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除夕作文

實用的除夕的作文700字集合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除夕的作文700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除夕的作文700字集合5篇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1

天際的色澤逐漸黯了,在奶奶家不高的小樓上蒙上了一層深藍的煙雲,許久未聞的碗碟敲鳴聲響起,緊接着,便是菜餚飄香。

大家都已經在客廳裏坐着了,氣氛卻有些凝重。奶奶馬不停蹄地端上來各種剛完工的菜,一邊招呼着我們趁熱吃,繼而重回廚房忙活兒了。以前每到這時,總會有幾聲恭維誇讚或是勸說她來一同吃飯的聲音,這一次卻少了些許熱忱。我看着眼前每一個人麻木地動着筷子,或默默飲酒,或低頭想着自己的事,有些乏味,但也擠不出一個笑容。

父親起身拿過遙控器,將靜音關閉,電視的嘈雜之聲又進入了耳畔。許是覺得春晚前的節目也並不吸引人,大家依然沉默着。喧囂與寂靜,在家的明燈之下,碰撞出苦澀。

也不知這樣沉悶的年夜飯是如何結束的。我只是走出門去,看着星夜享受另一種寂靜——或許這要比親人難得相聚時的沉默更能讓我接受吧。但我們都知道,沉默是因爲不久之後的離別。

我默唸道,時間快到了。未及反應,父親便揹着包推門出來,身後是母親和爺爺奶奶。“怎麼每年都要上班……”“沒辦法,不能休息。”“火車站有年夜飯嗎……”“每年都有,是水餃。”“是啊,每年啊……”寒風凜然,奶奶向父親低聲囑託了良久,“我就不送了……到了打個電話……晚上在火車站睡一會兒……明天早晨什麼時候回來……好好……”奶奶返身回去了,沒有回頭。我們跟着父親,默默地向着一個方向走着,一路無話。母親抓着我的臂膀,陪我慢慢地走着,而父親許是怕上班遲到,則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不多時便把我們撂下很遠。撲面而來的寒風刺骨,我卻加快了步速,母親讓我慢些我也未改初衷。父親的背影越來越近,越來越高大了,我覺得趕上他了,頓時心裏流過一絲快樂,再看卻仍是相隔甚遠。

春節對我來說是能見到爺爺奶奶的日子,每年只會有一二次見面,而父親卻可以天天見到,彷彿父親時刻都在,是不需要我珍惜他的溫存的。直到這一刻,在除夕夜晚此起彼伏的爆竹聲裏,我看着父親遠遠的大步遠離的背影,心中泛起莫名的酸澀;我突然明白,不論是能天天見到的人,還是不多看到的人,只要有着親情存在,離別都是痛苦。那些看似平常的能見到平常的人的每一天,也是同樣彌足珍貴的。

父親走上公車,靠近了車窗坐下。我走到窗邊,向他努力地揮手,直到父親的笑容消失在車窗後,汽車愈來愈遠,消失在茫茫的除夕夜裏。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2

除夕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裏,大家會在一起吃團圓飯、掛燈籠、貼春聯、放煙花。今天,我就來帶大家來看看我們家是如何過除夕的。

在除夕的前一天,我們先準備好了春聯、燈籠和煙花,因爲這都是除夕要用的東西。

除夕到來的時候,我早早的起牀後,便把爸爸媽媽給叫了起來,因爲今天我們要把門上的舊春聯撕下來,換上一副新春聯,這代表着辭舊迎新。

我們把新春聯貼上後,便立刻去了老家,因爲我們要在老家裏過除夕。

來到老家後,我們先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了屋子裏,然後拿出了兩個燈籠,準備用這兩個燈籠把那兩個燈籠換下來,這樣才能顯出辭舊換新的樣子。

掛完燈籠後,我們便開始貼春聯,而用來貼春聯的東西讓我感到有一些奇怪,聽我爸爸說,那個東西是叫做漿糊,說是用面做成的,粘性十分的強,可以牢牢的把春聯粘住,使春聯不被風吹下來。

爸爸說完,便拿着一個刷子沾了一些漿糊在門上刷了起來,,刷完後,爸爸便把春聯貼了上去,而春聯便被貼在了門上,根本不會被風吹下來的。

貼完門上的春聯後,爸爸又給我了一張塗滿漿糊的春聯,上面寫着四個字:出門見喜。爸爸讓我把這張春聯貼在門對面的牆上,因爲這正好對應的上面寫的字。

貼完春聯後,媽媽便和奶奶開始包水餃,因爲水餃是團圓飯的主食,而我則在院子裏放起了鞭炮,爲了去除鬼怪,迎來好運。

我放完手裏的鞭炮後,餃子也包完了,我便洗了洗手,準備吃團圓飯。我洗完手後,團圓飯已經做好了,有肉有菜,還有我最愛吃的韭菜肉陷水餃。

我看到這麼多好吃的後,便立刻拿起了筷子,開始吃了起來。過了半個小時候,團圓飯終於吃完了,我便出去玩了。

我在外面玩了好長時間後,便看了一下表,這才發現春晚開始了。我立刻跑到了電視機旁,看起了春晚。而在那個時候,我便開始了守歲。

我在看春晚的時候,外面便傳來了鞭炮爆炸的聲音,所以,我便拿出了一些鞭炮,開始放了起來。

當零點來臨之時,每家都放起了煙花,美麗的煙花飛上了天空,給天空塗上了美麗的顏色,看起來十分的美麗、舒服。

放完煙花後,我們便聚在了一起,吃起了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後,我們便回家睡覺了。

明天就是初一了。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3

父親用哥纔買的新手機給我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哥也買手機了,父親說這玩意兒還真怪,他在那邊輕輕一按,我在這邊就有了反應,父子倆就像面對面在說話了;接着又問我何時回家過年,到時要不要他去車站接我。父親的電話將我從繁忙的“年終總結”中拉回到了現實,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又該回家過年了。記得去年回家過年時,村裏已經出現幾部手機,看來,哥今年乾的不錯,過年也用上手機了。

故鄉小山村的上空炊煙縷縷,肉香四溢,過年的味道於剎那間變得出奇地濃郁了,只是,我還在這濃濃的味道中聞出了一絲淡淡的鄉愁,我的心早已飛回故鄉那個遙遠的小山村了,故鄉的父老鄉親,大概已經在忙着殺豬宰羊、磨豆腐、打餈粑了;無論男女老少,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對方的年貨辦的如何,不等對方回答,自己卻先笑出聲來;家有出門在外打工的人員,也開始陸續返鄉,他們揹着大包小包,逢人就派煙發糖,講講自己在外面精彩世界裏的新鮮見聞,令沉悶了一年的村莊又熱鬧起來;我那頑皮侄兒,已將一個很大的爆竹點燃燒,只聽得“轟”的一聲,鐵皮碗飛出二十幾米,宛如一隻展翅飛翔的小鳥,將孩子們過年的歡樂捎向廣闊的天空。

有時,人們三五一羣、七八一夥圍坐在八仙桌旁,打“鬥地主”或者下象棋,贏的拿來紙,讓輸的一方撕下一塊兒貼在臉上,每當這時,圍觀者不是哈哈大笑就是大聲起鬨,十分熱鬧,牌打完了,棋下好了,主人家便端出瓜子與糖果來招待。

大年三十早晨與正月初一早晨的兩頓飯稱爲年夜飯,必須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吃,飯前一般要敬祖宗和燃放鞭炮。因此,天氣陰冷一點,爐火生大一點,鞭炮放多一點,一家人圍坐在八仙桌旁喝酒吃飯,傳統過年的氣氛與味道從濃濃的酒香菜香中飄溢出來了。換句話說,所謂過年的味道,在這裏其實就是指的一家團聚與親情的味道,正是有了這種味道,才孕育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鄉愁。

大年初一,天一亮,鞭炮轟鳴,所有人互至問候,祝福新的一年,隨着村裏手機等現代通訊手段的慢慢普及,手機短信與電話問候,大概將爲故鄉傳統新年帶來新的氣象;那些因爲工作繁忙而無法回家與父母團聚的兒女,可以透過手機與電話,給父母捎去新年的祝福,給兒女送來歡樂!稍稍彌補心中的遺憾,緩解醉人的鄉愁……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4

猶記得十五年前這個最難忘的除夕。那天晚上母親照例張羅了一桌好飯。因爲父親的水果攤還未打烊,她就幫着去收羅了。剩下我兄弟倆閒着無事,玩玩猜拳喝喝酒。三杯老酒下肚,便一起說去去街上幫幫父母,順便看看煙花。於是我駕着小毛驢馱着弟弟半小時後來到街上。街上人還很多。有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在斑馬線上過馬路,一不留神,居然給帶倒了!頭部着地,叫她不響。我渾身一激靈,酒意頓消。急忙讓弟弟將她送到邊上的醫院,自己在原地報警等警察。那時查酒駕不嚴,又或是除夕的緣故吧,辦案民警過來只是暫扣了我的毛驢,讓我去醫院看看。父母的攤子就在醫院邊上,他們也都知道了。說老太太正在急診。母親便劈頭蓋臉一頓臭罵。記得小時候橫穿公路差點被大客車撞暈時也是這樣,或許這就是她愛的另一種方式吧。說:“你們兄弟倆從此要記住,若再喝酒誤事,就把手指給剁下來!”爲了這句話,我和客戶,和親友說要開車不喝酒,不知被鄙夷過多少回。有次,有個同學老總,就差把酒杯子淋我頭上了!當然這是後話?

我就去了急診室。老太太被剛好被推出來,醫生說有點腦震盪,顱內有血腫,因爲老人體子弱,還要住院觀察幾天。我和她家人一起陪到病房。老人已醒來,我連聲道歉,老人不言不語。兩家人都散去,母親叫我回家,我執意不肯。我就一個念頭,自己犯的錯,就該自己來承擔。這也是對無辜老人的一個安慰。於是,就和她的一個女兒留下來陪護

這是我第一個沒在家裏過的除夕,是第一次和陌生人一起坐迎新年的除夕,沒有喧譁,沒有熱鬧。家裏寫好的對聯都還沒貼呢,買來的煙花都還沒放呢。春晚,這個讓人雞肋又念念不忘的春晚,也被靜靜的醫院隔開了。我就和那個女子,分坐在病牀兩邊,偶爾聊聊天,順手收收短信,卻渾然沒有發送祝福的心情。老人偶有起來方便,或有嘔吐,都由她女兒伴同,偶爾讓我搭把手。有句話說,“交遊滿天下,知己有幾人?”呵呵,掃遍朋友圈,知己在哪呢?唯有煙花瀰漫天。那時還沒發明微信紅包,不然光憑這短信收收,只進不出,大概也都可以付老太太的住院費了吧?呵呵。次日回到家,腿都痠軟,矇頭大睡,以紀奠我這不順的流年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5

除夕夜迎着無數煙花回奶奶家,窗外震耳欲聾的鞭炮讓我們不得不大聲喊着說話,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悅,還是奶奶的一聲招呼,我才留意到滿桌的豐盛——五顏六色的菜餚擺成各種圖案,像一件件藝術品,中國人的年夜飯,講究的`是吉利,各盤菜都有各自的寓意,每道菜都蘊含着對新一年的祝福,對新一年的期待。

紅色的是魚——年年有餘

魚可是年夜飯中的大菜,代表着年年有餘,中國人熱愛紅色,紅燒魚就意味着紅紅火火、喜氣洋洋了。它正擺在桌子的正中,是富貴典雅的象徵,那高傲地翹起來的尾巴,高昂地翹起的頭,就如飛躍的玉龍,欲跳龍門仰頭張望的模樣。那晶瑩欲滴的醬紅,全部都掛在了魚身上,紅醬既不稠也不稀,與炸出來的金黃交相輝映,令人垂涎。

金色的是年糕——年年高

年糕是年夜飯中的必需品,代表着年年升高,中國曆代喜愛金色,而油亮亮黃澄澄亮晶晶的年糕正是金色的象徵。每塊年糕上都有一個紅豔豔的棗,既好看,又讓糯糯的年糕不再像白麪似的無味,而夾雜棗的甜膩。蒸好的年糕費嚼,卻是我們的最愛。抓起一塊扔進嘴裏,像嚼泡泡糖,卻越嚼越有味道,奶奶做的年糕,愈嚼愈有那淡淡的糯米味道,奶奶的心血就全都揉在這團面中,溫馨的年味就靜靜散發出來,充斥了整個口腔。

翠碧的是餃子——富貴吉祥

餃子是中國曆代帝王的美食,是年夜飯中的“壓軸菜”,代表着富貴吉祥,大財大運。奶奶做餃子的水平可不含糊,晶亮的皮兒,斑斕的餡兒,翡翠似的韭菜中還有嫩紅的蝦仁,咬一口,便露出裏面的雜樣兒,還有盈盈的湯兒,一點點滲在舌尖、味蕾,難道不是享受嗎?當然,在滿鍋熱氣騰騰的餃子中,有一個是水果糖做的餡兒,如果誰吃到了,必手舞足蹈,讓甜蜜融化在幸福中,讓幸運降臨在歡樂中,下一年必是甜蜜的一年。

晶瑩的是湯圓——團團圓圓

也許你會問——湯圓是端午節的代表呀,怎麼會出現在年夜飯中呢?因爲湯圓是我們喜愛的美食,又有團團圓圓的美意,一個瓷碗中正好盛八個,圓滾滾的在裏面翻滾着,哧哧地冒着熱氣,代表對下一年圓滿開端的祝願。湯圓中香香甜甜的餡兒,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好吃又吉利,當然成爲年夜飯中的佳品了。

一頓年夜飯,是奶奶爺爺一下午的準備,小孩子對過年的期盼,是團圓夜中的美味佳餚,熱鬧的一家人,笑着說着,伴着隆隆的鞭炮聲,美味一點點融在歡快的笑聲中,融化在每個人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