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憶端午

憶端午1

當每家每戶的屋子裏傳來一陣陣糉香時,端午節便來臨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包糉子、吃糉子,忙得不亦樂乎。

憶端午

吃着味道鮮美的糉子,讀着“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我不禁想起了屈原——這位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文人。他早年受楚王信任,任三閭大夫。後來因才高氣盛,性格耿直,遭佞臣陷害,在楚王面前進讒,使屈原二次被流放。

在流放期間,屈原寫下了《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許多流傳千古的作品。其文筆委婉含蓄,開創了一種新的文體——楚辭。後繼者又有宋玉、賈誼、東方朔等人。漢人劉向將這些“騷體”作品整理成書,這就是影響後世幾千年中國人的《楚辭》。在文學方面,屈原產生的影響確實是無可比擬的。

屈原流放後仍不忘國家興亡,日日思念着祖國和百姓。當得知楚國國都被秦軍攻破時,屈原感到救國無望,投汨羅江自盡而死。他這種愛國愛民、寧死不屈的精神是多麼偉大啊!這種人格又豈是那些爭權奪利、搬弄是非、殘害百姓的貪財官污吏所能相比?

此時,我彷彿看到了在兩千多年前,一位懷才不遇的才子在月夜下孤單徘徊,一位憂國憂民的大夫在草屋中飲酒消愁,一位志向高遠的詩人在江邊獨步吟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品糉子,品到的不只是糉子本身味道之鮮美,更品到了一種精神和文化的傳承;我讀《離騷》,讀到的不只是其中語句之優美,更讀到了屈原等一批批愛國詩人堅貞不屈的精神和一顆憂國憂民的火熱的心!屈原的名字將和他的作品一起,千古傳頌,成爲鼓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執著追求於理想的精神食糧!

憶端午2

今天是端午節,一早起來就吃糉子,我很納悶兒,爲什麼平時都不吃糉子的我們,今天爲什麼要吃呢?我眉頭緊鎖,一直想不出答案,對着一桌糉子發呆。爸爸見了,問:“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嗎?”“不是,只是我不知道爲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糉子?”“哦,這個簡單呀,你聽沒聽說過屈原?”爸爸問。“屈原——嗯——聽過,不就是投江自盡的那個英雄嗎?”“對,這端午節就跟他有關係。”“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因爲楚王聽信奸臣之言而不與齊國結盟,眼看就要被強秦所滅,毅然投江自盡而不做亡國奴,楚人知道後就投竹簡飯入江,希望河魚不要吃他的身體,又競相划船到下流尋找屈原的屍體,這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吃糉子,划龍舟了。”爸爸感慨地說。原來如此,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屈原這樣的人,如:我們的老師,他們挑燈夜讀地爲我們備課,絞盡腦汁地思考怎樣讓每一節課變得生動有趣。雖然我們不是老師親生的孩子,但這一年來,老師卻在生活中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生活老師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回家。一年級小同學剛剛踏入校門,還不適應學校有規律的校園生活,尤其是那些住校的住宿生,每當看到走讀生的媽媽們大手牽小手地走出校門,便想到自己的遠方的媽媽,心裏便不是滋味,有時更是不由自主地哭起來。這時生活老師便會象媽媽一樣來哄他們,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唱歌,直到他們忘了剛纔的事情。

他們的這種舍自己休息時間獻給同學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他們!

憶端午3

快到端午節了,看到大街上老太婆精心縫製的香囊,我憶起了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的時候,總會到外婆家去送節,當時鎮上的大街上也有很多這樣的香囊買,而外婆總會給我們每個外孫買上一個,那濃濃的雄黃的香味,傳說是辟邪的,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香囊在端午節總是很好賣。我最喜歡的那種猴子香囊,都說猴子很聰明,希望自己也能像猴子那樣聰明。

而我呢!並沒有因爲猴子香囊而變得聰明,反倒經常感覺自己很愚笨,不過,有時候愚笨也會很快樂!

久違了, 端午時節的龍舟比賽。

翻開兒時的記憶,每逢端午節,母親總會帶上我和弟弟走乾媽家去,那時,乾媽家在城裏,我們總會拿上一些土特產送去,而乾媽、乾爹是覺得的熱情好客,他們對我們姐弟倆的也是關懷倍至。冬天,他會給我們添上一些新衣服、新皮鞋,每次去他們總會準備一桌豐富的飯菜。所以,在我兒時的記憶裏,他們是我的親人!

在乾媽家吃過飯,我們總會到沱江邊上去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江上那裝飾美觀的龍舟,龍舟上的人們個個努力地划着手中的漿,嘴裏喊着號子,岸上的人不時也接上幾句,歡呼聲、吶喊聲在江上飄揚!場面是那樣壯觀、那樣熱鬧!

同樣是端午節,只可惜現在早已沒有以前的那種熱鬧氣氛,龍舟比賽也成爲歷史,兒時的快樂也成爲過去 !回憶卻依舊美好!

憶端午4

當大街上賣糉子的小推車漸漸多了起來,我便知道,端午節又來了。

在我的記憶中,西安的端午節很不熱鬧。因爲西安沒有水,沒有賽龍舟,只有三天的假期。這時我只好背上書包,飛快地奔回家。和奶奶坐在廚房,看奶奶包糉子。

奶奶是包糉子的好手,什麼糉子都會包,比如:豆沙糉,蜜棗糉,紅棗糉。奶奶每次買上幾大包糯米,再買上幾個大棗和幾斤紅豆。把紅豆做成豆沙後,又買了幾份蜜棗。最終,會再買上幾片糉葉,望着那紅色的大棗和豆沙,白色的糯米,綠色的糉葉,我的口水不禁從嘴角流了出來。奶奶看到我的饞樣;笑着說:“你個小饞貓,等一等,奶奶馬上開始包。”“奶奶,多包幾個豆沙糉好不好?”“好,你去玩吧,奶奶一會兒就包好了。”我不肯走,坐在奶奶旁邊,看着奶奶包糉子,只見奶奶雙手拿起一片糉葉,左手一轉,轉出一個三角形,然後又輕輕地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上幾個大棗,奶奶右手再一轉,好了。奶奶飛快地又包了幾個,一邊包,一邊講起了從前的故事,我坐在溫暖廚房,被糉香包圍。在我旁邊,奶奶還在回憶往事,一句又一句話傳入了我的耳畔。

廚房裏,糉香瀰漫。煙霧繚繞般,奶奶遞上一個糉子,說:“嚐嚐,手藝怎麼樣?”我大口大口地吃着,說:“好吃!”

歲月蹁躚中,時光改變了你的容顏,不變的是糉香在心中氤氳着幸福的問道。

憶端午5

朦朧中記得,有這樣一些畫面——一羣人在湖上比賽劃舟;人們身上帶着個散發清香的荷包。同樣吃着清香可口的糉子……

——題記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過各種各樣的節日,因爲過節時熱鬧而又開心。春節時媽媽給我穿新衣新鞋,還可以吃餃子收壓歲錢;元宵節時可以吃湯圓……而在端午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還可以獲得一個香香的荷包…。端午節可以說是繼春節之後我最喜歡的節日了。

曾多次聽奶奶給我講端午節的由來,奶奶說在戰國時啊有一個楚國詩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於當時的楚懷王,但是卻屢遭排擠、欺侮。等到了楚懷王死後,這個屈原又因爲頃襄王聽信別人的讒言,從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氣憤,最終投汨羅江而死。當時的百姓們聽說了這事後馬上划船撈救但一直撈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後來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成爲了現在的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好像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呢。

當端午節這天,父母會領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遠遠望去山好高,連綿起伏着,像一條剛剛崛起的龍,又像剛剛從睡夢中悠悠醒來般。一點左右我們爬上了山峯,低頭看,一切都變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會吃上奶奶包的充滿愛的美味的糉子,還可以觀看電視中的划龍舟比賽,其樂融融啊;每每這天時間好像長了翅膀飛快的前進着,不給我留一點享受的時間。但是有一點我想我必須記住那就是這是以前的端午節,而不是現在。有人肯定會奇怪吧,端午節還分現在以前嗎。嗯,端午節雖不分現在以前,但現在和以前明顯不一樣了。現在遠不如從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現在只是按例放假兩天,興起時或買或包些糉子吃罷了。

像端午節這樣的還有,例如:春節已不熱鬧、國慶的閱兵儀式在去也沒來到……是的,我想這些年,科技更加發達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着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時也有一些東西漸漸被人們淡漠了,甚至遺忘,成爲美好的回憶。

又是一個端午節,它勾起了我的無限美好回憶。吃着平淡的糉子,望着買來的荷包,輕嗅着荷包所發散出來幽香,微笑着。

憶端午6

落葉無聲,風過留痕。在永恆的時光裏,日子如流水一般飄浮在風裏,我重拾記憶的碎片,拼接成美麗的雲錦,編織成端午的綵線,暈染愛的光影!遠遠地海平線上升起一線微光,太陽紅韻的面龐彷彿一個孩子最初面對世界的嬌羞。清涼的海風無聲的潤了窗簾,清晨的雨霧還未散盡,母親就在這個端午的早上輕踱到我的牀邊。

晨光熹微,傾灑在媽媽的身上,她輕輕地執起我的手,放在她軟軟的腿上。又從桌上拿起早已準備好的五彩繩,手指靈活的穿梭於那各色的細繩之間,彷彿蝴蝶在花叢中翩躚。紅光藍綠紫,五色彩繩擰成一流動的光影,細上綴着一顆灰褐色桃核,隱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媽媽一邊擡起我的手,一邊將擰好的五彩繩繞過我的手腕,在上面輕輕地打個結。她用中指挑着繩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線頭,往兩邊一使勁,繩結就更結實了!我眯縫着睡眼,發現母親曾經光潔的額頭如歲月小徑,斫痕依稀。時光與辛勞在她眼角織上了細密的皺紋。

母親將桃核移到我的手腕中間,端詳着,一抹微笑就像清泉的波紋,從她嘴角的小漩渦裏溢出,漾開……五彩繩繞過我粗粗的手腕那是母親用愛圈起的藩籬。從蹣跚學步到走進校園而今的我早已高過母親一頭,我從頑劣的孩童長成了大小夥子,但母親的慈愛不曾被歲月消磨,也沒有被艱辛的生活蠶食,每年的端午,五彩線都會在黎明之際繞上我的手腕,不曾遲到,不曾缺席。

荏苒抹不掉塵封的記憶,斷斷續續;詩歌道不盡仲夏的美麗,章章節節。母親是那挺立在風雨中的荷葉,用愛擎起我成長的空間。五彩線,纏繞手臂,縈繞心間,將愛綿延……

憶端午7

小的時候,我對端午節的記憶,是從吃糉子和黏米飯開始的。

說起糉子和黏米飯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約我3歲的時候,那一年的端午節,幼兒園的小朋友‘‘鵬鵬’’神神祕祕的對我說;我會包糉子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的。我說;那有啥呀!下學後我也和媽媽包糉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糉子想法說給了媽媽,媽媽真就買了。江米。小棗。葦葉。馬蓮等等包糉子的東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們倍感無助。多虧 媽媽還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葦葉。馬蓮。小棗煮了。我們就開始包了,心想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棗往裏包嗎,由於媽媽也沒包過糉子,就出了洋相,媽媽不是把葦葉弄壞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棗。我就更別提了用挺大的葦葉就捆了一小點米,連小棗都沒放進去。

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包了半天都沒弄成,媽媽說咱們這樣吧!把葦葉平鋪在籠屜上,把泡好的粘米和小棗放在上面蒸。當然糉子是沒包成但是蒸了黏米飯,味道也不錯。糉子嗎還是姥姥從太姥姥家回來後,她老人家給包的,那天我在姥姥手把手的指導下,終於包成了像樣的糉子。

小小的糉子,看似簡單其實這裏面有大的學問,做人做事都是一個道理。看似簡單的事是要認真地對待的。

憶端午8

芭蕉綠了櫻桃紅,歲月匆匆。一眨眼,又要快到糉子飄香的時候,我不禁想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每到五月初四,天才矇矇亮,奶奶就叫我說:“快起來,割艾草,去晚了,就割不到了。”我急忙跑到山上割了艾草回來。看見鄰家大嬸再掛艾草,我也趕緊把艾草掛在家裏的大門和窗櫺上。於是整個院子裏散發着艾草的馨香。

我不認識什麼是箬竹葉,所以沒辦法去摘,看見別家孩子高興地揹着箬竹葉回家,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每年都是鄰家大嬸給我們送箬竹葉,也不知如何感謝她纔好。有了箬竹葉之後,奶奶把它們放在鍋裏焯過,再放到清亮的水裏,一張張洗刷乾淨,就開始包紮糉子。

糉子包紮完已是傍晚了。晚飯過後,我和弟弟把糉子放在鍋裏,用準備好的乾柴煮上兩三個小時,再讓它燜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糉子餘溫尚在,還帶着箬竹葉的清香。糉子出鍋的時候,奶奶讓我端給東家的爺爺吃吃,西家的婆婆嚐嚐,每個人吃着糉子,臉上都堆滿了滿足的笑容,整個院兒裏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按照我們這兒的習俗,糉子從初一吃到初五。初五那天,奶奶還要做包子、炸麻花、煮鹽水蛋。奶奶挑選了一個又圓又大的鹽水蛋,還在蛋殼上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好,掛在我的脖子上,囑咐我說可保平安,要掛到第二天才有效。等玩兒累了,我卻和小夥伴兒分吃了鹽蛋,還找了個差不多的鵝卵石裝在網袋裏。

到了傍晚,奶奶把艾草收在一起,蘸上雄黃酒,撒到屋裏的每一個角落。因爲我怕蛇,所以奶奶還在我的額頭上擦了雄黃酒,用以消邪避蟲。

故鄉的端午節,一個浸透着濃濃鄉情、親情的端午節。

憶端午9

端午節的回憶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裏,我那裏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裏我們那裏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裏,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爲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爲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糉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糉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裏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糉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糉。因爲她們那裏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糉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糉子,就去超市裏買了幾個糉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糉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糉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糉子,做爲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憶端午10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奶奶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奶奶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奶奶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她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姑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慢慢長大了,奶奶也去世幾年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糉子”。沒有奶奶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憶端午11

又是一年端午節來到了,超市裏、大街上到處飄着糉子的香味。但這樣的糉香永遠也比不上童年時吃的糉子,不爲別的,只爲缺少勞動的快樂。

那時,每年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包糉子的葉子是從大山裏採摘回來的一種寬大的竹葉,有種特殊的香味。包糉子的原料是上好的糯米,也是自家所產。端午節前兩天,各家各戶就忙碌起來了。先把稻草燒成灰,用水溶解灰裏所含的鹼性物質,將鹼水過濾澄清,再將糯米放入鹼水中浸泡二十四個小時。第二天,用竹葉包紮浸泡過的糯米,可包成各種形狀,有錐形的,有枕頭形的......

那時,媽媽長輩們邊包糉子邊拉家常,而我坐在盛着糯米的瓦缸旁,也煞有介事地照着包糉子。但不管怎麼包,糯米總是從中漏出來。這時候,媽媽總是滿足一下我的願望,幫我整理一下我包的糉子,還稱讚說這是她能幹兒子包的,我聽着開心極了。受到誇張,我還會爲家庭成員每人包一個糉子。一般來說,我包的糉子要比我漂亮

吃糉子是一種莫名的享受。糉子裏放了很多好吃的餡,有紅棗,有臘肉塊等。小個的糉子,是一個人單獨吃的:剝開糉葉,露出泛黃的糉肉,哇嗚哇嗚,好好的口感,美美的吃了下去;枕頭糉子是大家分着吃的:用糉子的扎絲勒開一塊一塊月餅狀糉肉,沾着沙糖,哇嗚哇嗚,吃在嘴裏,美在心裏。

很久都沒有吃着那樣美味的糉子了,那種感覺只能保留在童年的記憶中了......

憶端午12

六一節度過後,端午就款步而歸了。她從花明柳岸入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走來,從我深深的期盼中走來。

我的故鄉在河南,村莊都是羣山,山上風景都是那麼的美麗,一條清澈的小溪叢巍峨的山間溢出。

端午,是勤勞純樸的村民們的小憩的日子。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飯,在曬穀上圍城方陣。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盡情的跳舞、對歌,給平靜安寧的村莊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晚上,鄉親們會在曬穀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邊圍成一個圓圈。火光照亮了村莊,點綴着夜空。鄉親們各自從家裏拿來糉子,雞蛋,煮蒜互相品嚐、贈送。那熱鬧的場面,那淳樸的風情風俗令我至今忘懷。當送出最後一個糉子時,自己的身邊已堆了一大堆。這種古樸純正的民風一直保留在遙遠的村莊甜了一代的山民。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長滿了又大又紫的膿包,疼的我不的安寧。這時,爺爺說:“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葉和老鼠刺回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沸騰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過了幾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後我問爺爺。他說“你小子走運,逢上端午節,要不,夠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

其實我最喜歡吃糉子了,有甜有軟,每一次過端午節,我就要求爺爺給我買糉子。

哎,現在長大了,不怎麼吃糉子,總覺得小時候是那樣地幼稚。我是多麼想回到小時候,回到童年記憶中的端午節。

憶端午13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裏,我那裏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裏我們那裏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裏,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爲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爲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糉子,儘管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糉子,但是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裏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糉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糉。因爲她們那裏有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糉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糉子,就去超市裏買了幾個糉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糉子,儘管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糉子。但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糉子,做爲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憶端午14

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長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艱”中,我進一步地認識了他——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他非常愛他的國家,也很受楚懷王器重。因爲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伊子蘭的嫉妒,他們就使用奸計,將屈原放逐,後來屈原投江自盡了。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素哀痛異常,紛紛涌到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位漁夫將事先準備的糉子、雞蛋等食物扔進江中,這樣魚就不會咬屈大夫的屍身。

端午節,如果離開了對“屈原”這位人文知識分子模範的思念與文化認同,就失去了端午節文化“失範扶正”的根基,如果傳統節日的復興,不能推動人文學科的復興,那麼我們就會永遠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線足夠明亮,足夠溫暖,但是沒有成長,沒有愛,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沒有理性的明天……

現在,我們過的端午節,就要學習屈原的的愛國精神。現在,我們要好好學習,堅定信念,做一個屈原式的愛國人士,爲祖國而生,爲祖國而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端午節,也是詩人節,也可說是愛國節!讓我們永記住屈原吧!

憶端午1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划龍舟、吃糉子、懸艾草……家家戶戶溢着節日的氣氛,而每到端午節,我就會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龍舟賽,而今年的端午活動,卻讓我過得既有趣、又難忘、還十分有意義。

作爲牛通社小記者,應青年時報之邀,在端午節當天,透過時報“敲門行動”,進入長征橋社區,參與到學包糉子、慰問獨居老人的行動中。

第一次包糉子

看着桌上的米、糉葉、紅棗,真的是有點不知所措,而耐心的王奶奶爲我們細細講解,成了我們的首席糉子教練。熟練的動作、富有童趣的講解,從卷棕葉、放糯米、紅棗,到繩扎,步驟還真不少。別看一個小小的卷糉葉的動作,奶奶動作自如,而我卻感到實在是有些困難,左打不成,右打不成。王奶奶走過來,細心地再次爲我講解,手把手地教會我卷糉葉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讓我有了初次包糉子的新奇。雖然,成形的糉子與王奶奶相比,有些不太象樣,但王奶奶的鼓勵卻讓我們信心倍增:“難看不要緊,第一個包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比奶奶剛學包糉子的時候好多了,第二個就會有進步。”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一連包了五個,我都成了包糉子的小師傅了。

慰問獨居老人陳奶奶

拿着我們最滿意的一個糉子,帶上我們的小禮物,我們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又敲響了陳奶奶家的門。在一片祝福聲中,陳奶奶高興地合不攏嘴,拿出巧克力讓我們分享。在溫馨和諧的氣氛中,我們一起傾聽陳奶奶年輕時的故事,陪奶奶聊天,度過了美好的上午時光。

美好的端午節,過得十分有意義,而且讓我久久回味與難忘。

標籤: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