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2017貼春聯作文500字

導語:貼春聯是春節的習俗,它祝願所有人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我真希望下一個春節早日到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春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2017貼春聯作文500字

篇一:貼春聯

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休息了幾天的太陽公公終於露出了臉,我和媽媽在家貼春聯。

媽媽先把春聯從袋子裏拿出來,再把它反過來橫着用雙面膠貼好後,我根據“春聯的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四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二聲。”分出了上下聯。接着,我拿好上聯,撕掉雙面膠的外層,再搬來一張椅子,來到前門口,站上去準備貼。我先找好門中間的位置,再把春聯對好,用手按住最上面的兩個角,然後從頭到尾慢慢地往下移。這樣,右邊的上聯就貼好了。我用同樣的方法把下聯和橫批貼好了。媽媽高興地對我說:“讓我們來讀一讀吧。”我抑揚頓挫地讀道:“迎春接福福臨門,恭喜發財財到家。”媽媽又說:“這幅春聯是什麼意思呢?”我想了想,回答道:“上聯是講迎來春節讓幸福到家,下聯講希望來年發財,生活更好。”誦讀這幅春聯,我從中感受到了聲律美,也表達了全家人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逢春節,我們一定要貼春聯,以增添節日歡樂祥和的氣氛。

篇二:貼春聯

在市裏,貼春聯很簡單,就是入戶門門口貼一幅。而在農村,大大小小的門口、高高低低的窗子、人住的房動物住的窩都要貼春聯、掛錢。貼春聯是個很費力的活,一干都得半天。家裏有人去世三年內不能貼春聯掛錢,所以,不管住不住人的院落,過年時都貼上春聯亮堂亮堂,否則路人經過就會口中唸唸有詞:哦,這家死人了。農村老破的房子在冬天沒有了紅花綠葉的遮擋顯得十分破舊,春聯掛錢一貼,就添了一份喜氣,多了幾許美。一般來說,春聯要在過年的頭一天貼。我覺得,貼春聯純是一種祝願一種祈禱。我家房子已經五六年沒人常住了。雞窩多年沒雞,豬圈多年沒豬,並且由於鐵礦打豎井採礦石,地下水過度開採,井也沒啥水了,但雞窩依然要貼金雞滿架,豬圈門口貼肥豬滿圈,井邊貼井泉水旺。而大小門口等處對聯橫批都是祈盼祝願之類的話。

貼春聯也要有點文化。村中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一家忙着貼春聯,爹在屋裏塗膠水,兒子在門外貼。其中,本該貼在驢棚門口的橫批“六畜興旺”貼在了人住的屋子門口,正月有人來拜年時才被發現。看來沒文化真的很可怕——貼對聯都能貼成自己罵自己。

篇三:貼春聯

過新年,家家戶戶都需要貼春聯。

大年三十看到家人忙碌的身影,我自告奮勇地對爸爸說:“我來幫忙貼對聯吧”。爸爸懷疑地問:“你能行嗎?”我拍拍胸脯說:“我能行!”

於是,我把公公早就準備好的漿糊拿來,又讓爸爸拿來對聯。爸爸把漿糊抹到了對聯的背面,然後把它拿起來貼到牆上,爸爸先把對聯上面粘好,然後用抹布把對聯從上往下輕輕地抹了抹,對聯就平整地粘在牆上了。我學着爸爸的樣子,往對聯的背面抹了很多漿糊,結果對聯都溼透了。爸爸說我抹得太多了,說只要在邊上點幾下就行了。因爲對聯太大,爸爸怕我把對聯弄破,讓我去貼“福”字。

按着爸爸教我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在“福”字背面的邊上點了幾下漿糊,然後把它貼到門上,一不小心,我把“福”字貼倒了。心想爸爸一定會罵我的。爸爸看到了,不僅沒罵我,反而表揚我貼的好。“福倒、福倒、福到了,好哇。”爸爸高興地說。哦,我懂了,把“福”倒過來就是福到嘛。

看着那張不平整的“福”字,我想:貼對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裏面也有這麼多的學問呀!

貼上了春聯新的一年就要到來了,在新的一年裏我祝大家事事順心,天天開心。

篇四:貼春聯

大年三十早上,我們吃過早飯,爸爸叫我幫他貼春聯。

我們拿出昨天買好的春聯。爸爸說:“兒子,你知道春聯怎麼貼嗎?”我說:“隨便貼唄。”爸爸說:“春聯可不是隨便貼的,春聯分爲上下聯,可不能貼錯了,錯了別人會笑話我們的.。”我說:“那怎麼區分上下聯呢?”爸爸說:“在區分上下聯前,我們得先明白怎麼念上下聯。”我說:“念春聯還有規則呀!”爸爸說:“那當然了,我們有個習慣,先念年右邊,再念左邊。”我說:“我明白了,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爸爸說:“真聰明,那這副春聯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呢?”我說:“不知道,老師沒教過我。”爸爸說:“春聯講究平仄,平,就是我們四聲中的一二聲,仄,就是四聲中的三四聲,一般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是平聲,這樣我們讀起來順口。”我說:“我明白了,‘走鴻運年年興旺’是上聯;‘迎百福歲歲平安’是下聯。”爸爸說:“完全正確,那我們開始貼吧。”我和爸爸不一會兒,就貼好了。我們還貼了“門神”“福”“窗花”“掛錢兒”。爸爸還給我講了關它們的故事,下次我在給大家講吧。

第二天我們去拜年。我們在路上,發現很多人家的春聯都貼錯了,他們一定不知道貼春聯是有講究的。

今年春節我學會了貼春聯了,我真開心呀!

篇五:貼春聯

早晨很早我就被媽媽吵醒了,原來今天是大年三十,媽媽早早得起來是爲了貼春聯,我一骨碌就起來了,“媽媽,我能幫您嗎?”“當然可以了。”

吃完早飯,我們搬來凳子,媽媽先把舊春聯撕下來,然後將透明膠剪出多個小段。“天添我要貼了,你在下面看正不正”,我左瞅瞅右看看,然後說:“位置正好”,於是媽媽開始固定春聯,我一個一個地給媽媽遞膠帶,弄得我手忙腳亂的。心想:“把剪好的膠帶都粘在我的手上,這樣我就不用來回跑了,哈哈,聰明吧!”當我帶着滿是膠帶的手來到媽媽跟前時,她險些從凳子上掉下來,“看到我的手有何感想?”“簡直就是九陰白骨爪呀!”我們倆都哈哈大笑起來。

貼好春聯,我們又要在門上貼“福”字了,“媽媽,報紙上寫了大門口的福字是不能倒貼的,”看見媽媽比着倒立的“福”字,我連忙提醒她,媽媽說:“是真的嗎?”“不信咱們問爸爸”,爸爸從屋裏走出來說:“孩子說的一點也沒錯”,“好!就聽你們的”,很快媽媽就把福字貼好了。

看着那鮮紅的春聯,大大的福字,我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過年嘍!

篇六:貼春聯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大年三十。在這歡喜的日子裏,貼春聯當然不能錯過啦!

一大早,媽媽就帶我來到親婆家,只見家家戶戶都在忙着貼春聯,我看得心癢癢,也想躍躍欲試。於是走到爸爸身邊央求道:“好爸爸,你就讓我貼幾幅吧!”沒想到爸爸竟然大發慈悲,給了我三幅對聯。我高興極了,但由於我太矮,夠不着,怎麼辦?於是我搬來凳子,爬了上去,但還是夠不着,我便踮起腳尖,又害怕自己一不小心,重心不穩,就會掉下去。所以手不由地顫抖着。唉!看別人貼容易,自己貼起來可難了!好不容易貼上去了。我從凳子上下來,看見春聯貼得東倒西歪的,活像一條蛇趴在門上睡大覺,自己都被這景象給逗樂了。爸爸見我貼成這樣,便走過來,重新把對聯撕下來,手把手地教我。看了爸爸的示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第二幅對聯,在背後塗上漿糊,爬上凳子,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兩隻手抓住對聯的兩角,使它成橫線,把兩角先黏住,再往下一捋。我沉着冷靜,再加上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訓,貼起來順手多了,不一會兒就整整齊齊地貼好了,看着煥然一新的門窗,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對聯:“上聯:一年好運隨春到。下聯:四季彩雲滾滾來。橫批:萬事如意。”

貼春聯是春節的習俗,它祝願所有人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我真希望下一個春節早日到來。

篇七:貼春聯

新年到,家家戶戶到處張燈結綵,到處放鞭炮,到處貼春聯,到處歡聲笑語,到處喜氣洋洋。 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家裏的大門上貼着一副大紅春聯,牆上貼着一個大大的倒“福”。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春節要鞭炮,還要貼春聯呢?終於,我在資料上找到了答案。” 放鞭炮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牀,在自家院子裏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大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民稱爲爆竿,大概是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爆破之聲。

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曆才半紙開,小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聲音更大,便得火燒竹子,這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用捲紙裹着大藥的燃燒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名“鞭炮”。 貼春聯那就不一樣了,起源於上古時期風俗,春節時門上懸掛或者張貼神怪之物以嚇退妖魔鬼怪,於是,便掛挑木板,再刻上兩句吉利話,到後來演變成紅紙書寫兩句對稱幸福語貼到門上,又加上橫批,正好符合大門的形式。 怪不得過春節人們要放鞭炮,貼春聯呢!

標籤: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