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家鄉的春節 寫景作文600字 四年級寫景作文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春節 寫景作文600字 四年級寫景作文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

在我老家每逢過年過節都很隆重。今天我就講講我老家過年時的事情。

臘月,在臘月時,我老家都開始有過年的了。家家準備過年時用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年貨。

孩子們準備年貨,主要是爆竹、鞭炮,有二腳踢、摔炮、黑蜘蛛……那鞭炮裝在口袋好像隨時有可能爆炸,是人看了都怕。但非常好玩,摔炮就是摔到地上會爆的炮,還有各種各樣的鞭炮我就不再了。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我家就要大掃除了,大人們在家裏大掃除,我們小孩在外面玩鞭炮,但是我有時候也去幫忙。

過了臘月二十三,馬上就到了除夕,除夕很熱鬧,我們家家開始做年夜飯、團圓飯,在我們潮州還有一個風俗,在吃團圓飯之前,就要拜神,拜神後,就開始。那是應該是:4點30分。(因爲我老家比較早)在這之前我們已經收到紅包了。我們吃完飯,小孩去去玩,大人收拾。

除夕的晚上是最熱鬧的時候,家家門口放着幾箱煙花,一家放完下一家放,不許間斷,放完才行,差不多放完就十二點。然後就去睡覺了。

大年初一,家家都有人去拜訪親戚好友。小孩去玩。

直到正月十五元宵開始了,春節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我老家有一個風俗:擡着神像遊街,把整個村子游三圈,才行。家家都到門口拜神,神像每到一戶人家,就停下來,等這戶人家拜完再走。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這樣的確是美好的日子。

這就是我老家過年一定要做的事情!過年真好!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2

燈籠一掛,春聯一貼,鞭炮一響,我們翹首以盼的春節就來了。

我的家鄉全南雖然不大,但是過春節時卻分外熱鬧。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們全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吃完早飯,媽媽便出去採購食物,我則跟着爸爸一起貼春聯、掛燈籠。等媽媽回來了,我們就開始大掃除,它的意義可深呢,代表着“辭舊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伴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舉杯祝福。不過,我們這羣小孩子最期待的還是收壓歲錢。每當大人們把紅包派給我們,我們無一不喜笑顏開,還外加一聲甜甜的“謝謝!”。收完壓歲錢,我們便進入了新年的第一個夢鄉。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閒得多。這一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拜社年”。看到這,你一定會問:“‘拜社年’是什麼?”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初一這天一大早,我們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會開開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龍源壩寨下。大約九點鐘,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會聚在祠堂前,由宗長帶領,挑着“頭擔”(“頭擔”裏面擺放着雞、雞蛋、扣肉、炸魚、茶葉、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緊接着全村人便浩浩蕩蕩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樹下,宗長先恭恭敬敬地擺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點上香燭,隨後示意幾個小夥子點燃一排排的紅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便爭先恐後地響起來。在鞭炮歡快地燃放完後,宗長帶領大夥向“社神”三鞠躬,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族人平安、萬事如意!最後宗長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樹前,寓意“社神”已飲,也意味着祭拜“社神”的儀式基本結束。

過了初一,人們就開始四處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家家戶戶都會把零食、水果擺的滿桌都是,應有盡有,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吃得過癮。

過了正月十五,春節差不多就結束了。於是,我們又開始盼望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3

在中國,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天人們會很快樂,很高興地慶祝它的到來,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我國農曆中,春節作爲新的一年的開始,是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的一個。

過年又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聖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 在春節來臨前的一個多月裏,人們會積極的爲它籌備,而且在外學習的人和在外打工的親人都會回到這裏和家人們一起過春節,所以平常很冷淡的村子裏,變得格外的熱鬧。(春節的由來與習俗)

從前回到家鄉時,只是呆在家裏,而春節時每天都和朋友在外面完。在春節的前幾天,人們會打掃房子,掃塵。在春節那天,人們會很早起來,爲了午飯做準備,吃過早飯,人們會放鞭炮(春節放鞭炮和拜年的來歷)來慶祝春節的到來,人們會貼對聯(春節話春聯),做午飯,雖忙碌,但很快樂,吃午飯時,一家人會圍在桌子前,邊說邊聊,熱鬧極了,而且這是孩子們也可以得到壓歲錢,午飯後,人們匯聚在一起娛樂或去親屬朋友家拜年,歡聲笑語不斷。到了晚上人們會包餃子,看春晚,每當吃晚飯前,媽媽都會端一盆水來給我洗手洗臉,說是洗去黴運,然後我便會出去看爸爸籠火,放鞭炮,然後吃飯,看春晚來守夜,來等待12點鐘的敲響,新年的到來。

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4

一轉眼,又到了春節。我的家鄉也熱鬧起來了。

我的家鄉在南方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每逢過年,每家每戶都會殺一頭大肥豬。

小年那天,孩子們便早早起牀,去看大人們殺年豬。只見四五個大人走向豬圈,挑出最大最肥的一頭,用麻繩捆住豬的四肢,再一齊用力把它拖到殺豬臺上。一把殺豬刀捅進去,豬血就噴涌而出,一個大人趕緊用一個放了鹽的盆接住,並用筷子不停的攪拌,防止血液凝結。接下來就是刮豬毛、取內臟、剔骨頭,不一會兒,大人們就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每塊三斤左右),拿三四塊上鍋燉上半小時,那原汁原味的香氣便瀰漫了整個房子,真是讓人垂涎三尺呀!

既然殺了豬,就會做“活血”。這可是我們壯族的一道傳統美食,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能品嚐到哦!要是過春節沒能吃上一碗“活血”,這節都算白過了。這做“活血”可是很有講究的。首先,將豬內臟煮熟後切成細細小小的肉末,加上各種配料,再放進鍋裏翻炒,等炒出了香味就平分放在碗裏,每碗放一二勺就可以了,再放兩勺新鮮豬血,然後倒入50~60度的水,邊倒邊攪拌,三五分鐘後,血塊凝結,“活血”就做好了。拿一碗來嚐嚐,又甜又滑又軟又香,比果凍還好吃呢。

除夕晚上,好不容易熬到十二點,終於可以放煙花了。我揉着惺忪的眼睛來到屋外,哇!平時晚上又黑又靜的小村莊一下子熱鬧起來啦:只見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噼啪噼啪”的煙花炮竹聲此起彼伏,無際的天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朵”。我的睡蟲一下子全跑了,我和妹妹手舉着手拿式小煙花,在院子裏開心地跑來跑去。直到凌晨二、三點鐘,熱鬧的氣氛漸漸平息後,我才乖乖地上牀睡覺。

我家鄉的春節,既保留了傳統的過年風俗,又融進了現代的過年風格。如果你有興趣,歡迎你春節來我的家鄉做客。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5

春節是我們祖國的重要節日,在春節期間,我們要去各家拜年,去吃團圓飯,去一起玩樂,當然春節最快樂的就是可以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今年的春節也讓我十分難忘。

春節前後那幾天總是很忙碌的,不僅要到各家拜年,還要去超市買年貨,總之忙得不可開交。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爲到了晚上,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忙了一上午,終於可以開車去吃團圓飯了,我高興地坐上了車,在去的路上顯得格外的興奮。

開了沒一會兒,就到了。我不禁大吃一驚,家鄉的變化太大了,去年這還有許許多多的垃圾,糞便。可現在簡直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了。各個角落都放置了垃圾桶,廢棄的房屋都進行了改造變得格外美麗。在我的讚歎聲中不知不覺就走進了家門。家裏簡直煥然一新,電視機是智能的,空調是智能的,就連窗簾都是智能的。我還沒發出讚歎,媽媽就先開始誇起來家裏的一切,都大有改變。

到了晚上,大人們都忙裏忙外,煮菜,燒飯,拖地,擦窗……我卻什麼也幹不了,只能招待一下客人。大人們一直忙裏忙外忙了幾個鐘頭。終於忙完了,大家都坐在一起,媽媽和外婆上菜。我坐下來,看着桌子上的美味佳餚,連口水都快滴下來了,但必須等大人們開口才能開吃。等到大人們開口後,我立馬坐好,開學品嚐美味的佳餚。桌子上琳琅滿目,讓我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道先吃哪一道菜,是想吃雞肉還是魚肉?是先吃青菜還是先吃茄子?還沒等我想好大人們就往我碗里加菜,不一會兒我的碗就滿滿當當。吃到一半就要說祝福語,大多是由小孩來說,什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如意,健康吉祥,馬到成功,年年有餘……最後實在是想不到了,就連開開心心也搬了出來。但也是有回報的,小孩說完,手上就會多一個紅包。就是這樣熱熱鬧鬧地直到春晚結束,大家才上樓睡覺。

春節就是這樣熱熱鬧鬧,家鄉也是日新月異。春節的快樂,融洽,喜悅在春節的那天在我的心中不散,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6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每年春節,中國人民都會歡歡喜喜、喜喜慶慶地度過。雖然每個家鄉過的方式不同,但春節的熱鬧和歡樂卻在每個人心中盪漾!

在我們家鄉,春節大約在除夕的前一天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屋子,掃走黴運。經過大家分工合作、揮汗如雨的勞動。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煥然一新的景象:乾淨明亮的窗戶,一塵不染的地面,還擺上了從花街買回來爭奇鬥豔的鮮花。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大家也都買回來了許多年貨:大人們歡天喜地地挑選着鋥亮的鍋碗瓢盆等各式生活用品;孩子們則興高采烈地搶購着多彩的糖果等各式零食;老人們則眉開眼笑地揮毫書寫着應景是對聯……好一派熱鬧的氣氛!

一轉眼,除夕夜就要到了。三十這晚,是最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和最親的人或好友一起吃團年飯,很是熱鬧。家庭成員都陸陸續續地從各地回來了,桌面上擺着熱氣騰騰的美味佳餚:鮮嫩的魚寓意着“年年有餘”,嫩滑的雞寓意着“鼠年大吉”,甜香的湯圓寓意着“團團圓圓”……大家齊聚一堂,舉起酒杯一起慶祝,香醇的美酒中洋溢着歡樂的氣氛。

大年初一天剛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此起彼落的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新年到了,一家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衣,個個精神煥發,孩子們臉上洋溢着天真爛漫的笑容,大人們更是喜上眉梢,老人們臉上慈祥的微笑就像一朵綻放的花兒。開始到處“奔波”,去向每一家親戚拱手做輯拜年了!過年要數孩子們最快樂了,因爲孩子們拜年的時候可以得到壓歲錢的呢!

新年裏,紅包是紅的,對聯是紅的,燈籠是紅的,預示着一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一年之計在於春”有的是熱鬧,有的是希望!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7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可我最喜歡過春節,因爲春節很熱鬧,而且家人不論在五湖四海、天南地北,都會不辭千里的趕回來過節!

家鄉的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的,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十六。臘月二十三的那天,人們要放鞭炮、做祭竈火燒來祭拜竈王爺。透過這些活動讓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有意思吧!

除夕那天,是春節之中最隆重的一天,也是年味最重的一天。我們當地有一個特別的習俗,白天要去給逝去的親人們上墳,這是爲了讓後輩們永遠不要忘記先輩們。還有每家每戶都要貼上紅對聯,每當這時,爸爸和伯伯都要出去貼對聯、門神、大紅福字,讓院子裏充滿濃濃的年味。晚上,家人會聚在桌子旁包餃子,我和哥哥姐姐也不免來湊熱鬧。吃飯時最有趣,從奶奶把餃子撲通撲通的放進鍋裏那一刻起,我們就圍在鍋的旁邊焦急地等待,只要奶奶一說“餃子熟了”,我們就搶着吃自己包的“餃子”,俗話說“搶食才香”嘛!吃完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爺爺帶我們去放鞭炮,只見院子的地上鋪滿了紅色的鞭炮,爸爸把引火線點着,很快鞭炮噼裏啪啦的響起來,此時,左鄰右舍也響起了鞭炮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一直蔓延到整個城市。

大年初三早晨,人們就開始走親訪友了,還要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下心意,當我們向親戚拜年後,他們就會滿臉笑容的給我們壓歲錢,我們一拿到壓歲錢就雀躍歡呼,那股高興勁別提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那一天我們會吃湯圓,因爲湯圓代表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品嚐完湯圓後,我們小孩提着燈籠出去賞月,儘管天氣很冷,可是我們都不願意回去,到了街上一看,許多人都在放煙火,只見一朵朵禮花在空中綻放,美麗極了!千姿百態的煙火不斷涌現,這美麗的禮花此起彼伏,連續不斷!

春節是快樂和熱鬧的,我真希望每天都像春節一樣快樂!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8

我的家鄉在蒙自一個邊遠的村莊。那裏人口很少,只有二十多戶人家,但是我很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山、水、花、草、樹,還愛吃家鄉的玉米和紅豆,更愛家鄉的春節。

每年臘月二十七八,村子裏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頭大肥豬,把家裏所有的親戚朋友請來聚匯,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三叔家也如此,我們每年都要到他去吃殺豬飯,我這個從小生活在城裏的孩子覺得太快樂了。家鄉的春節更讓人回味無窮。

今年,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過春節。大年三十那天,三叔家殺了兩隻雞,煮了一大隻豬腳,還做了很多很多的好吃的,還沒到吃晚飯,我和哥哥姐姐他們就忍不住地撲了過去搶吃,逗得我三嬸直笑,這飯菜我們吃起來真香。

家鄉最隆重的節日要數春節的“採花山”了,從大年初一到初九都是“採花山”的日子,花山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如爬花杆、鬥雞、鬥腳架、單人拔河,文藝表演,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鬥牛比賽。

大年初一那天,吃過早飯以後,我們就急急忙忙往花山場趕,一到花山場就看見花山場上已經擠滿了很多人,一些粗壯的漢子牽着肥壯的水牛,這些公牛的角被削的尖尖的,就像一把把利劍一樣,要是牛角插進牛的肚子,結果,實在不敢想。不一會兒,鬥牛比賽開始了,直見兩頭強壯的公牛箭一般向對方衝過去,只聽見咚的一聲,兩頭牛的角緊緊地貼在一起,一頭猛頂另一頭,它們相互撞擊,互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鬥牛場上塵土飛揚,人們的驚呼聲一聲接一聲,這兩頭牛鬥了很長時間也不分勝負,最後,戴紅布的那一頭被另一頭給打敗了,黑牛獲得了冠軍,主人高興得跳起來。接着我又看了幾場鬥牛比賽,場面都很精彩,我們在花山場上玩了很長時間,還買了很多很多的爆竹,直到很多人都走了的時候,我們才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家鄉的山美,家鄉的水甜,家鄉的春節更熱鬧,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9

我的家鄉在河南,是中國最中心的地方俗稱“中原”。家鄉的春節分外熱鬧。

依照河南的傳統風俗習慣,春節前家家戶戶都要採買各種各樣的食材,如米、面、蔬菜、雞鴨魚肉、水果…。以備春節期間所需,這些東西最晚要在春節前一週左右準備得當。節前的這一週是最忙的時候也是最不忙的時候,因爲大人們還沒放假一邊上班一邊還要準備買東西,但小孩子們卻是很清閒,放寒假了大把的自由時間,有的組團出去玩耍,看電影……。

當除夕來臨之際,家家幾乎都要包餃子、吃餃子,但不一定要全吃餃子,有時變爲“飯後甜點”也行。包餃子是除夕最開心的時刻,小孩子也會參與,他們有的會拿些麪粉來玩耍,有的會學着爸媽的手法包一個奇形怪狀的餃子,也有的在仔細看着父母親包餃子,似乎在學習……到了開飯時,一道道香氣撲鼻的家常菜端上了餐桌,不需要華麗的點綴,就是帶着濃濃年味的家常便飯一樣能深入人心。就拿紅燒肉來說,白色帶紅皮的肥肉油光發亮,另人忍不住要多吃上幾塊。家鄉年夜飯的重要角色——餃子上來了,這又會給年增添了幾分味道,家人們有說有笑,一邊聊天,一邊看着春晚,一邊品着餃子。除夕那夜,人們總是睡的很晚,有的甚至通宵達旦,這叫守歲。

大年初一,全國都休息了,而小朋友在這一天很是興奮。一早要給長輩拜年,收到很多的壓歲錢,好開心呀!大人們任我們瘋玩,自由自在的別有一番心情。

說了那麼多的快樂,春節畢竟是短暫的,但將要被喚醒的春天裏,絲絲春節的韻味仍然迴盪在春風中,讓我們期待下一年的春節更精彩!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0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今天,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同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直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爸爸說要帶我與媽媽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着,因爲我經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非常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去,並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一大早,爺爺就起牀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知道爺爺要做什麼,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裏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乾淨。一個多小時過後,哇,我感覺房間真的乾淨了很多,明亮得像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爲第二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是送竈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竈神迴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竈神一直在默默工作着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着準備年飯,廚房裏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爸爸與大姑父帶着我與哥哥一起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希望、嶄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時間,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 我喜歡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1

大家好,我的家鄉在山西芮城,芮城地處巍巍條山與滔滔黃河之間,這裏是人類聖火源頭、道教呂洞賓的故里,因其歷史承載而文化深厚。節日中的芮城更值得我們探尋一番。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起春聯,除夕我最少不了的樂趣就是和家人們貼對聯,俗稱貼對子,這個時刻對於每家人來說,是最有春節儀式感的時刻。走進芮城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的門樓邊紅色的對聯格外應景。芮城作爲書法之鄉,細品春聯,自然少不了書法韻味,紅彤彤的底子,金燦燦的行筆,齊整整的韻文,寓意着來年的期盼,將書法之鄉的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家鄉有個習俗,年味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纔算真正過完年。在這不長不短的十五天裏,各種文化習俗、行爲活動都在演繹着芮城文化底蘊。大年初一,芮城的廟會必不可少,城隍廟、永樂宮都成了人們聚集遊玩最多的處所。進入廟堂,人頭攢動,煙霧繚繞,香薰味撲鼻而來,似乎有些神祕。這是人們農曆開年常有的行爲,祈福來年平安健康,順利如意。過了初一,街頭巷尾來來往往的路人便多了起來,拜訪親戚、探詢友朋……都聚集在這個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過去一年打拼的經歷、話話來年規劃,但都在觸發着奮鬥、幸福的感慨。

過年也是人們最閒的時候,人們就着手準備各式各樣的社火表演,扭秧歌、踩高蹺、漢子背冰……芮城特有的文化活動一一亮相。

最讓人們震撼和稱讚的當屬女子鑼鼓,臨近會展中心表演現場,百餘女子組成的鑼鼓隊,精神振奮,鼓樂喧天,像極了剛剛攢足勁揮舞大臂的力士。社火已經成爲芮城一種年文化,每年都在上演,每年都有新奇,值得我們年年探尋。

書法之鄉、文化芮城,芮城的春節文化正在新時代的沐浴下不斷演變、創新,但始終不變的是芮城人對於節日文化的喜愛,這也將伴隨着芮城人在這山河之間持續寫年年宏圖,歡迎來玩。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2

陝西省有幾個縣是過年時要吃血條面的呢?

陝西省有幾個地區是過年時要在親戚家坐夜的呢?

陝西省有幾個地方是大年三十晚上要用樹墩燒火來慶祝的呢?

還是從寶雞麟遊縣說起吧!

在麟遊縣,臘八時,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由各種米,各種豆和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買菸花爆竹,第二件事就是買好吃的,好喝的。

孩子們開心,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過年穿的、吃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裏顯出煥然一新,容光煥發的氣象。

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知道要吃餃子了。這一天,在吃餃子之前是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放鞭炮,第二件事是燒紙悼念死亡的親人。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家裏的晦氣揮之門外,還要把肉、雞、魚、青菜、血條面什麼的等等都要預備充足——店部多數是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纔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裳,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屋裏都掃的乾乾淨淨,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夕家家都吃團圓飯,團員飯後,要在沒有出五褔(五代人中)的最高長輩家坐夜,拜年,祝福他們新年快樂,年年益壽,還要等他們給我們發年歲錢。

正月初一開始走親戚了。

正月十五挑燈籠,看社火。晚上回家時不能開燈,要用燈籠把房子照一遍,目的是讓老鼠無家可歸,來年家裏就沒有老鼠偷吃糧食了。在這一天裏大家還得吃元宵,這樣才能團團圓圓。

一眨眼,時間如白駒過隙,這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了,也到了“樂曲的尾聲”,一切都恢復原貌,平靜了下來。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3

雖然好久沒回老家過年了,不過上次在老家過年的景象,我還記憶猶新。

我們村大概從臘月初就變成紅色的了。人們貼紅春聯、穿紅襖、貼大紅的窗花……到處是紅色的海洋。

我們每天串門,到朋友家聊聊怎麼過年,去親戚家談談今年的收成。

到了大年三十兒才更是熱鬧起來。女人們在家做飯,男人和孩子們都到村頭等“大鼓”。八九點鐘的光景,突然聽到了鑼鼓聲響。“咚咚鏘……”春節的鑼鼓聲由遠及近,緩緩而來。順着聲音的方向望去,只見四個人擡着鼓面,後面的都拿着小鼓,擎着銅鑼。人們循着聲音越聚越多,隨着鑼鼓隊走到村廣場的中央。擺好鼓,架好鑼,便再次奏起着春節的音樂。那些愛表演的人們,也跟着這音樂扭了起來,好不熱鬧!

吃完午飯,大人們就開始包小包子(在我們老家,管餃子叫做小包子),小孩子們就聚成羣放爆仗。我玩玩你的,你也玩玩我的,我們再玩玩他的。

晚上,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小包子。包子裏放着硬幣,誰吃到了,就代表着來年會發財。吃過包子,就不能出門了--年獸即將出沒。人們便在自家院子裏燃起爆仗,來驅趕年獸。到了夜裏,沒有了炮聲,家家燈火通明,誰都不準睡覺,吃着瓜子看着春晚來守歲。到了晚上的23點59分又59秒,忽地炮聲重又響起,大家一起歡呼。有人還到大街上舞蹈,小孩子們提着各色各樣的燈籠,到路上嬉戲。孩子們提的萬千盞燈好像人們的心,連成一片。可以說,這纔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除夕在萬籟俱寂中離去,新的一年在歡聲笑語中趕來。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4

春節是是喜慶的日子,團聚的日子,是輕鬆愜意、開心難忘的日子。因此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也無論常年在家還是出門在外的人,無一例外都對春節充滿了期待。

臘月廿四,這是春節的一個開幕式,每家每戶都要來一個全家總動員,齊心協力把屋裏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牆壁、窗戶、天花板一點灰塵、垃圾也不能留。

舊年的最後一天是大年三十夜,又叫除夕夜,家家戶戶門口都要張貼紅紙對聯,掛起紅燈籠,大人小孩都要穿起新衣裳,到處一片喜慶洋洋的景象。最爲隆重的儀式是吃團圓飯。一家大小坐在一起,雞鴨魚肉擺滿桌,晚輩給長輩敬酒、夾菜,長輩給晚輩發紅包,互相傳遞祝福,席間酒肉飄香,談笑風生。

晚飯過後,小孩子們拿上一個小袋子,提着小燈籠,約上小夥伴,到每家每戶去辭年。小孩子們只要對主人說一句恭喜辭年。主人就會回一句恭喜不經呀,然後給每個小孩發一份零錢或零食。雖然這些東西並不貴重,但每一個小孩都無比嚮往,並且樂此不疲。

辭完年後,小孩子們一個個滿載而歸,邊吃零食邊看春晚。晚上十二點,在新年的鐘聲敲響那一刻,家家戶戶都要燃煙花,放鞭炮,到處是噼裏啪啦的響聲,爭奇鬥豔的煙花一個接一個升上夜空,把城裏城外照亮得如同白晝。

從正月初一開始,大人們都要帶上小孩,到各家各戶拜年,走親訪友,大人們要帶上拜年的禮品,小孩照樣可以收紅包,這道程序大概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六。

家鄉的春節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那好吃的、好玩的,那濃濃的年味、濃濃的親情,總是讓大人、小孩都特別期待和嚮往,以致很久很久之後仍然回味無窮。

家鄉的春節_寫景作文600字_四年級寫景作文15

我的家鄉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一個小城市——渦陽。又被稱“老子故里,道德之鄉。”這裏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熱愛生活,所以習俗也豐富多彩。其中就有一個傳統節日——二月二。

“二月二,龍擡頭。”傳說農曆二月初二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經歷一冬的龍也在二月二這天被春雷驚醒了,擡頭而起,所以也叫“春龍節”或“龍頭節。”還有句俗語“二月二,龍擡頭,天子下地,臣趕牛。”也就是意味着從這天開始,就告別農閒,開始勞作了。大家在這一天祈龍賜福,希望一年風調雨順。在這一天吃的東西都和龍有關:吃春餅,稱作吃龍鱗;吃餛飩,稱作吃龍眼;吃麪條,稱作吃龍鬚;吃米飯,稱作吃龍子……另外,還吃煎粉、炒豆子等。

爲了討吉利,在這一天,人們早上起牀都要說:“二月二,龍擡頭,龍不擡頭,我擡頭。”還有句俗語“二月二,龍擡頭,家家小孩剃毛頭,”所以家長爲了給孩子討個吉利,同時也是有一種望子成龍的期盼。所以,就在這天帶孩子剪頭。理髮店門口都排成長長的隊,理髮師傅都忙得顧不上吃飯。

在我的家鄉,有給男孩留辮子的習俗,也當然選在這天剃辮子。大擺筵席,廣請賓客。男孩要盤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幾個人擡着,嗩吶手吹吹打打在前面引路,到村外的小橋上或小河邊舉行剃辮子儀式。

剃辮子的師傅要說唱祝福歌,祈禱孩子一生平安,長大金榜題名。而且,要看孩子有幾位舅舅,就把辮子分成幾縷,每個舅舅分一縷,舅舅拿到頭髮,要給孩子紅包。然後把幾縷頭髮用紅紙包好,系在鴨子的腿上或鯉魚的背鰭上,放入河裏,衆人會一哄而上搶鴨子或鯉魚。也把儀式推向了高潮。

另外在二月二這天,農村還有“圍倉“的習俗,就是在房前屋後,用青灰圍成大大小小的圓圈,就是期盼今年是個大豐收。

我們家鄉有着濃厚的民俗特點,需要我們傳承、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