呀!

我和表弟表妹纔剛剛玩了十幾分鍾,姨媽就叫我們三個吃飯。飯可香了,是攪團,我都吃了兩碗呢。下午三點就回家, 我依依不捨的跟表弟表妹拜拜了。坐上車,爸爸就把車開走了。在路上,安安靜靜,誰也沒有說話。到了秦鎮,我們還吃了涼皮,今天我們過得很愉快。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包糉子、插艾葉等。我家做的事就是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當然是包糉子呀!

母親說過要想把糉子包好,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糉葉、糯米、葡萄乾、蜜棗、絲線,準備好了之後,可別忘記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變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問:“我不會包那怎麼辦呀?”彆着急我來做個示範,母親回答說。說完母親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糉葉捲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乾放入卷好了的糉葉裏,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繫好繩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來,就由本大師來包個糉子給你們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來一片糉葉,可是怎麼也包不成漏斗型,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裏塞,又拿來了葡萄乾往裏放……我終於包好了一個四不像的糉子。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過的,你們家呢!

標籤:端午節 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