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4篇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1

端午節,大家都應該挺熟悉的吧。這個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而紀念的方式也有點特別,就是吃糉子。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上爲我們包肉糉子。由於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糉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說:“爲什麼總看我包糉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糉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乾淨,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糉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並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糉子葉封上口並拿線紮緊就可以入鍋了。現在輪到我了,由於我是第一次包糉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糉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糉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於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糉子。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2

我國有許多中華傳統文化,可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到這天時,人們都會喝雄黃酒,灑雄黃水,而且還要包糉子。我想學包糉子,就跟着我的媽媽學包糉子。我先把碧綠的蘆葉折成三角形,再把糯米放進去,然後把鮮紅的棗子放進去,用繩子繫住。再放進鍋裏慢慢用火煮熟。煮熟後開啟鍋蓋,頓時,一股芳香撲鼻而來。吃一口,那滋味叫一個美啊!

我一邊吃着親手包的糉子,一邊聽我的媽媽講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是因爲秦王要來攻打楚國,屈原提出抗秦的提議遭到了貴族的反對,並且勸楚王將屈原革去職位,楚王聽了子蘭的話,就將屈原流放在楚國的各個地方。屈原在流放中寫了很多部書。最後跳河而死。楚國的百姓爲了紀念屈原,紛紛打撈屈原的身體,一個漁夫把雞蛋餅拋入水中,說:“爲了不讓魚兒們不吃屈原的身體,我決定把食物扔下去。”一個醫師把雄黃灑扔下去,說:“我這是讓魚兒們醉倒。”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3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傳統佳節“端午節”,也是吃糉子、賽龍舟的節日,我就特別的喜歡吃糉子,當然,喜歡吃,那就首先得學會包,這不,剛剛學會包糉子的我,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妞妞,包糉子了”奶奶在餐廳叫我,我只回了一聲“哦”,然後慢慢地離開書桌,看來我還是不怎麼想包糉子,我來到餐廳,奶奶就妙語連珠的把包糉子的步驟快速的說了一遍,奶奶言之諄諄,可我卻聽之藐藐。

包糉子的時候還心不在焉,可當我看到奶奶那熟練的手法,我的興致才被突然的激發出來了,但是由於一開始根被沒有聽進去,只好硬着頭皮再向奶奶請教,奶奶又詳細地講了一遍……瞧,我包的糉子也很好看哦!

我終於會包糉子了,這下,我也可以吃我自己包的糉子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4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教我包糉子。只見她拿出剛買的優質糯米,再找來糉子葉,媽媽讓我把糉子葉放在鍋裏煮。我奇怪地問:“爲什麼呀!”媽媽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煮好後,我照媽媽的指示,把葉子兩頭剪掉。開始包了,媽媽拿兩三個糉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在拿一根糉葉包住頭部,不讓糯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糉子繫緊。這樣就包好了。可我總是包不牢,糯米總是往外掉,後來,我把糉子繫了好幾圈。雖然不好看,但總算包好了。一個、兩個、三個……我們一共包了二十多個。

最後,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糉子終於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