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5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1

春節來臨之際,我們一家子坐上了高鐵,雖路途遙遠,但因現今的科技發達,往日六七個小時的路程,只需一小時便能到了,而且比起往日的綠皮火車那僵硬的座椅,高鐵可以說是天堂了,座椅與家中沙發並無區別,讓人驚歎不已。

睏倦的我悄悄地閉上眼,正當我在夢中夾起一塊豔紅如玫瑰,充斥着濃郁甜味,肥瘦達到黃金比例的紅燒肉時,隱約感覺有什麼東西將我的頭左右亂晃盪,正當和紅燒肉只差分毫時,我被一雙大手拍了一下,從夢中驚醒:“啊,我的紅燒肉啊!”母親看到我的這番模樣,在一旁偷笑:“哈,小饞貓。”不過仔細思考後,發現並不必如此,奶奶肯定正在爲我這隻小饞貓準備豐盛的晚餐呢,用手擦掉嘴旁滿溢出的口水後,便興奮地向外衝去,看到家鄉這一年來發生的鉅變後,不禁對現今城市發展的進度產生幾分敬畏之情。一路上我們交談着關於城市發展的話題,不一會兒,便到家了,由於是中午出發,此時已是黃昏了。開門後那種幸福的味道,在我的鼻腔裏上躥下跳,我趕緊洗手後便再次夾起一塊紅燒肉,這次可沒有人能阻攔我了,哈哈!我貪婪地夾起一塊又一塊,嗝~奶奶趕緊端了杯果汁過來,輕輕地拍了幾下我的後背:“彆着急,鍋裏還有,沒人跟你搶!”

第二天,也就是年三十,一清早,便聽到一陣陣鑼鼓聲(由於鞭炮會污染環境,所以家鄉特意改成鑼鼓的),大廳裏擺着一張方桌子,上面蓋着一層紅紙,兩隻大蜡燭,以及許多食物,最重要的便是一尊小爐子,奶奶稱之爲“香火爐”,我懷着興奮的心情拜完祖輩們後,便去找小夥伴們玩了。

晚上,我們有說有笑,談論着一年裏的趣事。

五,四,三,二,一,新年快樂!

聽了奶奶講的許多改革開放之前的往事後,不禁爲時代的變遷及進步之快感嘆,也對如今的祖國之富強而驕傲。

家鄉的春節作文2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盪漾。

除夕那天,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歡天喜地地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嚐她爲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着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春節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牀,我起了,爺爺奶奶他們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麪包,放到盤子裏,我們有說有笑地吃起了麪包。不一會,天亮了,人們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

“噼裏啪啦”,陣陣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着走着,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想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麼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菸!”“不用不用,我不抽菸!”。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於給各家各戶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3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流傳着中華民族的各式各樣的傳統民風民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風貌;自己的民族都有着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與衆不同的節日,與衆不同的地方穿着打扮都不同;與衆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與衆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

咱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一不體現出絢麗多彩的地域特色,都展現着每個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在咱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別具一格的節日與習俗。在每一年的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吃的、用的、穿的。這也許只是大人們在過年時做的準備。不只是他們忙,咱們的小孩也忙。小孩們爲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七雜八的東西,這些是在集市上賣的花生、瓜子、開心果等食物;第二件大事就是買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如鞭炮、空竹等玩具,並且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吃團圓飯。

咱們家鄉的春節在除夕的這一天就正式開始了。除夕前家家戶戶準備好了各種吃的東西,接下來就是萬象更新了,作文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會掛上五彩繽紛的燈籠,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寓意在新的一年裏紅紅火火,一家人平平安安、風調雨順。咱們家鄉的春節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要穿新衣,家家都要放開門紅。在這一天裏,所有的人都會在家裏開開心心、高高興興地度過。

咱們家鄉的春節在正月初一開始就是第二個高潮了。在初二初三的這幾天裏,大家都會去走親戚,互相拜年,這就是禮尚往來。而拜年的禮節基本上是小輩給晚輩拜年的,而咱們小孩也是最佳的時候,因爲可以收到一個個紅包,還有好多好吃的。

拜年過後,就是元宵節上市。元宵節時,咱們鄉村的家家都會吃餃子或者湯圓,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團圓飯時,餐桌上必須有一條魚,代表家裏年年有餘。

轉眼間,元宵過去了,春節也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咱們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忙各的去了。這就是咱們家鄉的春節,雖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4

今天太高興了,因爲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佳節——春節來臨了。掛紅燈,貼春聯,剪窗花,包餃子,人們忙的不亦樂乎。

家鄉的春節習俗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在臘月二十四之後,家家戶戶忙着準備過年,殺豬宰雞,置辦年貨。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除塵,就是進行相當徹底的大掃除清潔活動。平常懶散的家庭,這時也絕不含糊,定要大幹一場,弄個裏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別有一番過年氣象。據宋人吳自牧的《夢渠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可見“除塵”之俗在宋代就已經存在了。

在除夕的夜晚,閤家老老少少團聚吃團圓飯是最重要的大事,在外地工作的人,無論遠近,務必趕回家過年。有實在不能回家的,家人們也總爲他留一個座位,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閤家歡”。此時廳堂上紅燭高燒,擺上豐盛菜餚,由主事之家長拈香,帶領全家男女一齊向列祖列宗跪拜,恭請祖宗降臨飲宴,並祈保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之後,打響早已準備好的爆竹,俗稱“關門爆”,就可以關上大門,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的吃食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年糕、家釀米酒等等,尤其是家釀的米酒,香醇甘美,在外面一般是喝不到如此佳釀的。如果人問,故鄉的味道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就如那家釀米酒,只要喝過一次那味就永留心底,難以忘記,在外面是再怎樣也嘗不到家鄉那個味道了!

家鄉的春節紅紅火火,熱鬧非凡,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遙遠祝大家羊年春節快樂!

家鄉的春節作文5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的渦陽縣,我們那裏的春節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

在我們那裏春節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的鍋內於除夕夜先兌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饅頭,據說是不能空鍋。不僅如此,媽媽每次都會在水缸裏打滿清水,還在水缸裏放上大蔥、蒜苗、還有菠菜,然後還要說一句吉祥話:“做人要誠實,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農曆正月初一,要早起,開門放三聲“大雷子”,謂開門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設香燭,給竈王爺上香,準備早飯。據說女人一年四季做飯做家務,很辛苦,今天晚起會兒享享福,所以這日早餐就交給了男人。

在太陽出來前不能倒水;當日不能掃地,否則老人常說會把好運與財運趕走的。也不能用剪刀,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運,破財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牀不催叫,全家起來後換新衣,拜天地尊長。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饅頭,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葷,吃“扁食”。扁食是我們那裏對形狀像月牙兒的素餃子的俗稱,裏面的餡兒是韭菜、雞蛋、粉絲、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個香。做的時候韭菜要切碎,雞蛋要在鍋裏炒熟,粉絲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麪杖壓碎,餃子皮要溫水和麪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飯後要親鄰互相走動好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爲會收到很多紅包;初二開始走親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這是爸爸的說法,其實就是跟着媽媽回姥姥家。這天媽媽的臉像花兒一樣美,因爲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親戚回過來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則被稱爲"拜跟腳子年。”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不知道你家鄉的習俗是怎樣的?